鳳山天公廟

鳳山天公廟位於高雄鳳山區光明路的「鳳山天公廟」,正式名稱為「鳳邑玉皇宮」,但地方民眾習慣稱為「天公廟」,居區新興里繁華中心,也就是鳳山第二區場邊,雖廟的歷史不比雙慈亭、龍山寺、城隍廟、開漳聖王廟久遠,因此未列入鳳山區新興里「四大古廟」之林,但香火鼎盛的程度卻不輸四大古廟,尤其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玉皇上帝聖誕(即民間通稱的「天公生」),前後幾天的香火收入,抵得過其他寺廟一整年,更造成鳳山區新興里交通壅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山天公廟
  • 地點高雄鳳山區光明路
  • 正式名稱:鳳邑玉皇宮
  • 時代:清朝嘉慶年間
天公廟據傳肇造於清朝嘉慶年間,但確切年代已不可考。初建時以編草茅為廟,至鹹豐三年(西元1853年),由林江河集資,才改建為磚造瓦頂的廟宇。日據時代由前清秀才林靜觀管理,繼之林朝木接管。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決定將廟門改建,從原是坐東向西,改為坐西向東。之後在民國五十九年(西元1970年),由地方人士組成管理委員會,並在第一屆主任委員郭丁祿領導下,於民國六十一年(西元1972年)正月動工改建為二階式廟宇,大殿移於二樓,主祀玉皇大帝,後殿則為「三教殿」,奉祀儒、道、釋三教教主,一樓則敬祀五斗星君,另附設立圖書室,迄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歷時四年始完成新型宮殿式廟宇。
天公廟宗旨為「本儒教之精神,傳揚儒教、佛教、道家思想教義,勸化人心向善,辦理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所以年年發放市內各級學校學生清寒績優獎助學金,更取之於十方,用之於地方,除熱心地方文教及社會福利外,還積極參與慈善賑災及復建捐獻等活動,不僅讓鳳山天公廟成為當地敬祀玉皇大帝的信仰中心,更譽滿全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