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系統分析了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基本理論問題如內涵、動力及原則等,並通過實證研究,梳理了中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演變過程,揭示出中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探索制約共享實現的深層原因,提出了促進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實現路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的理論探索 第二章 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演變 第三章 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的現狀考察 第四章 制約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原因探究 第五章 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實現的路徑思考 |
創作背景
資源問題是人類社會面臨的永恆問題,人類社會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一定的資源。在現代社會,資源不足是一個常態。由於自然環境諸多問題的出現甚至有加劇的傾向,如土壤流失、大氣污染、地下水消耗、植被減少、礦產亂采濫挖等,導致資源短缺越來越成為制約人類發展的桎梏。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資源產出儘可能高的效益,是當代社會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正是出於這種對於資源短缺的強烈憂思,促使岳建軍開始了對資源問題的思考。由於岳建軍所學、所教的專業是教育學,因此對於資源問題的思考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教育領域,萌生了探索教育領域資源問題的想法。
作品思想
該書對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動力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高等教育資源供給的有限性與人民民眾對於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長之間的矛盾是推動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根本動力,其動力來源有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兩個方面,內部動力主要有主體的需求、利益吸引和制度創新等方面,外部動力則主要包括全球化的推動、社會需求、政府推動(包括政策引導和經濟扶持)、技術支持等方面。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實現是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諸要素的合力作用的結果。
該書對中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演變過程進行了考察和梳理,指出中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演變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被動選擇階段、主動探索階段和全面發展階段,並指出:人們對於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態度經歷了一個由“被動”向“積極”“主動”轉變的過程。
該書提出了置換型對等的原則作為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之一。這裡的對等不是簡單的、機械的資源對等,而是資源的置換型對等,通過資源的置換實現多元性對等。也就是說,對等不能夠拘泥於簡單的、形式上的對等,而是要抓住實質上的對等,要堅持置換型對等原則,這才是對等的本質含義。通過置換,只要能夠滿足各方的需求,資源的共享就可以發生。這樣就把對等的內涵擴大了,使共享不再局限於同一層次、同一類型、同一性質高校之間,從而為不同的高校之間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提供了指導和依據。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岳建軍,教育學博士,講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教育部青年課題1項,曾獲遼寧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九屆“高等教育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第五屆聊城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