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堇菜目葫蘆科植物)

冬瓜(堇菜目葫蘆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冬瓜(學名: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葫蘆科冬瓜屬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莖被黃褐色硬毛及長柔毛,有棱溝,葉柄粗壯,被粗硬毛和長柔毛,雌雄同株,花單生,果實長圓柱狀或近球狀,大型,有硬毛和白霜,種子卵形。

冬瓜主要分布於亞洲其他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各地地區均有栽培。中國雲南南部(西雙版納)有野生者,果遠較小。澳大利亞東部及馬達加斯加也有分布。

冬瓜果實除作蔬菜外,也可浸漬為各種糖果;果皮和種子藥用,有消炎、利尿、消腫的功效。

(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冬瓜
  • 拉丁學名: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 別稱:白瓜、白東瓜皮、白冬瓜、白瓜皮、白瓜子、地芝、東瓜
  • 二名法:Benincasa hispid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
  • 堇菜目
  • 葫蘆科
  • 亞科:葫蘆亞科
  • :冬瓜族
  • 冬瓜屬
  • :冬瓜
  •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於亞洲其他熱帶、亞熱帶地區
  •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Cogn.,1881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品種分類,變種,栽培種,產地生境,生長習性,溫度,日照,水分,營養,土攘,繁殖方法,適時播種,播種育苗,栽培技術,定植授粉,肥水管理,搭架綁蔓,採收儲存,病蟲防治,農業防治,藥物防治,主要價值,營養,藥用,經濟,食用宜忌,植物文化,

植物學史

冬瓜起源於中國和東印度,廣泛分布於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地區。中國從秦漢時的《神農本草經》就有栽培記載,公元3世紀初張揖撰《廣雅·釋草》也有冬瓜的記載。《齊民要術》中記述了冬瓜的栽培及醬漬方法。16世紀印度有冬瓜記載,截止到1988年已遍及全印度。日本在9世紀已有記錄。歐洲於16世紀開始栽培,19世紀由法國傳達室入美國。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中國傳入非洲,截止到1988年冬瓜栽培仍以中國、東南亞和印度等地為主。

形態特徵

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莖被黃褐色硬毛及長柔毛,有棱溝。葉柄粗壯,長5-20厘米,被黃褐色的硬毛和長柔毛;葉片腎狀近圓形,寬15-30厘米,5-7淺裂或有時中裂,裂片寬三角形或卵形,先端急尖,邊緣有小齒,基部深心形,彎缺張開,近圓形,深、寬均為2.5-3.5厘米,表面深綠色,稍粗糙,有疏柔毛,老後漸脫落,變近無毛;背面粗糙,灰白色,有粗硬毛,葉脈在葉背面稍隆起,密被毛。卷鬚2-3歧,被粗硬毛和長柔毛。
雌雄同株;花單生。雄花梗長5-15厘米,密被黃褐色短剛毛和長柔毛,常在花梗的基部具一苞片,苞片卵形或寬長圓形,長6-10毫米,先端急尖,有短柔毛;花萼筒寬鐘形,寬12-15毫米,密生剛毛狀長柔毛,裂片披針形,長8-12毫米,有鋸齒,反折;花冠黃色,輻狀,裂片寬倒卵形,長3-6厘米,寬2.5-3.5厘米,兩面有稀疏的柔毛,先端鈍圓,具5脈;雄蕊3,離生,花絲長2-3毫米,基部膨大,被毛,花葯長5毫米,寬7-10毫米,藥室3回折曲,雌花梗長不及5厘米,密生黃褐色硬毛和長柔毛;子房卵形或圓筒形,密生黃褐色茸毛狀硬毛,長2-4厘米;花柱長2-3毫米,柱頭3,長12-15毫米,2裂。
冬瓜冬瓜
果實長圓柱狀或近球狀,大型,有硬毛和白霜,長25-60厘米,徑10-25厘米。種子卵形,白色或淡黃色,壓扁,有邊緣,長10-11毫米,寬5-7毫米,厚2毫米。

品種分類

變種

節瓜:與冬瓜(原變種)不同之處在於:子房活體時被污濁色或黃色糙硬毛,果實小,比黃瓜略長而粗,長15-20(-25)厘米,徑4-8(-10)厘米,成熟時被糙硬毛,無白蠟質粉被。節瓜中國南方,尤其廣東廣西普遍栽培。節瓜果實夏季作蔬菜食用。

栽培種

冬瓜品種,按果實的大小可分為大果型和小果型品種。按成熟的遲早有早熟種和晚熟種。還可按果皮蠟粉的有無而分為粉皮種和青皮種等。
小果型冬瓜:早熟或較早熟。第一雌花發生節位一般在第10節左右,個別品種(如北京一串鈴)在第3-5節發生雌花。果實較小,扁圓、近圓或長圓形。果實被蠟粉或無蠟粉。每株數果,嫩果供食,果重2-5公斤,主要品種有北京一串鈴,四川成都的五葉子,南京提早冬瓜,台灣的圓冬瓜。
大果型冬瓜:中熟或晚熟,主蔓一般在15節發生第一雌花,以後每隔5-6節發生一個或兩個雌花。果型大,一般單果重10-20公斤(或更重)。短圓柱形或長圓柱形,果皮青綠色或被白色蠟粉,多數每株選留一個果,採收成熟果實為主。品種有廣東青皮冬瓜、灰皮冬瓜、牛脾冬瓜,湖南粉皮冬瓜、龍泉冬瓜,江西楊子洲冬瓜,台灣的青殼大冬瓜、白殼大冬瓜,四川大冬瓜,上海白皮冬瓜,北京地冬瓜等。

產地生境

主要分布於亞洲其他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各地區均有栽培。中國雲南南部(西雙版納)有野生的。澳大利亞東部及馬達加斯加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溫度

冬瓜喜溫、耐熱。生長發育適溫為25-30℃,種子發芽適溫為28-30℃,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為12-16℃,均比其它瓜類蔬菜要求高。授粉座果適宜氣溫為25℃左右,20℃以下的氣溫不利於果實發育。

日照

冬瓜為短日性作物,短日照、低溫有利於花芽分化,但整個生育期中還要求長日照和充足的光照。結果期如遇長期陰雨低溫,則會發生落花、化瓜和爛瓜。

水分

冬瓜葉面積大,蒸騰作用強,需要較多水分,但空氣濕度過大或過小都不利於授粉、座果和果實發育。

營養

冬瓜生長期長,植株營養生長及果實生長發育要求有足夠多的土壤養分,必須施入較多的肥料。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配合磷、鉀肥,增強植株抗逆能力,並增加單果種子生產量。

土攘

冬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沙壤土或枯壤土均可栽培,但需避免連作。

繁殖方法

適時播種

春植播期為12月至次年3月,秋植播期為6-7月。春植採用育苗移植方式較好,有利於防寒;秋植採用芽播較好、育苗移植須浸種催芽,用營養缽育苗,真葉展開後選晴暖天氣移至大田種植,秋植經浸種催芽後便可點播到大田,通常用種量750-1500kg/hm2

播種育苗

營養缽育苗所需營養土要提前製備,可選用烤曬過篩的肥沃園土或火泥灰,腐熟豬、牛糞渣,穀殼灰等混合而成。3者體積比約為6:2:2,另可加少量氮磷鉀複合肥,其加入量一般控制在0.2%-0.3%為宜,並要求整細混均。播種後至出苗前,要注意澆水,但切勿水分過多,以防漚種爛根,只須保持土壤潮濕即可。

栽培技術

定植授粉

冬瓜冬瓜
起寬畦畦寬2-2.5米(連溝),畦高0.5米左右,成高畦闊壢水坑栽培。苗齡在30-40天、2葉1心至3葉1心時,選根系發達,莖粗節短,葉厚色濃的苗定植。定植規格據品種及種植季節而定:春植生長期長,結瓜遲,瓜形大,宜單行植,株距以80-100厘米為宜;秋植生長期短,結瓜早,瓜型較細,株距60-80厘米。出苗70%左右時,要及時揭除覆蓋物。在幼苗破心前適當控制水分,促進根系生長;破心後經常保持營養土呈半乾半濕狀態,使瓜苗穩健生長。25-30天后即可移植人大田,植前2-3天,可用10%稀薄人糞水和80%代森鋅800倍或75%百菌清600倍藥液淋苗,做到帶肥帶藥移植。定植後澆水、覆地膜。
早熟冬瓜因果小,每株可留果2-3個,以增加產量。一般第一瓜多發育不良,大多選留第2瓜胎及以上的瓜。為提高坐果率,可採用人工授粉。花期可用濃度為100mg/km2,防止落花落果,大瓜應實行吊瓜。

肥水管理

定植後,用稀薄糞水澆施2-3次,促其快長。伸蔓期澆1次透水。坐果期,當果實長到拳頭大小時,追施坐果肥1次,施尿素225kg/hm2,可隨水膜下滲灌。

搭架綁蔓

緩苗時進行搭架引蔓上架,也可不搭架直接爬地栽培,但爬地栽培往往病蟲害較多,同時,畸形瓜也多、產量低。搭架在開始伸蔓時進行。架式有平架、籬架、拱架3種。當瓜蔓長有16-18個節時便可引蔓上架。上架後按每20-30厘米用繩綁蔓1次,結合綁蔓去掉側枝、卷鬚和多餘的雌花。

採收儲存

冬瓜在花凋謝後30-35天即可採收。採收前,不宜施肥或澆水,以利增強冬瓜的光合作用,減少冬瓜的含水量,這樣才能提高冬瓜的貯存時間。採收時一般是用剪刀剪下來,以免瓜蔓被拉傷,瓜果也要輕拿輕放,不能碰傷,以便於存放。但是,冬瓜成熟後就收,如果是過晚採收的話,冬瓜過於成熟,其肉質將會變軟,不耐貯運。冬瓜成熟後,它表皮色深,絨毛很少,為提高其經濟效益,可以提前上市。
冬瓜冬瓜
儲藏的冬瓜應選擇皮厚、肉厚、質地緻密、表皮青綠髮亮、布滿蠟質、大小一致、無破損的晚熟大型品種。窖庫大小由所儲數量而定,一般30平方米左右,能儲5000千克冬瓜。窖庫多為半地下式,高3.6米,地上和地下部各高1.8米,四周設定庫窗,前後左右打開,便於通風換氣。冬瓜入庫前2-3天密閉窖庫,用高錳酸鉀熏蒸消毒。在庫底墊乾草或草簾,上面擺放冬瓜,一般堆放不超過3層,以免壓傷損壞。要根據冬瓜在田間生長時的狀態擺放,這樣可以使冬瓜保持原有的重力方向,瓜瓤不易裂傷,儲藏時間更長。冬瓜入窖初期加強通風,在中午氣溫高時打開窗戶通風換氣,以利於散熱降溫,排除濕氣,降低環境濕度,保持窖內乾燥。冬瓜儲藏期間,窖溫保持在10-15℃,相對濕度保持在70%-75%,以免發生凍害。一般可以儲藏3-5個月。

病蟲防治

農業防治

冬瓜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蝽象、白粉虱、蟎類、紅蜘蛛和瓜食蠅等。一般的種瓜用地,都採用非瓜類作物進行種植,可以採取深翻土壤種植,將蟲害深埋於土中,讓其不能繁殖生長,或者施加石灰、有機肥和磷鉀肥等措施。同時,還可以在大棚里保持有通風口,最好在大棚的下方開個視窗,避免蟲菌順風飄入大棚里。
冬瓜(堇菜目葫蘆科植物)
如果發現大棚里有白粉虱,可用世高1500-2000倍液防治,紅蜘蛛可用除盡1500倍液噴霧防治。瓜實蠅用40.7%樂斯本1000倍液,或者用80%的敵敵畏暗火煙燻,或者用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防治。
一般冬瓜患有蟲害不容易發現,開始因為蟲體很小。只有在管理過程中要細心多觀察,早發現才能早防治,必須防止蟲在大棚里繁殖。

藥物防治

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枯萎病在發病初期可選用瓜枯寧、綠亨等在植株或者根灌淋防治。而目前的很多疫病,大多是通過降雨,或者灌溉水中傳播而來的。因此在管理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天氣的變化,在陰雨或低濕的天氣里要做好管理工作,此時發病率較高,儘量的避免在這時間去灌溉。如果冬瓜患上了疫病,可選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隔7-10天/次,連續2-3次。

主要價值

營養

冬瓜包括果肉、瓤和籽,含有豐富的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礦質元素等營養成分。不同產地的冬瓜營養成分略有差異,以中國廣東產冬瓜為例,每100 g鮮冬瓜中含有蛋白質0.3 g,碳水化合物 1.8 g,膳食纖維 0.9 g,鉀 65 mg,鈉 0.2 mg,磷 14 mg,鎂 5 mg,鐵 0.1 mg,維生素C 27 mg,維生素E 0.02 mg,核黃素 0.01 mg,硫胺素 0.01 mg,尼克酸 0.2 mg。
研究表明,冬瓜維生素中以抗壞血酸、硫胺素、核黃素及尼克酸含量較高,具防治癌症效果的維生素B1,在冬瓜子中含量相當豐富;礦質元素有鉀、鈉、鈣、鐵、鋅、銅、磷、硒等8種,其中含鉀量顯著高於含鈉量,屬典型的高鉀低鈉型蔬菜,對需進食低鈉鹽食物的腎臟病、高血壓、浮腫病患者大有益處,其中元素硒還具有抗癌等多種功能;含有除色氨酸外的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含量較高,還含有鳥氨酸和Y-氨基丁酸以及兒童特需的組氨酸;冬瓜不含脂肪,膳食纖維高達0.8%,營養豐富而且結構合理,營養質量指數計算表明,冬瓜為有益健康的優質食物。

藥用

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熱、利水、消腫的功效。冬瓜含鈉量較低,對動脈硬化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壓、腎炎、水腫膨脹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隨息居飲食譜》:“若孕婦常食,澤胎兒毒,令兒無病。”冬瓜還有解魚毒等功能。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熱量不高,對於防止人體發胖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形體健美。冬瓜的種子和皮也可入藥,冬瓜肉及瓤有利尿、清熱、化痰、解渴等功效。亦可治療水腫、痰喘、暑熱、痔瘡等症。冬瓜如帶皮煮湯喝,可達到消腫利尿,清熱解暑作用。
冬瓜冬瓜
冬瓜子(又名白瓜子、冬瓜仁、瓜子、瓜瓣、瓜犀)是冬瓜的種子,有清肺化痰的功效。冬瓜藤水煎液對於脫肛症有獨到之效。冬瓜藤鮮汁用於洗面、洗澡,可增白皮膚,使皮膚有光澤,是廉價的天然美容劑。

經濟

冬瓜是一種很好的耐貯蔬菜,種植成本低,產量高,營養成分豐富,耐貯藏運輸、耐熱性強、肉質潔白、脆爽多汁,是適於現代化農產品加工的良好原料,冬瓜已經越來越廣泛地用於各類新型食品及保健晶的加工,這對於一種產量大,價格低的蔬菜不啻為一種增值的好途徑。因此,開展冬瓜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對於全面提升冬瓜的價值,促進農民增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食用宜忌

⑴冬瓜性寒,脾胃氣虛,腹瀉便溏,胃寒疼痛者忌食生冷冬瓜,月經來潮期間和寒性痛經者忌食生冬瓜。
⑵冬瓜與紅小豆相剋。冬瓜和紅小豆同食,會使正常人尿量驟然增多,容易造成脫水。
⑶冬瓜與醋相剋。醋會破壞冬瓜中的營養物質,降低營養價值。
⑷冬瓜與紅鯽魚相剋。同食降低營養價值。
⑷冬瓜與鯽魚都是消腫利尿的食材,同食會造成尿量增多,如果不是水腫者,最好不要將兩者同食。

植物文化

冬瓜因瓜熟之際,瓜皮表面會蒙上一層白粉狀的東西,很像冬天的白霜,因此,冬瓜也稱為“白瓜”。再者,因為其外形為橢圓形,也酷似睡覺時所使用的枕頭,因此也有“枕瓜”的別名。
唐代詩人張祜的一首《昭君怨》: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朝中伶人沒有不會唱的,張祜的小名就喚做冬瓜,因為出生之時,張母夢見了冬瓜。與張祜同期的錢塘酒徒詩人朱沖和,與張祜向來不和睦,贈了張一首《冬瓜詩》以做譏諷:白在東都元已薨,蘭台鳳閣少人登。冬瓜堰下逢張祜,牛屎堆邊說我能。
冬瓜冬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