齏

齏是一個漢字,讀作jī,本意是指搗碎的姜、蒜、韭菜等,也指混雜,調和。該文字在《莊子·大宗師》和《莊子·知北游》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齏
  • 部首:齊
  • 部外筆畫:9
  • 總筆畫:15
  • 拼音:jī
  • 五筆86:YDJJ
  • 五筆98:YJHG
  • 倉頡:YKLLL
  • 筆順編號:413421112111132
  • 四角號碼:00224 
  • UniCode:CJK
  • CJK 統一漢字:U+9F51
  • 造字法:形聲(里形外聲)
  • 詞性:名詞
  • 字形結構:上下結構
  • 繁體
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常用詞組,

基本字義

①搗碎的姜、蒜、韭菜等。
②細,碎:~粉 ~音(細碎的聲音)

詳細字義

(1)〈名〉搗碎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兒,
太學四年,朝齏暮鹽。——韓愈《送窮文》
又如:齏鹽(酸菜和鹽。借指貧窮);齏鹽運(貧窮的命運,苦命);齏鹽布帛(普通的吃穿。形容生活清苦);齏鹽自守(齏鹽苦守。比喻堅持過清貧淡泊的生活)
(2)〈形〉細、碎
齏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莊子·大宗師》
(3)〈形〉混雜,調和
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師,故以是非相齏也,而況今之人乎?——《莊子·知北游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祖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箋西切,音齎。《說文》𩐌也。
又膾酢也。《周禮·天官·醢人注》凡醯醬所和細切為齏。一曰搗辛物為之。辛物,姜蒜之類。
又碎也,和也,亂也,制也。 亦作䪠。

常用詞組

齏粉】 jīfěn
細粉;粉末;碎屑
吾村不齏粉乎。——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劃粥斷齏】huázhōuduànjī
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記載,范仲淹“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薤十數莖,酢汁半盅,入少鹽,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鹹齏】xiánjī
用鹽醃製的雪裡蕻,也就是雪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