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雅正派
- 類型:宋詞流派之一
- 成立時間:南宋
- 風格:言戀情,善詠物
流派特點,流派派別,創作風格,重音律,重法度,言戀情詠物,主要代表,周邦彥,姜夔,張炎,
流派特點
宋詞流派之一,是南宋後期最大詞派。以“中正平和”之音,“典雅純正“之辭淨化詞,具有韻,精密清越,格調高雅幽潔,筆力清健冷雋的風格。雅正派的主要代表有姜夔、史達祖、吳文英、王沂孫、周密、張炎等人。他們寫詞所遵循的準則就是一個“雅”字,因而後人又稱他們為“雅正派”或“醇雅派”。所謂的“雅”,主要有兩點含義,一是在內容上,寫的是文人士大夫認為高雅的東西,寫艷情時避免過分淺露或猥褻;二是語言上力求典雅,極少用通俗口語。
南宋中後期,宋、金簽約相峙,朝中投降派主政,偏安江南,享樂之風又起。當時詞壇,除少數詞人追隨投降派沉湎聲色、粉飾太平外,辛派詞人繼續燃燒著愛國熱情,一批詞人轉向山水隱逸,另一批詞人則以姜夔、吳文英為代表,以周美成學成果為先導,走向潛心研究詞律、創作高雅清醇詞作的道路。他們既不滿婉約詞的香軟柔媚,感到有傷風雅,不合時代氣息;又不滿豪放派詞的粗豪激昂,以為有失韻度、不符詞體特點。
南宋後期文學,由於宋金媾和以後,經歷一段相對安定時期,愛國主義的歌聲逐漸衰退,格律派詞人興起。這一派,以姜夔為最著名。“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為清剛,變馳驟為疏宕”(周濟 《宋四家詞選序論》 ),格調較高,音調和婉。他的〔揚州慢〕寫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反映了一些戰亂的感嘆,但缺少愛國的激情。史達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老子豈無經世術,詩人不預平戎策。”表達了一些憂憤。他以詠物詞著名,工於刻畫。姜夔替他的《梅溪詞》作序,稱為“融情景於一家,會句意於兩得”(《花庵詩選》引)。吳文英的詞,在修辭協律上用力,過於雕琢,不免晦澀。周密的詞,講求清麗,曾和吳並稱“二窗”(周草窗、吳夢窗),詞風相近,但周並不象吳的晦澀。他選南宋詞為《絕妙好詞》 ,代表了雅正派的觀點。張炎的詞,表達南宋亡國後的淒涼哀怨。他研究聲律,在唱腔上用功。他提倡“清空”。姜夔、張炎的詞對後世影響較大。清代以朱□尊、厲鶚等人為代表的浙派詞人,就是推崇他們的。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亦極推重他們,稱:“姜堯章詞,清虛騷雅,每於伊鬱中饒蘊藉。”又稱:“張玉田詞,如並剪哀梨,爽豁心目。”此外,史達祖、吳文英、周密等南宋詞人,也得到清代詞人的推重。跟格律派詞相當的,有四靈派和江湖派的詩。“永嘉四靈”,學晚唐賈島、姚合的詩,淒清幽咽,境界太狹,抒情太偏。江湖派是受四靈派影響的詩派,其中最著名的詩人首推劉克莊,他在學晚唐體的詩裡面填嵌成語典故,可是還不能擺脫晚唐體的格局。
流派派別
雅正派從風格上看,可分為以姜夔、史達祖為代表的姜派(清空派),以吳文英為代表的吳派(密麗派)。 姜派(清空派)。由姜夔開創,史達祖為羽翼,另有高觀國、孫惟信、劉鎮、吳詠、劉子寰、方岳、翁元龍、洪瑹、黃升等影從。宋末,周密、王沂孫張炎三大家繼起,聲勢尤盛,但詞亦成為更加高深典雅的文人詞了。姜詞清健空靈、幽冷疏宕、音韻高絕,深有寓剛於柔、運密於疏的特有風格。其代表作《暗香》 、 《疏影》最能體現其風格,其中亦寓家國興亡之感。張炎《詞源》 :“白石詞,如《疏影》、《暗香》、 《楊州慢》 、《一萼紅》 、 《琵琶仙 》 、 《探春》 、 《八歸》 、 《淡黃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亦云:“姜堯章詞,清虛騷雅,每於伊鬱中饒蘊藉,清真之勁敵,南宋一大家也。”吳派(密麗派)。吳文英是繼白石之後的另一位雅正派大家。沈義父《樂府指迷》述吳論作詞之法云:蓋音律欲其協,不協則成長短之詩;下字欲其雅,不雅則近乎纏令之體;用字不可太露,露則直突而無深長之味;發意不可太高,高則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一、二、四條與姜大體相同,強調第三條,則另闢隱秀幽邃一路,同周、姜有別。同時,他善於烹鍊句法,雕琢詞藻,喜用麗字、實字、代字,穠麗博實,令人眩目。如其《八聲甘州》 (渺空煙四起)、 《霜葉飛》 (斷煙離緒)、《鶯啼序》 (殘寒正欺病酒)等詞,頗有李賀、李商隱之風。另外,他亦有風格疏快明朗的詞作。吳生前影響已大,追隨者就已有尹煥、黃孝邁、馮去非、樓采、李彭老等詞人;清代常州詞派及晚清詞論家對他評價尤高。
他們首先以音樂家眼光看待詞,以古典雅樂的“中正和平”之音,“典雅純正”之辭淨化詞,以使詞不失“雅正之道”。他們的詞作大都具有音韻精密清越、格調高雅幽潔、筆力清健冷雋的風格,確實與婉約、豪放詞風味相異,別具特色。前代評家早有明論,如高佑釲《陳其年湖海樓詞序》引顧鹹三語:“宋名家最盛,體非一格。蘇、辛之雄放豪宕、秦、柳之嫵媚風流,判然分途,各極其妙。而姜白石、張叔夏(張炎)輩,以沖淡秀潔,得詞之中正。”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云:“北宋詞人原只有艷冶、豪盪兩派,自姜夔、張炎、周密、王沂孫方開清空一派,五百年來以此為宗。”(王鳴盛語)一代詞宗夏承燾在《論姜夔詞》中,亦認為姜和“蘇辛、柳周兩派鼎足而三”( 《文學研究》1957、1)。對該派詞,有人著重於內容而稱“風雅派”,有人著眼於形式命為“格律派”,結合二者,突出風格特點,似可借用前人語,名為“雅正派”。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派詞可稱之為“樂人之詞”。雅正派是南宋後期最大詞派。從風格上看,可分為姜派和吳派。
創作風格
重音律
周邦彥洞曉音律,能自度曲。他新創的和自度之曲共五十餘調,論創調之多,不及柳永,但對後世的影響卻比柳永大。由於柳永所創之調中,有些屬於格調不高的“冶盪之音”,而周邦彥所創之調,等名曲,聲腔圓美,用字高雅,更符合南宋文人雅士尤其是知音識律者的審美情趣,因而受到更廣泛的遵從和效法。宋末沈義父就說周邦彥“最為知音,且無一點市井氣”,主張作詞選調,應以周邦彥等人的“好腔”美調“為先”。周邦彥填詞按譜,審音用字,十分嚴格,不僅分平仄,而且嚴分平、上、去、入四聲,使語言的字音高低與曲調旋律節奏的變化完全吻合。宋吳文英等作詞嚴分四聲,就是以周詞為範式;而方千里、楊澤民的和陳允平的,嚴格按照周詞的律調音韻賡和作詞,字字趨從,聲聲不異,雖是誤入歧途,卻也從反面說明南宋部分詞人對周詞的極端崇拜,奉周詞為不可變更移易的金科玉律。南宋著名詞人吳文英論作詞之法,強調“音律欲其協”、“下字欲其雅”(沈義父);周密、張炎等人的音律教師楊纘論,主張“第一要擇腔”,“第二要擇律”、“第三要填詞按譜”,“第四要隨律押韻”、“第五要立新意”,都是以周邦彥詞為準則、範式。
重法度
如果說蘇軾作詞如李白作詩,天才橫放,縱筆揮灑,自然流露,無具體的規範可循;那么,周邦彥作詞似杜甫,精心結撰,“下字運意,皆有法度”沈義父)。周詞的法度,集中體現在章法結構和句法鍊字兩個方面。周詞的章法結構,是從柳永詞中變化而來。柳詞善鋪敘,但多是平鋪直敘,一般為時空序列性結構,即按情事發生、發展的時空順序來組織詞作的結構,明白曉暢,但失之於平板單一而少變化。周詞也長於鋪敘,抒情性與敘事性兼融,但他是變直敘為曲敘,往往將順敘、倒敘、插敘錯綜穿插,時空結構上體現為一種跳躍式結構,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場景交錯疊映,使結構繁複多變。後來吳文英詞作的章法結構,又從周詞變化而出。周詞的句法、鍊字,除自鑄偉辭外,主要訣竅是融化前人詩句入詞,渾然天成,如由己出。推崇周詞的沈義父,說周詞的字句“往往從唐宋諸賢詩句中來”,“此所以為冠絕”。周詞融化前人詩句入詞,貼切自然,既顯出博學,又見出精巧,所以深為後人佩服。他的詞法度井然,使師法者有規則可循,有門徑可入。因此,後來“作詞者多效其體制”(張炎卷下)。
言戀情詠物
作為一種創作範式,周邦彥在詞的題材取向上對南宋姜派詞人也頗有影響,這也集中在兩個方面:戀情4-詠物。周詞的題材取向並不限於戀情、詠物,但這兩類題材對後世影響最大。 戀情詞,並不始於周邦彥,唐五代早已大量存在,但到周邦彥手中,戀情詞發生了兩大變化:一是自我化,二是雅化。所謂自我化,是變女性中心型為男性(詞人自我)中心型。以.前的戀情詞,失戀的主體多為女性,表現女性對男子的追求思戀;周詞中的失戀主體,則多是詞人自我,女性已成為他所思所戀的對象。溫庭筠等花間詞人的戀情詞,寫的是一種普泛化的戀情,戀愛的雙方無確切的指向,戀人是符號化的,如“楚女”、“謝娘”之類,戀情是類型化的。柳永有些戀情詞,雖然也是以詞人自我為中心,但他所戀的對象似不具體,只是表達對異性佳人的渴望。而周邦彥的戀情詞則往往是寫詞人自我失戀的經歷,他的戀愛情事、戀愛對象有具體明確的指向。所謂“雅化”,是指自花間詞至柳永詞,有些戀情詞寫得過於直露、失於庸俗輕浮,而周邦彥的部分戀情詞,則寫得比較含蓄、高雅,並且將自己的人生失意融匯入戀情詞中,豐富了戀情詞的情感內涵。其後姜夔、吳文英等人的戀情詞,也多是寫自我的失戀或憶戀離散、去世的情人(多為妓、妾),雅而不俗,其源即從周詞中來。
南宋姜派詞人,熱衷於詠物,或借詠物寄託身世之感,或借詠物寄託故國之思、亡國之恨。論其源流,也出自周邦彥。周邦彥寫的詠物詞比較多,而且善於將身世飄零之感、仕途淪落之悲、情場失戀之苦與所詠之物打成一片,為後來詞人的詠物重寄託開了不二法門。
主要代表
周邦彥
(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詞人。少年落魄不羈,後在太學讀書,宋神宗時因獻《汴京賦》為太學正。哲宗時任廬州教授、知溧水縣、國子主簿、秘書省正字。徽宗時仕途較坦蕩,先後為校書郎、議禮避榆討、大晟府提舉,為朝廷制禮作樂。晚年知順昌府和處州、南京鴻慶宮提舉。卒,贈宣奉大夫。南宋雅正派視其為宗主,使他成為聯通南北宋詞學源流的“聖手”。 他精通音律,就詞調之收集、考證、審定、創製來說,確有集大成功勞。他首先以四聲入詞,所制詞調音韻清雅、詞律嚴細,為歷代詞律家奉為圭臬。其詞既有花間、南唐、西江派詞之神髓,又有柳詞之體格,張、賀的艷麗,秦詞的清婉柔媚,深具曲麗精工、縝密醇雅、渾化圓融的藝術特色。他比賀鑄更善於采融前人詩句,進一步增強了詞的文學色彩。他擅長於下字運意的技巧,筆力頓挫,成為後人作詞之指南。
他創製不少新詞調,如《拜新月慢》 、 《荔支香近》 、 《玲瓏四犯》等。現存詞二百餘篇,多寫男女之情和離愁別恨,內容較為單薄,調子很低沉。其詞承柳永而多有變化,市井氣少而宮廷氣多,詞風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長於鋪敘,善於熔鑄古人詩句,辭藻華美,音律和諧,具有渾厚、典麗、縝密的特色。如《瑞龍吟》 (章台路)、《西河》 (佳麗處)等。其寫景小詞,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調,如《蘇幕遮》等。他是大晟詞人的代表,是婉約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開南宋姜夔、張炎一派詞風,對後世影響很大。王國維《人間詞話》說:“美成深遠之致,不及歐、秦,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生平祥見《宋史》卷四,有《片玉詞》 。本書選其詞《瑞龍吟》 (章台路)、 《滿庭芳》 (風老鶯雛)、 《蘇幕遮》 (燎沉香)、 《六醜》 (正單衣試酒)、《蘭陵王》 (柳陰直)和 《西河》 (佳麗地)六首。
姜夔
(1155-1221)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又號石帚。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縣)9人。南宋詞人。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早有文名,頗受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人推賞,以清客身份與張鎡等名公臣卿往來。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游、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於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他的詞對於南宋後期詞壇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響。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比較少。特點是辭句精煉,風格不庸俗。他既是江西詩派的先鋒詩人,又是江湖詞派的開山祖師。
代表作《暗香》、《疏影》,借詠嘆梅花,感傷身世,抒發鬱鬱不平之情。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黨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其《揚州慢》(淮左名都)是較有現實內容工作,它通過描繪金兵洗劫後揚州的殘破景象,表現對南宋衰亡局面的傷悼和對金兵暴行的憎恨。詞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幾句頗受人們稱道。他晚年受辛棄疾影響,詞風有所轉變,如《永遇樂》 (雲隔迷樓)、《漢宮春》 (雲日歸歟)等,呈現出豪放風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並注有旁譜,是流傳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詞樂譜資料。姜夔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對後世影響較大。其詩初學黃庭堅,後學晚唐陸龜蒙,雖精心刻意詞句,但較少纖巧之痕,詩風清炒秀遠,如《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首等。所著《詩說》頗有獨到見解。生平詳見夏承燾《姜白石編年箋校》等。有《白石道人歌曲》 、《白石道人詩集》 、 《詩說》 、 《絳帖平》 、 《續書譜》和琴曲《古怨》 。本書選其詞六首: 《點絳唇》 (燕雁無心)、 《鷓鴣天》 (肥水東流無盡期)、 《齊天樂》 (庚郎先自吟愁賦)、 《念奴嬌》 (鬧紅一舸)、《揚州慢》(淮左名都)、《暗香》(舊時月色);詩一首:《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
張炎
(1248-1320),字叔夏,號玉田,晚號樂笑翁。先世鳳翔(今陝縣名),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六世祖張俊為南渡功臣,封循王。父張樞,精音律,與周密為結社詞友。張炎前半生在貴族家庭中度過。宋亡以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游燕趙謀官,失意南歸,落拓而終。有《山中白雲詞》 ,存詞約三百首。他的創作和詞論對後世有深遠影響,清代許多詞人都尊崇張炎,把他和姜夔並稱,是姜派最佳傳人和理論家。張炎為詞主張“清空”、“騷雅”,傾慕周邦彥、姜夔而貶抑吳文英。他的詞多寫個人哀怨並長於詠物,常以清空之筆,寫淪落之悲,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因他精通音律,審音拈韻,細緻入微,遣詞造句,流麗清暢,時有精警之處。但由於他過分追求局部的詩情畫意,在整體構思上不免失之空疏,故境界開闊而又立意甚高者並不多見。 張炎是最早的詞論家,著有《詞源》一書。在論述樂律部分,書中保存了有關樂詞的豐富資料,是一部有權威性的理論專著。他的創作主張,強調藝術感受、藝術想像與藝術形式,有許多經驗之談,至今尚可參考,但其觀點帶有門戶之見,難免有偏頗之處。
張炎還受方回一祖三宗說的啟發,構建了一個宋代詞學的正派體系。張炎把正派系列接軌在北宋詞人周邦彥的門下,理由是:“學者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詞旨》 )這正是黃庭堅強調的學習杜詩的原因,他說:“學老杜詩,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也。學晚唐諸人詩,所謂‘作法於涼,其敝猶貪;作法於貪,敝將若之何?’要須讀得通貫,因人講之。百許年來,詩非無好處,但不用學。亦如書字,須要以鐘王為法耳。”(王正德《余師錄.與趙伯充書》 )張炎引用這句話,是說周邦彥詞同老杜的詩歌、鐘王字帖一樣,典雅而有法度,易學且不走樣。而他把周邦彥比作杜甫,為正派系列樹立一個創作上的典範。張炎論詞要訣還突出了姜夔對於江湖詞派的實際貢獻。姜夔在該派中具有開宗立派、示法後人的崇高地位,等同於江西詩派中的黃庭堅。而姜夔詞盡興率意、字句生硬的弊病,又在史達祖的句法、吳文英的字面中得到了糾正。史、吳位對江湖詞風的形成起了一定的輔助作用。張炎論詞要訣與方回一祖三宗說的用意是相同的,指出在唐宋詞中實際存著一個正派序列:周邦彥——姜夔——吳文英——張炎。代表作: 《南浦》 、 《高陽台》 、 《月下笛》 、《解連環》 、 《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