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祖三宗

一祖三宗

江西詩派的後人方回稱杜甫黃庭堅陳與義陳師道為一祖三宗。其中杜甫為一祖,黃庭堅,陳與義和陳師道為三宗。江西詩派強調的特點是“點石成金”和“奪胎換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甫、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
  • 別名:一祖三宗
  • 國籍:中國
  • 職業:詩人
概念,闡釋,人物簡介,杜甫,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

概念

一祖三宗之說,一祖為杜甫,三宗為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

闡釋

詩至盛唐杜甫,各體兼備,卓然大家,後世宗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卷四十九云:“近世學詩者,率宗江西,(黃庭堅,江西分寧人。)然殊不知江西本亦學少陵(杜甫)者也。陳無已(師道)曰:豫章(江西地名,此指庭堅。)之學博矣,而得法於少陵,故其詩近之。今少陵之詩,後生少年,不復過目,抑亦江西之意乎?江西平日語學者為詩旨趣,亦獨宗少陵一人而已”。宋人確以少陵為圭臬,庭堅尤心慕手追。元人方回選近體詩為瀛奎律髓一書,其卷一晁端友、甘露寺詩後批云:“山谷(庭堅別號)法老杜,後山(師道別號)棄其學而學焉,遂名黃陳,號江西派,非自為一家也,老杜實初祖也。”其卷十六陳與義,道中寒食詩後批云:“余平生持所見,以老杜為祖,老杜同時諸人,皆可伯仲。宋以後,山谷一也。後山二也。簡齋(與義別號)為三。呂居仁(創江西宗派圖,列詩人二十五)為四。曾茶山為五。其他與茶山伯仲亦有之,此詩之正派也。餘皆傍支別類,得斯文之一體者也。”其卷二十六陳與義,對酒詩後批云:“此詩中兩聯俱用變體,各以一句說情,一句說景,奇矣!此非深透老杜、山谷、後山三關,不能也。”又於清明詩後批云:“嗚呼!古今詩人,當以老杜、山谷、後山、簡齋四家,為一祖三宗,餘可預配饗者有數焉。”故一祖三宗之說,實肇始於方回。
江西詩派由於黃庭堅的深遠影響,一直沿續到南宋,呂本中、曾幾、趙蕃、韓淲等人也被看作詩派中人。到了宋末,方回因為詩派成員多數學習杜甫,就把杜甫稱為江西詩派之祖,而把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三人稱為詩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說。

人物簡介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黃庭堅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漢族,彭城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後山先生集》,詞有《後山詞》。

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陝西西安),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