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川省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5年2月15日,《四川日報》發表四川省財政廳在2015年1月28日在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的《關於四川省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該《報告》分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2部分。2015年財稅政策是:完善財政收入制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支持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持續加強民生保障;健全教育科技投入機制,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健全財政支農政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建設美麗四川;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建設節約型政府。2015年財政改革與財政工作內容是:紮實推進依法理財;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努力做好開源節流;切實保障改善民生;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四川省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 報告機關四川省財政廳
  • 報告時間:2015年1月28日
  • 公布時間:2015年2月15日
簡述,報告,

簡述

2015年2月15日,《四川日報》發表四川省財政廳在2015年1月28日在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的《關於四川省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報告

關於四川省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5年1月28日在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四川省財政廳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託,現將四川省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提請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4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巨觀經濟形勢,全省各級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人大和省政協的監督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三次、四次、五次全會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始終保持專注發展定力,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全省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此基礎上,財政改革發展取得新進展,財政運行總體平穩。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收入增長穩中趨緩。全省各級積極應對巨觀經濟下行、結構性減稅、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因素影響,依法組織財政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3058.5億元,完成預算的99.9%,增長9.8%。其中:稅收收入2311.7億元,增長9.9%;非稅收入746.8億元,增長9.7%。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770.5億元,完成預算的97%,同口徑增長6.6%。
支出結構繼續最佳化。面對巨大的增支壓力,全省各級繼續加大資金統籌力度,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全力保障中央和省重大決策部署實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實現6784.3億元,完成預算的92.8%,增長9.1%。其中: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47.2億元,完成預算的80.7%,同口徑增長7.1%。全省民生支出4410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65%,提高0.9個百分點;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支出1309.3億元,占比為19.3%,提高0.1個百分點;行政成本支出1065億元,占比為15.7%,降低1個百分點。
收支預算實現平衡。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中央補助、上年結餘資金、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等收入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7536.7億元。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上繳中央支出、償還地方政府債券等支出6875.2億元後,全省結餘資金661.5億元。結餘資金按規定清理後,用於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31.4億元、因項目跨年實施需要結轉下年繼續使用的資金530.1億元。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中央補助、上年結餘資金、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等收入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4732億元。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補助市縣支出、上繳中央支出、償還地方政府債券等支出4499.6億元後,省級結餘資金232.4億元。結餘資金按規定清理後,用於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9.7億元、因項目跨年實施需要結轉下年繼續使用的資金202.7億元。2014年全省和省級均實現了收支平衡。
需要特別報告的是: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年初預算相比短收23.7億元,主要是巨觀經濟下行、省以下分稅制財政體制調整、結構性減稅、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因素造成的。對省級出現的短收,已通過調減預備費、壓減結餘資金予以消化,實現了預算平衡。
省級一般公共預算年初安排的預備費16億元主要用於:彌補省級短收149705萬元,冬令春荒困難民眾生活補助7745萬元,雲南省魯甸地震災區捐款和越西地震災後重建補助等2550萬元。
省級結轉資金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方面21億元,教育、科技、文化和體育方面21.2億元,衛生、計生和社保方面33.5億元,農林水和糧油儲備方面16.5億元,交通運輸和國債還本付息方面7.4億元,國土、氣象和住房保障方面15.7億元,節能環保、資源勘探和商業服務業方面12.8億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實現2371.2億元(其中:國土方面收入2053.1億元),完成預算的155.5%,增長0.6%;加上中央補助、上年結餘資金等收入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2905.4億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實現2408.8億元(其中:國土方面支出2076.5億元),完成預算的82.9%,增長2.2%,主要用於征地和拆遷補償、城市公共設施、水利工程、文化教育、體育事業、社會福利等。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後,全省結餘資金496.6億元。
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實現93.3億元,完成預算的112.7%,增長0.7%;加上中央補助、上年結餘資金等收入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206.4億元。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實現28.2億元,完成預算的50.9%,增長1.5%。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補助市縣支出後,省級結餘資金27.2億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實現13.5億元,完成預算的100%;加上上年結餘資金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20.6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實現18.9億元,完成預算的91.6%,主要用於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對國有企業的資本金注入及國有企業政策性補貼等。收入總量減去支出後,全省結餘資金1.7億元。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實現3.1億元,完成預算的100%;加上上年結餘資金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7.1億元。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實現6.1億元,完成預算的86.4%,主要用於支持省屬優勢企業做大做強、促進高端產業發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監獄布局調整等。收入總量減去支出後,省級結餘資金1億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實現2239.3億元,完成預算的102.6%;加上上年結餘資金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4933億元。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實現2015.4億元,完成預算的101.1%,主要用於按時足額兌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以及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待遇水平。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後,全省結餘資金2917.6億元。
省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實現1329.9億元,完成預算的99.9%;加上上年結餘資金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3063億元。省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實現1260.1億元,完成預算的100.1%,主要用於按時足額兌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省本級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待遇水平。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補助市縣支出、上繳統籌基金等支出後,省級結餘資金1802.9億元(含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餘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金省級調劑金結餘)。
(五)全省一般公共預算重點支出情況
2014年,全省各級繼續最佳化支出結構,統籌安排財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一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全省投入739億元,增長8.8%,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發展新動力。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七大優勢產業,推進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發展,實施“51025”重點園區培育計畫。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支持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率先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試點工程。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加大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投入力度,支持重點產品開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繼續淘汰落後產能,推動過剩產能化解,關閉126處小煤礦,淘汰505戶企業落後產能。
二是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省投入570億元,增長10.8%,紮實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支持第二批“百鎮建設行動”和城市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實施交通建設“八大工程”,新改建農村公路2.2萬公里,建成公路路側護欄1.4萬公里。支持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和續建147個大中型水利工程,綜合治理中小河道超過400公里,加固整治2000餘座病險水庫,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
三是繼續加大 “三農”投入。全省投入2863億元,增長10.7%,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深入推進第二輪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培育提升,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促進農民增收。深入實施小農水重點縣、糧食生產能力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新建高標準農田219萬畝,著力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加強新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60個省級新農村成片推進示範縣建設,在1.6萬個村建成2.3萬個公益事業項目。給予3萬餘個行政村公共服務設施運行維護補助,著力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深入開展“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推進500個貧困村整村扶貧,切實改善農村困難民眾生產生活條件。
四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省投入1049億元,增長8.6%,支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啟動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新建、改擴建468所城鄉公辦幼稚園,進一步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改善貧困地區學生學習和教師生活條件,實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免費接受義務教育政策,實現義務教育全免費。全面免除45萬名普通高中貧困學生學費,實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推動高中教育發展。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畫。落實中職全面免學費政策,支持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穩定本科高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完善高等教育財政支持機制,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五是繼續完善醫療社保體系。全省投入1507億元,增長9.8%,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提升社會保障水平。投入醫療衛生資金581億元,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支持基層醫療機構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投入社會保障資金883億元,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全面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低限制度,加大對殘疾人、三無人員、五保戶、孤兒等特殊群體的保障力度。投入就業補助資金43億元,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落實就業促進與援助政策,實施符合條件的退役士兵免費參加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政策,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
六是改善城鄉住房條件。全省投入298億元,增長33.1%,實施“百萬安居工程建設行動”,著力改善城鄉居民住房條件。開工建設11.2萬套保障性住房,啟動40.6萬戶危舊房棚戶區改造,讓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更多城鎮困難民眾。實施16萬戶農村危舊房改造工程,推進2.3萬戶“彝家新寨”住房建設,實施2萬戶“藏區新居”建設,支持“摩梭家園”和“巴山新居”建設,讓更多農村困難民眾住上安全結實的新房。
七是支持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全省投入135億元,增長9.2%,支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促進體育事業全面發展。投入文化發展資金124億元,落實“五館”免費開放,支持廣電新聞出版事業發展,加強重點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展送文化下鄉(進社區)等公益性文化活動,推進鄉鎮村綜合文化站(室)建設,加快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投入體育發展資金11億元,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實施體育場館免(低)收費開放,成功舉辦第十二屆省運會等體育賽事,促進民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
八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省投入618億元,增長9.3%,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大污染防治投入力度,減少主要污染物總量排放,加強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和飲用水源保護。全面開展盆地灰霾治理,探索建立大氣污染治理激勵機制。改善城鄉環境,推進92個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支持創建1000個“美麗鄉村”。支持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管護1.8億餘畝國有天然林,落實新一輪退耕還林任務65萬畝,發放7000萬畝草原禁牧補助和1.42億畝草畜平衡獎勵,深入開展防沙治沙和農業綜合開發循環經濟項目試點。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力度,治理100餘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完成近2萬農戶避險搬遷,加快災區生態修復和治理。
九是保障地震災後重建。積極籌集“4·20”蘆山強烈地震重建資金,及時下達資金預算,合理調度資金,加強資金監管,支持災區科學重建、跨越發展。截至2014年底,中央和省級重建資金已到位496億元,占總額的88.5%。下達康定地震救災資金0.6億元,全力支持災區州縣搶險救災和應急安置。制定支持康定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政策。安排越西地震補助資金1300萬元,重點支持搶險救災和農房重建。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重點方面的財政投入統計中,部分項目存在歸類口徑交叉。同時,全省和省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為2014年12月31日快報統計數據,在完成決算審查匯總並與中央財政辦理結算後將會有一些變化,屆時再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
(六)落實省人大預決算審查意見情況
2014年,省政府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人大及其常委會關於財政預決算草案、預算執行情況的審查意見,密切與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溝通聯繫,邀請人大代表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主動接受人大代表監督指導。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7件、政協委員提案52件,反饋滿意率達到100%。同時,針對代表、委員普遍關注的問題和提出的意見建議,結合財政改革發展實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主動作為,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努力開源節流盤活存量。面對巨觀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密切跟蹤財政經濟形勢,努力培植財源,加強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征管,確保依法徵收、應收盡收。貫徹落實“約法三章”要求,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及其他一般性支出,2014年全省“三公”經費減少20%。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深化專項資金管理改革,集中力量做好各項重點支出的資金保障工作。2015年預算編制中,省級專項預算項目個數在2014年壓縮40%的基礎上再壓縮10%。實施預算執行中期評估,認真清理存量資金,加強結餘結轉資金管理,最大限度激活存量資金潛力。2014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執行進度提高2個百分點,省級提高0.8個百分點;全省結轉資金規模減少16.3%,省級減少4.3%。
二是支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出台穩定經濟成長的財稅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全面落實“營改增”等各項結構性減稅政策,取消合併5項省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停收和免收國家設立的22項收費地方收入部分,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實施財政金融互動,著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引導社會資金加大投入。完善以間接方式為主的財政支持產業發展體系,提高財政促發展的實效性。加大民生投入,實施“十項民生工程”和19件民生實事,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2014年,全省各級“十項民生工程”和19件民生實事預算執行總額達到1615.8億元,占計畫安排總額的130.2%。
三是切實加大對下幫扶力度。按照“整體能力提高、財力重心下移”的基本思路,將原省與市縣共享的印花稅、契稅省級部分下劃市縣,作為市縣固定收入;將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由按企業隸屬關係劃分收入歸屬調整為省與市縣按比例分享,著力擴大市縣財力規模,夯實底部發展基礎。2014年,省級財政淨讓利市縣收入增量超過16億元,市縣地方稅收收入占全省地方稅收收入的比重達到70.4%,提高1.6個百分點。調整完善新增7個民族待遇縣財政體制,省級暫不分享其收入,下劃收入約7億元。進一步最佳化轉移支付結構,實施定向財力轉移支付改革,2014年省對市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定向財力轉移支付補助占轉移支付補助總量的比重為51.7%,提高1.3個百分點。健全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將除三州和成都市所轄縣(市)外的78個縣(市)全部納入擴權強縣改革範圍。加大對基層財政的支持力度,2014年省補助市縣3462.8億元,縣級支出占全省支出的比重為69%,提高1個百分點。
四是推進預算信息公開。按照建立公開透明預算制度的要求,繼續擴大公開範圍,細化公開內容。健全完善預算信息公開辦法,加強督促指導,確保工作推進有力有序。在全省各級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省市縣三級政府預決算、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向社會公開。省級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全部細化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部門“三公”經費預決算實現按總額和分項數額分別公開,並將增減變化原因和資金使用績效一併公開。
五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強化考核問責,將債務風險管控作為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市(州)政府目標考核和縣域經濟發展考核的重要指標。及時實施風險預警提示,將市縣債務風險作為2014年地方政府債券轉貸額度分配的重要因素。開展土地儲備融資規模核定,向69個土地儲備機構核發了《土地儲備機構融資規模控制卡》。全面開展地方政府存量債務清理甄別工作,為推進政府債務納入預算管理、實施債務規模控制、防範債務風險奠定了基礎。目前,全省存量債務清理甄別結果已按規定上報,待國務院批准鎖定後,屆時再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需要特別報告的是:2009年至2014年,財政部共代我省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030億元,額度居全國第一位。對截至2014年底已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券373億元,全省各級均已按期足額償還;對2015年即將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券121億元,全省各級已制訂了還款計畫並落實了還款資金來源。
與此同時,全省各級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主動作為,全面推進財政改革,切實加強財政監督管理。但當前財政運行管理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收支平衡壓力增大;預算約束有待進一步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財政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式亟待改進,資金使用績效需進一步提高。對於這些問題,全省各級將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財政收入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同時,支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改善民生以及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都需要增加投入。為此,2015年財政工作和預算安排,要切實貫徹新《預算法》,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支持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2015年財稅政策
根據《國務院關於編制2015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要求和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15年財稅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完善財政收入制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做到依法徵收、應收盡收,不收過頭稅。全面貫徹國家關於推進稅收制度改革的部署,落實“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政策。清理規範稅收收入、非稅收入、財政支出等優惠政策。按規定將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業建設費等11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的比例。
二是支持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堅持不懈地抓好七大優勢產業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力量推進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逐步減少競爭性領域專項投入。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推廣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逐步健全財政支持產業發展體系,推進與金融資本相結合,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增加投入,促進經濟發展。加強重點領域投資,進一步加大對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
三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持續加強民生保障。加大民生投入,努力解決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民生問題,確保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的比重穩定在65%左右。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適當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落實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標政策。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強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支持體育事業發展,促進全民健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實施棚戶區和農村危舊房改造。
四是健全教育科技投入機制,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把教育、科技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予以保障,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財政生均撥款制度,引導企業和民間資本參與舉辦職業教育。推進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教師周轉房建設,改善教師生活條件。進一步健全高等教育撥款制度。最佳化財政科技支出結構,重點支持公共科技活動,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積極推進財政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推進實施重大科技專項。
五是健全財政支農政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完善農業資源保護政策,繼續加大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漁業資源保護等投入。建立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著力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推進新村基礎設施和新農村成片推進示範縣建設,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村。支持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推進財政支農資金形成資產股權量化改革試點。深入實施“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促進農業開放合作。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村體制機制創新。
六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建設美麗四川。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支持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推進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完善財政補助政策。繼續淘汰落後產能,加快促進高能耗行業轉型發展。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加強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和污染物排放監管。落實國家關於深化價格改革、理順資源能源價格形成機制、調整油價補貼機制的政策措施,促進節能減排。繼續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加強農業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
七是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建設節約型政府。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認真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堅持從嚴從簡,勤儉辦一切事業,全面貫徹落實“約法三章”,建設節約型機關。加強預算執行全過程動態監控,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別是“三公”經費和差旅、會議、活動等公務支出。加快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長效機制。強化全過程績效預算管理,著力提升財政支出績效。
(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趨勢、國家巨觀調控總體要求,以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確定的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重點任務,按照“收入預算實事求是、積極穩妥”、“支出預算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勤儉節約”的原則,對2015年財政預算安排如下:
1.全省財政預算草案
按照國務院關於收入預算編制的要求,綜合考慮巨觀經濟下行、結構性減稅、簡政放權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因素影響,2015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安排為3364.4億元(含按規定將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的76.5億元),增長7.5%;加上中央對我省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2158.6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75億元、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用於民生方面的資金2.8億元;扣除上繳中央支出16.2億元後,收入總量為5584.6億元。在此基礎上,加上中央提前通知專項轉移支付補助732.1億元後,收入總量達到6316.7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為6316.7億元,增長7.2%。
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為1525.4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對應安排原則,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為1525.4億元。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為28.8億元,加上上年結餘資金1.7億元,收入總量為30.5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全省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為30.5億元。
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算為2361.4億元,加上上年結餘資金2917.6億元,收入總量為5279億元。按照現行社會保險支出政策,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算為2290億元,結餘資金為2989億元。
全省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是根據2014年全省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收支政策完成的代編預算,待各級預算編制完成並經本級人代會批准後,屆時再將匯總情況報省人大常委會備案。
2.省級財政預算草案
根據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和現行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2015年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相應安排為828.3億元(含按規定將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的11.4億元),增長7.5%;加上中央對我省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2158.6億元、動用省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6億元、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用於民生方面的資金0.5億元;扣除補助市縣支出等1724.6億元後,收入總量為1328.8億元。在此基礎上,加上中央提前通知專項轉移支付補助732.1億元後,收入總量達到2060.9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為2060.9億元,增長7.1%。其中:用於本級830.5億元;用於市縣1230.4億元。
省級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為74.5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對應安排原則,省級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為74.5億元,主要用於土地整理、農網還貸、水利工程、體育事業、社會福利等。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為3.4億元,加上上年結餘資金1億元,收入總量為4.4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省級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為4.4億元,主要用於解決化工、煤炭等行業的省屬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和改革成本、監獄布局調整等。
省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算為1364.2億元,加上上年結餘資金1802.9億元,收入總量為3167.1億元。按照現行社會保險支出政策,省級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算為1426.6億元,結餘資金1740.5億元(含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餘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金省級調劑金結餘)。省級社會保險基金主要用於按時足額兌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進一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省本級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待遇水平。
需要特別報告的是:按規定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安排2015年支出後,省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餘額為32.8億元。
3.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
(1)支持教育發展:安排資金218.6億元,增長11.3%。其中:
一是安排學前教育資金12.8億元。建設400所城鄉公辦幼稚園,減免57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及民族地區在園幼兒保教費,繼續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二是安排義務教育資金78.8億元。鞏固義務教育“三免一補”城鄉全覆蓋成果,給予高海拔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取暖補助,支持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建設1萬套農村教師周轉房,繼續加大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力度。
三是安排高中教育資金7.1億元。按年生均200元標準補助全省644所公辦普通高中辦學經費,提高生均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四是安排職業教育資金35.3億元。鞏固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費政策,將民辦中職學校三年級學生納入免學費範圍。支持50所中職學校加強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建設。繼續實施藏區、彝區“9+3”免費職業教育,惠及約2.4萬名藏區、彝區學生。
五是安排高等教育資金74.5億元。保持地方本科高校生均經費財政撥款水平,適當提高高職院校生均經費財政撥款水平,支持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2)促進文體傳媒事業發展:安排資金49.1億元,增長8.3%。其中:
一是安排基層文化建設資金14.7億元。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活動室、農村電影固定放映點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平台,繼續實施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工程,切實提升基層文化服務水平。
二是安排“五館”免費開放資金1.2億元。鞏固博物館、紀念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成果,保障場館基本運行和陳列布展經費需要。
三是安排文化產業發展資金1.9億元。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建設文化產業發展平台,支持特色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生產及媒體融合發展等重點項目。
四是安排體育事業發展資金3.6億元。積極發展全民健身事業,促進競技體育發展,振興“三大球”,備戰里約奧運會和第十三屆全運會。
(3)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安排資金393.1億元,增長8.1%。其中:
一是安排養老保險補助資金248.6億元。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落實中央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政策,確保610餘萬名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確保1200餘萬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基礎養老金按標準及時足額發放,繼續提高參保率,及時足額撥付參保繳費人員繳費補貼。
二是安排困難民眾救助資金12.3億元。提高城鄉低保和優撫對象補助水平,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及時為困難民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向84萬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
三是安排社會養老服務資金9.6億元。新建改造8萬張養老床位,建設2400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200萬名困難家庭的失能老人和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四是安排就業創業資金32.1億元。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擴大就業規模,開展就業援助和促進就業工作,支持就業重點群體就業。落實“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新思路,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繼續實施小額擔保貸款風險補償和貼息政策,扶持帶動6萬餘人創業就業。
(4)強化衛生計生保障:安排資金139.5億元,增長9.3%。其中:
一是安排醫療保險(救助)補助資金53.2億元。確保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達到年人均380元,鞏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成果。繼續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加大重特大疾病保障力度,繼續實施疾病應急救助制度。
二是安排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25.9億元。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達到年人均40元。以老年人、兒童、慢性疾病患者、孕產婦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等十一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三是安排醫療機構發展和創新資金15.5億元。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推動醫療機構創新發展模式,整合優質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繼續實施取消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加成政策,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力爭基本藥物實際銷售價格比制度實施前下降30%。此外,安排中醫藥發展資金2.1億元,支持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
四是安排計畫生育獎勵扶助資金15.6億元。向符合條件的農村計畫生育家庭夫妻發放獎勵扶助金,向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的夫妻發放特別扶助金,向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父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向符合條件的少數民族育齡夫妻發放一次性獎勵金。
(5)加強生態環保建設:安排資金75.3億元,增長9.5%。其中:
一是安排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資金47.9億元。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工程,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提升生態保護功能,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實施農村沼氣工程,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支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減少農村面源污染。
二是安排環境污染綜合治理資金15.3億元。支持重點區域(流域)、重點行業(領域)以及重點項目污染治理,全面推進污染物總量減排。探索建立激勵機制,支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繼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支持建制鎮地下污水管網改造。
三是安排地質災害防治資金10億元。治理100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力爭完成2萬農戶避險搬遷,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6)支持工業轉型升級:安排資金82.6億元,增長6.2%。其中:
一是安排創新驅動和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發展資金30億元。繼續支持七大優勢產業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發展,加大對重大新興優勢產業的支持力度,抓好56個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加大對重大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獎勵力度,給予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風險補償,培育企業技術創新主體,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青年基金創新團隊、重點實驗室等加強套用基礎、前沿技術、社會公益技術和核心關鍵技術研發。
二是安排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資金12億元。支持實施500個重點技改項目,推進工業企業提質增效。培育發展大企業大集團,促進企業兼併重組。淘汰400戶以上企業落後產能,有序推進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整合化解過剩產能,開展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綠色低碳等示範項目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三是安排工業穩增長和園區建設資金6億元。認真落實工業經濟穩增長措施,強化工業生產要素保障,支持企業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促進產業園區發展,重點推進融資擔保、創新研發、中小企業孵化器、生產性物流等產業配套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園區產業發展承載能力,提升產業集聚效應。
四是安排中小微企業發展資金12.9億元。設立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支持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升自主創新和市場開拓能力。進一步加強財政金融互動,促進金融資本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7)夯實農業基礎:安排資金270.4億元,增長10.1%。其中:
一是安排農業生產能力建設資金67.3億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生產能力提升工程、現代農業千億示範工程、農機化推進工程,健全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夯實農業發展基礎,保障糧食安全。
二是安排現代農業發展資金89.8億元。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繼續推進現代農業、林業和畜牧業重點縣發展,實施水產保增工程,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健全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集聚發展。
三是安排扶貧資金34.7億元。繼續實施“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推進“五大扶貧工程”,全面提升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四是安排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資金12.5億元。擴大政策實施範圍,實現全省行政村全覆蓋。對村內戶外公共服務設施運行維護給予補助,按照村民民主決策方式管理使用資金,全面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管理水平。
五是安排政策性農業保險補助資金13.2億元。繼續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力爭實現全省簽單保費27億元,為農業生產提供約2100億元的風險保障。試點巨災保險制度,切實提高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8)大力支持商貿服務業:安排資金33.7億元,增長11.8%。其中:一是安排現代服務業發展資金14.7億元。支持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打造西部商貿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推進電子商務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科技服務市場,不斷提高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二是安排開放型經濟發展資金7.4億元。促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產業轉型升級和出口結構最佳化,鼓勵企業擴大出口、自主創新和開拓國際市場。
三是安排旅遊發展資金3億元。支持旅遊品牌宣傳、市場拓展、景區規劃和基礎條件改善,繼續推進旅遊業快速發展。(9)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安排資金450.5億元,增長12.2%。其中:
一是安排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44億元。實施中央和省確定的重大項目以及社會事業、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等基本建設項目,加快推進藏區“十二五”規劃項目實施。
二是安排城鄉建設資金43.1億元。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實施“百鎮建設行動”,切實抓好天府新區等城市新區建設。支持新農村建設,加大對貧困山區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新村聚居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產村相融成片發展。
三是安排交通建設資金310.7億元。繼續推進交通建設“八大工程”,啟動實施農村公路集中攻堅,支持雅康高速、汶馬高速、岷江港航電綜合開發等交通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創新鐵路建設資金投融資方式,加快推進幹線鐵路建設。
四是安排水利建設資金52.7億元。繼續支持100餘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解決470萬農村人口和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深入推進重大水利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以及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10)改善城鄉住房條件:安排資金62.3億元,增長10.5%。其中:
一是安排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36.8億元。實施30萬戶危舊房棚戶區改造,繼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向農民工定向出租1萬套公租房。
二是安排農村住房建設資金16.6億元。實施15萬戶農村危舊房改造工程,重點推進1.7萬戶大小涼山“彝家新寨”、1.3萬戶“藏區新居”建設,支持“摩梭家園”和“巴山新居”建設。
(11)加強社會管理:安排資金271.8億元,主要用於保障行政運行、維護公共安全、促進社會穩定、增強政法經費保障和法制建設經費保障等方面。
(12)安排省級預備費14億元,主要用於預算執行中的自然災害救助救濟及其他難以預見的特殊開支。
此外,根據“4·20”蘆山強烈地震和康定地震災後重建規劃以及重建進展,安排“4·20”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資金13億元、康定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資金15億元。
以上收支預算安排,全面貫徹了省委十屆三次、四次、五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決策部署,對事關全省長遠發展大局的重大增支需求進行了合理安排。一是收入安排積極穩妥。收入預算安排與巨觀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相吻合,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原則。二是支出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民生支出占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62.6%,提高0.1個百分點;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支出占比為25.9%,提高0.4個百分點;行政成本支出占比為11.5%,降低0.5個百分點。三是支持重點更加突出。優先保障改善民生,繼續實施“十項民生工程”,突出辦好民眾急需急盼的20件民生大事。積極整合促進發展資金,繼續支持七大優勢產業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突出抓好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和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三大發展戰略”實施。
以上省級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查批准。除涉密單位外,省級122個部門2015年部門預算草案已全部報送大會,請予審查。
需要特別報告的是:2015年1月1日至預算草案批准前擬安排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2億元,主要用於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正常運轉所需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以及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政補助等必須的支出。
(三)2015年財政改革與財政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全省各級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保持專注發展定力,全面深化財稅改革,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切實保障改善民生,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政策保障和財力支撐。
一是紮實推進依法理財。認真落實新《預算法》關於預算編制、執行、調整和決算的各項規定,貫徹落實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主動接受人大監督。貫徹落實《四川省依法治省綱要》,嚴格依法理財,規範財經秩序,嚴肅財經紀律。增強財政法治理念,健全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完善財政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嚴格依法決策、依法執法。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促進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加強政府採購監管。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虛增虛列財政收支、擠占挪用和騙取套取財政資金、私設“小金庫”、亂髮錢物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建立健全債務規模控制、債券分配發行、債務預算管理、債務風險防範和考核問責等制度機制,切實防範財政風險。
二是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加強財源建設,大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充分發揮財政促進發展的槓桿作用。落實好“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政策。支持擴大消費需求,改善消費環境。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繼續加大對工業轉型升級的投入力度,支持傳統產業改造、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和新興產業培育,繼續完善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財政配套措施。大力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繼續加大“三農”投入,支持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最佳化政府投資結構,做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保障工作。建立健全支持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財政政策機制,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推動五大經濟區、天府新區、綿陽科技城和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片區)建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支持老工業城市和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加強財政金融互動配合,通過財政政策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地方經濟的支持。
三是努力做好開源節流。按規律辦事,科學促進增收。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切實抓好非稅收入解繳,確保財政收入及時足額入庫。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認真落實厲行節約制度機制,規範因公出國(境)、公務接待、會議、培訓和差旅費管理,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建立預算安排源頭審核控制機制,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
四是切實保障改善民生。認真落實各項民生政策,統籌安排民生資金,繼續實施“十項民生工程”,突出辦好20件民生大事。推進區域扶貧攻堅,健全精準扶貧機制,支持實施“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五大扶貧工程”以及藏區“六項民生計畫”和彝區“十項扶貧工程”。認真落實中央關於取消西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配套資金的政策。支持蘆山地震災區重建攻堅和康定地震災區重建工作,確保災區和諧穩定。完善民生投入各級共同分擔機制,創新各類社會主體參與民生建設的方式。加強民生資金執行監管,確保民生政策落實到位。
五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加強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銜接。建立透明預算制度,全面公開除涉密信息外的所有預決算信息。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科學編制“十三五”財政規劃。積極探索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研究編制三年滾動財政規劃。最佳化轉移支付制度,進一步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定向財力轉移支付占比,重點增加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建立健全專項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加大專項資金清理整合力度。硬化支出預算約束,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嚴格預算執行中期評估,加強結餘結轉資金管理,盤活存量資金。深化績效預算管理改革,紮實推進績效評價,強化評價結果運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改進財政支持方式,逐步健全以產業引導基金、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間接方式為主的財政支持產業發展體系。推廣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深化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改革。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財政改革發展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省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在省政協的支持幫助下,認真貫徹落實本次大會決議,改革創新、求真務實、紮實工作,為實現四川“兩個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