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魚類

底層魚類

一生中大部時間棲息於海洋或內陸水域之底層或近底層的魚類,是一種依生態學類型劃分魚類的方法之一。常使用底拖網、底刺網或底延繩釣等漁具捕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底層魚類
  • 外文名:demersal fishes
  • 外形:紡錘、平扁或延長
  • 生活:底層或近底層
簡介,分布,

簡介

底層魚類因常生活於底層或近底層,游泳能力較差。魚體外形多具紡錘、平扁或延長等各種體型,尾部肌肉不太發達。口多數為下位或位於頭的腹面(如軟骨魚類、鱘形目),有的種類具有口須、頦須等觸覺器官,牙較發達或銳利。眼較大或小,無脂眼瞼。有些深海種類具發光器官。頭或體部有的具棘或骨板,某些種類背、臀鰭亦常具強棘、毒刺或毒腺,鰓蓋亦多具棘。胸、腹鰭有的具分離的延長鰭條。尾鰭叉形、截形、圓形或退化。某些潛居種類鱗或退化消失。少數底層硬骨魚類的鰾亦退化。它們往往具有各種體色,如黃色、棕褐色、紅色、灰黑色等。 因多活動於底層或近底層,故一年中常只作較短距離的移動或僅作深、淺水的短程遷移。由於水底生境多樣,底質各異,因此這類魚的種數遠較中上層魚類為多。包括軟骨魚類的大多數種類,鱘形目、鯉形目的多數科屬、鮎形目、鰻形目、鱈形目,約占魚類總種數1/3的鱸形目的大多數科、形目、鰈形目、魨形目以及鮟鱇目等。其食物多是魚類或底棲動物,食物層次較高,魚體也較大。底層魚類的種群數量常不是很大,但因種類多,所以其總的資源量也就十分可觀。繁殖方式的繁殖方式也較多樣,有卵生卵胎生或胎生。卵生者又有產浮性卵、半浮性卵或沉粘性卵等。這類魚通常生長較慢,性成熟也較遲,壽命較中上層魚類為長,種群的年齡結構比較複雜,有的甚至田幾十個年齡組所組成,故其自然死亡率較低,且年際間的資源量亦較穩定。因種群年齡結構複雜,資源的積累量大,因此這類魚中某些食浮游生物種類的種群數量亦相當大,只是它們的年補充量一般較小,抗捕能力相當弱。如捕撈強度過大,幾年之間便要導致捕撈過度,表現為總產量和單位產量的下降、種群年齡系列的減少和漁獲物的小型化。

分布

底層經濟魚類只分布於大陸架淺海,但據60年代以來的漁場調查,發現某些魚種在大陸坡亦有一定數量。如北大西洋的馬舌鰈(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在冰島西北水深450~850米處和熊島周圍水深600~900米處,均有好漁場,大型拖網分別有10~15噸和2噸以上的網產量。拉布拉多500~700米深海谷里也有密集魚群,巴倫支海500~1000米深處秋季有大產卵場。又如西北大西洋的長尾鱈(Macrurus rupes-tris),拉布拉多500~900米深處也有10~20噸的網產量。根據德國有關資料,估算阿根廷大陸坡的阿根廷無須鱈(Merluccius hubbsi)和南方前臀鱈(Microme-sistris australis)等底層魚生物量約有150萬噸,年可捕量約為30萬噸(大陸架生物量約有1000萬噸,可捕量約為250萬噸)。另外秘魯近海的銀無須鱈(Merluccius gayi)亦有幾十萬噸的資源量。
在北太平洋,大多數鰈類往往也要到大陸架外緣和200~700米深的大陸坡去越冬。同樣白令海的狹鱈在10月至翌年2月間亦要到大陸架外150~600米深的中層去越冬。據中國生產性調查,發現分布於北太平洋金梅海山的金眼鯛(Beryx splendens,B.decatactylus)主要棲息於300米深的海山頂部,大型拖網也有6~7噸的網產量。此外該處還棲息有一定數量的褐海魴(Zenopsis nebelosa)、四棘帆魚(Pseudopentaceros ri-chardsoni)、瘤突無鰾鮋(Helicolenus avius)和烏魴(Brama japonica)。 另據1980~1982年的調查,分布於東海大陸坡200~300米水深的長頜水珍魚(Argentina semifas-ciata)也有一定數量,中型拖網試驗的網產量亦可達4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