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細菌污染

食品的細菌污染

食品的細菌污染是指暴露於環境中的食品通過不同途徑被細菌污染,在細菌作用下腐敗變質,失去其應有的營養成分,從而影響其食用性和安全性的現象。人們在食用了被有害細菌污染的食品後,會發生各種中毒現象。細菌污染是最常見的食品污染之一,全世界所有食源性疾病暴發案例中,有60%以上為細菌性致病菌污染食物所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品的細菌污染
  • 污染途徑:原料、環境、食品加工人員
  • 預防措施:加強衛生管理,嚴守加工程式
種類簡介,主要途徑,污染指標,

種類簡介

沙門氏菌污染
來源
沙門氏菌(salmonella)是一類革蘭氏陰性腸道桿菌,是引起人類傷寒、副傷寒、感染性腹瀉食物中毒等疾病的重要腸道致病菌。沙門氏菌的種類很多,已發現2300多個血清型,其中我國就有200多種。沙門氏菌廣泛分布於家畜、鳥、鼠類腸腔中,在動物中廣泛傳播並感染人群。患沙門氏菌病的帶菌者的排泄物或帶菌者自身都可直接污染食品,常被污染的食物主要有各種肉類、魚類、蛋類和乳類食品,其中以肉類占多。
毒性與危害
沙門氏菌隨同食物進入機體後在腸道內大量繁殖,破壞腸黏膜,並通過淋巴系統進入血液,出現菌血症,引起全身感染。沙門氏菌能釋放出毒力較強的內毒素,內毒素和活菌共同侵害腸黏膜繼續引起炎症,出現體溫升高和急性胃腸等症狀。大量活菌釋放的內毒素同時引起機體中毒,潛伏期平均為12~24h,短者6h,長者可達48~72h,中毒初期表現為頭痛、噁心、食欲不振,後期有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痙攣、脫水、休克等症狀。此菌種類多,各種血清型沙門氏菌的致病力不同,鴨沙門氏菌致病力較弱,鼠傷寒沙門氏菌中等,豬霍亂沙門氏菌較強。
預防
預防沙門氏菌感染應注意環境衛生,加強對食品、飲水的衛生監督,對病人做到早期發現,及時隔離和治療。對食品加工和餐飲服務人員進行定期檢查。預防傷寒、副傷寒可以接種三聯菌苗以提高免疫力。一旦中毒,應立即把病人送往醫院進行救治。對症治療,補充水分和鹽,病重者可使用抗生素,必要時採用升壓或抗休克等治療。
致病性大腸埃希菌污染
來源
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 colt)是一類革蘭陰性的腸道桿菌,又稱大腸桿菌。大腸埃希菌是人畜腸道中的常見菌,隨糞便排出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可通過糞便污染食品、水和土壤,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腸道外感染,以食源性傳播為主,水源性和接觸性傳播也是重要的傳播途徑。
毒性與危害
大腸桿菌的抗原成分複雜,可分為菌體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後者有抗機體吞噬和抗補體能力。根據菌體抗原的不同,可將大腸桿菌分為150多型,其中有16個血清型為致病性大腸桿菌,常引起流行性嬰兒腹瀉和成人肋膜炎。
由大腸桿菌導致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腸道外感染多為內源性感染,以泌尿系統感染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膽囊炎、闌尾炎等。嬰兒、年老體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積燒傷患者,大腸桿菌可侵入血液,引起敗血症。早產兒,尤其是出生後30天內的新生兒,易患大腸桿菌性腦膜炎。
②某些血清型大腸桿菌能引起人類腹瀉。其中腸產毒性大腸桿菌會引起嬰幼兒腹瀉,出現輕度水瀉,也可呈嚴重的霍亂樣症狀。腹瀉常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營養不良者可達數周,也可反覆發作。腸致病性大腸桿菌是嬰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傳染性,嚴重者可致死。細菌侵入腸道後,主要在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上段大量繁殖。此外,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會引起散發性或暴發性出血性結腸炎,可產生志賀氏毒素樣細胞毒素。
預防
預防大腸桿菌可能帶來的危害,要加強控制飲用水或食物的衛生情況,避免感染。此外,若個人衛生欠佳,亦可能會通過人傳人的途徑,或因進食受糞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因此,必須對污染糞便的食物和水源按衛生學要求嚴格進行管理和控制,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葡萄球菌污染
來源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球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如空氣、水、土壤、飼料和其他物品上,多數為非致病菌,少數可導致疾病。食品中葡萄球菌的污染源一般來自患有化膿性炎症的病人或帶菌者。因飲食習慣不同,引起中毒的食品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營養豐富的含水食品,如剩飯、糕點、涼糕、冰淇淋、乳及乳製品,其次是熟肉類,偶見於魚類及其製品、蛋製品等。近年來,由熟雞、鴨製品引起的中毒現象有增加趨勢。
毒性與危害
葡萄球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能力最強,可產生腸毒素、殺白血球素、溶血素等,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主要是腸毒素。這種毒素的生物活性在於能刺激嘔吐中樞產生催吐作用。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後,在適宜的條件下大量繁殖產生腸毒素,食用這類食品極易發生中毒。
預防
預防葡萄菌屬中毒應注意搞好食品衛生,加強衛生宣傳教育,講究個人衛生,特別是人手和鼻腔的衛生,皮膚創傷應及時處理,合理用藥,避免濫用抗生素。家庭應注意將帶奶油的糕點及其他奶製品低溫保存,避免形成腸毒素。
致病性鏈球菌污染
來源
致病性鏈球菌在自然界分布較廣,是化膿性球菌的另一類常見的細菌,廣泛存在於水、空氣、人及動物糞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很容易對食品產生污染。被污染的食品因烹調加熱不徹底,或在加熱後又被本菌污染,存放溫度較高,存放時間較長,食前未充分加熱處理等原因,食後易引起中毒。
毒性與危害
根據抗原結構分類,鏈球菌按c抗原不同可分類A、B、C、D、E、F、G、H、K、L、M、N、O、P、Q、R、S、T等18個族,其中對人致病的大多屬於A族。該族鏈球菌有較強的侵襲力,可產生多種酶和外毒素。食用被鏈球菌污染的食品可對機體產生多種的危害。常引起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症及呼吸道感染,還可引起猩紅熱、流行性咽炎、丹毒、腦膜炎等,嚴重者可危害生命。
預防
預防鏈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則與葡萄球菌相同。鏈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染,應對病人和帶菌者及時治療,以減少傳染源。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防止糞便對食品原料、熟食品及加工設備的污染,空氣、器械、敷料等應注意消毒。對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患者,尤其是兒童,須治療徹底,防止變態反應疾病的發生。
肉毒梭狀芽孢桿菌污染
來源
肉毒梭狀芽孢桿菌屬於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屬,簡稱肉毒梭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於土壤、水、海洋、腐敗變質的有機物、霉乾草、畜禽糞便中,帶菌物可污染各類食品原料,特別是肉類和肉製品。
毒性與危害
肉毒中毒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食品被肉毒梭菌污染,在厭氧條件下繁殖產生外毒素,被人食所致。該菌產生的菌體外毒素是一種蛋白質,經腸道吸收後進入血液,作用於腦神經核、神經接頭處及植物神經末梢,阻止乙酸膽鹼的釋放,妨礙神經衝動的傳導而引起肌肉鬆弛性麻痹。
預防
預防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應在家庭自製的發酵食品中加大鹽的用量,並提高發酵溫度以抑制肉毒梭菌的產生,要經常日曬,充分攪拌。特別應注意嬰幼兒食品衛生,防止嬰幼兒肉毒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污染
來源
副溶血性弧菌又稱致病性嗜鹽菌,也稱為腸炎弧菌,廣泛分布於溫熱帶地區的近海海水、海底沉積物和魚貝類等海產品中。引起的食物中毒最早在日本和我國報導,是我國沿海地區夏秋季節最常見的一種食物中毒原因菌。常見的魚、蝦、蟹、貝類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檢出率很高。
毒性與危害
副溶血性弧菌導致的食物中毒大多為副溶血性弧菌侵入人體腸道後直接繁殖造成的感染及其所產生的毒素對腸道共同作用的結果,屬於混合型細菌性食物中毒。潛伏期一般為6~10h,最短者1h,長者可達24~48h。耐熱性溶血毒素除有溶血作用外,還有細胞毒、心臟毒、肝臟毒等作用。
預防
一般防控方法與前述沙門菌一致。此外,副溶血性弧菌對熱抵抗力弱,海產品及其他食品應低溫保存,不生吃各種魚、蝦、蟹、貝殼類海產品,對涼拌食品,預先要清洗乾淨,在食醋中浸泡10min或在沸水中漂燙數分鐘,可殺死該菌或抑制其生長繁殖。
空腸彎曲菌污染
來源
空腸彎曲菌屬於螺旋菌科彎曲菌屬,廣泛分布於動物體內,是一種重要的腸道致病菌。由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日本、美國、英國均有報導。食品被空腸彎曲菌污染的重要來源是動物糞便,其次是健康的帶菌者。此外,已被感染空腸彎曲菌的器具等未經徹底消毒殺菌便繼續使用,也可導致交叉感染。
毒性與危害
食用空腸彎曲菌污染的食品後,可發生中毒事故,主要危害部位是消化道。潛伏期一般為3~5天,會突發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該菌進入腸道後在含微量氧環境下迅速繁殖,主要侵犯空腸、迴腸和結腸,侵襲腸黏膜,造成腸道充血及出血性損傷。進入腸腔的細菌在上部小腸腔內繁殖,並借其侵襲力侵入黏膜上皮細胞。細菌生長繁殖釋放外毒素,細菌裂解釋放出內毒素。
預防
預防空腸彎曲菌食物中毒,首先應注意衛生,特別是在該菌食物中毒高發的夏季。其次,肉類食品要注意烹調方法,一定要燒熟、煮透,熟食品、牛奶等要加熱消毒後才能食用。另外,與動物或動物製品接觸後要及時洗手,防止交叉污染。
志賀菌污染
來源
志賀菌屬是一類革蘭氏陰性桿菌,是人類細菌性痢疾最為常見的病原菌,通稱痢疾桿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志賀菌性食物中毒是因攝入有志賀菌屬細菌的食物引起的。痢疾桿菌通過糞一口途徑傳染,痢疾病人的大便中含有大量的痢疾桿菌,是痢疾的主要傳染源。健康帶菌者外表上是健康人,但體內帶有痢疾桿菌,是更危險的傳染源。病人和帶菌者的大便可通過多種方式污染食物、瓜果、水源、玩具和周圍環境,夏秋季天氣炎熱,蒼蠅滋生快,蒼蠅上的腳毛可黏附大量痢疾桿菌,是痢疾桿菌重要的傳播媒介。
毒性與危害
志賀菌污染食品後,大量繁殖,並產生細胞毒素、腸毒素和神經毒素,食後可引起中毒。細胞毒素可抑制細胞蛋白質合成,使腸道上皮細胞壞死、脫落,並在局部形成潰瘍及血性、膿性的排泄物,這是志賀菌對人體產生的主要危害。腸毒素使腸道液體分泌增加,形成腹瀉。神經毒素僅在小鼠實驗中證明,對人類痢疾不起主要作用。志賀菌食物中毒後,潛伏期一般為10~20h。發病時以發熱、腹痛、腹瀉、痢疾後重感及黏液膿血便為特徵。
預防
預防志賀菌食物中毒,要搞好食品衛生,保證飲水衛生,作好疫情報告,出現疫情後,立即找出並控制傳染源,禁止患者或帶菌者從事餐飲業和保育工作,限制大型聚餐活動。用消毒過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並漱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要隨地大便;吃熟食,不吃涼拌菜,剩飯菜要加熱後吃;做到生熟分開,防止蒼蠅叮爬食物,對污染有志賀菌的食品,食用前要加熱處理,徹底殺死其中的志賀菌。
其他菌屬污染
單增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屬共有7個菌種,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單核細胞增多李斯特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感染後主要表現為敗血症、腦膜炎和單核細胞增多。單增李斯特氏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不易被凍融,能耐受較高的滲透壓,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廢水、植物、青儲飼料、爛菜中均有該菌存在,所以動物很容易食入該菌,並通過口腔一糞便的途徑進行傳播。人主要通過食入軟乳酪、未充分加熱的雞肉、未再次加熱的熱狗、鮮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捲心菜色拉、芹菜、西紅柿、法式餡餅、凍豬舌等而感染,約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單增李氏菌在4℃環境中仍可生長繁殖,是冷藏食品中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變形桿菌
變形桿菌為革蘭陰性桿菌,呈明顯的多形性,有球形和絲狀形,為周鞭毛菌,運動活潑。在固體培養基上呈擴散生長,形成遷徙生長現象,故名變形桿菌。它廣泛存在於水、土壤、腐敗的有機物及人和動物的腸道中,為條件致病菌,多為繼發性感染,如慢性中耳炎、創傷感染等,也可引起膀胱炎、嬰兒腹瀉、食物中毒等。變形桿菌屬包括普通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摩根變形桿菌、雷極變形桿菌和無恆變形桿菌。其中以普通變形桿菌和奇異變形桿菌與臨床關係較密切。特別是奇異變形桿菌可引起細胞敗血症,病死率較高。
產氣莢膜梭菌
產氣莢膜梭菌也叫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為革蘭陽性直桿菌,為厭氧性細菌。本菌腸毒素是一種蛋白質,對熱抵抗力較弱,加熱至60℃經100min可被破壞,100℃時立即滅活。耐鹼性較強,耐酸性弱,在pH 4以下可被破壞。在空腸液中不被破壞,對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穩定。產氣莢膜梭菌分為A、B、C、D、E等5型,均可產生外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為A型,其次為C型。在自然環境中分離的菌株80%以上為A型。引起食物中毒的產氣莢膜梭菌芽孢的熱抵抗力很強,由患者糞便分離的A型和C型芽孢可耐受100℃加熱1~4h。本菌生長的最適溫度是43~47℃,在烹調的食品中很少產生芽孢,而在腸道中卻容易形成芽孢。

主要途徑

原料污染
細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食品原料的污染與其周圍環境的衛生條件關係密切。因此,食品原料在採集、加工前的控制非常關鍵。
產、儲、運、銷過程中的污染
食品在產銷過程中易受細菌污染。不良的衛生操作和管理,易使食品被環境、設備、器具中的一些細菌所污染。
烹調加工過程中的污染
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未能嚴格貫徹燒熟煮透、生熟分開、機械洗刷等衛生要求,加之不科學的管理方法,使食品中已存在或污染的細菌大量繁殖生長,導致食品質量下降。
從業人員的污染
食品從業人員未認真執行衛生操作規程,不遵守食品衛生制度,會通過手、上呼吸道等對食品造成污染。

污染指標

反映食品衛生質量的細菌污染指標可分為2個方面。一是細菌總數,即食品的一般衛生指標。食品中的細菌總數是指1g或1mL食品中所含的細菌數目。一般認為細菌總數達到100-1000萬個的食品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二是大腸桿菌群,即食品的糞便污染指標。大腸桿菌數的高低表明食品受糞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其對人體健康危害的大小。然而,大腸桿菌群試驗並不適用於所有食品的衛生檢驗,如對冷凍的熱處理蔬菜,大腸桿菌群數量不能反映加工環境的衛生情況;標準的大腸桿菌群試驗不適用於肉類、魚貝類食品的衛生檢驗。因此。應根據不同的食品種類採取相應的衛生檢驗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