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甘肅省“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甘發改規劃〔2006〕1065號 未來5年,是甘肅實現總體小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時期,教育擔負著服務經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和全局性的重大使命,任務十分艱巨。

為使教育事業全面、持續、協調發展,更好地服務於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根據《全國教育事業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和《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特制定本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 目的:更好地服務於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
  • 基礎:完成了“十五”計畫的目標任務
  • 困難和問題:全省教育發展總體水平仍然較低
“十一五”期間計畫,“十一五”期間教育發展,全省教育現狀,“十一五”期間挑戰和機遇,“十一五”期間的目標,“十一五”期間的措施,

“十一五”期間計畫

“十一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認真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加快發展,深化改革,完成了“十五”計畫確定的目標任務。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各級各類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結構更趨合理,質量穩步提高,為我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科技能力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教育事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十一五”期間教育發展

1.“兩基”攻堅取得重大進展。2003年,全省完成了全面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歷史性任務。“十五”期間,有10個縣“兩基”達標,到2005年,實現“兩基”的縣(市、區)68個,人口覆蓋率為83.04%;青壯年人口非文盲率達到91.5%;國小和國中學齡兒童入學率分別達到98.87%和83.39%;接受義務教育的殘疾少年兒童比“九五”末增加1294人,增長20.10%。
2.高中階段教育規模擴大,中等職業教育穩步發展。到2005年,普通高中497所,在校生56.62萬人,比“九五”末的22.95萬人增加146.71%;普通中專由110所調整到87所,校均規模由748人增加到1192人;建成國家級、省部級重點職業學校68 所、省級骨幹專業30個;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在校生達到22萬人。全省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2%。2001年以來,我省累計有39.4萬中等職業教育以上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2005年,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7.3年左右。
3.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到2005年,各類高等教育在學人數超過38萬人,毛入學率15%,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普通高校由“九五”末的18所發展到33所,成人高校由18所調整為11所;新增國家級重點學科7個,博士後工作站、流動站12個,新增博士授予單位3個,碩士授予單位1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3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普通高校在校生由8.17萬人增至22.95萬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由5.19萬人增加到7.28萬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歷教育年均畢業生1萬餘人,在籍考生35萬人(次);研究生在學人數由0.36萬人增至1.49萬人。高校科研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取得新進展,基礎套用研究、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高校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4.民族教育進一步發展。9個少數民族縣實現了“兩基”,民族地區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7.2%,比“九五”末提高2.05個百分點,女童入學率96.1%,提高3個百分點;國中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60.1%,提高14.1個百分點,女童入學率56%,提高16.2個百分點。
5.民辦教育發展迅速。到2005年,全省有民辦國小29所、中學74所,比“九五”末分別增加了4所、52所, 在校生達到0.64萬人和3.4萬人,分別增加了0.36萬人和2.94萬人;以技術培訓為主的中等層次的民辦學校534所,在校生12.47萬人;民辦高等學歷教育從無到有,新增學校6所(5所獨立學院),在校學生已超過2.3萬人,占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的10.01%。
6.加快推進現代遠程教育,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長足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到2005年,全省中國小校共有計算機 16.17萬台,734所中國小建成了校園網,其中農村中國小531所。全省5300多個衛星接收小站的加密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天地合一”的教育傳輸網路體系已經建成。本科高校完成了“西部大學校園網”建設任務。國家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使全省區域聯片覆蓋面達到87.98%,農村人口聯片覆蓋面達到65.46%,農村中國小聯片覆蓋面達到76.43%,全省有257萬農村中小學生受益。
7.教師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的全員教師培訓廣泛開展;教師資格制度全面推開,校長培訓工作進一步制度化。到2005年,國小、普通國中、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由“九五”末的93.05%、82.43%和55.13%,提高到96.71%、92.48%和67.71%。高校專任教師中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比例達到32.44%。
8.教育改革和布局調整成效顯著。“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新體制基本確立,以政府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初步建立;城鄉教育綜合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人事制度分配製度改革繼續推進;學校專業結構調整、課程改革逐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科研取得新成效;招生、考試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取得新進展;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進一步深化,有12.08億元的社會投入用於後勤服務;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布局結構調整取得歷史性進展,逐步形成了區域布局比較合理、辦學層次比較合理、管理職責比較合理的辦學格局,初步形成了省、地(行業、企業)分級辦學、統籌管理的局面。
9.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先後組織實施了20多個國家教育工程、教育貸款和海內外資助項目,其中國際合作項目成為我省教育對外合作交流的一個亮點。1999年以來,普通高校充分利用各項政策,運用多種渠道,投入60億元,改善辦學條件。“十五”期間,全省地方教育經費總支出達412億元,同比增長145%;全省地方財政性教育經費達300億,同比增長120%;地方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4.26%,超過“九五”末的3.77%的水平。

全省教育現狀

全省教育發展總體水平仍然較低,距全國平均水平尚存差距,教育改革和發展仍然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一是教育資源供不應求。“兩基”的總體水平較低、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規模偏小,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短缺。二是教育改革相對滯後。發展職業教育的協調機制不夠健全,辦學體制和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以及招生考試、人才培養模式、教育評價制度改革有待深化,畢業生就業機制、勞動用工制度不完善,高校科研體制不順,尚未形成產學研良性運行機制。三是結構不盡合理。城鄉、區域、各類教育之間發展不平衡;高校和中等學校學科專業設定不盡合理,我省產業結構中占優勢的石化、冶金、輕工行業所需人才培養比較薄弱;中職教育占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較低,研究生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較低;技能型、套用型人才和勞動者還不能較好地滿足需要,職業培訓和終身教育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四是師資數量質量偏低。教師數量不足、整體水平不高,不能完全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五是服務經濟能力較弱。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在辦學規模、創新機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高等院校服務經濟的能力不強。六是公共財力有限。教育投入尚顯不足,教育基礎設施落後,中國小危房比例偏高。另外,教育質量、教育公平、德育教育、高校辦學條件和創新體系建設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十一五”期間挑戰和機遇

未來5年,我省教育發展面臨著四大挑戰。一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日趨激烈的競爭,新的生產要素重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加速調整,對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結構和質量提出挑戰。二是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實現總體小康目標,要求教育優先發展、提供優質教育服務提出的挑戰。三是構建和諧社會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和消費結構變化,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出的挑戰。四是教育自身發展尤其是可持續發展提出的挑戰。
面臨挑戰,我省教育發展要把握好四個歷史機遇。一是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國家對西部教育政策的傾斜和投入力度加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展所提供的機遇。二是人口變化特別是中國小學齡人口的減少,對教育發展的結構調整、模式變革和質量提高提供的機遇。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變化,高層次、高質量和多樣化的教育需求所帶來的機遇。四是隨著我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經濟實力提升,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所提供的機遇。

“十一五”期間的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工作的全局,以服務於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以提高全民素質和加快人才培養為根本宗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改革創新,堅持“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方針,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城鄉教育和區域教育的協調發展,努力構建符合甘肅實際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具有甘肅特色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
(二)發展思路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教育結構調整,促進教育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積極構建學習型社會。在最佳化結構、完善機制、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實現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正確認識甘肅屬於欠發達地區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正確對待不同區域內的不同區間、不同人群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問題。充分體現分區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整體推進教育發展的原則。
――酒泉、張掖、嘉峪關、金昌、蘭州等市及部分農村地區,力爭與全國先進的教育發達區域保持同步,積極發展高質量、高層次、高水平、均衡化的教育。區域內力爭普及十五年教育(學前三年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穩步擴大高等教育規模,提高教育質量,鞏固、提高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教育體系結構更趨合理,適應城市化發展和社區成員終身教育的需要,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武威、天水、白銀等市及部分農村地區,適度超前發展,趕超現如今的全國平均水平。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尤其是以就業為導向、適合當地實際的職業教育,促進義務教育的鞏固提高。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逐年提高。初步建立起終身教育體系,努力向教育現代化邁進。
――慶陽、平涼、定西等市及部分農村地區,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力爭使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保持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水平。城鄉之間教育發展的差距明顯縮小,教育體系結構趨於合理。
――隴南、甘南、臨夏等市州及部分農村地區,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兩基”成果得到鞏固。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規模顯著擴大。高等教育向大眾化水平邁進。力爭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教育發展整體水平與現如今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有所縮小。
(三)重點工作
――以農村義務教育為重點,全面實現“兩基”目標,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成果。
――以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努力擴大高中階段教育規模。
――以改善辦學條件為重點,擴大高等教育資源,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以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為重點,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加快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以辦學體制改革為重點,促進非公有制教育的快速、健康發展。
――以教育創新為重點,推進產、學、研相結合,增強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功能。
(四)2010年主要發展目標
基本構建起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重、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共同發展、各級各類教育相互銜接溝通、布局結構合理、協調發展的甘肅特色的現代化教育體系。各類教育基本能夠滿足社會需求,各項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努力縮短和發達地區的差距,教育質量、教育發展整體水平達到現如今全國的平均水平。
――“兩基”及學前教育。全省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4%以內。國中入學率達到95%以上,國中三年保留率達到95%以上;每年組織180萬人次農民參加實用技術培訓,動員50萬青壯年文盲、半文盲參加掃盲學習,使20―25萬人脫盲;大中城市普及學前教育,農村地區學前一年受教育率達到80%,全省幼兒教育入園率達到60%;加快特殊教育發展,努力提高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
――高中階段教育和職業教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提高到50%以上。普通高中在校生達到60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達到40萬人以上;大力發展各類職業技術培訓,特別是國中後和高中後職業技術培訓以及勞動力轉移培訓,積極發展多樣化的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為構建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高等教育。普通高校招生達到12萬人,在校生達到35萬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達到10萬人;各類高等教育(含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歷教育考生)在校生達到50萬人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20%以上。
――研究生教育。新增碩士授予權高校2所,新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2個、碩士專業學位點12個。力爭建設2―4個國家重點學科,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12個、博士點20個,新增一級學科碩士點80個、碩士點160個,2010年研究生招生1.5萬人,在學研究生達到2.8萬人。
――民族教育。繼續辦好和擴大省、市(州)高中民族班。以民族特色教育為重點,加快發展民族地區的中職教育。大力支持民族高等教育的發展,繼續擴大民族班、預科班的招生比例,力爭將合作師專改建為民族本科院校。
――民辦教育。健全激勵引導機制,推進民辦教育健康、快速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尚未舉辦獨立學院的本科院校或已舉辦的本科院校試辦4所獨立學院;扶持非學歷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的發展,採取舉辦自考助學班等形式擴大規模;積極發展民辦普通高校和職業學校,努力成為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有力的補充。
――教師隊伍建設。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完善教師教育制度,完成教師教育的結構調整。提高義務教育階段高學歷教師比例,普通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80%以上,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70%以上,普通高校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達到50%以上。

“十一五”期間的措施

(一)調整結構
――布局結構。適應城市化、區域經濟發展和人口變化趨勢,做好中國小校布局結構調整;加快中等職業學校布局結構調整,最佳化資源、擴大規模、提高效益;加快師範教育結構調整,完成師範教育由“三級”向“二級”的過渡,推進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改革與建設,構建多功能的區域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繼續鼓勵有條件的行業(企業)、市(州)舉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鼓勵城市發展社區學院。到2010年,按照合併、改制的辦法,力爭將成人高校調整到8所左右,改建4所本科院校,其中1所民族本科院校,1所職業院校,將普通高校調整為35所左右(其中本科院校15所左右,高職、專科院校20所左右)。著力支持2-3所有條件的高職學院進入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的行列。
――城鄉、區域結構。統籌城鄉、區域教育發展,推進區域外部、內部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積極發展民族教育;大力改造薄弱學校,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進一步解決好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受教育問題。
――層次結構。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積極探索建立區域性早期教育服務網路;擴大高中階段教育規模特別是注重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規模,積極探索職業教育新的辦學模式,推行校企合作,校際合作和東西部合作等辦學模式改革,嘗試建立中等職業教育實驗區,繼續鼓勵行業、部門舉辦各類職業教育;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積極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調整高等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使高等職業教育達到結構合理、定位準確、優勢互補、主動服務的要求。
――專業結構。加強與我省產業結構相適應的專業建設,適當減少需求量明顯不足的長線專業招生規模,加快適應高新技術發展的生物工程、醫藥技術、化學化工、電子技術、有色冶金、機械製造、材料加工、能源工程、土木工程、環境工程、自動化等專業人才的培養。積極取得國家對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支持,把高、中等職業院校的實訓基地建設成資源共享、技術先進、開放辦學的實訓基地,同時加快職教師資培訓基地、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的建設,使高、中等職業教育更加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深化改革
――管理體制。加快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級政府責任明確、公共財政分級投入、教育經費穩定增長、以縣為主統籌管理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建立健全育人與用人相對接、產學研相結合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加大共建部屬高校的力度,支持高水平大學的建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央、省、市州(行業、企業)三級辦學,中央、省級管理高等教育的制度。
――學校制度。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增強辦學活力,鼓勵學校辦出特色,逐步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深化農村學校人事和財務制度改革。
――辦學體制。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積極鼓勵發展各級各類民辦教育。將民辦教育尤其是獨立學院作為實現高等教育規模增長的主要途徑。健全激勵機制,鼓勵和引導高中階段民辦教育發展,擴大民辦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的比例。
――後勤社會化。在深化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高中階段學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探索民族地區及貧困地區寄宿制學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路子。
――招生就業制度。進一步推進招生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實施素質教育要求,體現教育公平的考試評價體系,努力保證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權利。認真實施“促進畢業生就業工程”,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
――城鄉教育綜合改革。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總目標,以縣為主,統籌建設農村社區學習中心。加強“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充分利用農村中國小資源,特別是現代遠程教育資源,通過日校辦夜校等多種形式,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文化培訓、信息服務。強化農村勞動力培訓,促進農村教育綜合發展。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教育培訓機制。
(三)提高質量
――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更新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重視體育和美育工作,關注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倡導和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擴大學校教育的開放性,促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親職教育的緊密結合。
――教育教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行國家新課程體系,加快教學觀念、內容和方法的變革;認真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推動高等學校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加快研究生培養機制的改革,加大對高等學校尤其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教育質量評估工作力度,切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師資隊伍。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努力構建與甘肅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現代教師教育制度和培訓制度。提高義務教育階段高學歷教師比例,採取傾斜政策,緩解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合格教師短缺和民族地區“雙語”教師缺乏的問題;努力加強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吸引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到職業學校兼職;提高教師教育院校的層次和水平,完善教師終身學習體系,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學校管理水平;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全員聘任和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改進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建立良性的教師進入與流出機制。深化分配製度改革,不斷改善教師待遇。
――教育信息化。加強並完善甘肅教育信息化傳輸、資源和管理三大平台功能。努力構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和科學高效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與套用平台;加快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繼續實施“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著力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的整合,努力提高信息化套用水平。以信息化帶動教育觀念、教育模式的變革,推動教育現代化進程。
(四)服務經濟
――科技創新。密切高等教育與經濟的關係,不斷增強高校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加強高校科技創新平台和人文社會學科研究基地建設,改革對高等學校的評價機制;建立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的競爭和激勵機制,加強新世紀學術帶頭人和學術新人的扶持培養,在高校造就和凝聚一支高層次創新人才隊伍;積極推動高校科技創新,開展科技攻關,提供智力服務,探索建立產學研結合的良性機制,促進成果轉化。
――服務社會。密切職業教育與經濟的關係,在保證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建設職業教育開放的實訓基地,積極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尋求自我滾動、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路子;以就業和創業為導向,轉變高、中等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的辦學模式,開放辦學,實行靈活的“學分制”和“訂單式”教育,培養經濟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
――教育扶貧。堅持教育為“三農”服務,支持建設農村社區學習中心,通過文化培訓、實用技術培訓、轉崗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下鄉支農、支教、志願者等措施,提高勞動者素質,為勞務輸出和人力資本投資創造條件。進一步完善家庭貧困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加大資助力度,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受教育權利。繼續大力推進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建立畢業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工作的國家崗位補助及助學貸款代償機制,完善國家助學獎學金管理辦法。
(五)強化保障
――公共服務。建立現代教育公共管理和服務體系。落實責任,加強領導,加大各級政府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統籌力度。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明確各級政府的不同責任,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對教育的規劃、指導和協調職能。加強社會監督,實行政務公開,提高社會公眾參與程度。
――督政督導。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結合,完善對縣級政府和學校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制度,逐步健全與教育決策、執行相協調的督導與評估體系,形成鼓勵各地積極進取的激勵機制。
――加大投入。強化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投入責任,依法加大財政主渠道投入力度,確保“地方政府教育撥款的增長要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並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切實保證教師工資和生均公用經費逐年有所增長”(即 “三個增長”)。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擴大教育經費總量。積極利用貸款、外資、社會資金、捐資助學、成本分擔辦教育。進一步實行政策支持,積極鼓勵企業、個人和社會團體捐助教育;繼續研究合理的教育收費、包括高校在內的“三限生”政策,建立並完善教育投入分擔機制;鼓勵和支持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活動;積極設計、爭取、實施教育項目。繼續支持已實現“普九”地區的農村學校建設,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改造力度;繼續做好東、西部地區和西部城市與農村學校對口支援工作;努力使全省高校在校生的生均財政撥款有所提高,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利用各種貸款和政策支持,使高校的土地占有面積、教學用房、教學儀器設備值、圖書冊數等主要辦學指標接近國家標準。加快高教園區建設,以滿足“十一五”以後高等教育發展所需要的條件和資源。
――教育審計。不斷加強教育系統預算內外收支等財務審計及財務管理工作,提高有限的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禁止挪用、截留、擠占、平調教育經費和學校收入。
――提高效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教育資源利用效益。結合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機制改革和中國小布局結構調整,對已撤併或擬撤併的學校(教學點)等原來的教育資源,要整合利用,通過舉辦農村幼稚園、建設農村社區學習中心等方式加以充分利用。
(六)最佳化環境
――加強法制。提升依法治教水平,制定與國家法律相配套的地方教育法規、規章,將我省教育事業的管理和發展進一步納入法制化軌道。加強教育行政管理隊伍建設,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和政務公開,加強教育決策研究,促進教育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嚴格管理。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規範管理,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做好防險救災應急預案和校舍安全預警制度,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做好學校安全工作。做好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標本兼治,治理教育亂收費,規範辦學行為。
――交流合作。不斷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推進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和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人才,支持各類學校與國外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積極爭取教育合作外援項目,推廣我省實施外援項目所取得的經驗。
――宣傳引導。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讓全社會關心和了解教育事業發展,共同營造全社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