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北門遺址

龍城北門遺址

龍城北門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北大街,是三燕龍城大遺址的組成部分,與2003年發現的龍城宮城南門遺址相距500米。遼寧省朝陽市北大街和營州路分別是朝陽老城的南北和東西軸線,2005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朝陽老城區的考古發掘主要集中在這附近,發現了城門遺址兩處以及城牆、道路、建築址、排水系統等重要遺蹟,出土了大量遺物。龍城北門遺址便是該次考古工作中發現的遺址之一。

龍城北門遺址已經回填,現覆蓋於北大街之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城北門遺址
  • 地理位置: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北大街
  • 年代十六國
  • 形制特點:由城門和瓮城構成
遺址概況,歷史記載,

遺址概況

龍城北門遺址位於北城牆的中部偏西,已揭露出來的遺蹟主要有門道、瓮城和城牆。城門為單門道,西側墩台東西寬12米、門道寬 7.5米、進深22米,門道路面有車轍痕跡。瓮城城牆與西墩台相連線,向北延伸21米後折向東,再延伸20多米後疊壓在北大街之下,牆寬9-15米,在牆外側有斷續的護坡石,保存最好處保留有3層,有明顯收分。門道的路面出北門後向東轉,疊壓在北大街之下,判斷瓮城的城門應在東側,城門情況不詳。
北門門道內路土堆積厚約1.1米,各時期路面出北門後均隨著瓮城城牆向右折。從門道兩側的多塊夯土可知北門經過了多次毀建,因而各個時期的門道結構已不太清晰。前燕始建城時的早期門道只能從門道兩側的夯土推測其進深,而面闊則不詳。後北燕時期在其北側進行了修補,增加了門道進深,並增築了瓮城。北魏時期則在前燕門道的南側進行了修補。隋唐時期對北魏門道的南側進行了修補,把門道的進深進一步擴大為18米。北門道的東墩台絕大部分被壓在現代路面之下,西墩台則完全暴露出來,兩個墩台都經過了多次補築,兩側夯土相互對稱,與門道內補築的夯土層次亦相對應。西側墩台的後北燕時期夯土在距門道11米處開始向北凸出,凸出部分東西寬4.5米,南北長6米,其性質尚不清楚。瓮城即從此凸出部分的北端開始接築,向東環繞,這一期夯土南北兩側都進行了多次補築,尤其以北側的唐代夯土規模最大。
北門門道中間發現有4條不同時期的排水溝(編號G1-G4),其中只有G3是用繩紋磚砌築,其餘皆為土壁。G3為上寬下窄,挖槽起建,先在底部用磚鋪平,再沿槽壁平砌至7層,然後在上面平鋪木板,木板之上再墊土,形成陰溝,發掘出的長度為40餘米。繩紋磚的規格特徵與朝陽唐墓所用磚相同,推斷其為唐代所建。G3打破G4,推斷G4的年代為北魏時期。另外兩條排水溝的開口層位都晚於唐代磚溝,其中G1又打破了G2,這兩條排水溝的年代屬於遼金元時期。經過測量,這四條排水溝均為南高北低,應是由城內向城外排水。四條排水溝雖然開口層位不同,但都出北門向右折,與路面走向一致,而且處於當時路面的中間位置,均應為掩蓋在路面下的暗溝。
此外,龍城北門同為宮城北門,與2003年發現的龍城宮城南門遺址相距500米。

歷史記載

《晉書》、《北史》記載,後燕皇帝慕容熙昏庸無度,曾為死去的皇后苻訓英大辦葬禮,靈車出龍城北門時發現門洞太矮,於是“毀北門而出”。
因慕容熙暴虐而出逃在外的中衛將軍馮跋等人趁機發動政變,推舉高雲(慕容雲)為主。馮跋之弟馮乳陳等率眾攻破弘光門(宮城南門),禁衛皆逃散。叛軍遂入宮受甲,閉門拒守。在龍城北郊送葬的慕容熙得知政變後,當晚趕回城下,卻未能攻克龍城北門,只得夜宿門外。乙丑日,高雲在龍城即位。反攻失敗的慕容熙退逃到龍騰苑,微服躲入林中,於丙寅日被抓獲,為高雲所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