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於2019年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
  • 文 號:渝府發〔2019〕17號
  • 發布機構:重慶市人民政府
  • 發布日期:2019-07-03
意見全文
渝府發〔2019〕17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近年來,電子商務持續快速發展,不斷催生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成為經濟領域最具活力的要素之一,在最佳化經濟結構、引導產業升級、擴大消費需求、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為促進我市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電子商務創新產業集群,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引導傳統產業提質增效,促進經濟結構最佳化調整,激發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把電子商務培育成為經濟成長的新動力。
(二)發展目標。到2022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8萬億元,網路零售額突破1500億元,網路零售額進出比縮小到1.5∶1左右,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及結算實現500億元。大幅提升全市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增強產業集聚和市場輻射力,爭取將我市打造成為電子商務套用和創新城市,建成中國西部地區電子商務發展高地。
二、主要任務
(一)壯大電子商務產業集群。建設一批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支持和鼓勵利用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商務樓宇開展定向招商,打造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和企業集中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創業園、孵化中心、眾創空間等,有條件的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至少建設並正式營運1個以上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力爭培育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園區)5個、市級電子商務示範園區(基地)30家,構建多層次電子商務產業載體。引進一批電子商務企業區域總部,引進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領軍企業在我市設立企業總部、區域總部,建設區域營運中心、物流中心、結算中心及研發中心等10家以上。發展一批電子商務平台,加快建設“村村旺”等市級電子商務平台和智慧商務大數據平台等電子商務服務平台;依託汽摩、機電、醫藥、化工、五金、生豬、柑橘等特色產業優勢,支持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柑橘網等平台發展,打造3—5個千億級行業垂直電子商務平台;做大“重慶6·18電商日”等節慶會展電子商務交流平台;鼓勵發展一批專業功能獨特、生態系統健全、可開發性和成長性好、集聚輻射力和創新競爭力強的電子商務平台。培育一批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引導和鼓勵電子商務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戰略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強,重點培育市級電子商務龍頭企業30家、上市儲備電子商務企業5家。支持網商(微商)依託網際網路平台創新創業,培育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網商(微商)800家以上。(牽頭單位:市商務委;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金融監管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招商投資局、市大數據發展局、市供銷合作社,各區縣政府)
(二)加強電子商務產品生產培育。提高工業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圍繞汽車、裝備製造、筆電、通訊等全市重點行業,支持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基於網際網路的“雙創”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引領作用的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大力發展製造業新模式新業態,加強現代化供應鏈在製造業的套用,帶動產業鏈轉型升級。支持製造業企業“上網觸電”,開展“重慶造·網上銷”“品質渝貨網上行”“重慶產品觸網行動”等活動,支持自建平台或通過第三方平台拓展網路行銷渠道。加強網路消費品工業生產,圍繞網路消費特點,深挖重慶消費品工業的潛力和優勢,加大消費工業品、食品調味品、民族服飾、竹編等旅遊產品和傳統工藝產品規模生產和網路銷售,著力打造一批消費品工業網銷品牌產品及其生產基地(園區),在全市建成15個以上消費品工業網銷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以“三品一標”農產品為重點,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每個區縣重點培育2—3個“拳頭”網銷農產品,實施電商化、品牌化改造,促進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打造農產品網路銷售百億工程。推廣大數據智慧型化套用,提升企業個性化定製、網路化協同、服務型製造的套用水平,依託電子商務消費大數據,以銷定產,打造線下網貨定製生產基地,以新零售帶動新製造。(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農業農村委;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文化旅遊委,各區縣政府)
(三)引導商貿服務業提質升級。推動傳統商貿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著力推動線上與線下、商品與服務、企業與行業深度融合,探索創新以供應鏈管理、品牌建設、線上線下一體發展等為特徵的零售新模式新業態;支持線上龍頭企業布局線下新零售業務,鼓勵和推動傳統商貿零售企業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全面改造業務流程,挖掘培育一批新零售企業。鼓勵服務商家通過電子商務套用創新服務模式,鼓勵重點生產服務業電子商務平台加快全國業務拓展步伐,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產業園、孵化園;重點選擇旅遊住宿、同城配送、家政服務、文化體育、網上菜場、洗車修車、交通出行等居民生活服務行業開展電子商務業務,推行服務線上化,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推行傳統專業市場離線商務(O2O)模式,支持和引導產業特色明顯、區域集散功能較強的專業批發市場開展智慧市場建設,創新工貿一體、產銷一體、線上線下融合的發展模式,支持專業市場轉型升級,重點打造2—3個年交易額100億元以上的O2O專業市場。(牽頭單位:市商務委;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委、市文化旅遊委、市金融監管局,各區縣政府)
(四)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大力推動農產品上行,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實施“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快農村電子商務平台升級,培育壯大特色農村電子商務平台,在知名電子商務平台開設重慶館或區縣特產館、扶貧館,探索“基地+城市社區”的直配模式,力促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賣得掉、賣得快、賣得好、賣得遠。著力提升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能力,激發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鎮村服務站點市場活力及造血功能,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降本增效,實現有條件、有需求的鄉鎮和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能力及物流配送能力全覆蓋。加強巴味渝珍等區域公共品牌培育,實施農村電子商務品牌培育“528工程”,在全市範圍內梳理出50個網貨大品類“拳頭”產品、200箇中品類和800個小品類產品,分類進行產業培育和品牌推廣。深化實施電子商務扶貧行動,總結梳理農村電子商務扶貧經驗,在全市複製推廣,通過電子商務探索發展集團採購、訂單農業,推動貧困地區農村產品進社區、進學校、進食堂等,大力推進電子商務消費帶動產業扶貧,暢通城鄉要素、資源、人才、技術流通渠道,建立電子商務站點與農戶長期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推進農村電子商務融入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牽頭單位:市商務委;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農業農村委、市扶貧辦、市供銷合作社、市郵政管理局,各區縣政府)
(五)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線上“單一視窗”和線下“綜合園區”平台,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業務,鼓勵“重慶造、重慶產”商品借船出海,支持電子商務企業建設出口商品“海外倉”和海外運營中心;引進和培育3—5家跨境第三方支付企業和具備境外結匯牌照的金融機構來渝設立運營結算中心;加快建設跨境電子商務智慧型貨物集散中心,推動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最佳化保稅倉儲功能,提升物流、倉儲、通關服務能力。支持跨境商品、物流及投融資對接綜合金融服務市場體系建設,培育外貿發展轉型新業態,支持10家具備進出口經營權的外貿龍頭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實施跨境電子商務“優商優品”培育工程,提升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線上行銷能力,培育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10家。(牽頭單位:市商務委;責任單位: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重慶海關、市郵政管理局、保稅港區管委會、西永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六)大力發展數字商務經濟。打造智慧商務大數據平台,集成整合商務領域數據信息,進行跨領域、跨業務關聯分析,為商務領域的精細管理、智慧型發展、服務支撐和轉型升級提供平台支撐。開展數字商務試驗區建設,重點建設1—2個數字商務園區,集聚一批數字商務創新企業,開展商務領域模式、業態、產品、服務數位化探索。推進數字商務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培育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平台經濟、創意經濟,推進智慧商圈、智慧會展、智慧物流、智慧型口岸等重點項目建設。圍繞消費場景、特定社群建立跨界融合新主體,引進和扶持2—3個電子商務領域的大數據分析和套用企業。積極發展數字服務新業態,支持發展餐飲外賣、租賃式公寓等數位化餐飲住宿新業態,積極發展一站式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本地生活服務O2O等數字生活服務新業態,探索發展線上教育、遠程醫療等數位化教育醫療新業態和創意眾包、視頻直播等數字文化新業態。(牽頭單位:市商務委;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文化旅遊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市大數據發展局、市郵政管理局,各區縣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市、區縣聯動以及市級跨部門協作機制,加強對電子商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形成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工作合力,及時研究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與推進體系,將電子商務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建立激勵約束、現場觀摩機制,加強工作交流,強化督促落實。發揮社會中介組織作用,支持行業協會開展工作。
(二)健全人才體系。整合幹部教育、人力社保、扶貧、商務、農業、移民等培訓資源,建立長效培訓機制,加強實用型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培養電子商務職業技術人才大軍,建成西部電子商務人才培訓與孵化中心。支持高校電子商務學科建設,鼓勵電子商務企業與大專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合作辦學,建立實訓式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與培訓模式,建設電子商務實訓基地。進一步發揮高校、民間智庫、社會培訓組織、平台企業的優勢,構建多樣化的電子商務培訓組織體系,探索常態化、項目制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式。加大電子商務領域的企業家、創新創業人才和高層次專家引進力度。積極引進電子商務領軍企業研究院,組建電子商務高端人才庫,加強全局性、前瞻性、創新性重大電子商務發展課題研究。
(三)健全物流體系。促進電子商務與物流業協同發展,積極引進電子商務物流(快遞)企業在渝建設快件處理中心、航空及陸運集散中心,加強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最佳化落實電子商務產業空間布局,推動建設一批電子商務雲倉、共享倉庫等管理規範、自動化水平高的電子商務公共倉儲,推進倉配一體化。整合完善城鄉快遞物流網路,建設快遞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和以快遞實體門店、智慧型快件箱等為載體的城市末端公共取送點。發展主城區分區化、遠郊區縣城鄉一體化共同配送等集約化配送模式,鼓勵快遞、物流企業整合往返幹線運輸,開展農村支線集中配送。推進農產品產地、集散地和加工區的冷藏保溫倉儲設施建設,支持有條件的鄉鎮建設電子商務集配中心和農產品主產地田間市場。
(四)健全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軟體開發、網店建設、數據分析、倉儲管理、行銷推廣、視頻美工、售後服務、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和代運營等電子商務服務業,提升電子商務服務水平。有效整合雲計算、大數據等業務,培育一批專業化電子商務技術服務商。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支付、結算業務,促進電子商務與金融融合發展,創新電子商務金融模式,鼓勵電子錢包、移動支付等新興金融模式套用,鼓勵大型平台依法合規開展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消費信貸等服務。加快推進電子契約、電子發票、電子印章的推廣、套用和管理。
(五)健全監管體系。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探索建立適應電子商務市場規律的治理機制與監管體系。推進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依法打擊和查處電子商務領域違法行為。加強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設,強化電子商務行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信用信息互聯共享,充分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強政企合作,掌握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狀況,探索建立電子商務網上治理體系。落實國家網際網路經濟統計調查制度,加強電子商務統計監測,做好重點領域、重點環節數據監控,提高電子商務統計數據的真實性、科學性和權威性。加強電子商務信息安全管理,保障電子契約、電子支付等重點環節安全。
(六)健全政策體系。加強對電子商務發展的融資信貸支持,強化對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的信貸投入,切實解決中小電子商務企業融資難題。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積極引導和推動社會資金、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等資本投向電子商務領域。加大對電子商務產業基地、物流基礎的設施建設規劃、用地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電子商務招商引資、企業培育、人才引進、示範創建等政策。鼓勵支持行業協會、社會組織、電子商務企業等舉辦各類電子商務峰會、論壇及網路促銷等節慶展會活動。加強宣傳引導,大力宣傳電子商務發展先進典型,推廣複製成功經驗,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重慶市人民政府
2019年6月2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