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房喻師承孫作民教授從事“含N、S類配位原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研究工作。1993年8月,房喻應邀到英國Birmingham大學化學系著名生物工程學家John F Kennedy教授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工程實驗室從事“殼聚糖結構修飾與生物相容性薄膜和凝膠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工作。1995年初轉到英國Lancaster大學大分子中心,師從國際著名高分子光物理學家Ian Soutar教授攻讀博士學位,從事“水溶性高分子的合成與溶液和固液界面構象的光物理研究”,1998年3月通過博士論文答辯。之後,受英中友好協會資助,在Soutar教授實驗室工作3個月後,回到中國科學院北京感光科學研究所,並被任命為有機室主任。在母校領導的多方努力和感召下,辭去中科院工作,再次回到學校。房喻
1998年7月回校後,房喻主持改造了原有生物無機化學研究室,組建了大分子科學實驗室。在學校的支持下,該室經過持續建設已經發展到有固定教學科研人員4人(3人具有博士學位),流動研究人員4人,研究生5人,實驗室面積150多平方米,固定資產50餘萬元的規模。室內同事團結協作,積極努力,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兩年多來累計爭取校外科研經費80餘萬元,先後開闢了大分子膠體和界面、功能材料製備與套用等新的研究領域。1998年7月以來,房喻以第一作者或責任作者在“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Polymer Bulletin”、“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化學學報》、《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物理化學學報》、《感光科學和光化學》、《高技術通訊》、《套用化學》、《化學通報》、《高分子通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8篇,其中僅SCI源刊發表就達10篇。房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