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城宮城南門遺址
- 地址: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北大街西側
- 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發掘時間:2003年7月-2004年12月
- 年代:十六國·前燕
- 發掘單位: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龍城宮城南門遺址位於朝陽市老城區的南北軸線上,門址有三個門道。按中國古代的等級制度規定,只有都城的城門才允許開設三門道,據此確定,這段城門是前燕始建龍城時修築的宮城(和龍宮)南門(弘光門)。遼寧文物考古研究所集中對朝陽北...
是十六國時期三燕(前燕、後燕、北燕)都城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由龍城宮城南門遺址和龍騰苑遺址等部分組成。2004年,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5年,陸續發現龍城北門遺址、龍城東門遺址,以及龍城宮城東北角、東南角等遺蹟。2014年,龍騰苑遺址與龍城宮城南門遺址被遼寧省政府...
龍城遺址 三燕龍城故址在今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現存三燕龍城遺址(包含龍城宮城南門遺址和龍騰苑遺址等)。此外,在龍城南郊還發現了漢柳城遺址(遼寧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印證了史書中慕容皝在漢柳城之北築龍城的記載。2004年,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5年,陸續發現龍城北門遺址...
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位於朝陽市老城區的南北軸線上,門址有三個門道。該遺址於2004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19年10月,三燕龍城遺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州城址 建州城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大平房鎮黃花灘村南100米處。建州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約800米。城址西北...
遺址現已成為無主峰的土山,但板築遺址,依然可見。遺址東西長約120米,南北寬36米,土基高約10米,總面積為4320平方米,是東北地區最古、最大的皇家園林遺址。2014年,龍騰苑遺址入選為遼寧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由龍騰苑遺址與龍城宮城南門遺址等部分組成的三燕龍城遺址,入選為第八批全國重點...
龍城東門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營州路(東大街)東端,是十六國三燕龍城大遺址的組成部分。東門遺址發現於2005年,同期還發現了龍城宮城南門遺址、龍城北門遺址,以及龍城城牆等歷史遺蹟。龍城東門遺址已經回填,現覆蓋於營州路東路口之下。遺址概況 遼寧省朝陽市北大街和營州路分別是朝陽老城的南北和東西軸線,...
南唐宮城外跨壕橋樑可以確認的有宮南正門朝元門外鎮國橋、天津橋和二曲尺橋三橋。此三橋皆跨宮城南壕,其上覆有蔽雨橋廊,其中鎮國橋、天津橋只有“帶平章事”的文武大臣才許乘馬過橋,而一般官吏則只能在二曲尺橋外下馬步行入宮。其中天津橋即今內橋,是宮城南門外中央正橋。天津橋因直對御街,故又名“...
龍城北門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北大街,是三燕龍城大遺址的組成部分,與2003年發現的龍城宮城南門遺址相距500米。遼寧省朝陽市北大街和營州路分別是朝陽老城的南北和東西軸線,2005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朝陽老城區的考古發掘主要集中在這附近,發現了城門遺址兩處以及城牆、道路、建築址、排水系統等重要遺蹟,...
北部以寬近90米的東西“橫街”與宮城相連,中部有南北向的“直街”,長約370米、寬約200米,兩側為東、西二區。內城共設三門,即東門、西門與南門,南門居南垣正中,直街與外城之直街在此相接,東門與南門遺址保存基本完好。內城為官衙所在。北牆殘存高約1米,西區有一處高約3米的方形高台,東區有一直徑約...
洛陽城應天門遺址,隋唐時期東都宮城正南門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洛陽市區定鼎路和凱旋路交叉口北側。1991年發掘。門道為定鼎路所疊壓,為一門三道。門址東西兩側向南突出巨大雙闕,兩闕相距83米,闕與城門之間有城牆相接。東闕經發掘,存長45米,南端寬30米,有垛樓、闕樓以及之間的廊廡等遺址。...
隋唐洛陽城是隋唐兩代東都城,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東都城由郭城、皇城、宮城等組成。宮城和皇城建於地勢較高的郭城西北隅。應天門為宮城的正南門。時代:隋唐 發掘地點:河南省洛陽市周公廟與洛陽日報社之間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 簡介:史載應天門重建於唐高宗顯慶元年,現仍...
2013年4月14日,以武則天的禮佛堂為原型而建造的新“天堂”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人。新“天堂”建於原天堂遺址之上,並非歷史上天堂的原樣復原,而是一座保護展示性高塔建築。天堂也是徐克導演的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通天浮屠的原型所在地。應天門 應天門為隋唐洛陽城宮城的正南門。唐宋年間相繼沿用。應天門是當時...
四號建築遺址與南側的宮城三號建築、二號建築以及宮城南門閶闔門位於同一建築軸線上,也是已知該軸線上的建築規模與體量最大的一座建築,為宮城內的中心建築,即文獻記載中的“太極殿”,其東側的附屬建築應為文獻記載的“太極東堂”。文獻記載,漢魏洛陽城的“太極殿”,其始建年代可上溯至曹魏初年,歷經西晉、...
弘光門是十六國時期三燕龍城和龍宮正門,又名洪光門。前燕慕容皝始建,後燕慕容熙重修,焚毀於北燕滅亡時。北魏設營州於龍城,改造弘光門台基,復建此門作為龍城內城南門。弘光門現存遺蹟龍城宮城南門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2004年入選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歷史沿革 前燕時期:燕王慕容皝將都城從棘城遷...
此次發掘中發現了龍城宮城南門遺址(即和龍宮正門弘光門)。考古發掘表明這座門址坐北朝南,始建於前燕,徹底廢棄於元代,共經歷了前燕、後燕、北燕、北魏、唐、遼、金、元6個時期的建築和改建,歷時1000餘年,這在中國城市考古中是極為罕見的發現。2004年,該遺址入選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規模布局 龍城...
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著名考古專家郭大順介紹:根據遺蹟遺物,城門遺址可分為前後連續的五個時期。第一期門址有三個門道,按中國古代等級制度規定,只有都城城門才允許開設三門道,由此推出,這一期門址當為前燕始建龍城時所築,是龍城宮城的南門;第二期在一期廢址之上改擴建而成,仍為三門道,建於後燕,毀於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