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是我市率先在全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市著力打造教育強市、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的攻堅時期。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結合教育改革和發展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的現實基礎
“十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大局,團結實幹、負重奮進,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一五”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以“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為宗旨,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442所(不含駐長高校),在校學生97.2萬人,教職員工6.2萬人。重點突出義務教育,積極推進“雙高”普九,全市9個縣(市、區)先後通過省“普九”年檢複查,並全部獲得優秀級獎勵;國小、國中適齡兒童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9.9%,較2000年分別提高1.28個和0.36個百分點。適時啟動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工程,高中階段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總量達到25.7萬人,較2000年增加6.4萬人,增幅為32.8%,高中階段入學率達86.4%,較2000年增長13個百分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全市中等職業學校達到105所,在校生總數達到10.7萬人,普職分流比達到54:46。高等教育發展取得新的突破,長沙學院順利升格,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長沙特教學院等一批專科學校不斷鞏固和發展,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比2000年增加12個百分點,其中市直高等院校達到13所,在校生總量突破8.5萬人。加快數位化社區和家長網校建設,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取得了新成果。穩步發展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3-5歲幼兒入園(班)率和殘少兒童入學率分別達到74.3%和89%,比2000年分別提高12和18個百分點。
(二)辦學條件整體改善
積極實施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全市累計投入危改資金11.8億元,改造學校1191所,消除中國小危房21.3萬平方米,維修新建校舍450萬平方米;除寧鄉縣以外,其它8個區、縣(市)現存中國小危房已全部得到改造。大力推進城區配套學校建設。督促開發商移交教育用地165.3畝,建設並移交幼稚園3所、國小7所,累計增加教育資產4.7億元;城區各中國小接收流動人口子女人數占到了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22.5%。加快高中階段學校建設和發展。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9.8億元,完成學校建設項目268個,新建校舍面積133.8萬平方米,新增高中學位50000多個;以寧鄉一中、周南中學等省級示範性學校易地擴建為標誌,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擴張,省、市級示範性學校分別達到20所和85所,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達到13所,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在校生達到了普通高中在校生總量的25%。不斷加快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全市累計投入經費3.2億元,創建市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42所、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66所,分別為“九五”末的3.4倍和11倍。
(三)教育經費逐年增長
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不斷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教育投入,為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經費保障。2005年,全市教育投入總量達到28.1億元,其中財政安排的預算內教育經費總額達到18.8億元,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加15.9億元和11.1億元,增幅分別達到130.3%和144.2%;國小、國中和高中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分別由2000年的531元、574元和1116元增加到1953元、1800元和1647元;國小、國中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分別由2000年的30.2元和39.6元增加到174.9元、137.7元;教師工資也始終保持了較快增長,並全部實現了財政統發。積極拓寬教育融資渠道,大力發展勤工儉學和校辦產業,全市校辦產業總收入達到38.6億元,總純收入達到4.9億元,分別比“九五”期間增長34%和46%。加大財務審計力度,不斷提高審計質量,較好地發揮了資金效益。
(四)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堅持“調整、充實、鞏固、提高”的方針,高度重視教師培養、引進和使用工作。繼續深化內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機制;全市共分流中國小教師4659人,共有114名城區教師被選派到四縣(市)和湘西貧困地區學校任教。拓寬教師來源渠道,面向社會認定教師資格46059人,招聘和錄用教師3340人。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突出抓好專題活動、暑期培訓和常規學習,促進了幹部作風的根本轉變和師德水平的有效提高。積極實施“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全市共有4452名教師參加了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培訓,有913名中國小校長參加了市級以上崗位培訓,有5萬名中國小教師參加了學科培訓,有1.8萬名教師參加了學歷提高培訓,有4.1萬名教師參加了計算機、國語等基本功培訓;國小、中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99.6%和97.7%,國小教師專科以上學歷、中學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分別達到66%、64%,比2000年分別增長30.9個、28.9個百分點。建立教師成長激勵機制,表彰和獎勵了大批優秀教師,先後兩批向省教育廳推薦特級教師參評對象139名,有102名被正式通過認定,通過認定率達到73%。
(五)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堅持把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擺在首要位置,按照“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注重實效”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全市學校風氣明顯好轉,學生精神面貌明顯改觀,湧現了大批德育工作先進典型。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實驗,通過行政推動、典型帶動、城鄉聯動、問題驅動和教師互動等方法和途徑,構建了整體推進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的模式,並成功舉辦了全國以校為本教研製度建設現場會,在全省、全國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廣泛開展常規性教學研究活動,全市共確立省級以上教學研究規劃課題16個,有多個課題成果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市國中畢業合格率逐年攀升,高考上線率和錄取率連續五年居全省前列,科技、體育、藝術、衛生等各項競賽活動成果迭出,在全省占據了主導地位。
(六)教育改革縱深推進
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先後將城區主要承擔義務教育的35所中學按屬地管理的原則由市移交至區,初步形成了城區市辦高中教育、區管義務教育的格局;農村“以縣為主、分級負責”的管理體製得到逐步理順,義務教育階段辦學責任基本實現了以農民為主向以政府為主、以鄉村為主向以縣為主的轉變。穩步推進學校布局調整。全市國小、國中、完全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分別調減882所、36所、19所和30所,高級中學增加17所,中國小總數控制到1713所。繼續深化辦學體制改革。鼓勵和提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投資辦學,基本形成了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的格局;全市各級各類民辦學校或教育機構達到425所(個),在校學生總量達21.4萬人,固定資產總額達到47億多元。穩妥做好行業子校移交工作。全市共接收中央、省、市企業學校18所,其中國小8所、中學10所,共接收分離學校教師1700多人。加大貧困學生入學資助力度。從2004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家庭貧困學生上大學,全市共有3848名學生獲得了資助;率先啟動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工作,2005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減免補助經費累計達3001.6萬元,有98964名家庭貧困學生秋季實現了“一費制”全免入學,有10000餘名貧困寄宿生秋季享受了生活補助。積極推行教育督導“兩項制度”,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在強化政府辦學責任、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五”期間,全市教育事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從規模、質量、水平和效益來看,與省會城市的地位相比、與全市經濟建設和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廣大人民民眾對教育的迫切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育事業發展不夠均衡。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各類教育之間發展差距大,特別是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差異較大,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面臨很多困難,實現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任務艱巨。二是素質教育實施不夠到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和應試教育的傾向仍然比較嚴重,教師隊伍的素質和結構性問題仍然較為突出,育人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教育服務功能不夠明顯。教育發展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人才培養質量和數量不能滿足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教育體制和機制的各項改革還需要繼續深化。四是教育投入保障不夠充分。投入結構單一,總量不夠,特別是農村學校公用經費不足,學校運轉艱難,事業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
(一)發展環境與形勢分析
“十一五”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教育面臨著很多新的機遇和挑戰。具體表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農村公共服務的關鍵內容。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國家將全面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農村教育的投入。長沙作為省會城市,農村教育發展要走在前列,必須抓住公共財政政策調整的機遇,持續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農村辦學水平,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2、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是長沙“十一五”期間的重大戰略機遇。長沙要在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中發揮領跑作用,實現率先崛起,必須充分發揮科教人才方面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增強教育的服務功能,為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3、建設創新型城市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加速創新型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是長沙“十一五”期間迎接新一輪中心城市競爭挑戰的核心任務。教育的創新發展是建設創新長沙的一項奠基工程。如何推進教育的內涵發展,培育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是“十一五”期間長沙教育事業面臨的重大歷史任務。
4、建設學習型城市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建設學習型城市是長沙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整體品位和增強發展後勁的一項重大舉措。進一步健全長沙國民教育體系、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在建設高水平的學習型城市中發揮主要載體作用,長沙教育肩負著重要責任和使命。
5、建設和諧長沙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實現經濟社會的均衡協調發展,實現公平公正。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的公平、均衡發展,是當前推進和諧長沙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十一五”期間,長沙教育要進一步最佳化布局,逐步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保障教育公平,仍然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6、民眾入學需求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人口變化呈現新的趨勢,據預測,2006年-2010年,全市國小、國中適齡入學人口變化趨於平緩,分別穩定在5.5萬人以內和6萬人左右;而高中年招生人數呈逐年銳減趨勢,2009年僅4.5萬人,比2005年減少4.4萬人;同時,隨著城市的擴張,長沙主城區實際居住人口和國小、國中適齡人口將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民眾的物質水平和生活質量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新的教育需求也不斷湧現。因此,“十一五”期間,長沙教育必須在保障學位供給的前提下,逐步從學位滿足型教育向優質型教育轉變,努力滿足民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教育發展全局,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著力構建具有長沙特色的現代化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努力打造教育強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
2、基本原則
(1)堅持圍繞中心、服務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教育在智力、技術、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拓展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培訓功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真正做到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2)堅持均衡協調、公正公平的原則。更加關注教育的均衡發展,進一步調整教育投資結構,調整教育資源分配標準,在保證一定辦學效益的前提下,大力推進教育優質化、均衡化和公正化進程,努力為公民提供均等優質的教育機會。
(3)堅持質量並舉、效益優先的原則。在教育發展過程中,注重調查研究,科學論證,抓住主要矛盾,突出發展重點,合理調整教育內部結構,正確處理外延擴張與內涵提升關係,在拓展事業規模的同時實現質量效益的同步提升。
(4)堅持改革創新、大膽突破的原則。改革和完善教育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積極推進教育投資體制改革,推進教育自主創新,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現代教育體系。
(三)戰略構架和目標體系
1、普級水平逐步提高。建立以開放多樣、高標準高質量為特點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以學習型城市為標誌的終身教育體系。0-3歲嬰幼兒入托率達50%以上;城區3-5歲兒童入園率達98%,農村入班率達95%;國小、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均達到100%,年輟學率分別控制在0.5%和1%以下;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0%以上,普高和職高招生保持大體相當的比例;到“十一五”期末,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含學前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0%,每萬人口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口達到1200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年以上,15-64歲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1年以上。
2、教育質量持續提升。優質教育資源快速增加,接受優質教育的學生數增長翻番。每個區、縣(市)辦好1所示範性幼稚園,每鄉鎮辦好1所中心幼稚園;50%以上的普通高中達到優質高中標準,建設好全市職業教育基地和4個縣級職教中心、創建12-15所示範性職業學校。素質教育實施力度明顯加大,各類教育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人才觀,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3、教育改革明顯突破。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建立健全,財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力爭達4%,實現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一費制”全免入學,中國小教師工資水平和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快速增長;各級政府的辦學責任進一步理順,農村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製得到落實,城區基本形成“市管高中教育、區管義務教育”的格局;全面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得到進一步規範和發展;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升。
4、教育資源整體最佳化。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強化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逐步改變各級各類學校規模偏小、質量偏低、布局分散、效益不高的狀況,形成科學合理的教育結構和學校布局結構;全市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最佳化,城鄉差別基本消除,逐步達到均衡化、現代化水準。
三、“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的工作重點
(一)適應新農村建設要求,加快發展農村義務教育
把發展農村義務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加大農村教育投入,集中力量改善農村辦學條件,調整農村教師隊伍結構,提升農村義務教育水平,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1、繼續調整農村中國小校布局。按照國小就近入學、國中相對集中、資源最佳化配置的思路,進一步調整農村中國小布局。原則上,2萬人以下鄉鎮實行國中聯辦、或辦九年一貫制學校,3萬人左右鄉鎮辦1所國中,5萬人左右鄉鎮辦1-2所國中,6萬人以上鄉鎮辦2-3所國中;重點加強鄉鎮國中、中心國小和完全國小建設,適當設定農村國小教學點,基本形成以國中、九年一貫制學校、完全國小為主要類別,教學點為必要補充,滿足需求、布局合理、體系健全、結構最佳化的學校格局。“十一五”期間,四縣(市)義務教育階段共新建學校46所、撤併學校202所、改建或擴建學校493所。
2、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著重完成三項任務:一是保證學校基本的教育用房和教育場地;二是保證學校必要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三是保證學校良好的後勤服務設施。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全面完成農村中國小改水、改廁、改食堂等“三改”任務,努力創建一批教育設施完善齊全、教學環境安全整潔、校園文化積極向上的農村合格學校。建立學校危房改造的長效機制,2006年底以前全面完成現存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任務;以後當年出現的危房,按新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落實資金,由當地縣級政府負責當年改造。
3、加快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按照“縣為單位,鎮為基礎,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科學選址”的原則,加大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不斷完善配套設施,逐步實現寄宿制學校食堂和餐廳配套、鍋爐和澡堂配套、宿舍和廁所配套、學習和娛樂配套、生活和醫護配套。至2010年,每鄉鎮建成一所基本合格的寄宿制國中、一所基本合格的寄宿制國小或九年制學校,全市農村中國小學生寄宿率達到30%左右。分縣(市)制訂寄宿制學校管理辦法,加強保育教師配備和培訓,加強學生身心護理、營養配餐、養成教育培訓,強化對寄宿制學校安全工作的檢查、管理和指導,提高寄宿制學校管理水平。
4、充實最佳化農村教師隊伍。按照“政府資助、免費培養、服務農村”的原則,積極實施農村中國小教師定向培養專項計畫,吸納優秀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逐步緩解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性矛盾。建立城區教師支教制度和貧困地區教師津貼制度,通過採取離崗支教和在崗兼職支教形式,每年組織300名左右的城區和城鎮教師以及教學研究人員支援農村教育;城鎮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參評相應層次高級教師職務、參加各類評優和特級教師評選,應有1年以上農村學校任教經歷。加強農村骨幹教師和英語、計算機等短缺學科教師培訓,全面提高農村教師的學歷水平和業務素質。積極穩妥地解決代課教師問題,到2010年,全市中國小校徹底清退長期代課教師。
5、加快農村遠程教育步伐。在鞏固和發展寧鄉縣、瀏陽市兩個項目縣(市)的基礎上,積極爭取上級專項支持,重點支持長沙縣、望城縣完成463個農村遠程教育站點建設任務。市本級每年安排部分資金,支持農村教育信息化建設。到“十一五”期末,農村中國小全面配備計算機,人機比達到16∶1,60%以上學校實現“班班通”和163撥接。
6、強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建立中央和省、市、縣各級財政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步推行義務教育免費制,在對城鄉貧困學生實行“一費制”全免的基礎上,從2006年起,優先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免雜費入學;從2007年秋季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實行免雜費入學;到2010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基本實現“一費制”全免。提高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保障水平,鞏固和完善農村中國小教師工資保障機制。科學編制農村中國小年度預算,切實落實地方財政應安排的資金,確保中央與地方教育投入同步增長。
(二)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增強城區義務教育實力
從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與整體進步的高度,重視和加強城區義務教育,不斷最佳化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著力打造與省會城市和教育強市相匹配的基礎教育強勢品牌。
1、統籌規劃城區學校建設。根據“分區規劃、全市統籌”的原則,準確把握城市規模擴張和人口增長趨勢,制定新一輪城區學校布局調整方案。老城區重點調整面積小、條件差、生源少的學校,並逐步向標準化看齊;新城區和城鄉結合部重點抓好配套學校建設,擴充義務教育學位。研究制定《長沙市中國小建設用地規劃》、《長沙市城市開發教育配套建設條例》,進一步把好教育用地控規審批關,進一步明確城區開發教育配套建設責任。按照區、縣(市)政府為主、項目開發配套、上級專項支持相結合的原則,多渠道籌措資金,抓緊新建、改建或擴建一批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逐步解決局部地區“入學難”問題。“十一五”期內,市區義務教育階段計畫新建學校46所,撤併學校20所,改建或擴建學校33所。
2、加快改造城區薄弱學校。按照高水平、高質量發展義務教育的要求,通過改制、調整、合併等方式完成城區薄弱學校改造任務。加強薄弱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引導應屆師範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到薄弱學校任教,引導優秀教師向薄弱學校流動。嚴格執行國小升國中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堅決取消重點校、重點班、校中校、共建班;嚴格學籍管理,採取有力措施,控制品牌學校人數。建立薄弱學校與優質學校合作辦學制度,實現對口幫扶。
3、落實城區分級辦學責任。理順城區辦學體制,加快城區初高中剝離步伐,力爭到2008年,城區50%以上的完全中學實現初高中剝離;到2010年,全面完成城區初高中剝離任務。強化區級政府的辦學責任,重點完成8-10所城區公辦國中的建設和改造任務,確保城區公辦國中學位。
4、確保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積極爭取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重視,建立健全流動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社會支持系統。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國小為主”和“相對就近、免試入學、統籌安排、一視同仁”的原則,完善流動人口義務教育檔案和學籍管理制度,切實做好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就讀工作。提高公辦學校接納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的能力,鼓勵、支持和指導民辦學校做好接收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工作,逐步建立按學校實際接收流動人口子女數額補貼教育經費的機制。
(三)擴充優質教育資源,科學發展普通高中教育
全面把握普通高中發展現狀,科學謀劃未來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努力實現普通高中教育從規模發展向內涵發展的轉變、從重點發展向均衡發展的轉變、從合格發展向特色發展的轉變。
1、最佳化普通高中學校布局。農村普通高中按照現行辦學規模、生源趨勢和地理位置實行總量控制、分類建設,逐步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主要交通幹道為輻射、以經濟重鎮為布點的普通高中教育格局;“十一五”期間,全市共調減農村普通高中學校6所,擴建農村普通高中學校8所,力爭每所學校覆蓋10萬以上人口、辦學規模不低於30個班。城區普通高中原則上依託省示範性學校實行外拓新建、資源重組,重點做好長郡中學西拓、明德中學南遷和長沙市一中東建工作,不斷擴充優質教育資源,力爭達到每所學校不低於36個班的辦學規模。調減或外拓學校原址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拍賣處置或轉移辦學。
2、推進普通高中內涵發展。以提高教育質量為重點,大膽突破應試教育思想桎梏,全面推進高中課程改革,加強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選修課程學習,促進教學觀念、教育方法、學習方式和課程功能的轉變。建立和完善高中教育教學的評價體系,加強對高中學校教育質量、課程管理、教學實施環節管理的科學評價,促進教學工作不斷創新和提高,逐步實現普通高中優質化、精品化。
3、推進普通高中均衡發展。嚴格控制省級示範性高中數量,發揮現有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加強省級以上示範性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的對口支持和扶植。強化行政調控功能,通過布局調整和資源重組方式,重點改造和建設基礎相對薄弱的普通高中。改革示範性高中招生政策,逐步實現示範性高中與一般高中的平等招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精神,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依法投資舉辦高中,切實做好共享公辦普通高中資源的民辦學校停止國中招生的工作。
4、推進普通高中特色發展。鼓勵學校根據本地教育資源的結構分布、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選準和利用自身資源優勢,不斷豐富積累,逐步形成辦學特色。切實做好階段性總結和規劃,適時調整,有所揚棄,努力構建學校特色體系,發揮學校特色建設的助動作用。
(四)服務經濟社會大局,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
適應社會勞動力就業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需求,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努力構建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相互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1、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探索公辦職業學校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辦學的新路子,按照“統一規劃,分校建設、綜合開發、資源共享”的原則,加快推進長沙職教城建設,著力打造以高職為龍頭、以中職為主體,集學歷教育、資格培訓及產業開發於一體的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綜合性職業技術教育基地;到2010年,全面完成長沙職教城建設任務,並力爭達到用地2000畝、在校生總量2.8萬人的辦學規模。同時啟動職業學校布局調整,撤併或淘汰少數場地狹窄、設施簡陋、效益不高的職業學校。
2、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企業、行業、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企業與學校聯合辦學、鼓勵和支持企業獨立舉辦職業學校或職業教育機構,形成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職業教育格局。繼續推廣“訂單”培養,構建企校合作平台,實現企業與職校的良性互動。積極探索“學分制”管理改革經驗,建立和完善與學分制相適應的招生畢業制度和教育評估、質量監控機制,增強學校辦學的自主權和靈活性。調整職業學校專業設定,著力培植工程機械、汽車製造、電工電子、建築裝飾、休閒娛樂等新興專業,催生新的經濟成長點,使職業教育真正成為技術產業的重要孵化器和輻射源,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
3、擴大中職招生規模。加強職業指導,拓寬就業渠道,以良好的就業服務吸納生源;著力提高學生職業技能,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競賽、技能比武和技能展示活動,擴大職業教育的社會影響,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全市中職招生總量穩定增長,普高、職高保持大體相當的分流比例。
4、實施“農民教育工程”。制訂農民培訓規劃,重點加強農村從業人員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培訓。健全農民工培訓就業準入制度,確保農村職教經費來源。各縣(市)重點辦好一所高水平、高質量的示範性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各鄉鎮辦好一所高規格的農科教培訓中心。組建農村套用技術講師團,加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建設,快捷有效地為農民提供技術、信息和諮詢服務,整體提高農民科技素質。
(五)發揮高校資源優勢,提高高等教育服務能力
充分發揮在長高校的科技人才優勢,積極尋求城市與學校優勢互補的結合點和共同發展的突破點,激發高校服務長沙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潛力,使高校成為推動長沙發展的新動力。
1、改革市屬高校發展模式。圍繞長沙發展實際和發展策略,合理確定高校發展走向,探索出一種“服務長沙、一校多制、機制靈活、特色鮮明”的市屬高校發展模式。著力加強長沙學院內涵建設,不斷完善校內基礎設施,最佳化學科專業結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估順利過關。分期建設好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鞏固和發展其專業建設的綜合優勢;拓展長沙廣播電視大學空間,逐步完善教學設備和教學網路;支持長沙職業技術學院城區分院建設和長沙教育學院配套設施建設。在適度擴張高等教育規模的同時,重點指導高校調整學科專業結構,發展地方經濟建設急需專業,使高等教育的專業門類、層次結構更趨合理,努力實現培養模式國際化、科研成果產業化和後勤服務社會化。
2、支持駐長高校的改革發展。將支持駐長高校改革發展列入全市工作的重要日程,制定優惠政策,為高校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從而吸引數量更多、層次更高的國際國內優質教育資源,形成長沙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局面。
(六)堅持正確理念導向,提高素質教育實施水平
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積極探索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健全和完善實施素質教育的保障機制、運行機制和評價機制,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素質教育的實施水平。
1、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大力推進德育整體建設工程,構建人本化、生活化、科學化的中國小德育工作新機制,努力形成具有時代特徵和長沙特色的德育新體系。繼續加強民族精神、明理誠信、民主法制、公民意識和個性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加強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和生產勞動基地建設,構建更為完善的校外教育網路,探索更多的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新途徑。
2、鞏固和發展課程改革成果。將課程改革實驗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積極推動課程開發與管理,探索新型課程教學模式,彰顯學校辦學特色。加強校本研修和教學改革,著力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全面總結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改革實踐經驗,研究制定高中課改推進策略。積極引導社會、家庭參與新課程改革,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創造良好的環境。
3、改革招生考試與評價制度。穩妥推進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加強對新課程評價標準、評估方法的研究和導向,建立和完善學生、教師、學校的發展性評價體系,逐步實現評價內容多樣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過程化、評價理念人本化。全面推行高中等級制錄取,繼續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不斷完善保送生、特長生、推薦生等多樣化的招生政策。
4、加強教育科學研究。堅持教育科研為教育決策服務、為教育實踐服務、為繁榮教育科學服務的方向,改革教科研管理體制,發揮教科研指導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實效性。加強教育科學研究的立項、管理和指導,推出一批居省內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在全市範圍內有重大推廣價值的科研成果。
5、抓好學校藝術、體育與衛生教育。堅持健康第一的方針,重視抓好學校藝術教育、體育與衛生工作,建立完善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加強學校衛生設施建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防艾、防毒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6、不斷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建立規範、科學、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不斷提高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全市共建成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500所。著力開發和建設一批服務師生教學的資源庫和特色網站,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的有機整合,實現城鄉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與共享。
四、“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落實教育優先發展地位
1、保證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把教育作為區域戰略發展的重點,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建立健全黨政主要領導抓教育的目標管理責任制,進一步完善“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落實各級政府的辦學責任。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形成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關心支持教育的強大合力。大力宣傳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改革思路、重大部署和教育工作的先進典型、突出成就,加強對社會關注的教育熱點和難點問題的正確引導,營造教育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
2、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抓住當前財政投入增長較快和逐步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有利時機,保證教育投入按財政決算數據實現“三個增長”;全市財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達到4%。市本級財政預算內支出中教育經費支出所占的比例每年提高1-1.5個百分點。各級財政超收部分優先投入教育。拓寬教育籌資渠道,建立社會投資和捐資助學的有效機制,完善企業及公民個人教育捐贈的稅收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和支持學校開展勤工儉學、發展校辦產業;探索建立非義務教育辦學成本分擔機制。
3、強化教育督導功能。嚴格實施“兩項制度”,進一步加大對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目標考核和縣級黨政領導教育工作實績考核力度,重點督導考核縣級政府和主要領導在落實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保學控流等方面的履職情況。建立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督導制度、監測制度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督導制度。完善以社會專業性中介組織為主導、多方參與的教育評估新機制。
(二)最佳化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1、構建現代教師教育體系。大力實施人才強教、人才強校工程,形成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積極發揮在長高校作用,加強在職教師的學歷提升培訓和專業培訓;鞏固和發展市教育學院,鼓勵和支持縣級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建設,統一推進教師職前、職中和職後培訓;繼續完善縣、鄉、校三級教師培訓體系,大力推進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完善教師學習培訓的遴選制度,更加公正、公平地保證教師培訓機會;落實上級有關規定,財政按每年不少於當地教職工工資總額1.5%的比例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教師培訓。
2、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加強新時期師德建設研究,科學構建新時期師德建設的目標體系,合理框定師德教育的內容,使師德建設更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組織教職工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幫助教師樹立團結協作、誠實守信、熱愛集體、互幫互助的社會公德。大力宣傳先進教師典型,倡導敬業奉獻的師德風尚。完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考核機制、獎懲機制和評價體系。
3、加強校長和教師專業培訓。制定新一輪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計畫,逐步實現教師繼續教育的重點從學歷補償教育到教師專業成長的轉移,重點加強農村教師、骨幹教師和短缺學科教師培訓。至2010年,國小教師具有大專學歷、國中教師具有本科學歷均達95%以上,高中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或接受研究生課程學習的比例達到40%。加快中青年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在教師高級職務的評聘、特級教師評選及推薦中,提高中青年骨幹教師的比例。加強中國小校長培訓,全面提高中國小管理幹部素質。至2007年,國小校長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國中校長達到本科學歷,高中校長基本上達到研究生學歷或接受研究生教育。
4、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建立和完善教師合法權益保障制度,依法建立教師申訴制度,完善維護教師專業發展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體系;加快住房、醫療、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等改革,進一步完善教師的社會保障機制,提高教師經濟待遇,確保教師平均工資和津補貼水平不低於當地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和津補貼水平。
(三)推進教育體制機制創新
1、繼續深化辦學體制改革。以幼兒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重點,不斷擴大民辦教育的辦學規模,增強民辦教育的整體實力,逐步形成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互相促進、平等競爭、協調發展的格局。制定《長沙市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意見》,進一步確定民辦教育的法律地位,維護民辦學校、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教職工和學生的合法權益。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管理,不斷提高對民辦教育的巨觀調控和監督水平。探索建立民辦學校風險保障制度、集體互助擔保制度,保證民辦學校自身的健康持續發展。“十一五”期間,全市民辦高校在校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數的20%左右,民辦高中階段學校在校生占高中階段學校在校生數的15%左右,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校生控制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校生數的5%以內。
2、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實縣(區)級教育部門對教師的管理權,依法完善教師管理制度。按照“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用、契約管理”的原則,全面落實全員聘任制,強化教師考核制度,加強教師聘任後管理和履職考核。落實學校分配自主權,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重點崗位傾斜的分配激勵機制。建立學校編制動態管理制度,壓縮非專任教師,提高專任教師比例。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完善中國小校長崗位培訓制度、持證上崗制度和選拔任用制度。
3、完善畢業生就業工作機制。落實畢業生就業政策,培養畢業生就業工作隊伍,建立畢業生就業工作機構,積極推進就業市場、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相互貫通。完善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就業制度和就業見習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市場為主導配置畢業生資源的運行機制。
4、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鼓勵支持高校和基礎教育品牌學校與國際知名學校締結友好關係,開展以學科、學術、教師、學生為主體的交流合作。
(四)規範教育內部各項管理
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轉變政府教育管理職能和教育行政管理模式,逐步減少政府直接管理和行政審批的教育事項,把教育管理工作納入法制化、科學化軌道;以教育行政許可行為為重點,建立和完善相關配套制度,促進機關職能轉變,建立公共教育管理與服務體系。推進教育政務公開和校務公開工作,加強教育電子政務系統建設,健全教育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積極開展“依法治教示範校”創建活動,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依法確立學校獨立的法人地位,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
推進部門預算、財政支付、政府採購等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加強“收支兩條線”管理、公有資產和非稅收入的規範管理;建立重大項目申報制度,完善項目審核機制,力求資金分配科學合理;完善資金環節的監督機制,確保財政資金運行安全高效。規範各級各類學校收費行為,重點治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擇校收費,切實維護教育和教師的良好形象。
樹立“安全第一、防範為主”的思想,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落實學校安全保衛工作責任追究制度,提高學校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堅決杜絕各類重大事故。抓好學校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努力營造文明、健康、安全、和諧的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