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故居

紀曉嵐故居

紀曉嵐故居,位於現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號,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原為岳飛二十一代孫、雍正時權臣、兵部尚書陝甘總督岳鐘琪的住宅。紀曉嵐在這裡住了兩個階段,分別是從11歲到39歲,和從48歲到82歲,前後總計62年。紀曉嵐於1805年去世後,因在珠巢街還有宅院,其子孫便將此宅“割半賃”與黃安濤,此後屢易主人,至1958年10月1日,晉陽飯莊在此開業,就再未有變遷。後晉陽飯莊搬出,2003年重修後改為紀念館,對外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紀曉嵐故居
  • 外文名稱:JiXiaoLan's Former Residence
  •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區珠市口西大街241號
  • 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8:00-18:00
  • 門票價格:10元
  • 著名景點:閱微草堂
  • 所屬國家:中國
  • 建議遊玩季節:四季皆可
  • 建議遊玩時長:1小時
  • 所屬城市:北京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景點美圖,實用信息,門票信息,開放時間,最佳季節,建議遊玩,交通信息,簡介,故居概貌,代表作品,歷史變遷,地名溯源,名家後代,政府聲音,參觀導航,人物簡介,流傳故事,故事一,故事二,其他信息,其他活動,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10元

開放時間

08:00-18:00

最佳季節

四季皆可

建議遊玩

1小時

交通信息

公交:乘坐5路或48路虎坊橋路口東下車即可
捷運:七號線虎坊橋站東北口

簡介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宣武區珠市口西大街(見珠市口)。兩進四合院格局,占地570平方米。民間內曾懸有“閱微草堂”匾額,後被直隸會館取走,改懸啟功書“閱微草堂舊址”匾額。院內原有海棠2株,現僅存1株。西側原有東西配房,以抄手遊廊與南北房相連,已改建。紀曉嵐去世後,其後人將宅子出售。20世紀20年代北洋政府議員劉少白曾居住該處,時稱“劉公館”。1930年劉公館成為在上海的中共中央與河北省委的秘密聯絡站。1931年梅蘭芳余叔岩李石曾張伯駒等在該處成立北京國劇學會,後又成為“富連成”京劇科班社址。1949年後曾為民主建國會、宣武黨校所在地。1958年改為晉陽飯莊。2003年故居重建後對外開放。內陳列有《景城紀氏家譜》、《評文心雕龍》、《傳世文集》、《閱微草堂筆記》及紀曉嵐六世孫女紀清漪捐出的明清瓷器。
紀曉嵐故居紀曉嵐故居

故居概貌

紀曉嵐故居是一所兩進四合院,緊臨晉陽飯莊。故宅中舊物有前院的藤蘿,後院的海棠,均為紀曉嵐親手栽種的。據說海棠樹還記錄了主人公的一段戀愛史!走進閱微草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陳列在展櫃裡的那桿長長的旱菸袋鍋。人所共知,紀曉嵐吸菸成癖,菸癮奇大。他的旱菸袋鍋是特別訂做的,一次能裝三四兩菸絲,編纂《四庫全書》時,他從槐西老屋走到圓明園,只吸完一半,於是就落下了一個“紀大菸袋”的綽號。
故居牌匾故居牌匾
紀曉嵐故居為清式磚木結構,基本上屬於兩進四合院的建築格局。其布局為坐北朝南,臨街大門為硬山頂吉祥如意式門樓,位於整個住宅的東南角。與大門洞相連線的西側南房為四間開門的“倒座”。前院內有一架藤蘿,相傳為當年紀曉嵐親手所植。至今雖經兩百餘年,但仍枝蔓盤繞,綠葉遮天。老舍先生生前常坐在藤蘿下的餐桌前,欣賞美景品嘗佳味。前院正面為明三陪六的大廳,前山設一門二窗,圍以磚雕,後山有門通內院,廳後有廊。廳內橫樑上部均有木欞花窗。大廳內寬敞明亮,典雅華貴。廳後內院兩側,原有紀曉嵐所栽海棠兩株,今僅存東側一株,至今仍枝幹粗壯,花發似錦。後院正面即為“閱微草堂”。“草堂”平面呈倒“凸”字形,為前三後五、前出廊的硬山頂式建築。前三間中間為門廳,左右兩間各以隔扇相隔為“耳室”。後五間為“草堂”,東西通間,進深兩間,共為十間。堂內北面正中設屏風,上懸“閱微草堂舊址”橫匾,為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所書。紀曉嵐故居飽經兩百餘年的風雨滄桑,具有眾多的歷史烙印和深厚的文化積澱。
兩進四合院格局,占地570平方米。故居坐北朝南,第一進院由大門、正房及倒座房組成。正門位於宅院的東南角,五檁硬山頂,合瓦屋面,過隴脊,梁架飾有蘇式彩繪,紅油漆門板。倒座房在大門西側,面闊三間,五檁硬山頂,屋面及裝修均經後代改建。正房即第二進院的倒座房,面闊五間,七檁勾連搭加前廊一步。其南檐牆為仿歐式風格,屋頂建有磚砌鏤空女兒牆,門窗為拱券式,券門及券窗均雕刻纏枝花卉。院內有一株200餘年歷史的紫藤蘿。第二進院正房是紀曉嵐當年的書房閱微草堂,面闊五間,進深五檁,前接進深五檁的勾連搭抱廈三間,加前廊一步,均為合瓦硬山頂,過隴脊,梁架保存完好。
紀曉嵐故居紀曉嵐故居

代表作品

《四庫全書》
分經、史、子、集四部,凡3503種,79337卷,是集中國歷史文化之大成的一部千古巨製,對於蒐集、整理、繼承和發揚我國歷史文化遺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紀曉嵐對經學有精深的造詣,他繼承儒家學派衣缽,旁通百家。在編撰經學書籍中凡是註疏之中莫哀一是,諸史記載發生歧異時,都由他支分厘定,其中詞曲類、醫藥類、堪輿卜問類等專業,不能得出準確定義時都由他審定。他對收入的每一冊書都仔細研讀作好提要。在徵集大量的書籍中他把許多海內秘籍、不為人知、散佚民間的萬餘種書籍進行了分門別類,規定應刊、應抄、應存的目錄。此外,紀曉嵐還一手刪定潤色而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凡200卷。並奉命創編了《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成為研究我國古籍最方便的工具書。
閱微草堂閱微草堂
四庫全書》的浩大工程,傾注了紀曉嵐的畢生精力,無怪乎皇帝稱讚說:“美富四庫之儲,編摩出於一人之手。”對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當代著名作家孫犁推崇備至:“隨著年代的推移,它的價值將越來越高。百代以後,它一定會成為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作。”
《閱微草堂筆記》
紀曉嵐追尋舊聞之作,近四十萬字,含故事一千二百餘則,自乾隆五十四年至嘉慶三年陸續寫成。這是紀曉嵐最重要的文學著作,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異曲同工的兩大絕調。但較之《聊齋》更有較深的思想內涵,並有反封建禮教的內容,暴露了他的許多真實想法,流傳廣,百姓認可。 《閱微草堂筆記》內容豐富,知識性強,語言質樸淡雅,風格亦莊亦諧,令人讀來饒有興味,同時可以從中學到天文地理人倫等無所不包的知識。雖然其中不少篇言涉及鬼怪,但其目的不過是勸人向善。書中對於當時民間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此外,該書還記載了大量社會基層、邊疆士卒和少數民族的故事,讚揚他們的勤勞質樸和膽識。無怪乎,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此書道:”測鬼神之情狀,發人間之幽微,托鬼狐以抒己見。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
紀曉嵐故居紀曉嵐故居
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熱播,讓紀曉嵐這個原本有些冷僻的名字頓時家喻戶曉。不僅如此,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的紀曉嵐故居也隨之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各家旅行社老北京遊覽路線中重要甚至必要的一站。即便是在淡季,這裡仍然人頭攢動,熱鬧程度令人難以置信。
紀曉嵐故居紀曉嵐故居

歷史變遷

曾經文人薈萃
雖然這所老宅以紀曉嵐故居命名,最初的主人卻並非紀氏,而是雍正年間的權臣、岳飛第二十一代孫岳鐘琪。但讓老宅告別默默無聞的卻是一代名臣紀曉嵐。他的一部《閱微草堂筆記》被魯迅贊為“雍容淡雅,天趣盎然”,並因此奠定了這所老宅今天的名望和地位。紀曉嵐在此宅中前後共居住過60餘年,直到1805年去世。之後,因在珠巢街還有宅院,其子孫便將此宅“割半賃”與黃安濤,此後屢易主人。上個世紀30年代,這裡是中國河北省委的秘密聯絡點和經費轉送地———劉公館。之後,著名的京劇科班富連成紮營於此。1958年10月1日,晉陽飯莊在此開業,此後再未有變遷。2001年10月,閱微草堂舊址修復工程開工,到2002年11月30日,修復一新的紀曉嵐故居正式對外開放。如今懸於門上的匾額即由紀曉嵐第六代後人紀清遠先生題寫。
紀曉嵐故居紀曉嵐故居
當代與紀曉嵐故居有著莫大淵源的還有數位偉大作家,如老舍曹禺臧克家張中行等,他們或曾在此祝壽、賦詩,或欣賞美景、品嘗佳肴,老舍就曾興之所至在此留下“駝峰熊掌豈堪夸,貓耳撥魚實且華,四座風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的詩句。但老舍和諸位學者所熟悉的紀曉嵐故居與這個故居卻又並不相同,那是呈倒“凸”字形,前三後五、前出廊的硬山頂式建築,前三間中間為門廳,左右兩間各以隔扇相隔為“耳室”,後五間就是“草堂”,東西通間,進深兩間。西廂房已被拆除,東廂房也被改建成很有“現代氣息”的旅社,故居現存的只有兩堂一園,面積不足原來的1/3,即便老舍先生重歸故地,恐怕也無從辨認。
如今遊客如織
紀曉嵐故居的那個下午,春寒料峭,但遠遠地,記者便已望見故居前攢動的人頭。走近一看,原來是導遊正在講解臨街而立的紫藤樹,只見它枝幹虬曲,樹皮灰白,顯然還沒有從冬寒中恢復過來。這棵紫藤據說正由紀曉嵐親手種植,原來身處兩進院落的深閨之中,如今因為前面的房子已拆,所以被迫裸露於街邊了。但別看它這副萎靡不振的樣子,到了夏天又會枝繁葉茂、花香四溢。
紀曉嵐故居紀曉嵐故居
踏上遊廊進得南北朝向的院內,只見雕樑畫棟、紅油綠漆,一律色澤鮮亮、光彩奪目。院子的南端是正廳,廳內正對著門的便是等人高的紀曉嵐畫像,長須飄飄,面龐甚是清峻。四周陳列著有關宅主的各種資料,甚至還有一個紀念品銷售點。有趣的是,幾乎每個遊客面對畫像都會做出各種各樣的驚詫反應,似乎不願相信這就是他們心目中風流倜儻的紀大學士
院子很小,總面積不足200平方米,四角綴有草坪,院的正西方有個綠面紅沿的大魚缸,東北角則是紀曉嵐親植的海棠樹,原先是兩株,上世紀60年代砍去一株。如今,剩下的這株也被截去一半,孤坐在袖珍的小院中默默紀念著紀曉嵐少年時與婢女文鸞相戀終又不能成為眷屬的悽美故事。
院子的北端便是大名鼎鼎的閱微草堂。堂內正對大門是一尊紀曉嵐雕塑,後面陳列著古色古香的書房家具,但都是仿古物,用以營造氣氛。正要讚嘆草堂的寬敞時,旁邊一位自稱是古建學者的老人冷不丁說道:“這間房被改造過了,原先不可能這么大。一則紀曉嵐只是個大臣,不夠資格有這種規格的房子,二則這裡只是書房,不可能建得這么大。很有可能是原先的廊子封起來,做了屋子的一部分。”但熱情高漲的遊客們顯然不以為意,照樣成群結隊地圍著雕塑、陳設,熱烈地品頭論足。
這個下午,記者在故居里總共呆了兩個多小時,期間老宅大約接待了近百名遊客,而這還只是門衛口中的“淡季”。

地名溯源

紀曉嵐故居:位於珠市口西大街241號,占地570平方米,清式磚木結構,基本上屬於兩進四合院的建築格局。坐北朝南,臨街大門為硬山頂吉祥如意式門樓,位於整個住宅的東南角。與大門洞相連線的西側南房為四間開門"倒座",是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對公眾開放。故居內設有展室,陳列當年紀曉嵐曾用過的器物、詩文墨跡和閱微草堂中紀曉嵐的舊物等,並對紀曉嵐當年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和晚年所作的《閱微草堂筆記》有詳細介紹。據滄州王敏之先生考證,紀曉嵐在這所故宅居住的時間分為兩個階段,前期(11歲到39歲)約計29年,後期(48歲到82歲)約計35年,前後共長達60餘年。

名家後代

紀曉嵐第六代孫)
2000年年初,我偶然聽說兩廣路要拓寬,一下子想到路邊上的紀曉嵐故居可能有"危險"。於是,我先向有關部門諮詢,得到的訊息是"的確計畫要拆除"。我一下子就急了,不單單因為我是紀家後人,更是為了歷史文化的傳承,我決定要為老宅做些事情。
當時情況非常危急,推土機隨時可能動工。今天老房子還在,明天也許就會變成一堆瓦礫,我想只有跳過正規程式,直接向時任市長劉淇"上書"了,頗有點"人在刑場,刀下留命"的架勢。當然,這么大一件事,光我一個人明顯勢單力薄,於是近十位專家、學者慷慨揮毫,在我的請願信上籤名。劉淇市長收到信後批示:"此處文物需要妥善保護,道路不必求直,能讓則讓。"這也就是後來兩廣路為紀宅拐的一個彎。
但整件事情還沒有結束。紀宅的保存如願以償,但晉陽飯莊是否還應該在宅內營業呢?為此,我再次上書,重申了保護故居的意義,並建議將飯莊遷出,建立紀念館,使之成為古蹟研究基地和南城的文化亮點。這次的意見也再次得到了大批知名專家、學者的擁護,甚至宣武區政協主席鄭文奇也同時提案建議將紀宅門前的公車站東移,允許汽車在珠市口十字路口處調頭,為即將建立的紀曉嵐故居提供便利交通,創造良好環境。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最終形成了紀曉嵐故居景點。

政府聲音

一個"彎"保了好幾處文物馬成(宣武區政府新聞中心工作人員)
當年,宣武區決定花大代價讓兩廣路拐彎,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兩廣路一線,紀曉嵐故居是一處重點保護文物,除此之外還有三處,分別是虎坊橋十字路口西南角的京華印書局舊址、紀宅東邊的德壽堂舊址和珠市口附近的基督教堂。出於對這一系列重點文物保護的綜合考慮,兩廣路不惜在這裡拐了個彎。
由於紀曉嵐故居的產權歸屬晉陽飯莊,故仍由晉陽飯莊管理。這也許就是沒把散存在別處的有關文物真跡收購回來在此保存的原因所在。但故居門前的一架濃蔭密蓋的古藤,確係紀曉嵐親手所植。當年,老舍先生就常來此品晉風,賞古藤,曾留下七絕一首:“駝峰熊掌豈堪夸,貓耳撥魚實且華,四座風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

參觀導航

故居位置:珠市口西大街路北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8:00-18:00
門票:10元

人物簡介

紀曉嵐,名昀,字曉嵐。生於(1724-1805)清雍正二年六月,卒於嘉慶十年二月,享年82歲,河北省獻縣人。閱微草堂為紀曉嵐故居。紀曉嵐出生在一個世代書香之家,父親紀容舒是一位著名的考據學家,做過京官,外放姚安知府。紀曉嵐4歲開始讀書,12歲隨父入京。24歲應順天府鄉試,為解元。因服母喪,閉門在家,專攻考據之學,頗有造詣。31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繼授編修。乾隆三十三年,授貴州都勻知府。但皇帝認為紀昀學問優勝,到外省做官不能盡其所長,將其留在身邊。同年四月,提升為侍學士。六月,因親家做官虧空庫銀,要被抄家,他秘密通風報信,事發後,被發配到新疆,佐助軍務。三年後召還,授編修,侍讀學士等職,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慘澹經營13年,所編《四庫全書》告竣。在此期間,紀曉嵐由侍讀學士升任內閣學士,一度授兵部尚書。《四庫全書》告竣當年,遷禮部尚書。60歲後,曾五次掌都察院,三任禮部尚書。嘉慶八年,紀曉嵐80大壽,皇帝派員祝賀,並給予厚贈。旋拜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銜,兼理國子監事,官居一品
紀曉嵐故居
紀曉嵐一生,有兩件事幹得最多:一是編書史,二是當考官。編書史,除總纂《四庫全書》外,還先後當過武英殿和三通館的纂修官等,稱一時之大手筆;當考官,兩次任鄉試考官,六次為文武會試考官,故門生甚眾,為國家選拔了不少人才。紀曉嵐卒後,歸葬故里,朝廷派員臨穴致祭,嘉慶皇帝御賜碑文,極盡人臣之榮哀。
紀曉嵐之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總撰了《四庫全書》和著作了《閱微草堂筆記》。

流傳故事

故事一

話說紀曉嵐考上進士的時候年紀還很輕,於是便有個太監想戲弄他。
出了個上聯要他對:
「小翰林 穿冬服 持夏扇 一部春秋曾讀否?」
紀曉嵐不甘示弱便回道:
「老總管 生南方 長北地 那個東西還在嘛? 」
清乾隆時,大學士紀曉嵐為人幽默,不受世俗思想束縛。
某年初一,朝拜了皇帝之後,回到家中。
一班趨炎附勢之徒充斥門庭,要為「老師」拜年。
紀曉嵐不勝其擾,但又不得不勉強應酬。
忽然,紀曉嵐不覺大笑。
徒子徒孫以為做了什麼令老師高興之事,紛紛查問究竟。
紀曉嵐不慌不忙說:沒什麼,只是想到了一個貼切的對聯罷了。
徒子徒孫當然不會放過機會讓老師過過發表欲,
一定要老師說出來。
紀曉嵐說:「大家不怪我,就說吧,
今早學生頭搶地,昨夜師母腳朝天。」
紀曉嵐某次陪乾隆到杭州,路過一家雜貨店。
乾隆指著門前一塊招牌,佯裝不知地問:「這是什麼?」
紀曉嵐抬頭一看,那招牌寫的是「黃楊木梳」,
他回答說:「這是對聯!」
「既是對聯哪有成單之理?」皇帝說。
「杭州乃文物之鄉,街頭巷尾到處暗藏各種巧對,
有上句也有下句,全靠細心觀察,心領神會。」
紀曉嵐解釋給皇上聽,走過幾家店,紀曉嵐指著另一個招牌請皇帝看:
「白蓮藕粉」,紀說:「這是下聯呢!與『黃楊木梳』剛好配成對!」
兩人正好走到一家裱畫鋪乾隆指著這家的招牌「精裱唐宋元明歷朝名人書畫」
對紀曉嵐說:「難不成這也算上聯?」
紀笑道:「不錯!它的下聯就在剛剛走過的那家藥材店,
你瞧,它不是寫著:採辦川廣雲貴各省道地藥材」
乾隆一聽,哈哈大笑:「果然是巧對!」

故事二

話說紀曉嵐當禮部侍郎的時候,一天尚書和御史連袂來訪。
聊著聊著,突然外頭跑來一隻狗。
尚書心中突生一計要取笑紀曉嵐,便道:「咦,你們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紀曉嵐知道尚書在捉弄他,當下也不動聲色的說:「要分辨狗或狼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豎是狗。」(尚書是狗)
一旁的御史大笑道:「哈哈,我還道那是狼是狗呢,原來上豎是狗,哈哈,哈。」
此時紀曉嵐不慌不忙的接著又說道:「另一種分辨的方法就是看它吃什麼。狼是非肉不食,狗則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這下子連御史也襟聲無言了。

其他信息

四庫全書精編
紀曉嵐的故居內有售他當年主持編撰的《四庫全書》精編版,次數共分為4卷:經部、史部、子部、集部,此書內容濃縮了《四庫全書》的精華,書頁的材質融入了紫檀香味,版式依舊按照古代的版式豎排,從右到左,字型是簡體字,適合國小以上文化水平的閱讀。如果你能讀懂讀透了,語文就不用學了。這本書有很好的典藏價值,售價298元,如果你購買了,就給你蓋上紀曉嵐故居的印章,相信在以後幾年就有升值的可能。

其他活動

”閱微草堂”杯全國書畫大賽
紀府紫藤花節劉穎紫藤畫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