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臨界點現象

臨界點現象(critical phenomenon)是指物質處在臨界狀態及其附近具有的特殊的物理性質和現象。1869年T.安德魯斯研究二氧化碳氣、液兩相 密度差時發現,溫度在31.04℃時氣、液密度趨同,兩相界限消失,取名為臨界點狀態。在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剛開始往往難以看出變化的痕跡,但當溫度等外部環境超過一定標準,達到臨界點之後,往往就會產生新的物質。近臨界點現象就是靠近臨界點時物質發生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臨界點現象
  • 外文名:Near critical point phenomenon
  • 領域:化學
  • 性質:化學變化
  • 結果:產生新物質
  • 實例:冰水0℃變化
臨界參數,臨界指數,郎道理論,

臨界參數

1871年J.范德瓦耳斯提出真實氣體狀態方程,方程中引入氣體分子本身的體積b分子吸引力所減輕的氣體對容器壁的壓力a/V2,方程的形式為:
(p+a/V2)(Vb)=RT
式中p氣體壓力V是氣體體積,R氣體常數T為氣體絕對溫度。方程指出了氣體在一定壓力、溫度下可以液化。其中參數ab氣體的臨界參數pcTcVc有關:
a=9RTcVc/8,b=Vc/3
如果壓力、溫度、體積以臨界點參數作為單位,即P=p/pc、t=T/Tc、ν=V/Vc,則范德瓦耳斯方程可寫成:
(P+3/ν2)(3ν-1)=8t
它不包含任何表征特定物質的量,適用於任何物質的氣態液態。這是最早提出的平均場的普適狀態方程

臨界指數

1907年P.外斯提出用分子場理論解釋鐵磁性,這是一種描述特殊相變平均場理論。1937年L.朗道提出用序參量描述相變形式的理論,特別是他與V.京茨堡建立的超導唯象波函式理論。1945—1965年大量精確的實驗測量證實,在臨界點附近物質特性的物理量與溫度T之間的關係均可寫成(TTc)ββ稱為臨界指數。這些指數與平均場理論不符。1966年L.卡達諾夫指出標度概念的重要性,在臨界點附近粒子之間的關聯、漲落起重要作用。1971年K.威耳孫用量子場論中重正化群方法,對卡達諾夫的物理概念進行了數學表述,論證了實驗上總結出的臨界現象的標度律和普適性,計算出符合實驗的臨界指數。威耳孫為此獲得了198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郎道理論

化為,水變成水蒸氣都需要吸熱,相反的過程伴隨放出熱量,這是一級相變。在相變點兩相的化學勢相等,但化學勢的一級偏導數代表的物性有突變。二級相變又稱連續相變,物質兩相的化學勢及其一級偏導數相等 ,但二級偏導數有突變。固體居里點的鐵磁-順磁相變、在沒有外磁場時金屬正常態-超導態相變都是二級相變。
連續相變時體系的對稱性往往發生改變,處在高溫相的對稱性高,處在低溫相的對稱性低。朗道用序參量描述這兩相的差異,高溫相的序參量ψ=0,低溫相的序參量ψ≠0。在氣-液臨界點的相變中序參量ψ可選為兩相密度差ρl-ρg,或比容差vl-vg,式中l、g分別代表液相氣相ψ為實數。對於金屬正常態-超導態的相變,序參量ψ為超導電子有效波函式,|ψ|2代表超導電子密度ψ是複數。朗道認為系統的自由能F(ψ)在相變點附近可用序參量ψ展開成冪函式:
F=F0+2/2+4/4+···
由自由能極小條件ӘF/Әψ=0給出ψ平衡值。對於氣-液臨界點相變,ψ是實數。通常取參數a=a0(TTc) ,b=b0>0,這裡a0和b0都是常數,於是由ӘF/Әψ=0,得:
ψ=0,當T>Tc
ψ=(a0/b0)1/2(Tc-T)1/2,當T<Tc
ψ代表液體密度ρl與氣體密度ρg之差。所以ρl-ρg∝|TTc|β,臨界指數β=1/2。
在臨界點附近,序參量相對於平衡值有大的漲落,通常用r=0和r兩點之間的關聯函式來表示:
G(r)=〈ψ(r)ψ(0)〉-〈ψ(r)〉〈ψ(0)〉
〈 〉表示統計平均值。當r較大時|G(r)|漸近於(1/r)e-r/ξξ稱為關聯長度,ξ的臨界行為是:
ξ~(TTc)-v,T→Tc+,或者ξ~(Tc-T)-v′,T→Tc-
而關聯函式本身的行為漸近於:
|G(r)|~|r|-|d-2+η|
其中d系統空間維數。另外,序參量ψ隨壓力p的變化也有它的臨界行為,當T=Tc時,ψ~p1/8。一共有九個臨界指數。平均場理論給出的結果與實驗值存在微小差異,可見平均場理論還有不足之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