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憩室

食管壁的一層或全層局限性膨出,形成與食管腔相同的囊袋,稱為食管憩室。本病的診斷依據食管吞鋇X線檢查、食管壓力測定,以了解可能同時存在的食管運動功能障礙。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esophageal  diverticulum 
  • 就診科室:胸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食管
  • 常見病因:環咽肌不鬆弛或過早收縮、賁門失弛緩症、食管裂孔疝等
  • 常見症狀:惡臭味,黏膜炎症水腫,咽下困難、胸骨後或上腹部疼痛,吞咽困難和食物反流等
分類,病因,臨床表現,檢查,治療,

分類

1.從其發生部位來區分,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咽食管憩室,發生於咽與食管連線部;②食管中段憩室,見於食管中段,靠近氣管分叉處;③膈上憩室。
2.按憩室壁結構可分為
①真性憩室,憩室含有正常食管壁全部組織結構,包括黏膜、黏膜下層和肌層;②假性憩室,憩室只含有黏膜和黏膜下層。
3.根據發生機制可分為
①膨出型憩室,由於食管腔內壓力過高,使黏膜和黏膜下層從肌層縫隙疝出腔外,故屬假性憩室;②牽引型憩室,由食管鄰近的縱隔炎性病變愈後瘢痕收縮牽拉管壁(全層)形成,故屬真性憩室。

病因

1.咽食管憩室
為膨出型假性憩室,因咽下縮肌與環咽肌之間有一薄弱的三角區,加上肌活動的不協調,即在咽下縮肌收縮將食物下推時,環咽肌不鬆弛或過早收縮,致食管黏膜自薄弱區膨出,使局部黏膜和黏膜下層疝出腔外。久之,憩室逐漸增大,下垂於食管後之脊柱前間隙,甚至可抵上縱隔。
2.食管中段憩室
一般為牽引型真性憩室,由氣管分叉或肺門附近淋巴結炎症形成瘢痕,牽拉食管全層。大小一般1~2cm,可單發,也可多發。憩室頸口多較大,不易瀦留食物。
3.膈上憩室
食管下段近膈上處,平滑肌層的某一薄弱處,因某種原因,如賁門失弛緩症食管裂孔疝等,引起食管腔內壓力升高,壓迫黏膜和黏膜下層,使其經由肌層膨出腔外。

臨床表現

1.咽食管憩室
早期無症狀。當憩室增大,可在吞咽時有咕嚕聲。若憩室內有食物瀦留,可引起頸部壓迫感。淤積的食物分解腐敗後可發生惡臭味,並致黏膜炎症水腫,引起咽下困難。體檢時頸部或可捫及質軟腫塊,壓迫時有咕嚕聲。巨大憩室可壓迫喉返神經而出現聲音嘶啞。如反流食物吸入肺內,可並發肺部感染。
2.食管中段憩室
常無症狀。多於食管鋇餐X線檢查時發現。有時做食管鏡檢查排除癌變。
3.膈上憩室
病人可無症狀,有的則有多種症狀,主要為胸骨後或上腹部疼痛,有時出現吞咽困難和食物反流。

檢查

1.食管吞鋇X線檢查。
2.進行食管壓力測定,以了解可能同時存在的食管運動功能障礙。

治療

1.咽食管憩室
因有許多症狀和併發症,故以外科治療為主。憩室甚小、症狀輕微或年老體弱病人,可採用保守治療,如餐後多飲清水沖洗憩室、改變體位、頸部按摩促進憩室排空等。手術治療一期完成。環咽肌切開,無論是否行憩室切除,對環咽肌功能失調和憩室本身都是一極有效的治療方法。直徑1~2cm的憩室不必切除,僅從憩室基部起始將所有的環咽肌纖維做黏膜外縱行切開,憩室即可消失。較大憩室則需從其基部切除。手術併發症很少。
2.食管中段憩室
臨床上無症狀者不需手術。若合併有炎症、水腫時,可用消炎及解痙藥物緩解症狀。但經常殘留食物且引發炎症者,或並發出血、穿孔者,應考慮手術治療。游離被外牽的食管壁,予以復位或切除憩室。
3.膈上憩室
膈上憩室症狀輕微或直徑小於3cm者,多不需治療。如有吞咽困難和胸痛症狀,且進行性加重者,憩室呈懸垂狀,或直徑大者,均宜手術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