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囊切開術(capsulotomy)是1997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節囊切開術
- 外文名:capsulotomy
- 所屬學科:醫學
- 公布時間:1997年
關節囊切開術(capsulotomy)是1997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關節囊切開術(capsulotomy)是1997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1997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醫學名詞 第六分冊》第一版。1...
踝後關節囊切開術是用於治療踝關節疾病的手術方法。對於嚴重跖屈的情況,經手法矯正、跟腱延長後的殘留跖屈,切開踝後關節囊可予矯正。但骨已有變形者無效。非手術療法失敗、出生後6個月以上者或年齡較大未經治療者均需手術治療。手術選擇 跖屈畸形的情況 對嬰幼兒採用跟腱切斷延長術,3歲以上須用跟腱延長術,嚴重...
根據年齡大小、關節部位和全身情況選用硬膜外麻醉、腰麻或全麻。手術步驟 1.體位 仰臥位。2.切口、顯露 膝關節比較表淺,通常在髕骨兩旁作前外側及前內側切口,自髕骨上極平面至脛骨結節平面,切開筋膜和髕骨旁支持韌帶,即可顯露關節囊。後側切口應處於肢體在仰臥時的低位,有利於引流,但容易自動閉合,且可引起...
在前關節囊壁中部,順關節囊纖維方向,由內上向外下斜行切開,形成上下兩個關節囊瓣,在肱骨解剖頸前一定做淺槽,使下方關節囊瓣向前上提拉收緊,外緣縫合固定於肱骨外斜頸骨槽內、上方關節囊瓣向前下交叉收緊,重疊加固縫合於下側囊瓣表面,防止肱骨頭向後方或前下方脫位,取肩關節內旋位,使肩胛下肌淺層肌瓣...
根據年齡大小、關節部位和全身情況選用硬膜外麻醉、腰麻或全麻。手術步驟 1、體位 俯臥位。2、切口、顯露 最好採用後側切口。此切口的優點是術後當病人仰臥時,引流口位於低位,膿液流出通暢(僅作關節切開沖洗或負壓引流術,或髖關節膿腫合併前外側膿腫時,也可採用前側或外側切口)。3、切開關節囊、清除膿液 ...
手術大體步驟:①自股骨大粗隆後外側向髂後上棘做斜切口。②在大粗隆後緣切斷外旋肌群的止點腱,將其拉向內側即可顯露膨脹的關節囊。③先行關節囊穿刺吸膿,接著切開關節囊並吸引膿液,再用大量鹽水或抗生素溶液反覆沖洗關節腔。根據感染程度,可一期縫合關節囊並閉合皮膚切口。亦可採取閉合沖洗和負壓吸引。術後並發...
掌指關節囊成形術適用於手內在肌癱瘓的功能重建,掌指關節過伸無肌腱移位條件者。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臂叢麻醉。2.術前準備 術前檢查全身情況,配備止血帶。適應證 手內在肌癱瘓,掌指關節過伸無肌腱移位條件者。手術步驟 手術大體步驟:①平行掌遠側橫紋做切口,切開腱鞘,牽開屈指深淺肌腱後,顯露...
5、切開關節囊 在關節囊上作“t”形切口,翻開囊壁即見髁狀突。6、切斷髁狀突 部分切除術系在距髁狀突頂部下2-3cm處切斷。全切除術時系在髁狀突頸部切斷。手術時可用圓鑽鑽幾個洞,再用骨鑿鑿斷。注意勿傷及位於髁狀突頸部後方的頜內動脈。7、縫合 修整骨斷端,沖洗創口,清除碎骨片,止血,縫合關節囊...
先沿髖臼的邊緣1.5~2cm處弧形切開增厚的關節囊,檢查關節囊有無狹窄變形。股骨頭向髖臼後上方脫位,常使髂腰肌攣縮,成為一條索帶,壓迫關節囊成葫蘆形而妨礙股骨頭復位。遇此應將髂腰肌在止點切斷或作Z形延長(圖4),再切開關節囊狹窄部。然後,屈曲、外旋髖關節,從關節囊內顯露並探查髖臼和其後上方的股...
手術步驟 手術大體步驟:①通常在髕骨兩旁作前外側及前內側切口,切開筋膜和髕骨旁支持韌帶,即可顯露關節囊。②縱行切開關節囊,吸出膿液,徹底沖洗,並清除腔內所有纖維蛋白滲出物和壞死、脫落的軟骨片屑。③根據感染程度,可一期縫合關節囊並閉合皮膚切口。亦可採取閉合沖洗和負壓吸引。術後併發症 病理性膝關節脫位。
4.肩關節脫位並發肱骨外科頸折切開復位時,應切開關節囊,在直視下進行復位較為容易,且不易引起血管、神經的損傷。術後處理 1.術後用外展支架固定,使傷肩呈外展45°,前屈20°,外旋25°。2.病人半臥位,睡覺時應墊好外展支架,不使發生旋轉而再脫位。3.術後2周,拆線並拔出克氏針。繼續用外展支架固定,...
前外側入路切開復位術用於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手術治療。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較常見的髖關節畸形。特點是在初生時,多數病兒為部分股骨頭脫出髖臼,少數則為完全脫出髖臼。病變累及髖臼、股骨頭、關節囊和髖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本病有兩種類型,即典型性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和畸胎型髖關節脫位。後者極少見,為胚胎...
2.踝前外側切開引流術 自外踝前趾長伸肌腱外側做5~6cm切口,向內側牽開趾長伸肌腱,切開關節囊,生理鹽水沖洗後,留置灌注引流管。自切口旁皮膚切口穿出,縫合切口。有時為充分引流,可同時做踝前內側與前外側切開引流,各置入一條塑膠管,術後進行沖洗治療。3.踝後內側切開引流術 自內踝後跟腱內側緣前做直...
1.注意術中均切斷了肌肉起止點,失血雖然不多,但手術損傷較大,應保證輸液、輸血。2.皮瓣最好分兩次切開完成。先做前、內切口,後做後、外切口,以減少出血。3.對股動脈的結紮,應儘量高位。應在股深動脈分出之前進行結紮,這樣可以減少創面的出血或滲血。4.由於髖關節離斷術對機體刺激較大,容易導致休克。
手術步驟 1.切口 在近側趾間關節背面做梭形切口,將皮膚、胼胝和滑囊一併切除。2.顯露關節切除軟骨面 切斷伸趾肌腱,切開關節囊,剝離側副韌帶,將近節趾骨頭露出,用骨刀或電鋸切除關節軟骨面,鑽頭擴大中間趾骨髓腔。3.固定融合 將近側趾骨做成骨栓,插到中間趾骨的髓腔內。4.縫合切口 切口縫合2~3針,足趾...
手術相關解剖。麻醉和體位 病人仰臥,在充氣止血帶下手術。局麻或硬膜外麻醉。手術步驟 1.切口 膝前內側切口在髕骨內緣旁,前外側切口在髕骨外緣旁,自髕骨上極上方開始,沿髕骨向下至髕骨下極後,轉向脛骨結節,切開皮膚、皮下,即為關節囊,沿切口方向切開關節囊及滑膜,即進入關節,用生理鹽水沖洗關節。2.在引流...
④沿股骨頸方向,切開關節囊,解除髂腰肌腱壓迫所致的關節囊狹窄部,必要時可做“十”字形切開關節囊。⑤患髖屈曲、外展、內旋,將脫位的股骨頭復入髖臼,復位後的股骨頭常撐開關節囊切口。關節囊不必縫合,也不縫合內收肌。手術併發症 髂骨粘連;股骨上端骨性畸形。術後護理 術後護理用一個半髖“人”字石膏固定...
手術步驟 顯露 經背側角形切口,使其尖端位於跖趾關節的外側。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顯露伸肌腱腱膜。切斷並結紮淺靜脈。顯露覆蓋於跖趾關節的伸肌腱擴張部。確認附著於伸趾長肌部的伸趾短肌,在此聯合部切斷並切除2~3mm。在伸趾長肌腱外側切開伸肌腱帽,將其牽向內側。縱行切開關節囊,向內外剝離以顯露跖骨頭,...
經後外側切口分離緊張的髂脛束和股二頭肌腱,將前者橫斷,後者做Z形延長切斷。經後內側切口分離緊張的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肌腱,在不同水平做Z形延長切斷。此時可試行將患膝伸直一些,如伸直滿意,即可結束手術,將切斷的肌腱延長縫合。如畸形矯正不充分,應進行後側關節囊切開。3.切開後側關節囊 ...
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療骨關節脫位的方法是切開復位術。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臂叢麻醉。2.術前準備 準備氣囊止血帶。適應證 拇指掌指關節脫位手法整復失敗;3周以內的陳舊性脫位。手術步驟 手術大體步驟:①以拇指掌指關節做橫切口。②牽開切口,即可見脫出的掌骨頭,檢查影響關節復位的原因。如關節囊與拇...
②將肱骨外旋,顯露肩胛下肌腱,將肌腱下緣的靜脈叢結紮切斷,在距肱骨小結節部約0.5cm處切斷肩胛下肌腱,在盂緣外側順盂緣直切開關節囊。③用骨刮匙搔刮修整前側盂唇的損傷面,在前側盂緣上鑽4個小孔,把關節囊外側瓣的游離緣縫至盂緣的4個小孔上。然後將關節囊的內側瓣重疊縫合於外側瓣上。縫合肩胛下肌。...
②切開關節囊,清除嵌入關節的軟組織或碎骨片,牽引足部使之復位。復位後縫合關節囊。修復韌帶:在距骨體和距骨頸斜行鑽孔,用抽出鋼絲固定。淺部韌帶用不吸收線縫合,在內踝鑽2~3個小孔,將縫線穿過小孔做縫合。③分層縫合。術後併發症 創傷性骨關節炎。術後護理 術後用大腿石膏固定,膝關節屈曲30°~45°,踝...
縱行切開關節囊,將肩胛盂前唇的肩胛頸上稍予分離以備縫合,用粗絲線將外方關節囊(或切除部分鬆弛關節囊)與肩胛盂唇軟骨做褥式縫合,上肢呈內旋位拉緊縫線打結。再將關節囊與肩胛下肌內側端覆蓋於外側殘端淺面,重疊縫合,喙肱肌與二頭肌短頭縫合原處。用等滲鹽水沖洗傷口,徹底止血,按層次縫合切口。術後處理...
1.脊柱腰段強直患者,不宜施行髖關節融合術。2.雙髖關節均有病變,選擇病變嚴重一側做融合術,較輕一側做成形術。3.同側膝關節僵直,合併對側髖、膝關節病變者。4.有心肺功能障礙、病人年齡較小或過老(一般指50歲)。手術步驟 1.切口 多取前外側切口。2.脫位 切開關節囊後首先使關節脫位,髖稍屈曲、內收和...
若骨折後無移位可非手術治療,屈肘位石膏托固定6~8周。若骨折有明顯移位者可行肱骨內髁骨折切開復位術手術治療。術前準備 常規術前檢查。麻醉和體位 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仰臥位,患肢外展60°放在外展台上,於上臂近端上充氣止血帶。手術步驟 1.切口 自肱骨內髁上5~7cm經內髁向下2cm做一縱行切口,切開關節囊,...
關節損傷最易發生的合併症是關節粘連和關節內骨折畸形癒合,影響運動功能。早期處理必須做好關節腔內的清創和注意修復關節面。1.處理要點:(1)關節切開:如創口較小或只有關節囊損傷,可將原創口擴大;如擴大原創口可能造成重要組織損傷以及關節骨折須特殊處理或關節腔污染嚴重時,則應採用關節部的標準切口,以能充分...
2.以腫物為中心切開皮膚,切口可稍大,注意分離保護皮下神經組織。切開皮下筋膜和腕背韌帶,解剖分離顯露囊腫壁頂部,牽拉提起,用止血鉗仔細剝離至囊腫根部。有的囊腫蒂部穿經肌腱與肌腱之間,手術中應小心地牽開肌腱,充分顯露其蒂部。剝離過程中,囊壁一旦破裂,可用止血鉗夾住破裂部位,以保持囊腫的充盈狀態,...
5、切開關節囊 在關節囊上作“t”形切口,翻開囊壁即見髁狀突。6、切斷髁狀突 部分切除術系在距髁狀突頂部下2-3cm處切斷。全切除術時系在髁狀突頸部切斷。手術時可用圓鑽鑽幾個洞,再用骨鑿鑿斷。注意勿傷及位於髁狀突頸部後方的頜內動脈。7、縫合 修整骨斷端,沖洗創口,清除碎骨片,止血,縫合關節囊...
術前準備 術前檢查全身情況,配備止血帶。適應證 麻痹性髖關節脫位,髖臼過淺,股骨頭扁平者。禁忌證 伴有髖關節脫位者。手術步驟 手術大體步驟:①取髖關節前外側改良Smith-Petersen切口。顯露髖關節,從股骨大粗隆外側向下達大腿中部,切取一條蒂部位於大粗隆部下緣的髂脛束條。②切開關節囊,於關節囊上做截骨...
3.準備牽引手術台,保持術中在牽引下手術。麻醉 全麻,骶管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顯露 用髖關節前外側顯露途徑(見髖關節顯露途徑)。將雙下肢固定於牽引手術台的牽引足板上,會陰部置立柱作反牽引。切開後要求顯露髂骨的前1/3內、外側面,達到坐骨大切跡的前後方。2.切開復位 在關節囊前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