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菜
菜系起源
泉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設州至今已有1233年歷史,擁有極其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本土文化(也稱閩越文化)、中原文化、海絲文化等多元文在這裡融會,並發揚光大。中原文化是遠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傳入泉州。這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動亂不安時期,北方漢人成批入閩避難。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衣冠南渡”,這時和隨後入閩的漢人,共分為三大批,由上層到下層,形成了三次入閩高潮。多半集中居住在晉江沿岸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方,和散居在晉江邊海地區。中原漢文化對泉南文化的開發、形成、繁榮經濟,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入閩的漢人既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生產技術,也帶來了中原地區古老的飲食文化,一些烹調技術至今保存,如“羹”類食品,北方用於稱呼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而泉州的
肉羹、蟲豪仔羹、粉羹則保留了最古樸的烹調方法。海絲文化起源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明朝鄭和下西洋是海絲之路的延續。特別是唐宋以來,隨著泉州對外通商,四方商賈雲集,經濟貿易及多元文化交往日益繁榮。例如泉州廈門獨有的“
沙嗲”類食品,就是中外飲食文化交融的見證。京、廣、蘇、杭及海外等地烹飪技術也相隨傳入。結合本土文化和風土人情,逐步發展形成了閩南菜體系。閩南菜應該是多元文化結合的結晶,源於閩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絲文化的重大影響而形成。閩南菜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博採各路菜餚之精華,對粗糙、油膩的習俗,加以調整變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除本身對周邊地區的影響極大外,還不斷通過引入輸出烹飪技術,逐漸朝著精細、清淡、典雅的品格演變。形成了新的泉州菜系。
風味特點
泉州地處山海之合,位於我國東南沿海,背負群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大地常綠,四季如春,沿海地區海岸線漫長,淺海灘涂遼闊,魚、蝦、螺、蚌、鱘、蚝等海錯佳品常年不絕。並且盛產稻米、蔗糖、蔬菜、水果、尤以
荔枝、
龍眼、柑桔等佳果譽滿中外。山林溪間盛產茶葉、香菇、
竹筍、石筍、
石鱗、河鰻、甲魚、穿山甲等山珍野味。有“茶筍山木之饒遍天下”、“魚鹽蜃蛤匹富齊青”,還有諸如“兩信潮生海接天,魚蝦入市不論錢”、“蟶蚶蚌蛤兩施舌,入饌甘鮮海味多”等詩句,都是古人對泉州富庶的高度讚美。同時,海上交通便捷,受廣浙等沿海輻射,泉州地區烹飪原料種類十分豐富,既有山珍,又有海味,為閩南菜的形成提供了物質保證。泉州又是沿海開發最早的城市,宋元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明朝鄭和下西洋也是從這裡起錨。從外洋引進了不少的“舶來品”,如
咖喱、的椒、
沙茶、芥末等香辣型的調料,形成了一種以閩味為主體,又多渠道吸收“西味”的閩南菜風格。如今古城泉州的風味,除小吃仍舊保持古色古香的特色外,多數大菜,已隨著改革的春風,改變了過去配料多多、鮮味濃濃的傳統,更適應於現代人的口味。
文化特色
泉州先民充分利用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得天獨厚的山海資源,兼容中外飲食文化的精華,逐漸形成了形式樸實、口味清香、甘醇鮮美、風味獨特的閩南菜流派,這與燦爛的泉南文化分不開,也和泉州人樸實寬容、熱情好客的民俗文化分不開。在歷史上,泉州曾是世界各種宗教活動的聖地,現保留了十幾種宗教遺蹟,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摩尼教。《隆慶府志》曰:“泉地風氣溫融,人素、質實…昔日號曰佛國,曰海濱鄒魯。”形成了獨特泉州飲食民俗文化,包括年節、禮儀等食俗,泉俗婚喪喜慶、敬神祀祖,除筵席宴客外,多有風味小食禮儀食品,許多普通家庭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烹飪製作,可祭祀,可請客,可作家宴,也可饋贈親友,如元宵節的元宵丸、春節的年糕、
甜果、清明節的麥餡果、端午節的粽子、小孩“滿月”的“滿月丸”、壽龜、婚禮的“大花包”“
禮餅”等。除年節、禮儀食俗外,還有日常一日三餐,泉州人的日常食俗與我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均實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為正餐的補充還有點心。受本地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和生產方式的制約,自古以來泉州人即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為攝食原則,飲食結構具有自己的物色,主食原料為大米、番薯(地瓜)、大麥為主,主食的製作方法有乾飯、
稀飯兩種。點心主要是小吃,如“
三合面”、“豆漿”、“花生奶”等,或親友饋贈禮儀食品。還有獨具特色的吃法,是把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鮮、肉類等食品直接與主食煮成
鹹飯、鹹粥,如
高麗菜飯、
芥菜飯、
紅膏鱘飯、花生仁粥、蚝仔昭 、鴨仔粥、
地瓜粥,既節省做菜、做飯的時間,又好吃又省時,這些都是閩南菜系獨有的風格。
發展傳承
泉州是我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古代的港口城市,早在唐代已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四大商港,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通商和友好往來,宋元時期更以“
刺桐港”蜚聲海內外,被譽為“東方亞力山大港”和“光明之城”,出現了“市井七州人,海漲聲中萬國商”的繁華景象,明朝鄭和下西洋、清朝鄭成功收復台灣,20世紀初又有不少泉州人下南洋打工,由於交往的頻繁,對外交流擴大,使中外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磨合融匯也更加密切,這樣,閩南菜的風味不但影響漳、廈、潮汕、台海等地區還輸出到國外。
漳州除了與泉州地理位置相鄰外,在歷史上有許多不可分割的淵源,明萬曆以後,泉州後渚港堵塞,閩南的對外港口轉移到漳州的月港,漳州成為進出口集散地,泉州、廈門及東南亞的商賈也雲集,漳州也推動了餐飲的發展。閩南菜首先對其影響較大,它還受客家和潮汕風味的一定影響,
漳州菜風味是泉州與潮汕風味的結合。
廈門是近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個港口,回響與漳州同一時代,但廈門歷史上除以泉州和漳州菜路為主體,兼收了粵菜和西餐的風味,20世紀30年代初,泉州菜館16家,廣東菜館11家,西餐館15家,直到50年代這種菜館的結構仍沒有什麼變化,但從70年代初開始,他們連續幾年派出一大批有文化素養的青年廚師到外輪任大廚,這批廚師走遍了歐美亞非拉,大量地吸取了
西菜的精華,回國後成了烹壇上的主力軍。
廈門菜在原閩南菜的“清鮮香脆”主旋律的基礎上,有了更多的開拓與創新,一躍成為閩南菜路的代表,如傳統菜“加力魚火工白菜”,過去是加力魚頭和大白菜大火慢火工,改革後是以大白菜將加力魚肉包起來,投入事先吊制的
魚骨高湯中再裝進即位瓷盅,大火蒸透後上席,典雅高貴,不失本來風味;“沙拉小蝦菇”是一道中菜西做的菜,還有“
龍宮水晶蚌”、“綠帶尋包”、“西施浣紗”、“酥皮香芒蝦”等一批創新菜,都先後在全國大賽中獲獎。應該說閩南菜起源於泉州,而發揚光大於廈門,如廈門人過春節必上席的美饌“
薄餅”源於泉州的傳統美食“
嫩餅菜”,它的原料是的蘿蔔、高麗菜,分別切絲後與鮮蝦仁、肉絲、香菇絲、
扁豆、豆乾絲等一併下鍋小火慢炒成餡料,吃時先將
春卷皮張開,抹上甜辣椒醬,撒上少許炒成香酥的海苔、
肉鬆、
花生酥、芫荽後包成卷,這是一款大家圍坐一起自包自吃的菜,偶意全家美滿團圓,這是閩南人的春節食俗。
改革開放以來,泉州餐飲業蓬勃發展,培養造就了一支實力雄厚、技術精湛的烹飪技術隊伍,在繼承了傳統閩南風格的基礎上,創新許多獨具風格的
泉州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