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麗戰爭

遼麗戰爭

遼麗戰爭,韓國稱為高麗契丹戰爭(고려-거란 전쟁)、麗遼戰爭(여요전쟁),朝鮮稱為反契丹戰爭(반거란전쟁),是指公元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遼朝(契丹國)對高麗發動的三次戰爭,以高麗成為遼朝藩屬國並從遼朝獲得鴨綠江以東地區(江東六州)告終。

公元10世紀,遼朝和高麗分別興起於遼河上游和朝鮮半島中南部,其後遼滅亡渤海國、征服女真諸部,高麗則北拓至清川江以北,兩國逐漸接壤,產生邊界問題。另一方面,高麗向隔海相望的宋朝稱臣,對遼構成威脅。993年(宋淳化四年,遼統和十一年),遼朝派蕭恆德東征高麗,旋即與高麗將領徐熙和談,約定高麗棄宋歸遼,遼將鴨綠江以東土地賜給高麗。但此後高麗仍暗中朝貢於宋朝,並且高麗大將康兆不經遼朝同意就廢立國王,遼聖宗便在1010年(宋大中祥符三年,遼統和二十八年)冬親征高麗,擒殺康兆,占領高麗國都開京,高麗國王王詢南逃羅州,但因戰線太長而導致後方不穩,所降諸城復叛,遂僅在得到王詢親朝的口頭承諾後就撤軍。王詢食言不親朝,遼聖宗轉而要求歸還當初賜給高麗的江東六州,高麗不還,戰火再起。1018年(宋天禧二年,遼開泰七年)冬,遼聖宗派蕭排押進攻高麗,翌年正月直抵開京,未能攻克便折返,撤軍途中於龜州遭遇姜邯贊麾下高麗追兵,遼軍失利。遼麗戰爭結束。

戰後,高麗繼續向遼稱藩納貢,遼也不再要求高麗國王親朝和歸還江東六州。但遼在鴨綠江東岸所築的保州等城成為未能解決的懸案,影響著之後的遼麗關係。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戰爭背景,遼朝方面,高麗方面,遼麗關係,戰爭起因,戰爭經過,第一次戰爭,第二次戰爭,第三次戰爭,戰爭結果,戰爭影響,對遼朝,對高麗,對宋麗關係,戰爭評價,

戰爭背景

遼朝方面

公元10世紀,契丹族興起於遼河上游的松漠之間,建立了契丹帝國,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的遼朝。遼朝初年,向南從後晉得到幽雲十六州,向東消滅渤海國,並成立了傀儡政權東丹國,向西征服阻卜党項吐渾等部,發展成兼具農耕與遊牧屬性的強大帝國。982年(宋太平興國七年,遼乾亨四年),遼景宗耶律賢去世,其耶律隆緒繼位,是為遼聖宗,承天太后蕭綽攝政。面對“族屬雄強,邊防未靖”的不利局勢,蕭太后及遼聖宗掀起了新一輪的擴張,向南屢次侵宋,向西再次征服阻卜等部,在漠北設定鎮、防、維三州,並收服党項首領李繼遷,支持其攻宋。對於東面,遼聖宗即位後徹底取消了東丹國,並在984年(宋太平興國九年,遼統和二年)發動對女真的掃蕩,幾年後基本平定了女真諸部,並消滅了鴨綠江流域的渤海遺民國家定安國。於是遼麗之間的緩衝地帶消失殆盡,高麗暴露在遼的直接威脅之下。

高麗方面

在契丹興起的同時,朝鮮半島上的新羅政權分崩離析,出現了後高句麗後百濟、新羅三足鼎立的格局,是為“後三國”,其中弓裔的後高句麗(後改國號為摩震、泰封)被王建的高麗國所取代,最終由王建統一了朝鮮半島中南部,並通過海路遣使中原,稱臣納貢,接受後唐冊封為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玄菟州都督、上柱國、大義軍使、高麗國王,成為後唐到北宋等中原各朝的藩屬國。王建有“操雞搏鴨”之志,不僅要繼承新羅(雞林)的領土,還企圖將疆域擴張到鴨綠江。因此在建國後就設定大同江北的平壤為西京,並將疆土擴展到清川江流域。他的繼承者王堯(高麗定宗)、王昭(高麗光宗)、王伷(高麗景宗)、王治(高麗成宗)也繼承了北拓政策,陸續從清川江北到永興灣修築了不下三十座軍事城堡,因此高麗建統一後三國以來“士卒未得安枕,糧餉未免糜費”,都投入到北部國防事業中。在北拓過程中,高麗與當地的女真部落發生衝突,雖然王昭在位時尚能壓制女真,但到了984年(宋太平興國九年,遼統和二年)王治欲在鴨綠江岸築城時,就遭到了女真的抵抗,導致高麗刑官御事李謙宜被女真擄走,導致高麗擴張到鴨綠江的計畫流產。另一方面,在遼朝掃蕩女真的過程中,高麗被女真懷疑協助遼軍,女真甚至將高麗告到了宋朝,使高麗與女真關係進一步惡化。不過,相比女真而言,高麗更大的勁敵則是遼朝。

遼麗關係

高麗建國之初,也曾與遼通好,雙方有過數次使節往來。兩國關係的變化始於926年(高麗天授九年,遼天顯元年)遼滅渤海,王建聽說後為之震驚,認為契丹“無道”,深感遼朝是一大威脅,於是開始對遼採取敵對態度,同時收容以渤海世子大光顯為首的大量渤海遺民。另一方面,由於渤海的滅亡及高麗的北拓,高麗與遼(包括東丹國)疆域逐漸逼近,為此出現劃界之爭。遼欲以鴨江邊石城為界,而王建則欲以馬歇灘(位置不詳,可能在鴨綠江以西某處)為界。在王建對遼強硬政策下,942年(後晉天福七年,遼會同五年)十月發生了遼朝使團30人被高麗流放海島、遼朝所贈送的50匹駱駝被餓死在開京萬夫橋下的事件,此後與遼斷絕往來。此外,王建還以印度僧人㗌哩嚩日羅(室利縛羅、襪羅)為紐帶,讓他給後晉高祖石敬瑭捎話,說高麗和渤海是“親戚之國”,渤海被遼所滅,所以高麗要為渤海報仇,並請後晉出兵,與高麗兩面夾擊遼朝,但石敬瑭不予理睬。943年(後晉天福八年,遼會同六年),王建去世,臨終留下的《十訓要》中稱遼為“禽獸之國”,告誡子孫不得效仿契丹文化習俗。
王建死後,高麗對遼的政策有所收縮,轉為守勢,拒絕了後晉出帝石重貴的夾擊遼朝的邀請,此外還組織了三十萬“光軍”,防備遼朝入侵。在北部建築的大量城堡,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防範遼朝的意圖。而在萬夫橋事件以後的四十餘年間,遼麗之間的邦交幾乎是空白狀態(也有記載稱當時高麗與遼有過軍事衝突),直到984年(宋太平興國九年,遼統和二年)才有遼使耶律純來高麗商討劃界問題,尚屬和平交涉。但此後的國際局勢就不再留下遼麗和平交涉的餘地。當時中國處於宋遼對峙的局面,宋太宗一心收復幽雲地區,在高梁河之戰失敗後,又於986年(宋雍熙三年,遼統和四年)發動雍熙北伐,派韓國華出使高麗,要求高麗履行宋朝屬國義務,出兵攻遼。雖然沒有遼麗交戰的記錄,但高麗與宋朝的聯結必然對遼構成威脅。同年又有遼使厥烈來高麗請求修好,高麗方面似乎並未認真應對。七年後,遼麗戰爭就爆發了。

戰爭起因

遼東征高麗的目的有二,首先是切斷高麗與宋的宗藩關係,迫使高麗臣服於遼;其次是劃定兩國疆界。遼聖宗即位後,就將高麗作為征伐目標之一,於983年(宋太平興國八年,遼統和元年)十月親自檢閱東京留守耶律末只所統兵馬,以備東征高麗,隨後命宣徽使兼侍中耶律蒲寧(蒲領)等率兵東征,但由於史書沒有透露的某種原因,遼軍最後並沒有討伐高麗,而是討伐女真,同時向高麗派出了和平交涉的使者耶律純。
985年(宋雍熙二年,遼統和三年)七月初一日,遼聖宗再次下詔征高麗,命諸道修理甲兵,隨後又遣使查看東京諸軍兵器及東征道路。但到了八月,又因遼河發洪水而中止東征高麗的計畫,改為討伐女真。992年(宋淳化三年,遼統和十年)十二月,遼聖宗命東京留守蕭恆德(蕭遜寧)東征高麗。不過蕭恆德並未立即出兵,而是延宕了十個月,其中緣由亦未被史書記載。
在此期間,高麗依然與宋朝保持密切往來,並在993年(宋淳化四年,遼統和十一年)得到宋太宗派陳靖劉式給王治加封的“檢校太師”官位,同年秋高麗送走陳靖、劉式兩名宋使時,還請求宋朝下賜板本九經,得到宋太宗批准。另一方面,在當年五月,女真就向高麗通報了遼朝將入侵高麗,由於高麗和女真關係不佳,所以高麗不相信女真的警報,未能及時加強邊防。八月,女真再次向高麗告急,至此高麗才確信遼軍入侵併開始準備,分遣諸道兵馬齊正使,但為時已晚。

戰爭經過

第一次戰爭

  • 遼軍南下
蕭恆德率軍進入高麗境內大約是993年(宋淳化四年,遼統和十一年)十月下旬,號稱有“八十萬兵”。遼軍以權東京統軍兵馬都監耶律元寧為前鋒,在建安之南遭遇高麗軍並擊破之,殲滅三千餘人。高麗成宗王治任命三位宰相——侍中朴良柔、內史侍郎徐熙、門下侍郎崔亮分別為上、中、下軍使,負責迎戰遼軍。王治本人亦御駕親征,於閏十月初三日抵達西京,並前往安北府(今朝鮮平安北道安州市)。隨後就得知了遼軍攻擊高麗邊鎮蓬山郡(今朝鮮平安北道龜城市南)、高麗先鋒軍使尹庶顏被俘的訊息,因此不得不折返西京。
徐熙打算領兵救援蓬山,途中得到蕭恆德的口信,聲稱遼朝已經據有大部分高句麗舊地,剩下的被高麗占領,所以前來討伐,又移書聲稱是因為高麗沒有歸順遼朝才來討伐。徐熙由此判斷遼軍只是虛張聲勢,並不是真的要滅亡高麗,所以可以講和,並以此奏聞王治。王治命司憲監察李蒙戩借禮賓少卿銜,前去遼營,請求和談。蕭恆德再次移書高麗,要求高麗君臣馬上到軍前投降。李蒙戩詢問東征理由,蕭恆德又說是因為王治“不恤民事”才“恭行天罰”。李蒙戩回報後,高麗君臣憂心忡忡,有人提議國王回開京,派重臣去投降,有人提議割讓岊嶺(慈悲嶺)以北的土地來換取和平。王治也有放棄西京的打算,下令將倉庫里的糧食分發給百姓,剩下的扔進大同江,以免資敵,不過在徐熙勸諫下沒有扔糧食。此時徐熙、李知白反對割地,請求與遼軍一戰。王治一行返回開京。蕭恆德見李蒙戩走後久無回報,就領兵攻打安戎鎮(今朝鮮平安南道文德郡),被高麗守將大道秀、庾方挫敗,停止南進。
  • 雙方和談
但是,蕭恆德依然保持軍事壓力,要求高麗趕緊派人投降。王治派閤門舍人張瑩去遼營議和,蕭恆德以其官職卑微而拒之門外,大臣中只有徐熙主動請纓談判,王治在禮成江邊親執其手餞行。徐熙與蕭恆德東西對坐,舉行談判,蕭恆德強調高麗興起於新羅之地,卻侵占了高句麗舊地,並且還“越海事宋”,所以才會興師討伐,要求高麗割讓北部疆域並遣使朝貢於遼。徐熙則宣稱高麗本來就是高句麗的繼承國,有復地之理,無割地之說,而且打出女真牌,說高麗不能遣使遼朝是因為女真作梗,請求遼朝幫助高麗“逐女真、還我舊地”(將鴨綠江內外土地移交高麗)。作為交換,高麗同意向遼稱臣。蕭太后批准了高麗提出的條件,撤出遼軍,並將鴨綠江以東的女真土地賜給高麗。徐熙在與蕭恆德一番歡宴後,便回開京復命,用時只有七日。王治大喜,親赴禮成江頭迎接,隨即派朴良柔為禮幣使,赴遼謝罪。徐熙還想要得到鴨綠江以西的土地,請求王治暫緩遣使,但王治一心要結束戰爭,拒絕了徐熙的要求。
  • 戰爭善後
994年(宋淳化五年,遼統和十二年)正月,遼正式向高麗頒正朔,高麗奉行遼朝年號。二月,蕭恆德正式通報高麗,將鴨綠江以東的二百八十里土地劃歸高麗,令其築城,以便向遼朝貢。三月,王治又派朴良柔出使遼朝,通報行正朔,並請求歸還遼軍所俘虜的人畜,遼方允許贖還,並遣使撫諭高麗。同年,徐熙領兵驅逐女真,到十月上旬修築長興、歸化二鎮及郭、龜二州。同年,高麗還設定了鴨江渡勾當使,任命李承乾(後改河拱辰)出任,控制鴨綠江東岸地區。其後兩年,徐熙又陸續修築安義、宣化二鎮及宣、孟二州,鞏固高麗對新疆土的控制。
高麗雖然從遼得到鴨綠江東的土地,但內心並不欲稱臣於遼,於是在遼撤軍後派元郁出使宋朝,於六月底到達開封,請求宋軍出兵幫助高麗擊退遼朝。但宋太宗卻認為夷狄相攻是尋常之事,而宋遼戰事剛剛平息,不宜再與遼開戰,故只是厚待高麗使臣,優詔答覆,但並未出兵。此後高麗一度斷絕與宋朝的往來,並強化與遼的關係,年年遣使進貢,甚至請婚於遼,遼朝將蕭恆德的女兒(遼景宗外孫女)許配給王治(後未果)。996年(宋至道二年,遼統和十四年)三月,遼朝派遣的使臣翰林學士張乾、忠正軍節度使蕭熟葛來高麗冊封王治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高麗國王”,標誌著遼麗兩國正式建立了宗藩關係。

第二次戰爭

  • 戰前背景
997年(宋至道三年,遼統和十五年),高麗成宗王治去世,傳位於堂侄王誦,是為高麗穆宗,遼朝於翌年遣使冊封他為高麗國王。穆宗在位時期,表面上依然向遼稱臣納貢,但暗中恢復了同宋朝的往來,並請求宋朝出兵幫助高麗擊退遼朝。999年(宋鹹平二年,遼統和十五年),高麗密使朱仁紹來到宋朝登州,“自陳國人思慕皇化,為契丹羈制之狀”,宋真宗予以召見,並賜密詔於王誦。1002年(宋鹹平五年,遼統和二十年),高麗被迫向遼朝獻上本國地理圖,翌年再次派遣戶部侍郎李宣古赴宋,控訴遼朝對自己“求取無厭”,請求宋軍駐紮高麗境內,以牽制遼朝,宋真宗同樣也只是優詔答覆,並未出兵。1004年(宋景德元年,遼統和二十二年)十二月,宋遼締結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戰爭。此後,宋朝更不可能為了高麗而與撕毀與遼的盟約,後來第二次遼麗戰爭爆發時,宋朝宰相王旦就挑明了這一點,並得到宋真宗首肯。
  • 戰爭起因
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遼統和二十七年)二月,高麗發生內亂,高麗穆宗王誦被西北面都巡檢使康兆弒殺,另立王誦之表弟王詢繼位,是為高麗顯宗,康兆以中台使的身份專權。王詢即位後,派司農卿王日卿出使契丹告哀稱嗣,卻瞞著康兆弒君之事。此後一年間,高麗又派遣了祝賀中京城竣工、祝賀蕭太后生辰及弔祭蕭太后的使節。1010年(宋大中祥符三年,遼統和二十八年)五月,由於高麗尚書左司郎中河拱辰曾主動挑釁女真反被打敗,對此耿耿於懷的和州防禦郎中柳宗便殺死了九十五名女真使者,高麗朝廷聽說後將二人流放。女真人則向遼朝揭發了康兆弒君之事來報復高麗。由於王誦是經過遼朝冊封的合法高麗君主,廢黜和殺死他無異於蔑視上國遼朝的權威,因此遼聖宗決意以此為由親征高麗。
事實上,這只是一個藉口,正如第二次遼麗戰爭中遼致高麗的問罪書中所言“東結構於女真,西往來於宋國,是欲何謀”,高麗與宋朝暗通款曲的情況已被遼朝掌握,自然為遼朝所不容,而高麗與女真的交往也不符合遼朝利益,所以這才是遼對高麗興師問罪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當時遼朝蕭太后去世,糧食歉收,連年用兵導致士卒疲敝,皇弟秦晉國王耶律隆慶也有“反側”之意,遼聖宗親征高麗亦含有通過對高麗的軍事勝利來樹立自己權威和提振遼軍士氣的意圖。
  • 戰前準備
遼聖宗自1010年(宋大中祥符三年,遼統和二十八年)五月就調集南北大王、皮室、乙室、頻畢太師、奚、室韋、黑水女真等用二千輛車載著兵器運到南京(今中國北京市),以備東征高麗。八月,遼聖宗派耶律寧出使宋朝,通報親征高麗之事。同時以皇弟楚國王耶律隆祐留守上京,北府宰相、駙馬都尉蕭排押為都統,北面林牙僧奴為都監。此時高麗方面依然蒙在鼓裡,自1010年(宋大中祥符三年,遼統和二十八年)八月以來派陳頔、尹余、金延保、王佐暹等赴遼朝貢,這些人基本都被扣押。至此,高麗方知遼麗關係破裂,乃於十月初一日任命康兆為行營都統使,李鉉云為副使,率兵三十萬駐於通州(今朝鮮平安北道宣川郡西北),以迎戰遼軍。高麗軍指揮部的構成如下表:
單位/職務
使
副使
判官
修制官
行營都統使
中台使 康兆
中台副使 李鉉雲
兵部侍郎 張延祐
起居舍人 郭元
侍御史 尹征古
都官員外郎 盧戩
右拾遺 乘里仁
西京掌書記 崔沖
行營都兵馬使
檢校尚書、右僕射、上將軍 安紹光
御史中丞 盧頲
兵部郎中 金爵賢
兵部郎中 皇甫俞義

左軍兵馬使
少府監 崔賢敏
少府少監 崔輔成
興威衛錄事 高幹
大樂丞 金在鎔

右軍兵馬使
刑部侍郎 李昉
刑部郎中 金丁夢
內謁者 柳莊

中軍兵馬使
禮賓卿 朴忠淑
禮賓少卿 李良弼
尚書都事 高延慶
司宰注簿 庾伯符

統軍使
刑部尚書 崔士威
戶部侍郎 宋鄰
左司員外郎 皇甫申
試兵部員外郎 元穎

十月初八日,遼朝所遣使臣給事中高正、閤門引進使韓杞來到高麗,通報將親征高麗,高麗派王同穎赴遼請和,同樣被扣押。十一月初一日,高麗繼續派姜周載赴遼賀冬至,同一天遼朝將軍蕭凝來通報此次為皇帝親征。十一月十日(《高麗史》記載為十六日),遼聖宗率領號稱“義軍天兵”的四十萬大軍渡過鴨綠江,拉開第二次遼麗戰爭序幕。
  • 通州之戰
遼軍首先包圍興化鎮(今朝鮮平安北道義州郡威遠面),高麗西北面都巡檢使楊規與興化鎮使鄭成、副使李守和等人固守城池。翌日,崔士威分軍出龜州北恧頓、湯井、曙星三道,均被遼軍擊敗。此後數日間,遼聖宗與興化軍通信,告知其來意為王誦報仇、聲討逆臣康兆,要求其歸降,李守和回信拒絕。遼聖宗知其不降,乃解興化之圍,分兵二十萬屯駐麟州南無老代地方,自率二十萬進軍通州。十一月二十四日,遼、麗兩軍在通州城外交戰。康兆引兵出通州城南,分為三營,自己的大營駐紮州西三水交匯處,一營駐紮近州之山,一營附城駐紮。起初他以劍車排陣屢次擊退遼軍,於是產生輕敵之心,遼軍先鋒耶律盆奴率詳穩耶律敵魯(耶律的琭)擊破三水砦,接著襲擊康兆,大獲全勝。康兆、李鉉雲等將領及都官員外郎盧戩、監察御史盧顗、楊景、李成佐等官員被俘,高麗軍三萬人被斬首。其後康兆不降而死,李鉉雲等人降遼。乘勝長驅的遼軍被高麗左右奇軍將軍金訓、金繼夫、李元、申寧漢的伏兵擊敗,略有退卻。
其後,遼聖宗派人勸降興化鎮和通州,但都不降(遼朝稱通州投降)。於是遼軍繼續南下,十二月初六日攻破郭州(今朝鮮平安北道定州市),高麗郭州防禦使趙成裕逃走,乘里仁、大懷德、申寧漢、李用之、簡英彥等戰死,遼聖宗留兵六千餘人鎮守。十二月初八日,遼軍渡清水江(清川江),因守將朴暹逃走,不戰而取安北府。此外,龜州(今朝鮮平安北道龜城市)亦向遼投降,蕭排押、蕭惠所部遼軍還在奴古達北嶺大破高麗軍。
  • 西京之圍
十二月九日,遼軍前鋒至西京,焚中興寺塔。十二月初十日,遼軍取肅州(今朝鮮平安南道肅川郡),並派高麗降官盧顗和遼官劉經去勸降西京。西京副留守元宗奭等本來已寫好降表,結果接到高麗國王救援西京命令的中郎將智蔡文和侍御史崔昌率兵從東北面的和州趕到西京,襲殺領取降表回營的盧顗、劉經一行,焚毀降表。東北面都巡檢使卓思政也趕來會合,並殺死了來西京北門打聽盧顗、劉經一行的下落並勸降的韓杞(韓喜孫)等百餘遼軍。另一方面,王詢在聽說康兆敗死後,上表請求親朝,得到遼聖宗批准,遂禁俘掠,派高正率一千騎兵在道路上設館迎接,又任命政事舍人馬保佑為開城留守、安州團練使王八為副留守,在太子太師乙凜所率的一千騎兵的護送下南下開京。卓思政一面領兵包圍高正,高正率軍突圍,死傷慘重;一面派智蔡文堵截馬保佑、乙凜一行,迫使其退回。
此後遼聖宗繼續派乙凜進攻西京,智蔡文、卓思政、僧侶法言等兩次出城擊敗遼軍(法言戰死於林原驛南),留守城中的高麗軍也出城追擊,在馬灘(今朝鮮平壤市寺洞區域美林里的大同江渡口)遭到遼軍的回擊而潰敗,高麗將軍大道秀(遼稱“渤海陀失”)降遼,智蔡文、卓思政、李元、崔昌等都逃走,西京遂被包圍,趙元、姜民瞻、洪葉、方休等將領收集殘兵堅守。十二月十七日,遼聖宗放棄西京,渡大同江,繼續南下,並派蕭排押、耶律盆奴為先鋒,直撲開京。
  • 開京失守
十二月二十七日左右,智蔡文等逃回開京,高麗朝廷始知兵敗之狀,群臣建議出降,禮部侍郎姜邯贊則力勸王詢南逃。王詢聽從,於十二月二十八日夜率后妃、吏部侍郎蔡忠順等及禁軍五十餘人,在智蔡文的護送下南逃,於翌年正月十三日逃到了高麗西南端的羅州(今韓國全羅南道羅州市,該地是王建曾駐紮過的地方,也是高麗惠宗的出生地,對高麗王朝有特殊意義)。在此期間,蕭排押、耶律盆奴所率先遣隊由北道進軍,在開京西嶺遭遇高麗軍,將其擊潰,斬數千級。
王詢南逃之際,遼軍前鋒已進至開京南面的昌化縣(今韓國京畿道楊州市),路遇高麗求和使臣河拱辰一行,河拱辰告訴他們高麗國王已經逃到漢江以南“不知幾萬里”的遙遠地方,遼軍乃停止追擊。1011年(宋大中祥符四年,遼統和二十九年)正月初一日,遼聖宗進入已是空城的開京,“清野無所獲”,便下令放火燒毀全城,開京的宗廟、宮闕、民房都被付之一炬。同時,遼將耶律瑤質亦用計降服了遼軍未能攻克的高麗險要營壘。
  • 遼軍班師
遼軍本來預計十二月班師,然而由於高麗的抵抗,所以延宕到了翌年正月。再加上西北面都巡檢使楊規率一千七百餘人於十二月十七日奇襲郭州,全殲六千留守遼軍,導致“所降諸城復叛”,遼軍後方出現問題。於是在占領開京的當天,遼聖宗就下令班師。與此同時,高麗使臣河拱辰、高英起來到遼營,請求班師,被遼聖宗扣押。遼軍行至龜州南峻岭谷,大雨連日,馬駝皆疲,甲仗多遺棄。遼聖宗在正月十五日才渡過鴨綠江,與皇后及皇弟耶律隆祐等會合,二十五日抵達東京。
據高麗方面記載,此後仍有遼軍在高麗押送俘虜,高麗將領楊規、龜州別將金叔興等從正月十七日起到二十八日經過無老代、梨樹、余里站、艾田等七次戰鬥,奪回三萬餘名高麗俘虜,斬首近一萬七千餘級,最終在二十八日遭到遼軍主力攻擊,兩人皆敗死。正月二十九日,最後一支遼軍渡鴨綠江時,遭到高麗興化鎮使鄭成襲擊,不少遼軍淹死。二月二十三日,王詢回到開京。二月二十四日,遼聖宗將押到遼朝的高麗俘虜分賜內戚、大臣。同年夏,宋朝派到遼的使臣李迪報告遼軍東征高麗“兵敗,多不還者”,宋朝邊臣所獲情報也是“契丹征高麗,官屬多戰沒”,不得不從南京一帶選取曾當過官吏及稍識字者來補充戰死者的官缺。由此可知,遼軍雖然在第二次遼麗戰爭中獲得幾次軍事勝利並占領高麗國都開京,但最終仍蒙受相當大的損失,也未達成既定的戰略目標。

第三次戰爭

王詢回到開京後,依據太史占卜之結果,決定繼續與契丹修好,因而在1011年(宋大中祥符四年,遼統和二十九年)四月派王瞻赴遼謝班師。此後王詢繼續派人到遼朝賀冬至、生辰,但並未得到遼的諒解,因為王詢並未履行戰後親朝的諾言。1012年(宋大中祥符五年,遼統和三十年)四月,高麗使臣蔡忠順請求維持遼麗宗藩關係,但遼聖宗堅持以王詢親朝為條件。八月,高麗使臣田拱之以王詢有病為由稱其不能來朝,遼聖宗見王詢故意抵賴,便要求高麗將第一次遼麗戰爭後賜給高麗的鴨綠江以東的六座城池(龍、鐵、郭、龜、通州及興化鎮)歸還遼朝。1013年(宋大中祥符六年,遼開泰二年),遼聖宗兩次派耶律資忠(耶律行平)出使高麗,索要江東六州,但高麗“無歸地意”。同年十月,遼聖宗召見曾在高麗做官的女真人,詢問取高麗之策。1014年(宋大中祥符七年,遼開泰三年)夏,遼聖宗命國舅詳穩蕭敵烈、東京留守耶律團石準備用兵高麗,先在鴨綠江造浮橋,並在鴨綠江東岸築保州(宣義軍)、定州等城。第三次遼麗戰爭遂不可避免。
與此同時,高麗也派兵加強江東六州的防備,同時恢復同宋朝的往來,從1014年(宋大中祥符七年,遼開泰三年)起連年派尹征古郭元徐訥等出使宋朝,並從1016年(宋大中祥符九年,遼開泰五年)開始停用遼朝年號,改奉宋朝正朔。對遼則停止朝貢,並於1015年(宋大中祥符八年,遼開泰四年)四月扣押了第三次來高麗索取江東六州的遼使耶律資忠。同年五月,遼聖宗任命北府宰相劉晟為都統,樞密使耶律世良為副都統(不久因劉晟延誤師期而撤換,以耶律世良、蕭屈烈為正、副都統),籌備東征高麗。遼麗關係再次破裂,而第三次遼麗戰爭也已在事實上爆發。在1018年(宋天禧二年,遼開泰七年,高麗大中祥符十一年)以前,表現為在江東六州地區的軍事衝突,主要如下:
  • 1014年(宋大中祥符七年,遼開泰三年)十月,蕭敵烈攻打通州,被高麗興化鎮將軍鄭神勇、副將周演擊退,斬首七百餘級。翌年正月,高麗軍攻打遼在鴨綠江東所築城池,但沒有成功。蕭敵烈繼續侵擾興化鎮、通州、龍州等地,亦被高麗將軍高積余、趙弋等擊退,四月回師;
  • 1015年(宋大中祥符八年,遼開泰四年)九月,遼軍攻打通州,鄭神勇等人率兵攻擊遼軍後方,殺死遼軍七百餘人,但鄭神勇等六人也戰死。之後,遼軍攻打寧州不克而退,高積余等人追擊遼軍,結果戰死,王佐和盧玄佐被俘虜。這一年,遼軍攻取了宣化和定遠兩個鎮。翌年正月,耶律世良率領遼軍在郭州大破高麗軍,斬首數萬人,然而在進一步南下時因耶律世良暴死而回師;
  • 1017年(宋天禧元年,遼開泰六年,高麗大中祥符十年)五月,契丹樞密使蕭合卓、漢人行宮都部署王繼忠率軍征伐高麗,圍興化鎮,被高麗將軍堅一、洪光、高義等擊退,九月回師。
1018年(宋天禧二年,遼開泰七年,高麗大中祥符十一年)十月,遼聖宗又一次決定東征高麗,此次不再以江東六州為軍事目標,而是直取開京,試圖一舉解決高麗問題。高麗一面於十月十九日任命內史侍郎平章事姜邯贊為西北面行營都統使,嚴陣以待;一面派禮賓少卿元永赴遼,請求罷兵,但顯然未被遼聖宗理會。十月二十七日,遼聖宗任命東平郡王蕭排押為都統,殿前都點檢蕭虛列為副統,東京留守耶律八哥為都監,領兵東征高麗。並曉諭高麗守臣,能率眾自歸者厚賞,堅壁相拒者追悔無及。十二月十日,蕭排押(《高麗史》誤記為“蕭遜寧”)率領號稱十萬的遼軍渡過鴨綠江。高麗軍上元帥姜邯贊與副元帥姜民瞻領兵二十萬八千三百人屯駐寧州,同時亦與東北女真部落保持合作,共拒遼軍。
姜邯贊進軍至興化鎮,選騎兵一萬二千人設伏山谷,又用大繩貫牛皮塞城東大川(今三橋川),遼軍來到時決塞發伏,擊破遼軍,此外姜邯贊麾下兩員將領姜民瞻和趙元亦分別在慈州來口山(今朝鮮平安南道順川市舍人場附近)和馬灘打了勝仗,斬首萬餘級。但這三場勝仗都是小勝,並未對遼軍主力造成沉重打擊,而且遼軍也在通州擊敗高麗軍,通州都府署庾伯符等一百七十三人陣亡,並且一路縱兵俘掠,所獲甚多。於是蕭排押繼續南下,直撲開京。十二月二十六日,開京戒嚴。當時開京還沒有羅城(外城),難以防守。姜邯贊聽說遼軍南下後,立即派兵馬判官金宗鉉領兵一萬人倍道入衛,東北面的崔士威也發兵三千三百人入援開京。正月三日,蕭排押抵達開京北面的新恩縣(今朝鮮黃海北道新溪郡),王詢早已堅壁清野,將城外民戶轉移至城內。蕭排押判斷拿不下開京,就派耶律好德到開京通德門致書告知回軍。同日,遼軍三百名斥候兵被一百餘名高麗兵乘夜襲殺。
遼軍撤軍之時,被高麗軍緊追不捨,在漣州(今朝鮮平安南道价川市)、渭州(今朝鮮平安北道寧邊郡)一帶遭到姜邯贊的伏擊,被斬五百餘級,在熊浦、班嶺一帶亦受到崔士威的打擊。但到此時為止,遼軍並未遭受嚴重損失。隨後遼軍行至龜州城東郊的茶、陀二河,遭遇姜邯贊部將金宗鉉所率的高麗追兵。遼軍諸將都準備在高麗軍渡過茶、陀二河後再出擊,都監耶律八哥反對,認為高麗軍“若渡兩河,必殊死戰”,故應擊於茶、陀二河之間。蕭排押採納耶律八哥的建議,在茶、陀二河之間與高麗軍決戰,一時未分勝負。突然“風雨南來,旌旗北指”,天時有利於高麗軍,高麗軍抓住機會,猛攻遼軍,遼軍潰敗,並從石川(今龜城前皇華川)追擊至盤嶺(今龜城西北三十里的八營嶺),殲滅遼軍大部。此役遼軍天雲、右皮室二軍大量士兵淹死,天雲軍詳穩海里、遙輦帳詳穩阿果達、客省使酌古、渤海詳穩高清明等官員陣亡。據《高麗史》記載,遼軍只有數千人生還(《遼史》無相關記載),時為1019年(宋天禧三年,遼開泰八年)二月初一日。
遼麗戰爭
朝鮮所繪的《龜州大捷(想像圖)》

戰爭結果

1019年(宋天禧三年,遼開泰八年)二月初六日,姜邯贊領兵凱旋獻俘,王詢親赴迎波驛迎接,二月二十四日在明福殿犒勞將士,並親自將金花八枝插在姜邯贊的腦袋上。三月十八日,蕭排押、耶律八哥等率殘兵敗將回到遼朝,遼聖宗雖然數落其罪,但將這些敗軍之將都予以釋放,並褒獎立功人員,撫恤遺陣亡將校家屬,並在八月初六日派郎君曷不呂等率諸部兵會大軍再征高麗。
另一方面,和平交涉也逐漸展開。1019年(宋天禧三年,遼開泰八年)五月和八月,遼東京方面先後派遣文籍院少監烏長公、工部少卿高應壽來到高麗。高麗則於八月十一日派考功員外郎李仁澤赴遼進貢。十二月二十九日,遼聖宗接納了高麗的貢品,意味著放棄征討高麗的計畫。經過一番交涉,遼朝方面已不再執著於要求高麗國王親朝或歸還江東六州,而是要求釋放耶律資忠。1020年(宋天禧四年,遼開泰九年)二月,高麗釋放了扣押多年的遼使耶律資忠,並派李作仁赴遼請求“稱藩納貢如故”。五月,耶律資忠回到遼朝,遼聖宗乃赦免王詢之罪,並允許其請求。此後王詢頻繁遣使討好遼朝,甚至連封王子這種家事也要通報遼朝,引發宰相庾方等人的不滿。1022年(宋乾興元年,遼太平二年),王詢正式接受遼冊封為開府儀同三司、守尚書令、上柱國、高麗國王,並重新遵用遼朝年號。
不過,戰後還有一些遼麗關係的懸案沒有解決。自1010年(宋大中祥符三年,遼統和二十八年)以來被遼朝扣押的陳頔、李禮均、王同穎、尹余、王佐暹、金德華、金征祜、金得宏等多名高麗使臣均未能歸還高麗。最重要的是鴨綠江城橋問題,即遼朝所築的鴨綠江浮橋及東岸的保州等城,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高麗頭頂,高麗多次請求撤毀,但都被遼強硬拒絕。為此高麗也拒絕遼朝在保州開設榷場的要求,並修築了千里長城以防備遼朝。

戰爭影響

對遼朝

儘管遼朝在第三次遼麗戰爭中失利,未能達到收回江東六州的目標,但最初征討高麗的目標——迫使高麗棄宋歸遼則達成,同時也利用鴨綠江東岸的保州等城來保持對高麗的威懾與壓力。遼朝通過戰爭得到了高麗的臣服,遏制了高麗的北拓勢頭,確保了東部疆土的安定。遼麗戰爭結束十年後,遼東的渤海反遼政權“興遼國”向高麗求援,高麗不敢答應,就是這種效果的體現。同時,遼朝將高麗納入自己的藩屬體系之下,成為七十八個屬國之一,鞏固了遼帝國在東北亞的權威。
在遼麗戰爭中,遼軍俘虜了大量高麗人口,為此在中京設定了高州及其附郭縣三韓縣(今中國內蒙古赤峰東北哈拉木頭村西土城子古城)來安置五千戶高麗俘虜。但另一方面,遼朝也蒙受了很大損失,甚至有“帳族卒乘罕有還者”的說法,曾一度從南京一帶選取曾當過官吏及稍識字者來補充戰死者的官缺。

對高麗

高麗在遼麗戰爭中最終擊退遼軍,但國力仍與遼朝懸殊,最終以向遼稱臣納貢為代價,確保了江東六州的領有權以及和平的外部環境,為此後高麗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創造條件,迎來了“邊無警急,民樂其生”的局面,高麗顯宗王詢也因此被譽為高麗的“中興之主”。
另一方面,雖然高麗獲得了和平,但遼麗戰爭給高麗造成的衝擊和創傷仍然不小。高麗在戰爭中喪失了不下十萬士兵(根據第二次戰爭和第三次戰爭高麗所動員兵力相差估計),高麗的社會經濟也遭到重創,特別是在第二次戰爭中,高麗的國都開京更是被遼軍燒成了灰燼。高麗吸取教訓,在戰後依然強化對遼防備,動員二三十萬民夫,於遼麗戰爭結束十年後修成了開京羅城,其後又花費十多年的時間,連線北方各堡,修起千里長城
在第二次遼麗戰爭中,遼軍將開京燒成白地,並導致“書籍盡為煨燼”,堪稱高麗文化的一次浩劫。戰後,高麗顯宗王詢命史官黃周亮收集史料,編成《七代事跡》(七代實錄)三十六卷,但高麗初年的史事依然失之簡略。另一方面,高麗在遼麗戰爭期間發願雕成大藏經,希望藉助佛力來擊退遼軍,最終依據宋朝開寶藏完成初雕的高麗大藏經,不過後來在蒙麗戰爭中又被毀。

對宋麗關係

除了遼麗兩國外,遼麗戰爭亦對宋麗關係產生重大影響。在第一次遼麗戰爭以後,高麗就成為遼朝藩屬國,但此後仍不斷遣使宋朝,求援告急,甚至一度恢復遵奉宋朝正朔。但宋朝確立了側重對遼關係、不介入遼麗戰爭的方針,故一再拒絕高麗請求,並以宋朝的處境開導高麗使臣郭元,勸高麗“結好息民”。後來甚至一度同意助遼攻麗。遼麗戰爭結束後,對宋邦交對高麗來說已失去價值。自1022年(宋乾興元年,遼太平二年)王詢接受遼朝冊封、重建遼麗宗藩關係後,高麗就再次停用宋朝年號,並在此後半個世紀中僅在1030年(宋天聖八年,遼太平十年)派過元穎出使宋朝進貢金器、銀罽刀劍、鞍勒馬等物,直到1071年(宋熙寧四年,遼鹹雍七年)高麗文宗派民官侍郎金悌入貢宋朝,才恢復了宋麗邦交關係。

戰爭評價

  • 遼史》:①高麗小邦,屢喪遼兵,非以險阻足恃故歟?②高句驪(註:此處指王氏高麗)弒其君誦而立詢,遼興問罪之師,宜其簞食壺漿以迎,除舍以待;而乃乘險旅拒,俾智者竭其謀,勇者窮其力。雖得其要領,而端端獨居一海之中自若也。豈服人者以德而不以力歟?況乎殘毀其宮室,繫纍其民人,所謂以燕伐燕也歟?
  • 富弼(宋朝大臣):今契丹自盡服諸蕃,如元昊、回鶻、高麗、女真、渤海、藯惹、鐵勒、黑水靺鞨、室韋、韃靼、步奚等,弱者盡有其土,強者止納其貢賦。獨高麗不伏,自謂夷、齊之後,三韓舊邦,詩書禮義之風,不減中國。契丹用兵,力制高麗;高麗亦力戰,後不得已而臣之。
  • 曹中屏(中國學者):把擴展到鴨綠江作為國家戰略目標的高麗,與主張擁有渤海國疆土領有權的契丹遼國,為爭奪江東土地,在十世紀末、十一世紀初發生了三次大規模戰爭,前後歷時三十年。戰爭對兩國,特別是高麗,帶來巨大破壞,卻由於其步步為營的領土擴張推進策略和靈活的外交手腕,意外地使高麗完成了向西北拓土的歷史任務。
  • 池內宏(日本學者):歸還六州的問題如何?和平機運萌動之時,無疑就一筆勾銷了。蓋契丹雖屢經數回征伐,終不能以兵力使高麗屈服,不得不自行放棄當初的要求。契丹拋棄了根本的要求,其他又獲得了什麼了呢?數回征伐,全歸徒勞,僅將第一征之際於鴨綠江東高麗之地所設之保州和宣州收歸本國所有而已。聖宗欲使顯宗入朝,驅動野心,興親征之師,而其目的未能達到。更在領土上提出不合理之要求,遂出揮暴威於小國之舉,卻落得如此結果。聖宗在他親政之後,對高麗所實行的方略不可不謂徹頭徹尾的失敗。
  • 柳在城(前韓國國防部戰史編纂委員會責任編纂委員):麗遼戰爭時的高麗擁有比較完備的國防體制與秩序井然的防禦態勢。不僅如此,還擁有高度訓練的精銳部隊與有才能的指揮官,以及擁有相當水準的戰鬥力的可動員的預備人力資源。因此,高麗在遼軍大規模武力侵攻面前毫不屈服,堂堂迎戰,得以克服外侵。所以在麗遼戰爭期間,除了一部分地區外,高麗在大部分戰鬥中都有效擊退遼軍的侵攻,取得三次麗遼戰爭的全部勝利。就這樣,在高麗搶占了戰爭全盤的主導權的狀況下,一直能動地進行戰爭。結果,戰爭與遼、麗雙方當初的預想不同而長期化,隨著雙方在戰爭中損失的擴大,遼最終與高麗妥協,拋棄了用武力征服高麗。
  • 朝鮮教科書:高麗在近30年的反契丹戰爭中戰勝了自稱東方“強國”的侵略軍,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在決定國家存亡的嚴峻的反契丹戰爭中,高麗取得輝煌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在於人民的愛國和犧牲的鬥爭。在反契丹戰爭中的勝利與高麗封建國家強大的中央集權、姜邯贊將軍等愛國名將的作用也有一定的關係。高麗人民在實現國土統一後,首次以民族團結的力量擊破了強大的契丹侵略者,固守了國家獨立……宣揚了國家的強大性,建立了發展經濟和文化的有利外在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