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陝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陝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前身是陝西師範大學體育系,創建於1964年,1998年成立體育學院。學院現設有體育系、運動系、公共體育教學部及運動生物學研究所,有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和課程教學論(體育)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教育學碩士學位授予權,舉辦運動人體科學學位班,可授予碩士學位;有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學士學位授予權。現任院長李振斌教授,黨總支書記熊正英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 創辦時間:1964年
  • 前身:陝西師範大學體育系
  • 現有教職工:80餘名
學院簡介,現任領導,科研項目,院系設定,專業設定,師資力量,專業招生,本科生教育,教學成果,師大特色,附屬機構,教學單位,發展目標,

學院簡介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80餘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國際級裁判2人,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齊全,運動場館設施一流,擁有現代化實驗室、綜合體育館、游泳池和標準田徑場。公共體育教學水平穩步提高,2001年獲陝西省“高校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稱號。
學院科研氛圍濃郁,學術水平在全國同類院校名列前茅。目前承擔、參與省部級、校級重要課題20多項。近幾年在體育權威、核心期刊上發表各類學術論文90餘篇,並參與“九五”國家重點教材編寫工作及全國統編教材編寫工作。除了運動人體科學和體育教育訓練學等較強學科外,體育人文社會學是體育學院近年來發展較快的學科。從1999年以來在核心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2002年第3期《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了“我國體育兩大戰略發展關係分析”一文,在學術界產生廣泛影響。
民族傳統體育學科的教學科研人員正在進行“民族傳統體育健身生物學基礎”和“民族傳統體育史”方面的研究,已在《體育科學》和《中國運動醫學雜誌》發表論文近10篇。公共體育教育研究今年也出現了良好的勢頭。2000年和2001年分別獲陝西省高校體育科研論文報告會團體獎第1名。
學院學生工作以黨建為突破口,以又紅又專為指揮棒,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學院黨總支2001年被評為陝西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學生黨支部曾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先進黨支部”,並連續兩次被評為學校“先進黨支部”。
目前,學院有在籍本科生500多人,研究生30多人,多年來培養了國際運動健將、運動健將20餘人,曾在全國運動會、亞洲青年錦標賽獲獎,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該院高克蓮同學勇獲銀牌。自成立以來,先後為國家培養各類體育人材1000多人,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高達98%以上,他們遍布全國各地,許多人已成為我國體育戰線的領導者、學者和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為我國體育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陝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有著優秀的教學和學術研究傳統與良好的辦學環境,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陝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正在沿著嚴格管理上層次,教學訓練上台階,科學研究水平的寬闊大道前進,廣大師生員工決心把陝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辦成陝西乃至西北及全國體育人才培養的基地,為我國的體育事業輸送更多高層次合格人才。
運動人體科學碩士授權點 運動人體科學是國內較早的幾個具有碩士授予權的學科之一,現已招收研究生6屆。該專業近年來在運動生化與營養、運動心臟、運動訓練的生理學基礎、運動醫學、運動機能評定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國內體育高層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
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授權點  體育教育訓練學現有田徑國際級一級裁判和藝術體操國際級二級裁判各一名。多次擔任國內外大型比賽裁判工作。有高級職稱教師20餘名,碩士生導師5人,培養出全國大學生運動會金牌運動員六名。
體育教育專業 體育教育專業:學制四年,學曆本科,授教育學學士學位。該專業以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普通中學的體育師資為目標。
運動訓練專業 運動訓練專業:學制四年,學曆本科,授教育學學士學位。該專業以培養從事運動訓練教學、訓練、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為目標。面向全國單獨招生,要求具有二級運動員或一級武士以上資格。
陝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始終把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把教育、教學工作作為學院的中心工作,把提高教學、科研、訓練質量作為工作的重點,緊緊抓住教學改革這個核心。培養適應社會的各類新型體育人才,不斷開拓進取。

現任領導

院長:史兵(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 黨 委 書 記:王海彬
副書記:朱海蓉 副院長:康熙來 唐量  李恆煒 萬炳軍

科研項目

旅遊與環境學院黃春長教授主持的“漢江上游(南水北調水源區)萬年尺度古洪水水文學研究”,資助金額218萬元(項目批准號:41030637);
科學儀器專項資金項目: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張成孝教授主持的“電化學發光成像分析儀的研製”,資助金額200萬元(項目批准號:21027007);
聯合資助基金項目
心理學院游旭群教授主持的“系統仿真條件下航線飛行員安全駕駛行為的預警機制研究”,資助金額26萬元(項目批准號:61079004);
面上項目: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李生剛教授主持的“非標準分析在模糊拓撲擴張與模糊擬陣分解中的套用”,資助金額32萬元(項目批准號:11071151);
計算機科學學院姚若俠教授主持的“偏微分和微分-差分系統的對稱及其對稱約化的準確、可信計算”,資助金額28萬元(項目批准號:11071278);
生命科學學院古華光主持的“基於生物學實驗的神經起步點的動力學建模”,資助金額46萬元(項目批准號:11072135);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吳勝舉教授主持的“液體動力簧片哨發聲特徵及其機理研究”,資助經費48萬元(項目批准號:11074158);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曹輝主持的“聲帶仿生結構換能器振動系統研究”,資助金額40萬元(項目批准號:11074159);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曾京輝主持的“二氧化鈦納米線陣列的生長及其在DSC中的套用研究”資助金額35萬元(項目批准號:21071093);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柴永海主持的“新型氟載體的設計與合成及其在糖液相自動化合成中的套用”,資助金額36萬元(項目批准號:21072122);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魏俊發教授主持的“仿珊瑚型固載多層離子液體催化劑催化純水相有機反應研究”,資助金額35萬元(項目批准號:21072123);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徐峰教授主持的“新型環境友好異雙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結構表征與性能研究”,資助金額12萬元(項目批准號:21072124);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楊合情教授主持的“結構新穎氧化銦納米材料的合成,生長機理以及感測與光催化特性研究”,資助金額37萬元(項目批准號:21073116);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金燕主持的“基於核酸適配體非標記型重金屬離子感測器的研究”,資助金額35萬元(項目批准號:21075079);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李保新教授主持的“基於功能脫氧核糖核酸的化學發光生物感測新方法研究”,資助金額35萬元(項目批准號:21075080);
生命科學學院夏海濱教授主持的“腺病毒核心蛋白遺傳標記方法的建立及其套用研究”,資助金額34萬元(項目批准號:31070137);
生命科學學院李廣林主持的“黃瓜miRNA的預測、鑑定及其在性別分化中的功能研究”,資助金額29萬元(項目批准號:31070256);
生命科學學院顧蔚主持的“秦嶺地區五味子屬遺傳多樣性與藥用資源適宜性評價”,資助金額30萬元(項目批准號:31070293);
生命科學學院朱志紅教授主持的“高寒草甸植物功能多樣性對物種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關係的影響”,資助金額33萬元(項目批准號:31070382);
心理學院王墨耘主持的“可能性思維的對象結構變異產生機制”資助金額33萬元(項目批准號;31070901);
體育學院張昆茹主持的“長期有氧運動增強胰島素對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護作用及機制”,資助金額34萬元(項目批准號:31071035);
生命科學學院李曉晨教授主持的“中國東部陸地-淡水-海洋緩步動物區系分類研究”,資助金額35萬元(項目批准號:31071888);
旅遊與環境學院岳大鵬主持的“陝北黃土高原典型小流域近500年來侵蝕產沙量變化研究- - 以龐家溝流域為例”,資助金額45萬元(項目批准號:41071012);
旅遊與環境學院任志遠教授主持的“西北黃土高原台塬區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安全動態分析”,資助金額45萬元(項目批准號:41071057);
旅遊與環境學院吳晉峰主持的“中國入境旅遊流網路結構最佳化研究”,資助金額35萬元(項目批准號:41071090);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張建民教授主持的“超大規模積體電路銅互連線的微結構及尺寸效應研究”,資助金額40萬元(項目批准號:51071098);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劉鵬教授主持的“Mg4Nb2O9基LTCC微波介質新體系及其套用基礎研究”,資助金額40萬元(項目批准號:51072110);
計算機科學學院李順東教授主持的“高性能保密計算算法與協定研究”,資助金額33萬元(項目批准號:61070189);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韓勝偉主持的“Quantale結構及其套用的研究”,資助金額18萬元(項目批准號:11001158);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李願主持的“運算元理論在量子熵及量子糾纏問題中的套用”,資助金額17萬元(項目批准號:11001159);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聶華主持的“非均勻恆化器模型共存態的唯一性、多解性與Hopf分歧”,資助金額18萬元(項目批准號:11001160);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陳曉明主持的“納米晶的微觀結構與熔化機制的XRD原位研究”,資助金額23萬元(項目批准號:11004127);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劉偉主持的“紙質表面化學發光高靈敏、快速檢測農藥殘留的研究”,資助金額20萬元(項目批准號:21005048)
生命科學學院李治主持的“人泡沫逆轉錄病毒轉導必需順式(cis)序列的確定及功能分析研究”,資助金額20萬元(項目批准號:31000086);
生命科學學院黃愛霞主持的“黃瓜不定根起始和發育過程中過氧化氫的作用機制研究”,資助金額19萬元(項目批准號:31000130);
生命科學學院曹曉燕主持的“過表達擬南芥PAP1轉錄因子高效調控丹酚酸B生物合成的分子機理研究”,資助金額19萬元(項目批准號:31000134);
旅遊與環境學院李君軼主持的“區域旅遊流對旅遊網路信息的時空回響研究”,資助金額18萬元(項目批准號:41001077);
計算機科學學院雷麗暉主持的“基於擴展模糊自動機的組合Web服務驗證方法研究”,資助金額20萬元(項目批准號:61003061);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周紅軍主持的“不確定性推理的Borel型機率計量化模型”,資助金額21萬元(項目批准號:61005046);
生命科學學院王筱冰主持的“超聲激活原卟啉IX誘導人白血病細胞凋亡和細胞自噬性死亡的機制探討”,資助金額20萬元(項目批准號:81000999)。

院系設定

陝西師範大學現設有21個學院,2個基礎教學部, 63個本科專業;有 12 個博士後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生物學、數學物理學地理學、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材料科學與工程), 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生物學、化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哲學、理論經濟學、教育學、心理學、數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10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86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另有1 個教育博士專業學位點,20 個碩士專業學位點(含工程碩士 8 個領域),國家現有 13個學科門類中該校學位授權點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醫學、藝術等 11 個學科門類;有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歷史地理學、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文學動物學省部級重點學科56個
序號
學科名稱

學科名稱
序號
學科名稱
序號
學科名稱
1
中國哲學
15
文藝學
29
中國近現代史
43
生理學
2
宗教學
16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30
世界史
44
水生生物學
3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17
漢語言文字學
31
基礎數學
45
微生物學
4
國民經濟學
18
中國古典文獻學
32
聲學
46
神經生物學
5
中國少數民族史
19
中國古代文學
33
無機化學
47
遺傳學
6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20
中國現當代文學
34
分析化學
48
發育生物學
7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21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35
有機化學
49
細胞生物學
8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22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36
物理化學
5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9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23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37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51
生物物理學
10
思想政治教育
24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38
自然地理學
52
生態學
11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25
歷史地理學
39
人文地理學
53
材料學
12
教育學原理
26
歷史文獻學
40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54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13
課程與教學論
27
專門史
41
植物學
55
套用化學
14
基礎心理學
28
中國古代史
42
動物學
56
旅遊管理
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省級特色專業2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西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 個(中國語言文學、生物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 個(歷史地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 個(教育部“藥用植物資源與天然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套用表面與膠體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學重點研究基地1 個,陝西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6 個,陝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2 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數字傳媒技術教學實驗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生物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地理實驗教學中心、心理學實驗教學中心、環境實驗教學中心),各類研究中心(所) 60 個。學校設有遠程教育學院、教師幹部教育學院等辦學機構,此外,還設有教育部西北高師師資培訓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幹部培訓中心、西北綜合圖書資料中心以及中國唐史學會中國古都學會等幾十個學術團體和學術機構。

專業設定

教育學心理學套用心理學學前教育經濟學市場行銷電子商務、公共事業管理、哲學、社會學、法學、行政管理、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化學、材料化學、生物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物理學、套用電子技術教育、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環境科學、旅遊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音樂學、舞蹈學、美術學、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繪畫、表演、中國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文秘教育、對外漢語、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新聞學、教育技術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編輯出版學、歷史學、古典文獻學、英語、俄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體工程、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少數民族預科等。
長期以來,學校以質量為生命線,堅持以 “ 三級三類 ” 教學評估為主體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狠抓教學管理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自 2000 年以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6 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42 項; 9 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40 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3 門課程被評為國家雙語示範課程, 3 門課程被評為省級雙語示範課程; 11 個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 22 個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 12 個專業被評為省級名牌專業; 2 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5 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校從 2006 級本科生開始推行 “ 2+ 2 ” 人才培養新模式,並積極探索教師教育 “ 4+ 2 ” 城鄉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教育培養優質師資。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約2800人,專任教師近 1600 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 80%多 ,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達49% 。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00餘人,副教授近500人,博士生導師 249 人,雙聘院士3人,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5 人,"千人計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特聘教授共4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6 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23人,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 2 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入選者 8 人,國家級教學名師 2 人,全國優秀教師 6人,全國、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 共2人,省級教學名師16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6 人,陝西省“ 三五”人才、“三秦學者”、“百人計畫”等人才工程入選者 20 人。近年來,學校積極調整用人政策,聘請了近百名國內外著名學者作為兼職教授,其中有院士 10 餘人。
現任領導
校長房喻
房喻,1956年9月生,陝西西安人,漢族,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
生導師。1982年元月,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房喻教授1993年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在英國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陝西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院長,副校長。200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02年被評為陝西省勞動模範和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計畫優秀完成人員,2002年12月起擔任陝西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03年被評為陝西省教學名師,2004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04年6月起任校長。
黨委書記:甘暉
甘暉,男,漢族,生於1957年1月,甘肅人,研究員,1977年參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在蘭州大學中文系學習,獲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蘭州大學校學生會專職秘書長、校團委副書記、數學力學系黨總支副書記、校團委書記、人事處處長、研究生處常務副處長、“211工程”辦公室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長等職,2001年1月任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2002年10月起兼任蘭州大學副校長。2010年12月起任陝西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王 濤 張建祥 司曉宏
副校長:王 濤(兼) 張渭淮 趙 彬 蕭正洪王武海 游旭群
紀委書記:張建祥(兼)
校長助理:馮旭東

專業招生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專科生17495人、研究生 7595人,繼續教育和網路教育學生 4 萬餘人,外國留學生 815人。
本科招生專業有:
師範類:學前教育、教育學 、化學 、物理學 、套用電子技術教育、漢語言文學、文秘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歷史學、 教育技術學(電化教育)、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 術、體育教育、 數學與套用數學、音樂學、舞蹈學、美術學、生物科學、 地理科學、食品工藝教育;
非師範專業:心理學 、套用心理學、 經濟學、金融學、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財務管理、套用化學、物理學(創新實驗班)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中國語言文學(基地班) 、 對外漢語、漢語言文學(創新實驗班) 、 法學、社會學、行政管理、哲學、 博物館學、古典文獻學、新聞學、 編輯出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 廣播電視編導、英語(創新實驗班)、日語、俄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體工程、 運動訓練(單獨招生) 、 數學與套用數學(創新實驗班)、 表演(音樂表演方向)、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方向) 、 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方向)、 藝術設計(動畫方向)、 繪畫(國畫方向) 、繪畫(油畫方向) 、 生物學(基地班) 、 生物技術、 地理科學(創新實驗班) 、環境科學、 旅遊管理、地理信息系統、 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本科生教育

陝西師範大學實行“2+2”本科人才培養模式。“2+2”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當今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和潮流,是學校適應高等教育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而作出的理性選擇,是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徑。
學校“2+2”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原則上前兩年按一級學科為基礎的大類進行通識培養,學生主要學習通識課程模組、學科基礎課程模組;後兩年進行專業培養,學生主要學習專業課程模組、教師教育模組(專業技能模組)、實踐教學模組。學生入學一年後實行一次專業分流,可在學科之間和學科內部重新選擇專業(特殊專業除外),轉入與轉出比例均控制在10%以內(專業分流辦法若有變化,按國家新政策執行)。學校“2+2”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通識培養有兩個層面,第一個是學校層面的通識教育,主要體現在學校整體設計的通識模組的課程;第二個是學院層面的通識教育,主要體現在學院設計的學科基礎模組課程。
通識模組課程是學校平台課程,包括通識必修課程和通識選修課程。通識必修課程主要包括大學外語、計算機基礎及程式設計、大學體育、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等數學大學語文等。通識選修課程包括公共限定選修課和公共任意選修課,公共限定選修課分為5個系列:人文社會科學系列、科學技術系列、教師教育系列、藝術體育系列、健康教育系列等。同時,啟動了“教授講堂”——核心公選課,以提高教學質量。
學科基礎模組課程是學院平台課程,包括相關學科基礎課和本學科基礎課程兩部分。學科基礎模組課程必須在新生入學後的第一學期開始開設,可跨學科、跨專業設定。本學科基礎課程是各學院為各專業(方向)設定的共同基礎課程,課程內容要強調基礎性。
專業模組課程是專業平台課,是適應各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的職業定位的、獨立的且能形成有機整體的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專業選修課包括專業限定選修課和專業任意選修課,專業限定選修課是根據專業特點, 開出若干組柔性課程,每一組課程代表本專業的一個研究方向或系列;專業任意選修課是學院的通選課,是各學院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單位的課程資源而設定的,本學院各專業學生都可以自由選修。
教師教育課程主要是為師範類學生設計的課程模組,旨在從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專業精神倫理出發,培養師範生的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專業態度、專業身份和終身從教的能力。教師教育課程作為一個開放的課程模組,非師範專業學生也可以修讀。對於非師範專業學生,可設定專業技能模組,加深學科專業技能。
實踐模組包含三個層次,一是培養學生基本技能與素質的基礎實踐;二是以職業訓練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實踐;三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綜合實踐。同時將分散的見習和集中的實習有機結合,積極探索並實施混合編組的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新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成果

長期以來,學校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堅持以“三級三類”教學評估為主體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狠抓教學管理 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2000 年以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5 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27 項,有 6 部教材入選“國家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獲省部級以上優秀教材獎 6 項, 2 部教材入選教育部推薦使用的研究生教學用書, 6 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23 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12 個專業被評為省級名牌專業。
學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校團委 2004 年被團中央授予“紅旗團委”光榮稱號,學校連續十五 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學校畢業生因其專業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踏實敬業而深受用人單位歡迎,連續多年一次性就業率在 90% 以上,位居全國師範院校前列。學校積極實施科研強校戰略,科研實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具有顯著優勢。。“十一五”期間,人文社會科學共承擔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項目 472 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類項目 81 項,教育部項目 106 項;有 118 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出版學術著作 432 部,教材 160 部,發表學術論文 4793 篇。
自然科學“十一五”期間共承擔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項目 442 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60 項; 863 計畫項目 4 項, 973 前期專項項目 2 項;出版學術著作 105 部,發表學術論文 6454 篇;有 23 項科技成果獲得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116 項科技成果被授予專利權,其中發明專利 112 項,實用新型專利 4 項。

師大特色

學校從 2006 級本科生開始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培養理想和通專結合、文理滲透的原則,實施“2+2”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生前兩年按一級學科為基礎的大類進行通識教育,後兩年進行專業培養。2007年,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六個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中部分學生實行免費師範教育。免費師範生可按照學校規定在師範專業範圍內進行二次專業選擇,有志從教並符合條件的非師範專業優秀學生,在入學一年後,可在教育部和學校核定的計畫內轉入師範專業,並按標準返還學費、住宿費,補發生活補助費。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以外,積極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服務活動,倡導高雅藝術進校園,形成了大學生藝術節,科技文化節,綜合素質大賽,英語角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學生馬列讀書社先後得到幾任省委書記的親自指導。 學校積極探索教師教育“ 4+ 2 ” 城鄉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教育培養優質師資。
學校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設有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 60 多所學校建立了校際友好與合作交流關係,培養留學生 3000 餘人。

附屬機構

校設有教學實驗性質的附中、附小、幼稚園,其中附中是陝西省重點中學,附小、幼稚園是省級示範國小和幼稚園。近年來,為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資源優勢,還與社會企業合辦了錦園國際學校和金泰絲路花城學校
學校是全國最早實行後勤社會化改革的高校之一,並積極探索出了一條被譽為“陝西師大模式”的後勤改革之路,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

教學單位

人文社科基礎教學部
·理工科基礎教學部
·政治經濟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
·心理學院
·音樂學院
·計算機科學學院
·旅遊與環境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
·外國語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
·體育學院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遠程教育學院
·教師幹部教育學院
·國際漢學院
·民族教育學院

發展目標

向新世紀,陝西師範大學以西部大開發和教育大發展為契機,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正朝著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學的目標努力奮鬥。
校 長:房 喻
現任黨委書記:甘 輝
該校在網大2011中國大學排行榜排名55,武書連主持的《2011中國大學評價》排名6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