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東門遺址

龍城東門遺址

龍城東門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營州路(東大街)東端,是十六國三燕龍城大遺址的組成部分。東門遺址發現於2005年,同期還發現了龍城宮城南門遺址龍城北門遺址,以及龍城城牆等歷史遺蹟。

龍城東門遺址已經回填,現覆蓋於營州路東路口之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城東門遺址
  • 地理位置: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營州路東端
  • 所屬年代十六國
  • 建築結構:由城門和瓮城構成
遺址概況,歷史記載,

遺址概況

遼寧省朝陽市北大街和營州路分別是朝陽老城的南北和東西軸線,2005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朝陽老城區的考古發掘主要集中在這附近,發現了城門遺址2處及城牆、道路、建築址、排水系統等多處重要遺蹟,出土了大量遺物。龍城東門遺址即是此次考古工作中發現的遺址之一。
龍城東門遺址位於營州路的東端,向北距龍城東北角約730米,暴露出來的遺蹟主要有:一條道路和道路兩側的夯土台基。經過勘探,在道路下沒有發現夯土,根據其所處位置判斷為龍城東門無疑。
龍城東門位於東城牆中段,東城牆從北城牆東北角南折,順今大凌河西大堤西南行,與營州路東端的東門相連線,此段城牆保存很好,距現地表約1.4米,寬約20米。
龍城東門結構與北門相似,坐西朝東,南北兩個墩台,瓮城城牆自北墩台接出後右折,瓮城的城門應向南開。東門的保存情況較差,各時期的城門結構很不完整,門道內的路土堆積校薄,厚約0.6米,出土遺物均為遼金時期,不見早期遺物。兩側墩台和城牆均經過多次修補,中間為最純淨的前燕夯土,兩側疊壓了多塊晚期夯土。
東門道中間也有一條大的排水溝,為挖槽起建,底鋪大石板,兩壁用大石塊壘砌,最高處保存三層。排水溝之下即為生土,未發現更早期的排水系統。此排水溝出東門後直向東行,與瓮城的門向不同。因被今大凌河大堤所壓,沒能進行發掘,情況不明。

歷史記載

據《資治通鑑》記載,龍城東門曾發生過“北燕王馮弘高句麗兵入城”的歷史事件。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北魏伐北燕,攻克白狼城,直驅北燕國都和龍(龍城)。北燕王馮弘求援於高句麗,高句麗王派葛盧、孟光率軍數萬趕來龍城,駐紮於城外臨川(位於城東今大凌河一側),欲接應馮氏一族東逃。因百姓不願跟隨高句麗東遷,北燕尚書令郭生遂打開城門,欲引此時也已經抵達龍城外的北魏軍入城。然而,因臨川駐紮的高句麗軍虎視眈眈,北魏軍恐其中有詐,未敢貿然入內。郭生只得帶領叛軍,自行攻打燕王宮城。燕王馮弘則引高句麗軍自龍城東門入城,共同平叛。燕王軍、叛軍、高句麗軍,三方混戰於闕下(宮門弘光門下)。北魏軍則觀望於城外。郭生遂戰死。
高句麗軍隊入城後“大掠城中”,把龍城歷代積累的財富劫掠一空。同時北燕武庫的精良裝備也被高句麗軍換用——“脫弊裘,取燕武庫精仗”。 高句麗軍使難民“方軌而進”,隊伍“前後八十餘里”,將龍城人口悉數遷往高句麗。最後,火燒龍城,“焚宮殿,火一旬(十日)不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