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區簡介,歷史記載,地理演變,
地區簡介
南北朝時期長江、黃海交匯處的南布洲,與胡逗洲鄰近,現為金沙鎮一帶。宋以前,稱為布洲場,俗稱“古沙”。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取“披沙揀金”之意,命地名為金沙,並設金沙場,為通州所轄七鹽場之一。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在金沙設鹽課司,漸成集鎮。鎮區踞運鹽河兩岸,大部分在河北,南北街短,東西街長,故鎮呈月牙形。
歷史記載
《輿地紀勝》記載:“南布洲......舊是淼然大海,其中漲沙,復為布洲場,今為金沙場。”南布洲即布洲場、金沙場,是布洲即東布洲的一部分。
地理演變
南布洲今為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鎮,在通州(今江蘇南通)東40里。但歷史上其域有所演變。
《輿地紀勝》載:布洲夾在靜海縣南40里大江中,潮勢如箭激。
《海曲拾遺》《州乘一覽》等志書則指出:南布洲在州南四十里大江中。《讀史方輿紀要》則更為具體地說:布洲夾,州南四十里,有南布洲、東布洲,大海中沙漲為州也。
南布洲由南到東,這是歷史演變的結果。
長江口沙洲的形成,是一種複雜的自然現象,由於地球自轉與洋流的合力,在海浪的推涌下,把江沙與海水相激而產生的大量電解物堆積在江口平緩處從而形成沙洲,並且往往成對地出現。此情,古今一致;我們可以觀今而知古。
長江口最新的沙洲是長興島、橫沙島;崇明,也始於東沙、西沙,後並接。
東布洲元始狀態也該如此。南北朝《輿地誌》載:“海陵東境有東西二布洲”。時間約在東漢、南北朝時,胡豆洲東應該有一攔門沙,可能就是白水窩即以後的呂四一帶。
約在唐初,東布洲的兩沙洲連線成一體。但不是今天的通呂水脊區,而是現南通南四十里再往東至白水窩一帶的原通呂水脊。白水窩,即唐初駱賓王匿居的地方;白水窩是白水郎(海上居民)居住的地方;因其地未開墾,故又名白水盪。有的地方志或古籍記有唐代海門縣,因正史未有記載,不足為據,但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或許唐海門建縣時間短暫,未能給後人留有更多的記憶;即使有記載,也因唐代史籍散軼嚴重,現存的唐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淮南道有目無文,無從知曉。
那時長江主泓道在狼山北、現通呂水脊及其北。那裡江水滔滔,波濤洶湧,更準確點,是茫茫一片的北黃海。那時的東布洲,似乎劃歸江南更合理些,浙江西道順理成章地進行了管理。
不久,原通呂水脊中部沒江,撕開了約百里長的口子。
約在唐末,撕開了的口子開始合攏。由西向東排開:金沙場,餘慶場。不久,餘慶場與呂四之間的夾江淤塞,為江場、蘆場。江場非江姓之場,含長江演變成場的意思,猶如橫江消失後演變為靜海;蘆場亦然。復為布洲的遺蹟有二:金沙的進鮮港,蘆場的曹嚴窪。夾江淤塞成陸後,其北一沙洲未並岸,即海門島;南通藏的二遷海門圖上有標。
復為布洲的二布洲,是因其方位而名;在州南的叫南布洲,在南布洲東的稱東布洲,專指餘慶場;當東布洲並岸且建立通州後,東布洲一般指通州所領海門縣;因東布洲最初的政治中心在東部。
復為布洲後,東布洲又是一整體,演繹了波瀾壯闊的史詩。因有狼山,唐末乾符初浙江西道在此虛設狼山鎮,有名無編;狼山鎮遏使王郢不滿而反。王郢謀反平復後,中原姚氏集團留守,設東洲鎮,歸淮南道管轄,拉開了50多年吳越、楊吳爭奪東洲的序幕,成為五代的重要戰場之一。
此時,長江主泓道規律性南移,復漲後的東布洲南坍北漲。終於南布洲等由南而東;終於原為長江主泓道的橫江由於淤塞而成陸。姚氏集團把狼山西到曹嚴窪北口的橫江淤塞地叫靜海,後來即以曹嚴窪為界,西部與靜海地為靜海縣、東部與豐樂鎮為海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