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海縣(江蘇省南通市歷史政區)

靜海縣(江蘇省南通市歷史政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靜海縣,江蘇省南通市歷史政區,在今南通市區一帶。唐乾符年間,為浙江西道狼山鎮。唐末以後歸姚氏家族統治,東洲鎮遏使姚存制子廷珪時,設東洲靜海軍,始築城,城址在原通州師範學校(通師)一帶;廷珪侄彥洪時,設靜海都鎮。南唐保大初,設靜海制置院。後周顯德五年(958年),設靜海軍,旋改通州,立靜海縣,與海門縣一併屬通州轄領,通州州治駐靜海,在今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境內。宋天聖元年(1023年),改通州為崇州(又稱崇川),靜海為崇州治;政和七年(1117年),通州改為靜海郡,旋復原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靜海縣,通州直管靜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靜海縣
  • 外文名:Jinghai County
  • 設立時間:後周顯德五年(958年) 
  • 隸屬:通州(今江蘇省南通市)
建制沿革,歷史淵源,

建制沿革

靜海縣,江蘇省南通市古地名,今屬南通市區。南通境內成陸最早的西北部為揚泰崗地外緣,5000多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其餘大部分區域為近2000年間海中沙洲逐步漲接而成。
公元前,長江大量泥沙沉積於長江口。通州境域,初為長江口海域中的沙洲(胡逗洲、東布洲南布洲扶海洲等)。
南北朝中期,今南通市區一帶逐漸漲沙成洲,稱壺豆洲(後又稱胡逗洲)。其後有人定居,煮鹽為業。
唐代,朝廷在胡逗洲設鹽亭場,並設防務機構。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設定鹽官,屬揚州海陵縣,隸於淮南道。唐末沙洲漲接大陸,即鑿河運鹽,開通至揚州的航道,並築壩圩、培土壤、植麥黍,逐步改變單一從事鹽業生產的局面。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設狼山鎮,歸浙江西道節度使管轄,屬浙西常州。唐末以後,歸姚氏家族統治。
五代十國初,為南吳及南唐控制,稱靜海鎮,後設郡。東洲鎮遏使姚存制子廷珪統治時,設東洲靜海軍,始筑州城,城址在今原通州師範學校(通師)一帶。廷珪侄彥洪時,設靜海都鎮。南吳睿帝天祚三年(937年),於西沙設崇明鎮,轄於靜海都鎮遏使。南唐元宗保大初年,設靜海制置院。後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年)正月,周軍南下占今南通地,設靜海軍;同年三月,升靜海軍為通州,設靜海、海門兩縣屬之,州治駐靜海縣。
北宋仁宗天聖元年 (1023年),為避章獻太后劉娥父劉通名諱,改通州為崇州,又稱崇川,靜海為崇州治。明道二年 (1033年),崇州復稱通州,靜海為通州治。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改通州為靜海郡,旋復原名,隸淮南東路。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通州為通州路,靜海屬之;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通州路恢復為州,領靜海、海門兩縣,屬揚州路,隸江北淮東道廉訪司。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廢靜海縣,通州直管靜海,屬南京(明成祖遷都北京後,直隸改稱南直隸);洪武二年(1369年),通州增領崇明縣;洪武九年(1376年),崇明改隸蘇州府,通州仍領海門縣。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1566年),通州除州城外,分6鄉6場。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年),通州仍領海門縣,屬江南省(後分設江蘇省、安徽省)。清聖祖康熙十一年(1672年),因江岸坍沒,海門廢縣為鄉,裁入通州。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直隸州,增領揚州府泰興縣、泰州府如皋縣。清高宗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劃通州19沙、崇明11沙和新漲10個沙,設海門直隸廳,治於茅家鎮。清宣宗道光十二年(1832年),因與海門廳名相混,改海門鄉為靜海鄉。清遜帝宣統元年(1909年),通州設3市區、10鎮區、8鄉區;宣統二年(1910年),市區、鎮區改為市,鄉區改為鄉。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江蘇省臨時議會決定通州廢州置縣,改為南通縣,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北洋政府時期(1914~1927年),南通等縣歸蘇常道管轄,海門等縣歸滬海道管轄。民國十六年(1927年)5月,國民革命軍(北伐軍)抵通,改南通縣知事公署為南通縣政府,屬江蘇省。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原屬崇明縣的外沙獨立建置啟東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江蘇省行政第七區專員公署設於南通城,轄南通、如皋、海門、啟東、崇明5縣。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蘇七區(南通)改為蘇四區,增轄靖江縣。抗日戰爭期間,南通地區國民黨政府、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權、汪精衛親日傀儡政權(即汪偽“清鄉”公署)交錯並存。民國三十年(1941年)3月,南通、海門、啟東、如皋(東)等四縣隸屬蘇中行政公署第四行政區。解放戰爭期間,國共兩黨均多次調整南通地區政權設定。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南通城,通如海啟全境解放;同時華中行政辦事處決定,從原南通縣中劃南通城、唐閘鎮、天生港鎮、陸洪閘和近郊農村成立南通市,隸屬蘇皖邊區第九行政區(後改為蘇北南通行政區),行署機關駐南通市。南通縣城遷金沙鎮
1949年10月,南通專區隸屬蘇北行政公署,下轄南通、海門、啟東、崇明、如東5縣和南通市。1950年1月,海安、如皋2縣由蘇北泰州行政區劃歸南通行政區;同年5月,南通市改為蘇北行政公署直轄市。1953年1月,江蘇復省,南通市改為省轄市,同時建有南通區(後改為“專區”“地區”);其中, “市”管城區、郊區, “區”管各縣。1958年11月,崇明縣劃入上海市。1983年3月,南通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南通地區與南通市合併,原行署所轄6縣統一由南通市領導,實行市管縣體制。1989年後,啟東、如皋、南通、海門先後撤縣設市,南通縣改稱通州市。1991年5月,南通市城區更名為崇川區,郊區更名為港閘區。2009年7月,通州撤市設區。2018年6月,海安撤縣設市。2020年7月3日,崇川區、港閘區合併,設新的崇川區;海門撤市設區。

歷史淵源

南通市濱江臨海,遠古時為汪洋一片,長江從上游帶來的泥沙沉積成一塊塊沙洲。沙洲並接與陸地相連,才有了現今的南通,而南通市區最早被稱為胡逗州(或作胡豆洲、壺豆州)。宋初成書的《太平寰宇記》中記載:在海陵縣(今泰州),東南二百三十八裏海中有一塊名叫胡逗洲的沙洲。20世紀60年代南通歷史地理研究者陳金淵先生按照這一記載提供的方位,結合地質地貌的考察,提出了胡逗洲的範圍包括今南通市區在內,得到國內學術界的認可。胡逗洲是南通市區最早的地名。記述胡逗洲始見於《梁書》,《南史》和《通鑑》也載有相同的內容,都載錄了梁承聖元年(552年)梁將羊鵾的軍隊等在胡逗洲近岸的船上誅殺叛將侯景的經過,記有侯景和洲上居民的對話,可見那時洲上已有人居。
南通在有行政機構之前,先有兼掌軍政的鎮和軍。史載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狼山鎮遏使王郢作亂,發動王郢起義,當時含狼山在內的市區有狼山鎮之稱。宋代南通地方志《通川志》記載,唐末以後本地由姚姓統治,東洲鎮遏使姚存制之子廷珪統治時設東洲靜海軍,他開始築城,城址在原南通師範學校(通師)一帶,廷珪之侄彥洪繼續統治時設靜海都鎮。南唐保大初設靜海制置院,後周顯德五年(958年)正月,周軍占領後改為靜海軍。或鎮或軍,靜海在五代時期是用得最多的稱呼,與今南通市區大致相合。
顯德五年三月,後周升靜海軍為通州,下設靜海、海門兩屬縣。靜海縣的範圍略同於今南通市區,通州的州治(州衙所在地)設在靜海縣內州。靜海縣開始時有縣治、職官,後來成虛設,至明洪武三年(1367年)便撤省了,靜海縣至今還在柳家巷留下了縣城隍廟的遺蹟。
宋朝設靜海縣外,政和七年(1117年)通州還改為靜海郡,不久又恢復為通州。
通州在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改稱崇州,10年後,又恢復了通州的舊稱。
乾興元年(1022)宋真宗趙恆死雲,其子趙楨年幼登位,不能料理朝政,劉太后掌握了國家大權。太后之父名通,我國有避名諱的傳統,太后便用皇帝的名義下令全國,凡地名有“通”的,一律改換,通州便成了崇州。宋代成書的《輿地紀勝》只稱改為崇州,但天聖元年王隨寫的《文廟記》中有“崇川居淮甸之左……”句,可見當時又稱崇川,南通地方史研究前輩管勁臣先生以為崇州是正稱,崇川為雅稱,有如通州也被雅稱為通川一樣。
明道二年(1033)劉太后死去,趙禎得知劉太后一直冒充他的生母,他的生母原是太后的侍女李氏,所好太后生前留了李氏性命,死後以皇后之禮殯葬,趙禎也未對劉太后大加報復,只是停止對劉家的種種優待,廢除了為劉通避諱,通州也恢復了原名。
中華民國元年(1912)全國稱縣,通州改稱南通縣。按江蘇省暫行市鄉制,改定縣以下行政單位的名稱,以轄區人口在4萬以上的稱“市”,不足4萬人口的稱“鄉”。清宣統二年(1910年)通州全境曾分為13個鎮8個鄉,在這一基礎上,南通縣將鎮改為市,鄉的名稱不變。這樣南通縣全境有南通市、金沙市、四安市、平潮市、唐閘市、石港市、觀永市、競化市、余西市、余東市、劉橋市、呂四市等13個市和三樂鄉、三益鄉、余中鄉、墾牧鄉、騎岸鄉、白蒲鄉、興仁鄉、劉海沙鄉等8個鄉。那時南通市的範圍約等現今的崇川區。這種市、鄉區域劃分直到1927年國民黨掌握了南通縣政權後,以區為單位,“南通市”的名稱才結束也逐漸被人們忘卻了。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2日南通縣全境解放,次日南通市從中析出,另行以金沙鎮為縣治設南通縣。
(概述圖參考資料:《中國歷史地圖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