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壽堂

德壽堂

德壽堂始建於一九三四年的老字號——德壽堂藥店(南號)坐落在珠市口西大街175號。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自創雞鶴為註冊商標的“康氏牛黃解毒丸”而享譽京城。現為北京市醫保定點藥店和北京市旅遊定點商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壽堂藥店
  • 藥店地址:北京市
  • 成立時間:1934年
  • 經營宗旨:重醫德,顧客至上,守信譽
經營範圍,名稱來由,藥店現狀,專家門診,昌盛秘訣,

經營範圍

藥店經營全國各地名優特新中西藥品、營養保健醫療器械、中藥飲片、參茸等。內設中醫診室,聘請名醫應診。
德壽堂一貫遵循“重醫德,顧客至上,守信譽,誠信無欺”的經營宗旨,視藥品質量為企業生命,把顧客放心滿意做為立店之本。2003年,德壽堂經整體修繕,歷史風采依舊,面貌煥然一新。
本店以顧客需求為經營指南,開設代客郵寄,代客加工、代煎湯藥、電話諮詢、缺貨登記、專家診病等業務。老店將以上乘的藥品,優質的服務,竭誠為各階層人士服務。

名稱來由

始建於一九三四年的北京德壽堂藥店(南號)坐落在西城區珠市口西大街175號。創辦人康伯卿,字印春,號旭東,北京東郊半壁店人氏。康少年曾入西單懷仁堂學徒,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富於開創精神。數年後開始自製中成小藥,並歷經鑽研實踐,逐步有所成就自立發展,於一九二0年在崇文門外南小市開辦了“德壽堂藥鋪”(總號)。一九三四年在珠市口西大街開辦了“德壽堂南號”,均以經營自製的丸散膏丹為主,後擴大了湯劑飲片。
德壽堂老藥店從創辦到發展之所以能從眾多藥鋪中脫穎而出,名噪京城,其關鍵是有自己的獨特之外。其一是經營獨特。德壽堂是前店後廠型藥鋪,其生產銷售的藥品由於選料精良,加工精細,質量可信,價格公道,因而在京城逐漸叫響了字號,贏得了信譽。尤其德壽堂依祖傳秘方研發自製的“康氏牛黃解毒丸”面市後,以其配方獨特和療效顯著,迅速成為聞名中外的名藥精品,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南洋賽會上榮獲獎章,在中南海國貨精品展覽會上獲得褒獎,從而使德壽堂藥店享譽全國。其二是宣傳手段獨特。其最有創意的是在德壽堂南號(現址)建築的二層樓頂南側外立面,設計安裝了一個用燃油驅動,可穿過外立面開鑿的涵洞,並沿環形軌道循環運轉的仿真小火車。這一獨具匠心宣傳引得觀者如潮,使德壽堂更加名聲顯赫。其三是建築風格獨特。德壽堂是一座中西結合式的建築,前店是二層樓閣,後連二進院落極富特點。是目前北京市唯一完整保留店堂歷史原貌的老字號中藥店。解放後,為保護好這座特色建築曾對其進行過三次維修。一九八七年,宣武區政府將德壽堂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二00三年,北京市政府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藥店現狀

解放後,德壽堂作為一家國營藥店,繼承和堅持老店“重醫德,顧客至上,守信譽,誠信無欺”的經營宗旨,把確保藥品質量為企業生命,把讓顧客放心滿意做為立店之本,企業建立了完善的藥品質量管理制度和規範的藥品質量管理責任制,堅持嚴把藥品進貨、驗收、倉儲、銷售質量關。為滿足顧客的需要,不斷增加名、特、優、新經營品種和特色便民服務項目。由於德壽堂多年來經營講信譽,管理重質量,服務求特色,企業知名度日益擴大,因而慕名登門和回頭客越來越多,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逐年提高。近年來,德壽堂先後獲得了北京市商委頒發的“規範化服務單位”,宣武區人民政府頒發的“物價計量信得過企業”等榮譽稱號。二000年德壽堂被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確定為“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二00四年德壽堂被北京市旅遊局確認為“旅遊定點單位”。
二000年兩廣路擴路進行暗挖施工,使德壽堂建築出現安全隱患,因此關張停業。二00三年底,宣武區人民政府及市、區文化、文物部門正式啟動了對德壽堂的第四次整體修繕工程。按照修舊如舊的文物修繕原則,對德壽堂進行了全面修繕。修繕工程已於二00四年九月完工。如今,修飾一新的德壽堂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靚麗的風采迎來了它建店七十周年和重張開業。
德壽堂德壽堂
重張開業後,德壽堂將秉承老店的傳統優勢,以貨真價實的商品取信顧客,以名醫精湛的醫術醫助患者,以優質便民的服務滿足顧客。以獨具特色的環境吸引遊客。為保持貨真價實,品種齊全的經營特色,老店在原有經營品種的基礎上,重新調整最佳化了進貨渠道,通過與同仁堂建立貨源連鎖配送業務關係,使經營範圍擴大到七大類近萬個品種。針對目前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的現實,老店特設了降糖降脂和心腦血管藥品專櫃,聘有專科名醫,為前來購藥、就診的顧客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為努力發揮名店、名醫效應,促進經營業務擴大,老店內增設了三個診室,聘請了多位位醫術精湛的老中醫掛牌應診。其中有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婦、內分泌等疾病,臨床經驗豐富的主任醫師尹慶耕。有行醫近60年,擅長治療婦科病、男女不育、肝膽、腸胃、心血管、主任醫師劉仲琦。有出身於中醫世家,擅長治療中風、半身不遂、高血壓、心臟病的主治醫師劉七霞。全國著名老中醫梁宗翰先生的徒弟,擅長治療兒科、內科等常見病的副主任醫師龐秀英等。他們將在每周固定時間輪流坐診。德壽堂為患者提供“會員制”服務,會員持卡購藥,可長年享受九折優惠,並可參加老店舉辦的一些特色活動。為確保顧客合理選藥,店內設有尋醫問藥諮詢台,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坐堂服務。為方便服用飲片的顧客,老店提供代煎湯藥服務,代煎一劑藥中收0.80元成本費,同時代售煎藥的砂鍋、紗箅子。針對老年人行動不便購藥難的問題,老店推出對宣武區70歲以上老年人電話購藥免費送藥到家的服務。為體現老店以科學引導消費,以知識傳遞關愛的服務特色,德壽堂在店內設定了向顧客宣傳科學養生,保健,疾病防治,合理用藥等內容的科普園地。每年德壽堂還將定期組織名醫在店內舉辦為顧客免費義診活動。
為了給顧客創造良好優美的購物環境。老店在店堂布局裝飾上,努力營造出一種濃厚的民族傳統文化氛圍。店外樓頂重新恢復了昔日觀者如潮,轟動京城的仿真小火車。
修繕一新的北京市目前唯一一家完整保持店堂歷史原貌的老字號藥鋪,德壽堂具有開發特色旅遊經營業務的優越條件,作為北京市“旅遊定點單位”可謂名副其實。他們將不斷完善旅遊設施條件,逐步擴大特色旅遊經營品種,促進德壽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提高。
隨著醫藥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和消費者對醫藥保健產品需求的日益擴大,消費者對商家提供服務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德壽堂的經營者深刻感到,企業為消費者提供滿意服務的努力是永無止境的。所以德壽堂要在不斷保持和完善經營特色的基礎上,努力在服務領域上不斷拓寬,在服務層次上不斷延伸,在服務方式、服務內容上不斷創新,靠服務競爭致勝,靠特色服務續寫老店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近年來,德壽堂藥店經營講信譽,管理重質量,服務求特色,企業知名度日益擴大,慕名登門客和回頭客越來越多。德壽堂藥店先後獲得了北京市商委頒發的“規範化服務單位”,宣武區人民政府頒發的“物價計量信得過企業”等榮譽稱號。二〇〇〇年德壽堂藥店被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確定為“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二〇〇四年德壽堂藥店被北京市旅遊局確認為“旅遊定點單位”,二〇〇四年底通過了藥品質量管理規範認證(GSP認證)。
隨著市場競爭和顧客對醫藥保健品的需求日益擴大,顧客對商家提供服務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德壽堂的經營者深刻感到,為消費者提供滿意服務的努力是永無止境的。德壽堂藥店在保持和完善經營特色的基礎上,努力在服務領域上不斷拓寬,在服務層次上不斷延伸,在服務方式和內容上不斷創新,靠特色服務續寫老店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2003年為了將極具特色的、北京市僅存的、唯一的三十年代原汁原味的老藥鋪保留下來,市、區政府,文物部門,金座公司及藥店共投入了上千萬元資金。目前,我們正在籌劃將這個三十年代的老藥鋪非常珍貴的藥文化進行展出。成為北京市獨此一家的前店後展室,樓上跑火車的特色經營店。為宣武區經濟振興,貢獻一份力量。為迎奧運為祖國爭光。

專家門診

藥店內設三個診室,聘請了多位德高望重的老中醫應診。寬敞的候診廳里有彩畫栩栩如生,四周每一扇門都有一組精心雕刻的圖形,由松鼠、仙鶴、麒麟組成一幅幅松鶴延年、吉祥如意映入眼帘。店內取雞有五德、鶴乃永壽的雞鶴商標隨處可見。顧客進店後欣賞濃郁中華藥文化,迎接顧客的是穿著整齊、訓練有素的員工。同時70歲以上老人可電話購藥,宣武區內免費送藥,免費辦理會員卡,持卡人享受九折優惠,並記錄持卡人所有信息,有活動便於及時通知。我店所購進的藥品都經過嚴格的檢驗把關,質量可靠。我們給予您優質的藥品,優惠的價格,一流的服務,使您到店有到家的感覺,讓我們共同創造健康美好的明天。

昌盛秘訣

2004年11月18日,德壽堂南號重新開業的訊息刊登在北京的大小報章,文中最為奪人眼球的內容,當屬“70年前小火車重新起跑”之類的語句。這裡所謂之小火車,乃德壽堂創始人康伯卿為招攬生意而營建的一大“幌子”;這位精於行銷之道的老藥人,一生之中布下的“幌子”甚多。據其子康燕俠在《我憶德壽堂》一文中回憶,“當時(20世紀20年代)在慶樂、三慶、樂華、開明等戲院的舞台大幕上,都繡有‘‘德壽堂秘制牛黃解毒丸”的字樣;在天橋的各個小戲園子裡,也有圍布特製的康氏宣傳廣告……後來,連有軌電車上也掛上了廣告。”可以說,出自後生之輩的康氏牛黃解毒丸,當年能與長春堂的避瘟散齊名,除丸藥本身的出色功效外,成功的廣告宣傳堪稱一絕。
整個南號就是一面大“幌子”
德壽堂位於舊時八大胡同之一的陝西巷南口,廣安大街建成後,老藥鋪在周邊現代建築的包夾之下顯得形單影隻;不過正因如此,其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更為惹眼:外立面上“同臻壽域、共躋春台”額匾經過重新彩繪已煥然一新,長幅磚雕“本堂採辦川廣雲貴地道生熟藥材精潔飲片、遵古炮製丸散膏丹零整批發”記憶著門庭若市的當年,同樣醒目的還有二層外側的德壽堂雞鶴商標。如此景象,與藥店老掌柜袁自有在《花市一條街》中所述之“招牌沖天矗立,晚間霓虹燈光彩閃爍,奪人眼目”並無二致。
沿二樓陽台繼續往上瞧,是一面碩大的西洋掛鐘與左右兩個涵洞。1934年南號開業之初,康伯卿命人在此鋪設了一條環形軌道,並定製了一輛燃油驅動的仿真小火車,配合大鐘整點運轉,來回穿梭於兩個涵洞之間,藉此招攬顧客。在火車尚未普及的70年前,仿真小火車“轟動全城,觀眾人山人海,竟至交通堵塞”。(摘自《花市一條街》)
時至今日,當年轟動京城的表演仍在上演,但觀者之心早已由嘗鮮轉為懷舊。為便於採訪,德壽堂副經理高學武特地引記者上樓,並開啟了小火車按鈕。或許是由於雪後雜物影響了軌道的導電性,小火車時斷時續,跑得並不順暢。據高經理介紹,“原來的小火車在抗戰時已丟失,現在的是一家專業模型廠的產品,按老式火車1:10仿真製成,造價3萬多元。”根據藥店的規劃,今後將再增加幾節車廂,爭取讓小火車每天定點跑起來,恢復歷史原貌。
按照王永斌等老字號專家的觀點,將西洋建築造型與中式裝飾題材合二為一的德壽堂,“從外觀來看,就是一面立體的大幌子。”它充分利用了外牆立面的空間結構,構建了一個“圖文並茂”、“聲色犬馬”的宣傳平台,即使在今天看來,康氏的標新之舉仍值得稱道。
平民與創新老堂號的成功要訣
德壽堂後院的辦公室內,現任經理趙惠潔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珍藏已久的德壽堂早期藥價表,小冊子歷經輾轉已破損泛黃,但只消簡單瀏覽片刻,便能從中梳理出康氏當年的成功要訣。序言中寫道:“濟世之道,莫過於醫;治病之功,必賴乎藥……種種細料藥材,無不揀選精潔,無不遵古炮製……方為真方,藥為真藥,心為真心,價為實價。”言辭懇切,涵蓋了德壽堂注重質優、療效、誠信的商道。“同仁堂走的是御藥路,德壽堂的市場在民間。”趙經理告訴記者,創始人康伯卿早年清貧,憑著從西單懷仁堂學來的丸藥製作技術自製黑虎丹、七珍丸、棍眼藥等小藥,挾包串店推銷成藥。康氏深知自己的小藥難以與大城市裡的大藥店抗衡,而缺醫少藥的農村山民飲食粗劣,食之則火,需要貨小价廉的藥品,因此將鄉鎮小客商作為主要推銷對象,果然貨到即空。同時,康氏恪守“定價極廉批發格外從輕,非圖厚利以便暢銷耳”的原則,開創了中成藥批發業務,藥品銷至國內各商埠乃至南洋各國。
德壽堂德壽堂
德壽堂的成功,還應歸功於康伯卿的銳意創新。康氏在世時常言:“自古以來中成藥,凡有進取之新藥劑,均以古方為本改進而成。”德壽堂依照京師國藥商會的1171種配方製藥,其中經過創新研製的丸散膏丹就有200餘種;其中,令德壽堂引以為榮的“康氏牛黃解毒丸”,便是康氏在原配方中加入薄荷腦之後的傑作,不僅療效大為提高,又起到了對丸藥中雄黃惡臭氣味的矯味作用。新藥面世後,以其配方獨特和療效顯著,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藥,德壽堂也因此名噪京城。
老藥鋪從重疾中走出
雖早已告別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但德壽堂仍然保留了前店二層閣樓、後連二進院落的形制。趙惠潔經理的辦公室位於二進院正房內,30年前初進德壽堂時,這裡還是製作丸藥的生產車間。如今,康氏當年盛放原料的青花瓷瓶被有序地陳列在書櫃內,老字號所內賦的傳統也得以延續至今。據趙介紹,“為了避諱,員工與顧客打招呼時不說‘你好’,只說‘您要什麼藥’,送客時不說‘再見’,只說‘慢走’。”
辦公室側牆上掛有一副“有藥千疾遠,無病一身輕”的楷書鏡框,對於3個月前才完成修繕的德壽堂來說,這副對子實在很貼切:2000年,廣安大街工程鋪設地下管道時,老建築因不堪重負而出現沉降及牆體開裂,整體結構瀕臨失穩,藥店被迫停業;所幸,文物部門於2003年投入200萬元資金及時修繕,老藥鋪才化險為夷。是年,德壽堂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據趙惠潔介紹,“即使在老藥店停業的4年間,德壽堂的經營也沒有停止過,我們租了永安路上的一間店面繼續售藥。”搬回整飭一新的原址後,由於市級文保單位的特殊性,代客煎藥時用電飯煲代替了煤氣以防明火。採訪進行時,趙惠潔還跑到煎藥室去看了看火候,根據店方報價,每劑藥收費0.8元。天井藥園裡,藥香四溢。
前店二層樓閣的迴廊如今空空如也。趙惠潔稱,“這只是暫時的,我們計畫在這裡開設中藥歷史文化展,展出老字號藥店的實物和製藥工具,也為中藥文化做點事情。”顯然,德壽堂並非“舊匾重懸”的新老結合物,其本身就是原汁原味的“實物”,對於嚮往《大宅門》的遊人來說,這裡是圓夢的地方。
讓傳統文脈的“活標本”不再寂寞
因眾多文物古建的存在,每每二環內有道路拓寬或新修馬路時,“讓道”與“繞道”之爭難以避免。6年前,廣安大街工程開工的前夕,德壽堂康氏家族的女婿王江,攜家人在祖輩留下的老藥店前拍下一張全家福以示紀念;根據此前得到的訊息,祖上的老鋪子深入規劃紅線近20米,面臨被拆除的厄運。
令王江寬慰的是,那張定格的影像並非訣別,老鋪里飄出的藥香至今仍在修整一新的大街上瀰漫。從虎坊橋到珠市口,廣安大街“屈尊”向南拐了一個彎,在最後時刻挽留了德壽堂,以及“左鄰右舍”的紀曉嵐故居和京華印書局——若以工程成本計算,這一道彎兒要多花的錢以千萬計。
得以存留的德壽堂南號,乃藥店創始人康伯卿於1934年添置的新產業,而此時,同仁堂、長春堂、千芝堂等諸多城南老號已經輝煌了上百年。不過,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變遷、改址、撤點與拆遷之後,眾多老字號雖金字匾額仍在、家訓古方猶存,但原始建築本身均已缺失或徹底湮滅,1992年千芝堂因崇外大街改造而被拆除後,存世僅70年的德壽堂南號,競成為保持北京老字號藥店歷史原貌的“孤本”。據北京史學專家王永斌介紹,即使放眼整個北京老字號,“面目依舊”者也僅有六必居、德壽堂等屈指可數的幾家。考慮到老字號在繼承傳統文脈方面的“活標本”功能,兩廣大街那身價不菲的一道彎,就如同德壽堂修繕後重新跑起來的軌道小火車,足可謂點睛之筆。
進而不由在想,區區一家德壽堂老號的保留與修繕,其現實意義或許可以推而廣之,理解為對於老北京文化景觀與人文氣質的重拾與再造。根據《北京大柵欄地區保護、整治與發展規劃》,大柵欄將修繕亨得利鐘錶店等老商鋪43家,整治、恢復正乙祠等17處歷史文化景點,著力還原歷史風貌;目前已開工的煤市街道路拓寬工程,其體態同樣“曲里拐彎”,儘量繞開重要歷史遺存和有價值的古建築,真正利用傳統空間營造老北京特色商業模式。
任你驚鴻一瞥也好,駐足觀望也罷,粉飾一新的德壽堂如今兀立於車水馬龍的廣安大街前,頂層鐘樓里的大盤鐘已經開始了對於新紀元的暢想。可以預料的是,當混沌與凌亂逐漸被剝離,大柵欄歷史風貌逐漸清晰之時,這間老字號藥鋪將不再那么不合群,從而真正夢回京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