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淵(高麗王朝大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子淵(1003年—1061年),字若沖,高麗王朝外戚、大臣,仁州(今韓國仁川)人。早年狀元及第,歷仕高麗顯、德、靖、文四朝,官至門下侍中(首相),諡號章和。三個女兒嫁給高麗文宗,其中長女仁睿太后生下高麗順宗高麗宣宗高麗肅宗三位君主,此後四代與王室聯姻,直至其孫李資謙倒台為止,是高麗王朝中葉最顯赫的家族。

基本介紹

  • :若沖
  • 所處時代:高麗王朝
  • 出生日期:1003年
  • 逝世日期:1061年
  • 本名:李子淵
人物生平,人際關係,

人物生平

李子淵的祖先是新羅大官,曾奉使入唐,唐朝皇帝賜姓李。其家族在高麗初年居於信州(今韓國黃海南道信川郡),他的祖父李許謙(又作奇平)鎮守邵城(後稱仁州,今韓國仁川),遂落籍於此。據李子淵墓誌記載,其高、曾祖父就已經做了高官,並與王室聯姻,但情況不明。李子淵家族真正發跡是在高麗顯宗時期。李子淵的姑母嫁給官員金殷傅。第二次遼麗戰爭時,高麗顯宗南逃,途中娶了金殷傅的三個女兒(元成太后元惠王后、元平王后),其中一個女兒(元惠王后)生了後來的高麗德宗高麗靖宗高麗文宗三個君王,因此李子淵的姑母被封為安孝國太夫人,祖父李許謙封邵城伯,追贈尚書左僕射、邵城侯,父親李翰也做了中樞副使、吏部侍郎。李子淵本人在太平四年(1024年)參加科舉,被高麗顯宗欽點為狀元,任良醞令。後歷任御書留院官、直史館、秘書省校書郎、監門衛錄事參軍事、監察御史等職。
李子淵
慶源李氏(仁州李氏)家系圖
太平十一年(1031年)高麗德宗繼位後,授右補闕、知制誥,賜緋魚袋。後授中樞院、右副承宣,賜紫金魚袋。又加刑、吏二部員外郎、吏部郎中、御史雜端、左副承宣。高麗靖宗繼位後,命李子淵兼起居注,又加內史舍人、中樞院知奏事、給事中、知尚書吏部事、侍郎、禮賓卿、朝請、朝議二大夫,再知吏部事。不久,拜中樞院副使,余如故,又加知中樞院事、右散騎常侍、柱國,拜中樞使,余並如故。高麗文宗繼位後,任命李子淵為檢校尚書、右僕射,冊拜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判尚書禮部事,遙授西京留守。
文宗即位時已年屆三十,卻無子嗣,李子淵的長女(仁睿太后)被納於文宗,在重熙十六年(1047年)十二月九日生下一子,取名為烋(後改名勛,即高麗順宗),後又陸續生下王蒸(後改名運,即高麗宣宗)、王熙(後改名顒,即高麗肅宗)等子女。李子淵也隨之飛黃騰達,於重熙十九年(1050年)被拜為內史侍郎、同內史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李子淵的女兒被封為王妃,李子淵也加守太尉,翌年升為門下侍郎、同內史門下平章事,又加檢校太保、推誠佐運保社功臣。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被拜為門下侍中(首相),判尚書吏部事,監修國史。後陸續加守太傅、重大匡、三重大匡、判三司事。清寧七年(1061年)八月三十日去世於妙覺寺,享年五十九歲。文宗贈守太師、中書令,諡號章和。後配享文宗廟庭。三女並配國君,子孫多為卿相,後其孫李資義李資謙先後作亂,威脅高麗王權。

人際關係

  • 祖父:李許謙(封邵城伯,贈尚書左僕射、邵城侯)
  • 父親:李翰(官至中樞院副使、吏部侍郎,贈司空)
  • 母親:崔氏(封樂浪郡大夫人)
  • 妻子:金氏(內史侍郎平章事金因謂之女,封雞林國大夫人)
  • 兒子
  • 李頲(官至門下侍中,謚貞憲)
  • 李碩(初名頔,官至尚書)
  • 李顗(官至左散騎常侍、知中樞院事)
  • 韶顯(出家為僧)
  • 李顥(官至戶部郎中)
  • 李顓(早卒)
  • 李顏(官至門下侍郎平章事,謚襄慎)
女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