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游分類
魚類洄游的分類方法很多。按魚類不同的生理需求有
產卵洄游(生殖洄游)、索餌洄游和越冬洄游(季節性洄游)3種。按魚類生活不同階段有成魚洄游和幼魚洄游2種。按魚類所處
生態環境不同則可分為
海洋魚類的洄游、溯河性魚類的洄游、降海性魚類的洄游和淡水魚類的洄游4種。魚類移動經過的道路叫魚類洄游的路線。海洋魚類的洄游。 完全在海洋中生活和洄游,同種魚往往分成若干種群,每一種群有各自的
洄游路線,彼此不相混合,各海區的魚群有不同的變異特徵,每個海區都分布有它自己的洄游群體。如中國東海、黃海的小黃魚可分為4個種群,分別有其自己的越冬、產卵與索餌的洄游路線。
溯河性魚類
溯河性魚類生活在海洋,但溯至江河的中上游繁殖。這類魚對棲息地的生態條件,特別是水中的
鹽度有嚴格的適應性。如北太平洋的
大馬哈魚溯河後即不攝食,每天頂著時速幾十公里的水流上溯數十公里,在洄游過程中體力消耗很大,到達產卵場時,生殖後親體即相繼死亡。幼魚在當年或第二年入海。但某些生活在河口附近的淺海魚類,生殖時只洄游到河口,如長江口的
鳳鱭等,溯河洄游的距離較短。
降海性魚類
降海性魚類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淡水裡而洄游至海中繁殖。
鰻鱺是這類洄游的典型例子。
歐洲鰻鱺和
美洲鰻鱺降海後不攝食,分別洄游到數千公里海域後產卵,生殖後親魚全部死亡。其幼魚回到各自大陸淡水水域的時間不同,歐洲鰻鱺需3年,美洲鰻鱺只需1年。中國的鰻鱺、松江鱸等的洄游也屬於這一類型。
淡水魚類洄游
淡水魚類完全在內陸水域中生活和洄游,其洄游距離較短,洄游情況多樣。有的魚生活於流水中,產卵時到靜水處;有的則在靜水中生活,產卵到流水中去。中國的青魚、
草魚、鰱、鱅、鯉以及鯿、鱤、䲘、鯮等通常於春夏在湖泊中育肥,秋末到江河的中下游越冬,次年春再溯江至中上游產卵,這適應於季風氣候和江湖連通的生存環境,它們也是主要的經濟魚類。
海、淡水
鹽度不同,滲透壓有差異,因此作溯河或降海洄游的魚類,過河口時往往需要在鹹淡水區停留一段時間,以適應這種生理機能的轉變。
洄游原因
生殖洄游
為了產卵,不少魚類都會洄游到出生地,距離可長可短。可以是:
江河/湖泊→江河/湖泊
湖中央→湖邊
……
河口則是孵化幼魚的良好場所。
部份魚類於此段時間停止進食。
索餌洄游
洄游目的地有食物比較豐盛。
幼魚成長時需大量營養,於是游到食物豐盛地方攝取食物。
有些在洄游過程中就已達到目的(索餌)。
越冬洄游
水溫降低,尋找適合水溫水域。
水溫越低,游速越快。
水溫越溫,游速越慢。
其他洄游
水流量改變。
幾種洄游可同時進行,主要取決於魚類種類。
洄游魚類
大馬哈魚
大馬哈魚分布於水深為0~270米的北太平洋,從韓國、日本、
西伯利亞東岸到
白令海、中國黑龍江、
圖們江、
綏芬河等水系、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和美國的
阿拉斯加和
俄勒岡州。本魚體側扁,背腹外廓相對稱,紡錘型。頭長與體高略相等,口端位,口裂大,上頜骨後延至眼的後緣,斜向下方,似
鳥喙狀。上下頜和
犁骨皆有齒,頜齒大而鋒利。眼在體軸線的下方,較大。
背鰭居於體中央稍後,
腹鰭起點於背鰭後方,
尾鰭分叉較淺。有
脂鰭。溯河回遊時,體背側為黃綠色,腹部銀白色,隨著時間的推移,體色逐漸變暗,並在體側出現10~12條紫紅色縱斑紋的婚姻色。當到達產卵地時,整個體色變得黯淡。體長可達100厘米。
大馬哈魚性成熟較早,個別的在3齡即成熟,絕大部分於4齡成熟。一生中產卵一次,產卵後便死亡。雄略多於雌。懷卵量不大,4齡魚平均懷卵量約4500顆左右。當魚群進入產卵地時,雄魚便游向雌魚,互相摩擦,當有第三者介入時,雄魚即進行驅逐,然後進行排卵受精於窩內,產卵後雌魚復以
尾鰭撥打
石礫,以此來覆蓋受精卵。卵大,成橘紅色。受精卵經過一冬低溫
孵育。到翌年春天,冰雪融化,胚胎孵出,在產卵地逗留約一個月,
卵黃被吸收完畢後,開始索食,約於7月隨江水歸入大海。
大馬哈魚屬於世界名貴的經濟魚類,經鹽漬的魚子,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及
卵磷脂,對人體的神經細胞的增補,防止
脂肪代謝的紊亂均有重要作用,被譽為營養佳品。另外魚體可製成罐頭或乾燥鹽醃、煙燻與冷凍。適合清蒸、油炸、火烤等方式烹煮均美味。
大馬哈魚(Chum Salmon)在鮭魚里屬於商業價值比較低的,因為它較低的市場價格,儘管極大數量的大麻哈魚(Chum Salmon)在
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生存,當地漁民也一般不會選擇捕捉。1984年到1994年之間,北歐和日本對其的市場進行挖掘大大提升了這種大麻哈魚(Chum Salmon)的需求。它們是最傳統的製作乾三文魚的魚種。
中華鱘
中華鱘(學名:
Acipenser sinensis),又名中國鱘、鱘魚、鰉魚、苦臘子、鱣等,是中國特產的珍貴魚類,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是古老珍稀魚類,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
三疊紀,它們與
大熊貓一樣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是研究魚類和
脊椎動物進化的
活化石,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
白鱘並稱為中國的“
水中國寶”。中華鱘形成了穩定的生殖回遊習性,有自古以來固定不變的航道:親魚從近海回遊到
長江上游的
金沙江一帶產卵,孵化出的鱘苗順流而下,漂游入海,大約十年後,幼鱘長大了,又追尋它們童年的足跡,從大海返回上游尋根產卵。
中華鱘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使其介於
軟骨魚類(
鯊魚等)與
硬骨魚類之間,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物種,因此在魚類進化歷史中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因個體較大,肉、卵鮮美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和中藥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記載:“其肝主治瘡疥,其肉補虛益氣,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補虛下氣,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殺腹內小蟲。皮可製革;鰾稱為“鰉魚肚”,含有豐富的膠質,可配製上等漆料,並可入藥;肉味道鮮美;脊椎骨、鼻骨等均為上等佳肴,素有“鯊魚 翅,
鱘魚骨,食之延年益壽,滋陰壯陽”之說;體表由硬磷形成的骨板是製作工藝品的材料;在分布區其自古就為最要的漁業對象,才造成了它們被大肆捕撈破壞,從而導致中華鱘資源遭到嚴重破壞。但更致命的是,1981年葛洲壩的修建使中華鱘無法上溯到到長江上游的金沙江去產卵,種群開始快速衰退:20世紀70年代,長江中的中華鱘繁殖群體尚有1萬餘尾,1983-1984下降到約2176尾,2005-2007年期間下降到了203-257尾,到了2010年只剩數十尾。
鰣魚
鰣魚體長而側扁,體被鋸齒狀的
圓鱗。口大,端位,呈一斜裂,上頜正中有缺刻。眼位於頭的前部兩側,脂眼瞼發達,遮蓋眼的一半,
背鰭和
臀鰭基部有很低的鱗鞘,胸鰭和
腹鰭各具一列長腋鱗。全身呈銀白色,被側蒼黑色,
尾鰭約略與頭長等長。背鰭有軟條18~20枚,無硬棘;臀鰭有軟條18~20枚。一般體長40-50厘米,體重1到1.5公斤,最大可到4公斤。
鰣魚為江海洄游性魚類,以浮游生物為食。生殖洄游期間停止攝食或很少攝食,平時分散棲息於近海中上層,春末夏初(4月~6月)作溯河生殖洄游,產卵後親魚回歸大海,幼魚則進入支流或湖泊中索餌,秋後入海長肥,直至
性成熟。鰣魚性急,遊動、攝食速度頗為迅速,常因被障礙物撞傷而脫鱗死亡。
鰻
鰻魚是指屬於
鰻鱺目分類下的物種總稱。又稱
鱔,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徵。此外
鰻魚與
鮭魚類似具有洄游特性。全世界的鰻魚主要生長於熱帶及溫帶地區水域,除了
歐洲鰻(
Anguilla anguilla)及
美洲鰻(
Anguilla rostrata)分布在大西洋外,其餘均分布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域。
鰻魚在陸地的河流中生長,成熟後洄游到海洋中產卵地產卵,一生只產一次卵,產卵後就死亡。這種生活模式,與
鮭魚的溯河洄游性(anadromous)相反,稱為降河洄游性(catadromous)。
其
生活史分為6個不同的
發育階段,為了適應不同環境,不同階段的體型及體色都有很大的改變:
卵期(egg-stage):位於深海產卵地。
柳葉鰻(leptocephalus):在大洋隨
洋流長距離漂游,此時身體扁平透明,薄如柳葉,便於
隨波逐流。
玻璃鰻(glass eel):在接近沿岸水域時,身體轉變成流線型,減少
阻力,以脫離強勁洋流。
鰻線(elvers):進入河口水域時,開始出現黑色素,卻也形成養殖業鰻苗的捕捉來源。
黃鰻(yellow eel):在
河流的成長期間,魚腹部呈現黃色。
銀鰻(silver eel):在成熟時,魚身轉變成類似深似
深海魚的銀白色,同時眼睛變大,胸鰭加寬,以適應洄游至深海產卵。
鰻魚的性別是後天環境決定的,族群數量少時,雌魚的比例會增加,族群數量多則減少,整體比例有利於族群的增加。
沙丁魚
沙丁魚,香港人稱沙甸魚,又稱薩丁魚、鰮和鰯。小者長二寸,大者尺許,下顎較上顎略長,齒不顯,背蒼腹白,肉美,多用來制為罐頭食品。最初在義大利薩丁尼亞捕獲而得名,古希臘文稱其“sardonios”意即“來自薩丁尼亞島”。
一般通稱的沙丁魚不是單指一種魚,而是泛指被做成罐頭的海洋表面活動的小型魚。根據聯合國訂立的國際食品標準,世界上共有二十一種可以稱做沙丁魚的魚類,包括
鯡魚、大西洋鯡魚、皮爾撤德魚、
油鯡、小鯡魚(Sprattus sprattus balticus)、南美
擬沙丁魚等,最遠橫跨了不同的屬別。 然而生物學上只有學名Sardina pilchardus的魚類才是真正的“沙丁魚”,於販售時也能單純稱作“沙丁魚”而不需加上
秘魯等地域名稱。
沙丁魚在中文界的學術性稱呼是弱魚,而在台灣,人們稱它為“沙丁魚”,台語稱它為“四破魚”,是屬成群洄游的魚種。
沙丁魚屬集群性
洄游魚類。分布於東北大西洋、地中海沿岸。沙丁魚又分2亞種,即歐洲沙丁魚,頭長為體長的20%至23%,見於歐洲沿海和非洲西北岸。地中海沙丁魚,頭長為體長的18.5%~21%,見於地中海、黑海沿岸。
擬沙丁魚屬集群性洄游魚類。分布於東太平洋美洲沿岸、西太平洋亞洲沿岸及
非洲南部沿海,有5種。常見有
遠東擬沙丁魚,產於日本、朝鮮、中國、俄羅斯堪察加沿海。
加州擬沙丁魚,產於北美太平洋沿岸。南美擬沙丁魚,產於南美
秘魯與智利沿海。南非擬沙丁魚,產於
南非及
納米比亞沿海。
澳洲擬沙丁魚,產於澳洲南部及紐西蘭。
小黃魚
小黃魚(學名:
Larimichthys polyactis,
Pseudosciaena polyactis)為
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的魚類,俗名小黃瓜、厚鱗仔、黃花魚、大眼、花魚、古魚。本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朝鮮以及中國東海、
黃海、
渤海等海域,屬於暖水性
底層魚類。其多生活於水深不超過105米以及軟泥或泥沙底質的海區。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上海。小黃魚體側扁,口大,唇橘色。魚體背部色較深,為黃褐色,腹部金黃色。尾柄細長,
尾鰭楔形,與
大黃魚極為相似,
背鰭硬棘10-11枚;背鰭軟條31-36枚;
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9-10枚;脊椎骨28-30個,體長可達40厘米。小黃魚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間產卵後,分散在近海索餌,主要以
糠蝦、
毛蝦以及小型魚類為食物,秋末返回深海。
鮪魚
鮪魚(拼音:wěi,注音:ㄨㄟˇ,音同“偉”,又名
鮪魚。香港人起初用近似其英語的發音讀做
吞拿魚而一直沿用至今。澳門以葡萄牙語舊譯為亞冬魚),是一種
鯖科的海洋生物,大部分皆于于鮪屬。
鮪魚的肉色為紅色,這是因為鮪魚的肌肉中含有了大量的
肌紅蛋白所致。有些鮪魚,例如藍鰭鮪(
T. thynnus、
T. maccoyii、
T. orientalis)可以利用泳肌的代謝,使體內血液的溫度高於外界的水溫。這項生理功能使鮪魚能夠適應較大的水溫範圍,從而能夠生存在溫度較低的水域。游泳速度快,瞬時
時速可達160公里,平均時速約60-80公里。鮪魚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與大西洋中部、屬於熱帶-亞熱帶大洋性魚。鮪魚的遊程很遠,過去曾經在日本近海發現過從美國
加州游過去的鮪魚。鮪魚有8個品種,其中多數品種體積巨大,最大的體長達3.5米,重達600-700公斤,而最小的品種只有3公斤重。鮪魚的繁殖能力很強,一條50公斤重雌魚,每年可產卵500萬粒之多。鮪魚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海產食材,經濟價值較佳。但因被漁民
過度捕撈,已對它們的種群數量造成威脅,最明顯的莫過於藍鰭鮪。因此國際間開始管制鮪魚的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