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角遺址位於浙江桐鄉市石門鎮東北2公里處。利星村的羅家角自然村,遺址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300米,總面積12萬平方米。
1956年被發現,1979年和1980年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考古隊對羅家角遺址局部發掘,發掘面積1338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20—350厘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石、骨、木、陶器等794件。
1963年3月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國務院將羅家角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2018年6月,入選浙江省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家角遺址
- 屬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位置:浙江桐鄉縣石門鎮東北2公里處
- 遺址東西長:約400米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次: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時間:2001年
- 所屬時代:新石器時代
- 編號:39
- 地理位置:浙江省桐鄉市
歷史沿革,文物遺存,意義,保護,
歷史沿革
羅家角遺址位於桐鄉市石門鎮東北2公里處。
1956年,當地農民在水田中挖出大批獸骨、陶片和鐫刻精美的豬獠牙飾品。省文物部門派員調查,發現這是浙江迄今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12萬平方米。
1979年,為配合農田水利建設,保護性發掘地下文物,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考古隊羅家角遺址進行局部發掘。發掘面積1338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20—350厘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包涵物十分豐富。經碳─14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6905±155年,屬馬家浜文化類型,處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共發現完整或可復原的石、骨、木、陶器等794件。出土完整或可復原的石、骨、木陶器物有794件。第三、四層中的稻穀,經鑑定屬於迄今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秈稻和粳稻。第四層中的建築木構件,多有榫卯和企口等殘跡。
(《桐鄉縣誌》p1135)
文物遺存
石器有石斧、石錛、石紡輪等,陶器有釜、盆、盤、缽、?、豆、鼎、碗、壺、紡輪等,骨器中有骨耜、骨哨。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亞於商代的白陶,有的白陶片上有烏頭紋,還有捏塑男性陶人像。木器中有二件拖泥板狀的木器和殘存木槳,還有一批加工方正的榫鉚建築構件。馬家浜文化陶器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羅家角遺址出土的四片白陶片。白陶是瓷器的先祖,據當今科學分析,製作白陶的原料主要是高嶺土,高嶺土鐵含量低而鋁含量高,較紅、灰陶耐得起高溫,燒成後外型潔白美觀,堅硬耐用,人們對高嶺土的認識和使用,為後來瓷器的發明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馬家浜文化的白陶比大汶口和龍山文化的白陶早了1500多年。
從製作工藝和焙制方法上看,陶器製作一般都由手工捏制,泥條盤築,輪盤旋制逐步發展的,焙制方式的演變則更加漫長,最早是原始的篝火式,把制好的陶坯堆放在一起,四周圍上柴火燒制,但溫度不高,難以焙制大的器皿。後來發展為爐灶式,逐步形成陶窯。羅家角白陶的製作工藝應是輪制,否則不會這樣光滑、均勻。焙制方法可能是用爐灶式,因篝火式達不到1000度以上。可見“馬家浜人”的生產力水平比同時代其他部落要高得多。
紡織技術
羅家角遺址還發現了不少陶紡輪,專家考證是“馬家浜人”用於紡織的工具。在羅家角遺址、蘇州吳縣唯亭鎮的陵南北村的草鞋山遺址都出土了這類紡織品實物,草鞋山出土的三塊炭化了的紡織品殘片,經緯分明,經過科學分析,這種織物用的原料是野生葛,緯線起花的羅紋編織,表明當時的編織工藝具有了相當的水平。作為迄今為止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織物標本之一,證明了“馬家浜人”不再是赤身裸體,披著獸皮樹葉,而是穿上了衣服。
稻作文明
最令世人矚目的是羅家角遺址第三、四層中出土的156粒稻穀,經科學鑑定為距今7040±150年的人工栽培秈稻和粳稻。1979年和1980年對桐鄉縣羅家角遺址的發掘中,在第三、第四文化層中發現了炭化穀粒遺存,可供鑑定的標本有156粒,其中秈稻101粒、粳稻55粒,稻穀顆粒較河姆渡遺址發現的略小。對羅家角遺址4個文化層出土的陶片進行了植物矽酸體分析,結果從來自第2、3、4等3個文化層的5塊陶片中檢出了稻運動細胞矽酸體.形狀解析結果顯示:羅家角遺址水稻矽酸體的縱長、橫長較小,形狀係數較大,是一類小型矽酸體;利用矽酸體4個形狀特徵參數進行亞種判別的判別值也較小,和現代栽培稻秈亞種的矽酸體更相近.但在矽酸體的分布圖上出現多峰現象.從矽酸體形狀分析結果看,羅家角遺址及其周圍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以秈亞種為主,並混雜粳亞種的多樣性群體。
羅家角遺址六個探方中的第三、第四文化層也發現很多稻穀遺存。其中兩個探方出土的稻穀經鑑定,秈稻占64.74~76.46%,粳稻占35.26~23.54%,均以秈稻為主,粳稻較少,而且還有一些中間過渡類型,說明是一個雜合群體。經碳十四測定,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的年代為公元前4780±90年,羅家角遺址的年代為公元前5190±45年,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在當時世界上最早的稻穀遺存。
意義
羅家角3---1層發現的遺物中,還有陶網墜等捕魚工具,證實了馬家浜文化在家畜飼養、捕魚方式上也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羅家角遺址發現的稻穀,在馬家浜文化已發現的稻穀遺存中年代最早,較河姆渡遺址發現的稻穀遺存年代還要早300多年。
遺址文化內涵為馬家洪文化遺存。考古發掘發現灰坑53個,還發現帶榫卯的建築木構件、大量的動物遺骸及稻穀等自然遺存,出土石、骨、木、陶器等遺物800件,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亞於商代的白陶。還發現了一批典型器物群,如寬沿盆和多角沿盤,喇叭形圈足豆、小網墜等,其文化面貌明顯有別於錢塘江南岸的河姆渡文化。在第三、四層中出土的156粒稻穀,經科學鑑定是距今7040年的人工栽培秈稻和粳稻,從而使嘉興市境成為是迄今所知中國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
該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為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保護
1963年3月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國務院將羅家角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