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浜文化(馬家濱文化)

馬家浜文化

馬家濱文化一般指本詞條

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為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南達浙江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始於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餘年的歷史,到前4000年左右發展為崧澤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家浜文化
  • 外文名:majiabangcluture
  • 位置: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
  • 文物:陶、鼎、罐
簡介,文化特點和分期,主要文化特點,分期,習俗,社會經濟,居地和墓葬,與其他文化的關係,

簡介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浙江省嘉興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南達浙江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始於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發展為崧澤文化。馬家浜文化及其後續的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的發現與確立,表明太湖地區的新石器文化源遠流長、自成系統,並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馬家浜文化,居民主要從事稻作農業,多處遺址中出土了稻穀、米粒和稻草實物,經鑑定,已普遍種植秈、粳兩種稻。農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鏟、陶杵等。還飼養狗、豬、水牛等家畜。漁獵經濟也占重要地位,常發現骨鏃、石鏃、骨魚鏢、陶網墜等漁獵工具,以及陸生、水生動物的遺骸。在吳縣草鞋山出土了葛麻纖維織造的緯線起花羅紋編織物,遠比普通平紋麻布進步。發現多處房屋殘跡。當時已有榫卯結構的木柱,在木柱間編扎蘆葦後塗泥為牆;用蘆葦、竹蓆和草束鋪蓋屋頂;居住面經過夯實,內拌有砂石和螺殼;有的房屋室外還挖有排水溝。多紅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 (或稱 爐箅)是該文化獨特的炊具。死者埋入公共墓地,各墓隨葬品不甚豐富也不很懸殊。在常州圩墩和吳縣草鞋山發現用陶器覆蓋人頭骨或把人頭骨置於陶器中的特殊葬俗 ;還發現幾座死者年齡相近的同性合葬墓,屬母系氏族社會的葬俗。馬家浜文化的後繼者是崧澤文化。
1、更早發現和面積更大的——邱城遺址
1957年發掘的浙江湖州市邱城遺址,邱城的東、南和西南部,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故稱邱城遺址,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分上、中、下3個文化層。
馬家浜文化
下層,距今約6000多年。此層為較大的建築遺蹟。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以背面弧突的錛和斜背舌表刃的穿孔斧最具特徵。還有較多的鏃鑿、碓、針等骨質工具。生活器皿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器形有腰沿釜、釜形鼎、喇叭形圈足豆和腹部有一對牛鼻式器耳的陶罐等,還有牛、鹿、豬、魚類等動物遺骸。
中層,距今約5000多年,屬松澤文化。石器以扁平穿孔萬斧和長條形石鎊為主。生活器皿多為黑陶,包括鼎、豆、(上禾下皿)、罐、杯、解、筒形器等,形狀規整,有些施有圓形和三角形的鏤孔圖案。
上層,即城牆部分,1957年發現夯土中伴有印紋陶、原始青瓷、紅陶、黑陶和石器、銅鏃、玉王夫、玉璜等,最晚的是印紋陶和原始陶。邱城山東南文化堆積的上層,出土有夾砂繩紋陶鼎、三角形斜把石破土器、弧背有段石錛等遺物。
2、稍晚後發現,面積僅一半的嘉興馬家浜遺址
1959年初春,嘉興南湖鄉天帶橋馬家浜地方在漚肥挖坑中發現大量獸骨和古代遺物。1959年3月間,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省博物館、杭州大學歷史系、杭州師範學院歷史系等6個單位組成考古隊進行了發掘。
馬家浜文化
,發現有與邱城下層同類的遺物並有房基、墓葬等遺蹟。馬家浜遺址位於嘉興西南7.5公里,面積約1萬5千平方米,發掘區在遺址的中部,共布探方5個,計213平方米。表土層下文化層分上下兩層;上層以灰黑色黏土為主,並有紅燒土層和淤泥層,厚達12—80厘米,包含物有獸骨、石錛、礰石、骨鏃和各種質地的陶片,還有建築遺蹟;下層為含有大量腐爛的獸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厚達15—75厘米,包含的獸骨比上一層更多,還有骨管、骨錐、骨針、骨鏃以及石斧、礰石和陶片等。在上下層交接處的淤泥中發現了墓葬,出土30具人骨架,其中6具身旁有隨葬品,生產工具置於腰部,裝飾品置於頭部,陶器位置不一。出土的器物有穿孔石斧1件、陶豆2件、罐4件、盆1件、紡輪1件、玉珠2件。還發現長方形房屋遺蹟,南北7米,東西3米,門朝東,周邊一圈柱洞,尚有殘存的木柱,有的木柱洞底墊放木板。室內是經過加工的黃綠色土面,還有帶樹枝和蘆葦痕跡的紅燒土塊堆積的牆壁殘跡。在下文化層中還發現了碳化圓角菱,與南湖菱相仿。
從出土的器物和遺蹟看,生產工具中磨製石器有孔石斧、弧背石錛;生活用具中的夾砂紅陶素麵腰沿釜、牛鼻式雙耳罐、帶嘴平底盉,以及地面木構建築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等,都是馬家浜文化時期的主要特徵,是一種與黃河流域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態。
馬家浜遺址的發掘,引起了國內外考古界的重視。1959年5月,新華社發了訊息,並記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要聞錄》。
馬家浜文化(馬家濱文化)
最終命名過程
在馬家浜文化正式命名的1977年之前,由於馬家浜文化的遺址發現並不多,資料相對較少,其中以首個發掘的邱城下層和草鞋山第八至第十層的資料比較豐富,所以考古界曾有“按照當時確定考古學文化的標準及其命名習慣,應該將這類遺存命名為‘邱城文化’”的說法,也有人提議命名為“草鞋山文化”,甚至有人將之歸入“江南青蓮崗文化”。這樣的爭論整整持續了16年。
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吳汝祚(浙江省嘉興市人),在1975年第5期的《考古》上發文,率先提出了“馬家浜文化”的命名。在1977年11月南京召開的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學術討論會上,由於夏鼐(吳汝祚的浙江大學導師)等考古學家的堅持,並確認嘉興馬家浜遺址為代表的馬家浜文化,是長江中下游、環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至此,馬家浜文化才得以正式定名。
1981年12月在杭州召開的全國第三屆考古學會年會上,到會專家學者聽取了羅家角遺址發掘報告後,加深了對馬家浜文化的認識。1984年11月在嘉興召開的太湖流域古文化討論會上,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對馬家浜文化的發生和發展,給予很高的評價。馬家浜文化已載入《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和1990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確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
隨後進行的桐鄉羅家角遺址、餘杭吳家埠遺址、常州圩墩遺址等地的考古發掘成果,有力地證實了馬家浜文化作為長江中下游、環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代表的觀點。尤其是羅家角遺址第四層的碳-14測定距今7100餘年,在稻穀栽種、紡織、制陶、製造手工藝品等方面的領先創造,對於當時流行的馬家浜文化是從河姆渡文化發展而來的觀點,無疑是一個有力的糾正。
3、同期發現的吳江梅堰遺址
同年,江蘇省文物工作隊發掘的吳江梅堰遺址中,也含有這一類遺存。60年代,有人把它歸屬青蓮崗文化。後來,有人進一步定為青蓮崗文化江南類型的馬家浜期。70年代起,有人把它與青蓮崗文化相區分,提出了馬家浜文化的命名,現已普遍得到承認。
4、 羅家角遺址
位於浙江桐鄉縣石門鎮東北2公里處。1956年,當地農民在水田中挖出大批獸骨、陶片和鐫刻精美的豬獠牙飾品。省文物部門派員調查,發現這是浙江迄今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12萬平方米。1963年3月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9年11月至1980年1月,由省文物考古所與嘉興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考古隊,配合農田基本建設對羅家角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總面積為1338平方米,清理灰坑 53個。發現4個文化層,各文化層的包含物十分豐富,獲得小件編號器物794件,有陶片5萬多斤,獸骨2千多斤,還發現了帶榫卯的建築木構件和稻穀等植物遺存。出土稻穀156粒,其中粳谷55粒,秈谷101粒。羅家角遺址的4個文化層都屬馬家浜文化,代表了馬家浜文化的若干個不同發展階段,豐富了馬家浜文化的內涵,找到了馬家浜文化的早期類型,是我國考古工作又一重大成績。羅家角第4文化層出土的蘆葦經碳14 測定,為距今7040±150年,第4文化層出土的陶片熱釋光測定為7170±l0%年,兩種測定結果基本一致。馬家浜文化的年代為公元前4000——5000年。
羅家角遺址的發掘,引起了中外學者的注意。1987年日本農耕史代表團專程到羅家角遺址考察馬家浜文化,1989年日本東亞稻作文化起源考古代表團到羅家角遺址考察時說:“羅家角遺址發掘出土稻穀,證明這裡是日本栽培水稻的發源地之一。”代表團成員日本廣播大學教授、農學家渡部忠世說:“日本出版的有關馬家浜文化的書刊都把羅家角寫成羅家谷,這是因為它是水稻的發源地的緣故。”
5、嘉興市的分布處
馬家浜文化類型在嘉興市境內的重要遺址有嘉興的馬家浜、吳家浜、幹家埭、鐘家港;桐鄉的羅家角、譚家灣、張家埭、新橋、吳家牆門;海寧的郭家石橋、墳橋港; 海鹽彭城平湖的大墳塘,嘉善的小橫港、大往遺址等。
6、 太湖流域的蘇、錫、常、滬、杭、湖地區分布處
有湖州邱城、杭州吳家埠、蘇州越城、吳縣草鞋山、吳江梅埝、袁家埭、上海青浦崧澤下層和常州圩墩、武進潘家塘的下層。
7、安徽省當塗縣姑溪河流域
有姑孰鎮的釣魚台、立新、太白鎮孫家村和包子山、船頭、船村、新市鎮(現屬馬鞍山市)的張家甸。

文化特點和分期

主要文化特點

①盛行俯身葬。有些死者頭骨用陶器覆蓋,或是把頭骨另放在陶器內,這是較為特殊的一種葬俗。②陶器主要是紅陶,以外紅里黑或表紅胎黑的泥質陶為特色,多素麵,外表常有紅色陶衣,器形以寬檐釜(或稱腰沿釜)、□叭形圈足豆、牛鼻形器耳的罐、圓錐足鼎等具有代表性。③使用玉璜、玉等裝飾品,這類玉器後來成了中國的傳統飾物。
馬家浜文化(馬家濱文化)

分期

根據圩墩遺址的地層堆積,結合羅家角、馬家浜、草鞋山等遺址的地層關係和陶器演變的排比資料,目前可將馬家浜文化分為3期。
馬家浜文化遺址發掘現場馬家浜文化遺址發掘現場
早期:為馬家浜下層和羅家角第4層。陶器以灰黑陶和灰紅陶為主,繩紋較多見,器形以為主。
中期:為馬家浜上層、羅家角第1、2、3層、圩墩下層和草鞋山第10層。陶器以夾砂(包括夾蚌)紅褐陶為主,仍有一定數量的灰黑陶和灰紅陶,以素麵的為多,繩紋基本消失,器形仍以釜為主,出現少量的和較多的,還有牛鼻形耳的
晚期:為圩墩中層和草鞋山第8、9層。陶器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衣陶為主,主要器形是

習俗

社會經濟

農業生產是馬家浜文化居民定居生活的基礎。在圩墩發現1件殘木鏟,僅存鏟身,兩面削成扁平狀,刃部較薄,應是掘土工具。收穫用的石刀數量較少,而且製作也較粗糙。作物主要是水稻,在羅家角、草鞋山和崧澤遺址下層都發現稻穀,經鑑定有秈稻粳稻兩種。羅家角第三、四層出土的粳稻,年代在前5000年左右,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粳稻遺存。同時,在羅家角遺址還發現有秈稻。從粳、秈稻粒的數量比例分析,當時秈稻的種植比粳稻要發達。同時,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 漁獵經濟也占有較重要的地位。發現的骨鏃,以柳葉形的居多。在馬家浜、崧澤、圩墩等遺址的下層,都有大量的獸骨堆積。如馬家浜有的獸骨堆積厚達二三十厘米。圩墩的野生動物骨頭經過鑑定,有梅花鹿、四不像、野豬、獐、貉、蟹獴和鳥類、草龜、黿、鯽魚等。其中,梅花鹿、四不像和野豬的數量較多。在一些遺址中還發現有野生的桃、杏梅的果核和菱角等,這些是人們從事採集活動的例證。
石器的磨製技術較高,器類以(石奔)為主,體型較厚,有孔石斧大都呈舌形,體也較厚。這種磨製精緻的磷、斧,主要應是加工木器的工具。在圩墩遺址發現有、喇叭形器等木器。在喇叭形器的下端,還有暗紅色或黑色並略帶光澤的塗料。陶器有夾砂陶和泥質陶兩種,均為手制。一般陶色不甚純正。器表以素麵的為多,紋飾有堆紋、弦紋、鏤孔、圓窩紋、刻點紋、繩紋、籃紋等。主要器形有等。還出土有陶質、三足壺形器等為其他文化所未見的器物。大都火候不高,陶質較軟,制陶技術還處於較低的階段。在草鞋山遺址發現了前4000多年的5塊殘布片,經鑑定,原料可能是野生葛。系緯線起花的羅紋織物,密度是每平方厘米經線約10根,緯線羅紋部約26--28根,地部13--t4根。花紋有山形斜紋和菱形斜紋,組織結構屬絞紗羅紋,嵌入繞環斜紋,還有羅紋邊組織。這是中國最早的紡織品實物。
採集和漁獵經濟在馬家浜氏族部落的生產活動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各遺址發現的骨鏃以柳葉形的居多,十分尖銳鋒利。一些地點有大量的獸骨堆積,其中馬家浜遺址有的獸骨堆積厚達二三十厘米。圩墩遺址出土的野生動物骨頭已經過鑑定,有梅花鹿、四不像、野豬、獐、貉、蟹、蚝等,此外還有各種鳥類和草魚、黿、鯽魚之類水生動物。有的遺址還發現了野生的桃、杏梅的果實和菱角,這些都是人們採集和漁獵活動的例證。
馬家浜文化的居民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草鞋山遺址的馬家浜文化早期堆積中發現的狗的頭骨,介於狼和現代狗之間,說明狗是從狼馴化而來,在這時已經成為家畜。
馬家浜文化的手工業生產發展不平衡,石器製作技術和葛麻紡織技術水平較高,而制陶業的發展尚處於比較落後的階段。考古發現的陶器有釜、鼎、豆、罐、瓮、盆、缽、盉等,還出土了陶質的爐、、三足長尾鳥形陶壺。這些陶器均為手制,主要是夾砂陶器,泥質陶器很少,一般陶色不甚純正,器表以素麵不加裝飾的為多,沒有彩陶。大部分陶器火候不高。爐箅的出現,是馬家浜文化的一大發明;寬檐陶釜則是馬家浜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在手工業生產中,玉石器製造技術發展較快,許多遺址都發現了製作精美的玉器,主要有玉塊、玉環、玉鐲等裝飾品。這一時期的玉器工業發展,為其後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輝煌成就奠定了基礎。

居地和墓葬

草鞋山遺址,發現由10個柱洞圍成的近圓形的房基殘跡,面積約6平方米。在馬家浜遺址發現的是長方形房基,面積約20平方米,其東、西兩側各保存柱洞5個,南面一側有柱洞3個。上述兩地房屋的柱洞中,有的還殘存木柱或在洞底墊有朽木板。這種木板與柱礎的作用相似。圩墩遺址出土有榫卯結構的木柱。在邱城遺址發現的居住面用砂土、小礫石、陶片、貝殼和骨渣等混合築成,還在居住區內挖小型溝道,附近有石築的長條形公共燒火溝。
馬家浜文化生態環境場景馬家浜文化生態環境場景
在馬家浜、圩墩、草鞋山等地共發現墓葬200多座。多為單人俯身葬,也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側身葬等,多數頭向北。在草鞋山和圩墩墓地,還發現有幾座同性合葬墓,同一墓內的死者年齡相近。在草鞋山有些死者頭骨用釜、缽、盆、豆等陶器覆蓋,有的把頭骨另放在陶器內。隨葬器物一般都很少,主要是日用陶器。草鞋山的106座墓中,有25座無隨葬品,其他的有1-4件,最多的為1座成年女性墓,有9件。隨葬品大都是1件食器,或食器和炊器各1件。食器以為多,其次為缽,也有罐、盆、杯等,炊器以釜為多,或用鼎代釜。用生產工具隨葬的只有2座墓,各放1件石斧。有的墓還隨葬玉塊、玉環、玉鐲等裝飾品以及鹿角、獸牙、蚌殼等。一般認為,馬家浜文化處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上述同性合葬墓的出現,大體是這個階段在葬俗上的一種反映(見中國古代墓葬制度)。

與其他文化的關係

有人認為,馬家浜文化由河姆渡文化發展而來。持此意見者把河姆渡遺址第3、4層定為河姆渡文化,將其第2層歸屬馬家浜文化,並認為由地層疊壓和器物演變上,這兩種文化是先後承襲發展的。另一種意見認為,河姆渡遺址第1~4層均屬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則另有來源,需再作探索。持此意見者指出,馬家浜文化的中、晚期,與河姆渡遺址第2層的年代大體相當,而分屬於兩個考古學文化,存在相互影響交流的關係。例如,河姆渡遺址第2層的泥質外紅里黑陶、牛鼻形耳的罐等,與馬家浜文化的有相似之處,是河姆渡文化晚期受馬家浜文化影響的結果;同時,在河姆渡遺址還發現一件作為馬家浜文化代表性陶器的殘寬檐釜,明顯是在馬家浜文化影響下產生的。
馬家浜文化的圩墩遺址與南京北陰陽營遺址相比較,器物的差別是主要的,但也有部分近似的器物,例如扁平穿孔石鋤、有孔石斧、扁足釜形鼎、斂口矮圈足豆、單耳罐和帶流圈足罐等,這說明了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另外,曾在江蘇北部淮安青蓮崗遺址發現有個別的寬檐釜,當是在馬家浜文化影響下的產物。
至於馬家浜文化的去向,在草鞋山遺址第7層發現6座墓葬,頭向、葬式與疊壓在其下的第8、9層馬家浜文化墓葬相似,而陶器的陶質和大部分器形,又具有崧澤文化的特點,因此,有的意見把這層作為馬家浜文化向崧澤文化過渡的例證。通過普遍發現崧澤文化、馬家浜文化的上下層疊壓關係,以及從整體上分析這兩種文化遺存的內涵,可以確定從馬家浜文化演變發展成為崧澤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