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院成立於於2012年,前身系
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 。我校
研究生教育 起步於1979年,是全國最早開始研究生教育的單位之一。經過30多年的研究生教育發展,我校已具備了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人才培養體系,擁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內科學(傳染病)、兒科學、
臨床檢驗診斷學 、神經病學);省級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生導師209名,碩士生導師1400餘名。2006年首批招收15名外國留學研究生。研究生院現有職工14人,設研究生黨總支1個,學院下設3個辦公室:研究生院辦公室、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研究生學生工作辦公室,其中研究生院辦公室與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合署辦公。研究生院主要領導有:
謝鵬 副校長兼任研究生院院長、常務副院長陳地龍、黨總支書記
張小明 、副院長尹定洪、副院長李情、辦公室主任兼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主任陳怡婷、辦公室副主任兼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副主任侯延斌,其他工作人員有:
王嵐 、程遠、王體春、吳婧、陳鍇、胡偉力、
袁飛 ,按A、B角分工(研究生院人員各項分工請見研究生院辦公指南)。研究生院秉承“嚴謹、求實、勤奮、進取”的
校訓 精神,組建成一個團結奮進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團隊,努力為
研究生教育 各項工作服務。
研究生院全體合影 負責人 常務副院長:陳地龍 主持院日常工作,分管行政、研究生招生、學位授予、學科建設等工作
分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日常管理、研究生獎、助學金及研究生就業等工作
副院長:尹定洪
分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研究生經費和信息系統工作
副院長:李情
院辦公室
主任:陳怡婷(日常行政事務、信息工作)
副主任:侯延斌(日常行政事務)
王體春(數據信息、研究生管理系統維護)
培養工作
副院長:尹定洪(主持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
副院長:李情(主持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
吳婧 (日常教學管理、學術學位培養管理、校內外課程班管理等)
崔靜 (專業學位培養管理、留學生管理)
學位授予工作
常務副院長:陳地龍(全面主持學位授予工作)
副主任:侯延斌(學位授予、博導遴選、優秀論文評選、在職申請學位管理博士後招生、導師信息管理)
袁飛(學位授予、博導遴選、優秀論文評選、在職申請學位管理、博士後招生、導師信息管理等)
學科建設工作
常務副院長:陳地龍(全面主持學科建設工作)
陳怡婷(協助院長開展學科建設工作)侯延斌68485368(授權點、重點學科建設及其他學科建設工作)
崔靜(授權點、重點學科建設及其他學科建設工作)
招生辦公室
常務副院長:陳地龍(全面主持研究生招生工作)
主任:陳怡婷(兼)(協助院長開展各項招生工作)
王嵐 (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碩導遴選、在職申請學位人員招生管理工作)
胡偉力(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碩導遴選、在職申請學位人員招生管理工作)
研究生學生工作辦公室
書記、主任:
張小明 (兼)(全面主持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就業工作)
陳鍇(學生數據信息管理、學生檔案管理、
四六級 報名等)
學科介紹 神經病學國家重點學科簡介
一、學科總體情況
重慶醫科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神經病學學科,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華山醫院神經科
朱禎卿 、傅雅各、
沈鼎烈 、
徐越 和
董為偉 等老一輩全國著名神經病學專家、教授來渝組建,是我國建立最早的神經病學學科之一,是西部地區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神經科醫師培訓基地,神經疾病預防、保健、診療中心和神經病學研究高水準的學術技術團隊。1981、1986、1995年分別被批准為西部地區最早的神經病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1990年獲準成立神經病學研究所並先後成為四川省高等學校醫學重點學科(1996年)、國家藥物臨床實驗機構認定專業(1997年)、重慶市高校和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1999年)、
重慶市衛生局 醫學重點實驗室(2002年)和重慶市高校神經病學重點實驗室(2006年)。2007年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神經病學重點學科,並於同年獲批為重慶市高校首批創新團隊。2012年獲得我國國家級神經病學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二、學科方向
經過多年的建設,本學科逐漸形成一定規模,凝練出優勢突出而穩定的研究方向和學術團隊。圍繞神經系統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研究,各個研究方向均有鮮明的研究主題,並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有突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各方向研究主題包括:
1. 腦血管疾病研究方向
2. 癲癇研究方向
(1)borna病毒的研究
(2)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研究
(3)神經系統結核的研究
(1)帕金森病發病機制和診治
(2)痴呆發病機制和診治
(3)神經系統脫髓鞘性疾病發病機制和診治
三、學術梯隊
本學科擁有一支學歷、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的
人才梯隊 。目前有教授23人、副教授28人,講師33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19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69人;現有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名。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5名,
中華醫學會 神經病 學會副主任委員1名,重慶市巴渝學者1人,重慶市兩江學者1名,“973”首席科學家1名。中青年人才已成為培養高層次人才和科學研究的中堅力量,在國內神經科領域占有重要學術地位。現擁有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全國老年神經病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癲癇與
腦電圖 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會神經遺傳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 神經內科分會常委、中國抗癲癇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睡眠障礙協會全國委員;重慶醫學會神經病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委員;美國國立衛生院項目評審專家、T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Society 會長。有«Neurological Research»雜誌、《臨床神經電生理學》、《亞洲癲癇雜誌》、《臨床神經電生理學》副主編。有《
中華神經科雜誌 》、《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中風與神經系統疾病》等13本雜誌的編委。有全國醫學院校專升本、五年制、七年制統編教材《神經病學》編委。
四、科學研究
本學科科學研究在國內神經科界處於領先水平。近10年共獲得國家級科研課題39項: 包括“863”計畫項目1項, “973”計畫項目1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重點、面上和其他國家級項目39項。獲得省部市級縱向科研項目95項。共獲縱向
科研經費 5903.6萬元。獲科研成果17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市級科技成果15項,獲取專利3項。發表SCI論文120餘篇,CSCD論文85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
神經系統疾病治療學 》、《
實用臨床神經病學 》、《
神經保護的基礎與臨床 》、《癲癇治療學》、《
難治性癲癇 》等17部,其中10部主編、1部副主編,參編教材23部。
五、人才培養
在為國家培養
神經科 高級人才方面,本學科一直處於全國的前列。每年有10多名七年制、30多名碩士、10多名博士、1名博士後畢業。培養的人才遍布全國各地,許多已成為當地學術骨幹或學術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海外知名學者。
六、學術交流
廣泛的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是本學科的重要特色之一。連續舉辦了11屆衛生部全國神經病學新進展學習班,主辦第八屆全國神經病學年會,多次主辦重慶市、西南地區神經病學年會。連續6年(2001-2006)舉辦中美腦血管病論壇,主辦2008中法神經病學論壇和國際神經病學論壇,先後與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多個國外著名學府及知名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係。派出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 200多人次,邀請100餘人次國內外神經病學專家前來講學、學術交流。派出60餘人次出國研修、考察交流。
七、工作條件
本學科點於2006年成為重慶市高校唯一的神經病學重點實驗室,擁有科研專門用房600平方米,價值319萬元的儀器設備。已建立了完整的
細胞培養 、
核酸 及蛋白質分析、組織病理學及
圖像分析 等基礎技術平台以及流式細胞工作站、
膜片鉗 和雷射
共聚焦 檢測系統等特色設備平台。建立了電子化、網路化的圖書及網路資源系統。實現
多媒體教學 和“摸擬人模具”技能訓練。實驗室遵從“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管理原則,最大限度合理利用(開放)實驗室的技術平台。
內科學(傳染病)國家重點學科簡介
一、學科總體情況
重慶醫科大學 內科學(傳染病)歷史悠久,於1956年由上海醫科大學傳染病教研室分遷來渝組建,經數代人半個世紀的努力,已成為在我國傳染病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並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臨床醫療、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現下設
病毒性肝炎 研究所和傳染病與
寄生蟲病 研究所,並承辦《
中華肝臟病雜誌 》。該學科1979年被批准為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1981年被批准為我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3年被批准為首批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2010年再次獲得SFDA
藥物臨床試驗 資格認定。1995年成立博士後流動站,設立“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 ”特聘教授崗位一個。1989年被批准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2002年、2007年分別通過第二次、第三次教育部考核評估,作為國家重點學科進入新一輪建設階段。2003年建成省部共建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7年12月通過驗收作為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開放運行。2007年成為國家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網路實驗室成員單位。2008年批准成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成員。
二、學科方向
本學科具有覆蓋傳染病學主要領域的穩定研究方向,在充分發揮
病毒性肝炎 傳統領域的研究優勢基礎上,實現傳染病學、
分子生物學 、
分子免疫學 、病毒學學科的交叉和整合。原有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發病機理及防治、
寄生蟲病 研究、抗生素及細菌感染性疾病研究3個研究方向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新興的研究方向——重大傳染性疾病快速診斷試劑的研發已經形成,四個研究方向特色鮮明,均有進展和突破,科學研究實力居國內領先水平,承擔國家級課題的能力在國內同行中具較強優勢,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
1、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發病機理及防治
本方向從1976年開始
病毒性肝炎 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始終堅持以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理與治療為主要研究方向,努力探索B型肝炎
免疫耐受 的分子基礎,尋找打破免疫耐受的有效途徑,力圖闡明病毒性肝炎
肝細胞 壞死的分子免疫機理,為防止肝細胞壞死尋找新的有效途徑。30餘年來,在該領域進行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臨床研究,尤其在
乙型病毒性肝炎 的發病機理與治療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
原始創新 的研究工作,為制定合理的
慢性B型肝炎 治療方法提供了科學依據。2008年,學科帶頭人
任紅 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牽頭單位負責人主持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計畫“
愛滋病 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課題,成為全國肝炎防治領域十四個組長單位之一,將進一步加強科研平台的建設,提升研究能力與水平。2009年, “
乙型病毒性肝炎 的臨床
轉歸 及相關機制的研究”團隊正式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為學科的長足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2、抗生素及細菌感染性疾病研究
3、重大傳染性疾病快速診斷試劑的研發
從新發傳染病防治(如SARS)、三峽庫區成庫後傳染病防治、
生物反恐 以及應對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 的高度出發,我們將分子生物學重組抗原、單克隆抗體、膠體金標記快速免疫檢測等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在不接觸傳染性病原體的條件下,建立C型肝炎、SARS、
霍亂 、
鼠疫 、
登革病毒 、
幽門螺桿菌 等重大傳染性疾病
特異性 、快速高效及應急檢驗技術平台。通過
單克隆抗體技術 成功製備並分離出用於檢測的相關抗體,運用膠體金標記技術成功研製出相關疾病快速檢測試紙條,與ELISA比較,陽性率達99.1%,該技術使重大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診斷技術的研究獲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成為國家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網路實驗室成員,加強全國網路實驗室的相互協調與溝通整合該領域的科技資源,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技術,協調統一進行科技攻關,為國家在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防治領域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平台、項目儲備和人才資源,為應付突發感染性疾病的重大事件奠定可靠的技術保證。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抗寄生蟲病新藥基礎與臨床研究、寄生蟲病疫苗研究,在國內較早建立了
肺孢子蟲病 的動物模型,製備了抗
卡氏肺孢子蟲 的單克隆抗體,並建立了快速檢測卡氏肺孢子蟲的方法。探索了
青蒿素 衍生物、
白果內酯 、
瑞香素 等中藥成分抗卡氏肺孢子蟲的作用,從分子水平闡明這些中藥成分對
肺孢子蟲 膜系
超微結構 、
基因結構 的影響作用,開闢了中藥抗寄生蟲研究的新領域。在國內率先進行
瘧原蟲 DNA疫苗研究,首先從
惡性瘧原蟲 FCC-1/HN株基因組DNA中擴增出環子
孢子 蛋白(CSP)基因,成功構建了重組表達質粒pBK/CSP即惡性瘧原蟲CSP基因DNA疫苗,並在小鼠模型體內實驗證實該疫苗可誘導細胞免疫應答和體液免疫應答,為
瘧疾 DNA疫苗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和實驗依據。
三、學術梯隊
本學科已形成了一支學歷、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的
人才梯隊 。目前有教授29名,副教授30名,博士生導師16名,其中45歲以下占70%,36名具有博士學位,已成為科學研究、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中堅力量,學科帶頭人和學術技術骨幹均有出國留學或研修經歷。本學科由一批年齡在45歲左右年輕教授為主的國家級研究人員組成,擁有中央組織部“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1人,
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員3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人員、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人員、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人員、教育部
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 人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B類)獲得者,
中華醫學會 肝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1名,中華微生物與免疫學會副主任委員1名,《
中華肝臟病雜誌 》總編1名,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名,“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1名,多數具有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科學背景,學術思想活躍,在國內肝病及傳染病基礎與及臨床研究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從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知名大學引進6名海外高級人才(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到本學科點擔任專職或兼職教授,吸引10餘名留學人員回國工作,派出50餘人次出國學習交流。
四、科學研究
本學科具有覆蓋傳染病學主要領域的穩定研究方向,以
病毒性肝炎 及相關疾病為研究重點,同時開展重大傳染性疾病快速診斷試劑的研發、抗生素及細菌感染性疾病研究、
寄生蟲病 研究,研究特色鮮明,科學研究實力居國內領先水平,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近五年來,獲得“
愛滋病 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國家973前期研究項目、
國家863計畫 項目以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共70餘項,
科研經費 達10000萬元;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共發表各類論文500餘篇,其中在本專業《Hepatology》、《Vaccine》、《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Gene Therapy》、《J Cell Biology》等SCI收錄期刊發表80餘篇。主編《
現代肝臟病學 》、參編《
人類病毒性疾病 》、《
傳染病學 》等學術專著6部,主編《
醫學寄生蟲學實驗指導 》,副主編和參編《傳染病學》、《
分子病毒學 》、《
寄生蟲病學 》、《醫學免疫學》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系列教材共22部,申請發明專利9項,已授權2項。“十一五”期間獲
中華醫學科技獎 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省級科技獎10餘項。
五、人才培養
本學科是我國西部地區傳染病學重要的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以先進的國際醫學教育理念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強碩士、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及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學術道德的教育。近10年承擔2部全國規劃教材的編寫,編寫教材7部。近10年期間招收研究生18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9名,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5名;畢業的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100%,特別是博士畢業生,主要去向包括國內外從事博士後研究、全國各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省市級醫院傳染科,並成為所在單位學術技術帶頭人、科主任。研究生在校和畢業後在本專業雜誌《Vaccine》、《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Gene Therapy》、《J Cell Biology》等發表SCI論文30篇。獲校級優秀碩士論文6篇、優秀博士論文11篇,獲重慶市優秀碩士論文3篇、優秀博士論文2篇。
六、學術交流
本學科緊密依靠
中華醫學會 肝病學分會,並通過承辦《
中華肝臟病雜誌 》,主辦全國及國際學術會議作為學術交流平台,向國內外展示了我國肝病研究的最新進展,在引導我國肝病臨床與基礎研究方向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華肝臟病雜誌歷經13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影響因子及學科排名總趨勢是逐步提高,並保持在一個較好水平,已被評為“
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圍繞肝臟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熱點問題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國性大型肝病學術會議,截至目前一共舉辦了七屆大型學術交流會。國內外學術交流密切,與美國Scripps研究所、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Baylor大學醫學院、美國
阿肯色州立大學 、美國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醫學院 、美國
德克薩斯 州立大學醫學院、
英國倫敦大學 、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學、德國
洪堡大學 、澳大利亞Adelaide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等以及國內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開展了良好的科研協作和學術交流。五年來共有50人次參加在10個國家或地區召開的20餘次國際學術會議,邀請100人次國內外知名學者進行學術交流。
七、工作條件
本學科有計畫、有目的地進行大型技術平台的構建,已建成擁有總價值3000萬元的大型精密儀器、面積3000平方米的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作為國家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網路實驗室成員單位,加強全國網路實驗室的相互協調與溝通,在國家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統一領導下,整合該領域的科技資源,為國家在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防治領域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平台、項目儲備和人才資源,為應對突發感染性疾病的重大事件奠定可靠的技術保證。
一、學科總體情況
臨床檢驗診斷學國家重點學科-
重慶醫科大學檢驗醫學院 成立於1983年,是原
國家教委 1983年批准設定的首批本科點之一。1986年、1990年獲全國高校首批臨床檢驗診斷學專業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1995年批准為博士後流動站,2001年開始招收本-碩連讀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方向)七年制學生。1992年、1999年先後成為四川省、直轄後的重慶市首批重點學科;1999年批准為重慶市首批醫學重點學科;2001年成為重慶市“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12個重點學科之一;2002年、2007年兩次被教育部評為本學科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先後獲得重慶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重慶市級教學團隊;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為
臨床檢驗診斷學 國家級教學團隊 。臨床檢驗診斷學實驗室在2000年評為重慶市高校首批市級重點實驗室;2005年批准立項建設臨床檢驗診斷學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並於2008年3月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成為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6年批准為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2007年先後批准為重慶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首批重慶市級高校創新團隊;2009年批准為重慶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二、科學研究
現已形成了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①現代生物醫學技術、實驗診斷技術的研究與開發;②
惡性腫瘤 及出生缺陷性疾病的分子機制及干預的實驗研究;③病原微生物致病的分子機制及傳染病預防方法學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技術平台,擁有較完善儀器設備條件的實驗基地,體現出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近五年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68項,科研總經費超過2100萬元(未含配套經費),獲
國家發明專利 授權7項,發表科研論文500餘篇,其中SCI收錄112篇。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項。《
臨床生物化學 》、《
臨床檢驗儀器學 》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實驗診斷學 》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課程。
三、學術梯隊
檢驗醫學院設有臨床生物化學、臨床
血液學 、實驗診斷學、臨床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生物分析化學、臨床檢驗儀器學等教研室和
臨床檢驗診斷學 重點實驗室。已形成合理的
人才梯隊 ,現有教授22名,博士生導師11名。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全部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70%教師有出國進修經歷。本學科現有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醫學檢驗研究會理事長1名,重慶市“巴渝學者”1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名,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4名、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名,
重慶市醫學會 檢驗專委會主任委員1名,重慶分析測試學會理事長1名,特殊津貼專家4名。
四、人才培養
訖今 共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512名,博士研究生184名,博士後3名,本-碩連讀七年制學生116名。目前在讀博士研究生51人,碩士研究生170人,培養畢業的博、碩士生數量均居國內本專業第一,博士生數量超過本專業其他學科點總和,獲得重慶市優秀博士、碩士論文近10篇。就業率歷年均名列學校前三名,畢業生供不應求,分布全國各地,已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
五、學術交流
本學科搭建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平台,定期舉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每年均有多名教師出國進修或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同時也為優秀研究生學術交流、參加學術會議提供機會。
重慶醫科大學醫學檢驗系 長期擔任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醫學檢驗研究會理事長單位,不僅在高層次人才培養上,而且在學術水平上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充分發揮了在
臨床檢驗診斷學 領域的示範和帶動作用。
六、工作條件
臨床檢驗診斷學實驗室是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擁有較完善儀器設備條件的實驗基地,可以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導師擁有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經費充足,保證了研究生課題的順利完成。
兒科學國家重點學科簡介
一、學科總體情況
重慶醫科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兒科學,依託單位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1956年由原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醫學院)遷至重慶,是全國最早成立的四個兒科系之一。醫院現在編制床位1400張,年門診量138萬、住院病人5.2萬,共有37個臨床和
醫技科室 。1982年成為衛生部、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在我國最早建立的四個兒童急救中心之一。1981、1990、1995年分別被批准為兒科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先後批准成立兒科研究所(1991年)、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1995年)和重點學科(1992年),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2000年認定)、重點學科(1999年認定)、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1999年),2002年成為重慶市醫學重點實驗室和市級重點建設的重點學科,同年與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時成為首批兒科學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通過教育部組織的重點學科複評,繼續保持國家重點學科。2008年成為兒科學
國家精品課程 ,全國兒科學
國家級教學團隊 ,並批准進入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建設,2009年成為重慶市重點實驗室,2010年申報獲準重慶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通過國家
藥物臨床試驗 機構
GCP 資格認證,2011年通過驗收正式授牌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二、學科方向
經過多年的建設,本學科逐漸形成一定規模,凝練出優勢突出而穩定的研究方向和學術團隊。圍繞兒童發育與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研究,各個團隊均有鮮明的研究主題,並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有突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小兒臨床免疫、兒童營養與生長發育、小兒呼吸疾病學、小兒泌尿外科、新生兒疾病5個研究方向先後被批准為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小兒神經病學、兒童腫瘤和小兒心血管專業發展態勢良好,為院級重點學科方向。各方向研究主題包括:
1 、小兒臨床免疫研究方向
2) 重要呼吸道病毒病原的免疫發病機制
2 、兒童營養與生長發育研究方向
1) 早期維生素A缺乏對兒童及成年期健康的影響
3) 幹細胞的基礎及臨床套用研究
4) 肥胖對兒童及成年後健康的影響及其防治技術的研究
3 、小兒呼吸疾病學 研究方向
2) 哮喘性疾病個體化治療研究
3) 呼吸系統疑難重症遺傳學研究
1) 環境污染物干擾生殖細胞發育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2) 環境污染物致組織器官畸形形成的胚胎學;
3) 藥物、生物治療學干預環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
4) 生物學技術(包括各種
幹細胞移植 技術)重建或修復組織器官畸形。
5 、新生兒疾病研究方向
1) 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研究
2) 早產兒惱損傷及康復
3) 新生兒急救
6 、小兒神經病學研究方向
1) 周圍神經發病機制的研究
3) 臨床神經電生理研究
7 、小兒腫瘤與血液研究方向
1) 兒童實體腫瘤個性化綜合診斷治療新方法的臨床套用研究
2) 腫瘤耐藥與耐藥基因的臨床及機制
8 、小兒心血管病研究方向
1) 心臟幹細胞基礎及臨床套用研究
2) 心衰發病機理及臨床干預研究
三、學術梯隊
本學科擁有一支學歷、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的
人才梯隊 。目前有教授63人、副教授132人、講師303人;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95人。現有教育部“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獲得者3名、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名、亞洲最佳兒科醫師1名(全國僅2名)。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13名,重慶市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重慶市兩江學者1名。中青年人才已成為培養高層次人才和科學研究的中堅力量,在國內兒科領域占有重要學術地位。現擁有
中華醫學會 兒科學分會常委、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兒保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免疫學組組長、新生兒學組、神經病學組及心血管學組副組長;中華預防醫學會兒保分會環境與健康學組副組長、中華小兒外科學分會腫瘤學組副組長、
中國藥學會 醫院藥學專委會兒科藥學組副組長、重慶市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及小兒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重慶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重慶康復學會主任委員等專業委員會或學組秘書長、主任、副主任、組長、副組長。為《
中華兒科雜誌 》和《
兒科藥學雜誌 》的主編單位、有《
中華小兒外科雜誌 》等4個兒科核心期刊的副主編。目前,為了發展需要,本學科先後引進美國
辛辛那提 、
芝加哥大學 和加拿大
UBC大學 多名教授,成為本學科國際科技合作研究基地的PI。
四、科學研究
本學科科學研究在國內兒科界處於領先水平。已連續9年獲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資助項目數居全國兒童醫院首位。近5年獲得外向科研項目425項,合計經費5800萬元。SCI論文共206篇。
專利授權 18項,有項目正進入市場套用轉化階段。科技成果35項。主辦的《
兒科藥學雜誌 》公開發行並於2008年成為科技統計源核心期刊。
五、人才培養
在為國家培養兒科高級人才方面,本學科一直處於全國的前列。每年有100多名本科、100多名七年制、100多名碩士、20~30名博士畢業。培養的人才遍布全國各地,許多已成為當地學術骨幹或學術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海外知名學者。
六、學術交流
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是本學科的重要特色之一。先後與國外16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辛辛那提 兒童醫學中心、美國ADVOCATE HOPE兒童醫院、
芝加哥大學 、加拿大
UBC大學 、
英國倫敦大學 、日本富山大學等。近5年本學科主辦或承辦國際會議6次、全國學術會議16次,派出300餘人次出國研修、學術會議、考察交流;邀請246人次國內外專家來院講學、學術交流。
七、工作條件
學科所在兒科學重點實驗室(兒科研究所)目前有8箇中心技術和服務平台、8方向研究室和2個PI工作室。擁有科研專門用房7500平方米,價值超過3000萬元的儀器設備。已建立了完整的
細胞培養 、
核酸 及蛋白質分析、組織病理學及
圖像分析 等基礎技術平台以及流式細胞工作站、
膜片鉗 、雷射
共聚焦 檢測系統等特色設備平台。建立了電子化、網路化的圖書、網路資源系統。實現
多媒體教學 和“摸擬人模具”技能訓練。國內首個“兒童臨床分子醫學中心”,著重推進現代生物學技術和科研成果在臨床實踐中的套用和轉化。實驗室遵從“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管理原則,最大限度合理利用(開放)實驗室的技術平台。通過不斷建設,現在為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和重慶市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