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指導意見

關於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指導意見

2024年6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指導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指導意見
  • 發布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
內容全文,答記者問,政策支持,

內容全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指導意見
發改環資〔2024〕89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水利(水務)廳(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住房城鄉建設廳(委、管委、局)、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
隨著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深入推進,以節水產品裝備製造、節水管理服務諮詢等為主要內容的節水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新質生產力和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節水產業,對於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以節水產業發展推動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堅持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協同發力,推動節水產業市場供需兩端有效銜接,促進科技創新和產品裝備有效供給,以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持續提升。到2027年,節水產業規模達到萬億,培育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初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創新為動力、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節水產業發展格局。到2035年,培育一批百億級龍頭企業,節水技術工藝、產品裝備製造和管理服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二、激發節水產業發展動力
(一)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加強省、市、縣三級行政區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指標管理,強化政府節水責任,發揮用水戶節水主體作用。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地下水超采地區應當嚴格控制高耗水產業項目建設,禁止新建並限期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高耗水產業項目。建立科學合理的節水評價標準,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應滿足節水標準要求。健全水資源監測體系,嚴格取用水監管。建立多部門聯動執法機制,嚴肅查處違法取用水行為。
(二)強化重點領域節水管理。推動全國年用水量規模以上的工業和服務業用水單位計畫用水管理全覆蓋。加強重點用水單位監管,開展重點行業水效對標達標。從嚴控制洗浴、洗車、洗滌、賓館等高耗水服務行業用水,積極推行水循環、梯級利用。積極發展節水灌溉,推動節水灌溉工程設施建設,灌溉工程設施應當符合節水技術標準。開展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積極推進非常規水開發利用。推動公共機構和場所節水改造,新建、改建、擴建公共建築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節水產品,優先採購使用一級水效產品。
(三)健全節水法規標準。積極落實《節約用水條例》,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出台地方節水法規,完善地方節水制度政策體系,夯實用水主體責任。加快研究建立節水統計制度。圍繞節水產業構建國家、行業、地方、團體和企業等不同層級的標準體系,加快節水標準制修訂,推動節水標準與國際標準銜接。建立用水定額動態更新機制,完善終端用水產品水效等級標準,加快制定一批引領節水產業發展的技術、工藝、裝備、檢測、評價、管理和服務等標準,鼓勵企業制定更加嚴格的企業標準。
(四)完善節水市場機制。全面實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價制度,合理確定階梯水量。全力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積極推行分檔水價,健全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健全完善非常規水開發利用相關市場機制,促進非常規水市場化交易。完善用水權制度體系,因地制宜推進流域間、地區間、行業間、用水戶間等多種形式的水權交易。
三、強化節水產品裝備供給
(五)推動節水產品裝備升級換代。支持企業加大研發、設計和生產,構建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的節水產品裝備供給體系,推動節水產品裝備製造數位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定期發布《國家成熟適用節水技術推廣目錄》《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制定國家節水產品認證目錄並納入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推廣先進節水裝備和產品,推動大規模節水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快淘汰落後的用水產品和設備。持續推進用水產品水效領跑者遴選等工作,樹立節水產品水效標桿。
(六)加強節水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嚴格落實節水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和水效標識管理制度,強化節水產品質量抽查,督促節水產品裝備製造企業嚴格按照技術標準要求組織生產,依法打擊水效虛標、認證結果造假等行為。加強節水產品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依法依規完善節水產品生產企業信用記錄,強化產品質量信息公開。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懲戒力度。
四、創新節水管理服務模式
(七)大力推廣契約節水管理。在高耗水行業和領域全面推廣契約節水管理,鼓勵探索節水管理模式創新。在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採用購買服務、託管等模式開展契約節水管理。在寫字樓、商場、機場、車站等公共建築,鼓勵採用社會資本參與方式開展契約節水管理。推動高耗水服務業開展契約節水管理改造。在火力發電、鋼鐵、紡織、造紙、石化和化工等高耗水工業企業及園區,強化水平衡測試服務,推廣使用再生水,因地制宜配套建設海水淡化工程,推進冷卻系統節水改造、工藝流程再造和智慧型系統管控,探索實施契約節水管理。拓展高效節水灌溉、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和水環境治理等方面市場,創新契約節水管理模式。促進節水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培育一批提供節水設計諮詢、系統集成、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數位化改造等綜合解決方案的第三方服務企業。
(八)強化用水計量監測管理。完善取用水計量監測和量值溯源體系,加強供用水精準計量管控。推動供用水線上計量體系,對不同水源、不同用途的水應當分別計量。推動供水企業開展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在高耗水企業、工業園區、大中型灌區等開展用水智慧型化管控。強化數字賦能,促進物聯網、人工智慧、數字孿生等技術與水系統管理技術深度融合,探索建立“網際網路+節水管理”典型套用場景,實現用水精準控制。加快國家水資源計量站建設,推動取用水計量設施定期核定、校準工作,提升用水計量管理水平。
五、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
(九)積極培育節水重點企業。著力推動節水企業的孵化、培育和壯大,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推動形成一批創新能力強、管理水平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節水產品設備生產企業和服務企業,在節水設計研發、產品裝備製造、工程建設、管理服務等領域形成一批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影響力大、帶動作用強的產業品牌。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產業鏈主引擎作用和聚合輻射效應,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協同配套,營造不同所有制企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產業生態。遴選一批重點用水行業水效領跑者,推動企業對標達標,提高用水效率。
(十)鼓勵節水產業集群發展。鼓勵各地結合自身需求和優勢,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節水產業集群。在創新要素集聚、製造業基礎雄厚的地區,大力發展節水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在西北乾旱地區、南方多雨地區以及黃河流域高耗水產業聚集地區,分別圍繞節水灌溉、裝備製造、調蓄防澇、工業節水改造等,培養形成一批專業化節水服務企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節水產業園區。
六、推動節水產業科技創新
(十一)鼓勵技術攻關與成果套用。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開展節水基礎研究和套用技術創新,推動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強化節水技術系統集成。圍繞行業技術難點加強協同攻關,著力突破有機廢水和高鹽廢水處理與循環利用、高效冷卻、高性能膜材料、高效催化劑和綠色藥劑、熱力和工藝系統節水、洗滌節水、智慧型監測與最佳化控制、非常規水利用等關鍵共性技術。做好行業節水關鍵核心及基礎共性技術智慧財產權戰略儲備,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建立全國性的節水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平台,推動節水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推廣套用。
(十二)深化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發揮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和相關行業科研院所作用,建設節水科技創新中心、實驗基地。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揭榜掛帥”,支持企業牽頭承擔節水國家科技計畫項目。加強節水、非常規水利用、節水裝備製造等相關學科建設,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聯合培養機制,培養節水學科套用型人才。
七、加強節水產業支持保障
(十三)強化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既有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水污染治理、水資源節約等項目予以支持;利用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鼓勵節水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落實好國家現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節水技術創新、裝備製造及產品的綠色消費。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支持用水消費品以舊換新和高效節水器具普及。推廣“節水貸”融資服務,探索推廣取水權、排污權等權益類抵押模式,加大對節水產業的信貸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節水企業通過發行綠色債券等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十四)積極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節水產品裝備展銷會、交易會和技術展示會,宣傳推廣成熟適用節水技術,為節水企業交流先進節水技術、深化對接合作搭建平台,激活節水產業供需市場。引導外資和民營資本加大對節水產業投資。鼓勵有條件的科研機構和高新企業更好參與相關國際水事活動,開展境外節水技術諮詢、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等技術、產品和服務合作,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十五)強化節水宣傳引導。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等主題宣傳活動,採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開展宣傳工作,強化節水科普,做好節水培訓,推廣節水產品和節水產業發展典型案例。將節水納入國民素質教育和中國小教育活動,加強國情水情教育,培育全民節水意識和文化。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社會監督作用,營造全社會惜水愛水節水的良好氛圍。
國家發展改革委
水  利  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農 業 農 村 部
2024年6月25日

答記者問

《關於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24〕898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就《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一下《指導意見》出台的背景及意義?
答:隨著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深入推進,以節水產品裝備製造、節水管理服務諮詢等為主要內容的節水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新質生產力和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年發布的《節約用水條例》明確“國家完善鼓勵和支持節水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近年來,通過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但也要看到,各領域節水空間仍有待加強,高質量節水產品裝備供給不足,節水管理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夯實節水工作的產業基礎,推動節水產品、裝備和服務有效供給,以節水產業發展推動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我委聯合水利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印發了《指導意見》。
問:《指導意見》提出了哪些發展目標?
答:節水產業涉及生產生活各個領域,以節水型產品裝備和專業節水服務為核心,與相關產業緊密融合。在綜合測算分析基礎上,《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節水產業規模達到萬億級別,培育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初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創新為動力、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節水產業發展格局。到2035年,培育一批百億級龍頭企業,節水技術工藝、產品裝備製造和管理服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問:推動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包括哪些重點任務?
答:《指導意見》部署了五方面重點任務。一是激發節水產業發展動力。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強化政府節水責任,發揮用水戶節水主體作用。強化重點領域節水管理,健全節水法規標準,積極落實《節約用水條例》,完善節水市場機制。二是強化節水產品裝備供給。推動節水產品裝備升級換代,推廣先進節水裝備和產品。加強節水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加強節水產品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三是創新節水管理服務模式。大力推廣契約節水管理,促進節水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強化用水計量監測管理,強化數字賦能,促進物聯網、人工智慧、數字孿生等技術與水系統管理技術深度融合。四是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積極培育節水重點企業,在節水設計研發、產品裝備製造、工程建設、管理服務等領域形成一批龍頭企業,鼓勵節水產業集群發展。五是推動節水產業科技創新。鼓勵技術攻關與成果套用,做好行業節水關鍵核心及基礎共性技術智慧財產權戰略儲備。深化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培養節水學科套用型人才。
問:如何保障《指導意見》落到實處?
答:《指導意見》部署了三方面支撐舉措。一是強化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既有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水污染治理、水資源節約等項目予以支持;利用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鼓勵節水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落實好國家現行節水稅收優惠政策,同時中央和地方財政聯動支持用水消費品以舊換新和高效節水器具普及。探索推廣“節水貸”,取水權、排污權抵押貸款等模式,加大對節水產業的信貸支持。二是積極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節水產品裝備展銷會、交易會和技術展示會。引導外資和民營資本加大對節水產業投資。鼓勵有條件的科研機構和高新企業更好參與相關國際水事活動。三是強化節水宣傳引導。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等主題宣傳活動,強化節水科普,做好節水培訓。將節水納入國民素質教育和中國小教育活動,加強國情水情教育。發揮輿論監督、社會監督作用,營造全社會惜水愛水節水的良好氛圍。

政策支持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於節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節約用水條例》,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進一步深化節水領域政銀合作,大力推動綠色金融支持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制定以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大金融支持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發展節水產業是習近平總書記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落實《節約用水條例》和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的重要舉措。推動節水產業創新發展,必須持續深入推進“兩手發力”,加快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促進的格局,不斷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寬節水產業資金籌措渠道。中國銀行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將進一步發揮綜合化、全球化的優勢,為節水產業發展提供全面的金融解決方案,提升節水產業金融服務水平,以綠色金融助力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聚焦金融支持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
(一)支持農業節水增效。包括節水灌溉、畜牧漁業節水、農村生活節水和灌區節水改造等。積極支持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糧食主產區、生態環境脆弱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和超載區等地區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與改造等。
(二)支持工業節水減排。包括工業節水改造、節水型工業企業和園區建設、工業廢水循環利用試點建設等。積極支持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節水改造,重點用水行業節水改造和用水系統集成最佳化等。
(三)支持城鎮節水降損。包括縣域節水型社會和節水型城市建設、高耗水服務業節水改造等。積極支持供水管網漏損治理,為節水型單位建設提供金融服務。
(四)支持非常規水利用。包括再生水處理回用項目、再生水管網建設項目、雨水收集利用項目、海水淡化項目、海水直接利用項目等。積極支持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區域的污水資源化利用工程,沿海缺水城市、沿海重點用水企業和園區的海水淡化利用工程,西北、華北、東北等具備條件地區的礦井水、微鹹水等非常規水利用工程。
(五)支持契約節水管理。包括節水效益分享型、節水效果保證型、用水費用託管型以及“效果保證+效益分享”“契約節水+水權交易”等契約節水管理模式,支持實施契約節水管理項目。
(六)支持節水產品生產和技術創新。包括節水工藝、技術、裝備和高水效等級用水產品的研發生產及推廣套用等。積極支持作物高效用水技術與製劑、節水灌溉技術與裝備、廢污水處理裝備、高效冷卻裝備、節水洗滌裝備、循環用水裝備、非常規水利用裝備、供水管網漏損檢測與治理裝備、用水計量監測與檢定標準裝備、一級水效標識和水效領跑者用水產品等科技創新、產品生產和成果轉化。
(七)支持節水型企業發展。積極服務獲得水效領跑者工業企業、節水標桿企業、節水型企業稱號的用水主體,支持其發展低耗水、高產出、節約集約的生產方式。
(八)支持節水服務。包括數字孿生節水項目、節水管理平台建設、節水設計、節水諮詢、水平衡測試等各類節水服務項目。
(九)支持的其他領域。經各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認可並納入各地節水產業發展項目庫的節水領域項目。支持其他具有節水功能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國家水網建設、水生態保護治理等。
三、完善金融支持節水產業的優惠政策
中國銀行積極支持節水型社會建設,將節水產業作為重點支持領域,充分把握項目特點,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台作用,精準對接融資需求,加大信貸優惠力度,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
(一)最佳化信貸支持。在授信額度方面,中國銀行對符合節水產業重點領域的主體提供不低於200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額度支持。在貸款期限方面,根據項目類型、現金流測算等因素合理確定,對於符合節水產業重點領域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水利部和中國銀行聯合確定的重點水利項目,最長可達45年;以銀團方式敘做的,貸款期限以銀團貸款期限為準;寬限期基於項目建設期合理確定。在貸款利率方面,對於符合條件的重點節水項目和企業,享受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貸款、高端製造業、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的利率優惠政策,優先保障信貸資源。在資本金比例方面,項目資本金比例要求一般執行20%,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社會民生補短板水利基礎設施項目,在投資回報機制明確、收益可靠、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最高可再降低5個百分點。在信用結構方面,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靈活採用多種抵質押擔保模式,優先支持省級以上水效領跑者、省級節水型單位、重點用水單位、信用評價等級良好及以上企業的節水項目。在還款計畫方面,根據節水項目建設運營周期合理設定還款計畫,可採取靈活安排方式,有效緩解項目還款壓力。
(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在客戶服務方面,支持將獲得水利部與有關部門評選“水效領跑者”的用水主體優先納入總行級和分行級重點客戶管理,享受相應的資源支持。在業務流程方面,支持符合認定條件的節水項目申請授信審批綠色通道。在同業合作方面,對於納入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清單的節水項目,積極會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做好配套融資落地,通過銀團貸款、聯合貸款等多種方式做好融資支持。
(三)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中國銀行充分發揮綜合化服務優勢,積極探索通過債券發行與承銷、股權投資、金融租賃、投資顧問等多種方式和各類金融產品工具,拓寬節水項目的融資渠道。積極參與水利基礎設施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工作,助力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水利有效投資。在交易服務方面,積極推廣用水權質押貸款,提供涵蓋交易、融資、結算、保函等一體的全流程產品服務體系。在數字金融方面,面向各流域管理機構、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數位化服務,打造智慧政務,以金融科技賦能助力政府數位化轉型。
四、強化金融支持節水工作保障機制
(一)深化政銀合作長效機制。水利部與中國銀行強化工作聯動,統籌推動節水產業發展。各流域管理機構、各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中國銀行各分行要建立健全政銀合作長效機制,加強業務交流與信息共享,不斷加大金融支持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力度。地方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信貸政策研究,善用、會用、用好金融信貸政策,結合項目實際和融資需求,會同中國銀行各級分支機構,加強項目前期策劃和融資方案設計,提升項目融資能力。
(二)全面建立常態化項目對接機制。各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中國銀行各分行要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梳理節水產業重點領域有效融資需求,建立節水產業發展項目庫。中國銀行各級分支機構要針對庫內項目形成項目融資台賬,重點跟進項目融資進展,緊盯信貸資金儘快投放、足額到位,推動水利及節水項目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對節水產業有關的重點企業,共同建立服務機制,打造節水領域示範先鋒。
(三)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樹牢底線思維,加強水利資金監管,著力防範化解資金風險;認真審核節水產業項目資格,嚴格節水載體認定程式。中國銀行各級分支機構要遵循市場化原則,落實項目資本金管理要求與還款來源,管好擔保資源,防止以任何形式違規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保障節水產業項目建設順利、項目信貸資金安全。節水產業項目和法人應加強自身債務槓桿約束,避免債務違約風險,積極探索多樣化的信貸風險分擔機制。
水利部 中國銀行
2024年4月24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