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陶杯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石器
- 尺寸:高11.4,口徑12,底徑9.5 厘米
- 級別:二級
- 來源:浙江省文管會
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陶杯 館藏地點 浙江省博物館 所屬年代 石器 尺寸 高11.4,口徑12,底徑9.5 厘米 級別 二級 來源 浙江省文管會 文物...
基本信息名 字: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灰陶簋 級別:二級 年代:石器 尺寸:高8.9,口徑19,底徑,13.4 厘米 來源:浙江省文管會 收藏單位: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簡介口...
【馬家浜文化陶器】馬家浜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馬家浜文化是分布於江蘇、浙江太湖周圍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約始於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發展為...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發明了陶器。最早發現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陶質區分,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從工藝上區分,有手制、模製、慢...
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為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南達浙江的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
太湖一帶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以馬家浜文化為早。碳素測定年代為距今7040年±150年一5605年±140年(樹輪校正年代)。 馬家浜文化除了很少量的彩陶外,在一些陶器...
彩繪陶通常為黑地繪紅白彩,紅地繪黑白黃彩,白地繪紅黑彩,底色與彩繪的搭配多絢麗斑斕,協調醒目。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流域的屈家嶺文化、馬家浜文化,黃河流域的陝西...
在馬家浜時代,在距今大約7000年前的太湖新石器時代,根本沒有浙江和江蘇之分,在這兩地的馬家浜遺址,我們發現了相同的文化內涵,只不過地理位置不同,攝取來源不一...
所以並不是3個特徵齊備才能稱新石器時代。 [4] 囯內較有代表性的考古文化遺存: 河姆渡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草鞋山遺址、馬家浜文化、龍山文化遺址等等。 [...
馬家浜遺址,還發掘出大量獸骨、魚骨和菱等。從出土文物分析,馬家浜遺址距今6000多年,屬新石器時代(中期)。學術界稱之為馬家浜文化。中文...
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屈家嶺文化、馬家浜文化等遺址中常有發現,其典型製品薄如蛋殼,有“蛋殼陶”之稱。它原料一般都經過...
【崧澤文化陶器】崧澤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崧澤文化是上承馬家浜文化,下啟良渚文化的一種江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公元前3900一...
1977年11月,學術界正式確認以馬家浜遺址來命名此類文化為馬家浜文化,屬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 2001年6月,嘉興馬家浜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
經歷了舊石器時代的篳路藍縷以及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與崧澤文化的風風雨雨,複雜的社會結構、完備的禮儀制度,以玉器、漆器、黑陶為代表的卓越的藝術成就一一展現在...
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崧澤文化距今約6000-5300年,屬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
在江浙地區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許多遺址都有發現,如浙江的錢山漾、桐鄉羅家角、江蘇丹陽香草河、吳興梅堰等遺址都有此類房子出土。 [3-4] ...
新石器時代 骨牙器 骨鏢/馬家浜文化 骨鏃/馬家浜文化 骨哨/崧澤文化 野豬獠牙冠飾/良渚文化 牙鏃/良渚文化 骨鏃/良渚文化 象牙端飾/良渚文化 ...
在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有7000年以上的"乾欄式房屋"遺蹟;在江浙地區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許多遺址都有發現,如浙江的錢山漾、桐鄉羅家角、江蘇丹陽香草河、...
上層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戚家墩類型文化;中層是新石器時代的墓地,屬於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十分典型,今已被考古界命名為“崧澤文化”;下層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村落...
崧澤遺址下層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村落遺址,在下層村落遺址中,發現了古人使用的石斧、玉和夾砂紅陶釜陶爐簞以及泥質紅陶豆和盆等器物。 [3] ...
在現場,南京博物院考古專家田名利告訴記者,神墩遺址的文化層平均厚度為1.5-2米之間,發現了距今7000-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時期相對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共清理...
浙江省和長興縣的考古人員確認江家山遺址是新石器時代太湖西南岸的一處非常重要的古文化遺址。從距今六千多年的馬家浜文化晚期、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至距今近四千...
秦堂山遺址位於該市上興鎮,屬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中期的馬家浜文化。... 秦堂山遺址位於該市上興鎮,屬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中期的馬家浜文化...
在同一時間的太湖周圍,如浙江嘉興、吳興及上海青浦、蘇州的吳縣、吳江以及常州其他地區,都已有了與之相似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考古學上稱為“馬家浜文化”、“崧澤...
經歷了舊石器時代的篳路藍縷以及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與崧澤文化的風風雨雨,複雜的社會結構、完備的禮儀制度,以玉器、漆器、黑陶為代表的卓越的藝術成就一一展現在...
在同一時間的太湖周圍,如浙江嘉興、吳興及上海青浦、蘇州的吳縣、吳江以及常州其他地區,都已有了與之相似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考古學上稱為“馬家浜文化”、“崧澤...
在江浙地區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許多遺址都有發現,如浙江的錢山漾、桐鄉羅家角、江蘇丹陽香草河、吳興梅堰等遺址都有此類房子出土。雲南的劍川海門口新...
展廳內展示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錢山漾文化、廣富林文化的五個發展階段。 環太湖博物館聯盟新石器時代考古成果聯展(3張) ...
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以前,就有人類活動。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構成了沙洲悠久的文化歷史,留下了吳王夫差、鑒真大師、韓世忠、蘇東坡、徐霞客等名人的遺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