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強國大系質量素質提升系列質量與經濟》是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正權
基本介紹
- ISBN:9787506680080
- 作者:李正權
- 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
- 定價:35元
- 裝幀:平裝
《質量強國大系質量素質提升系列質量與經濟》是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正權
《質量強國大系質量素質提升系列質量與經濟》是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正權...
《顧客滿意質量觀/質量素質提升系列/質量強國大系》是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正權。內容簡介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質量一詞在社會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但是,人們在使用質量一詞時,理解上卻各有不同。《顧客滿意質量觀 》從技術的、經濟的、市場的和法律的各種角度,對質量概念進...
建設質量強國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的重要舉措,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為統籌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全面提高我國質量總體水平,制定本綱要。一、形勢背景 質量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質量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質量強國建設...
質量強國戰略即:“國家強,則質量必須強。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好字當頭,質量第一”。概念介紹 “質量強國”戰略在2011年元月召開的“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首次明確提出,在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學習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討論,再次聚焦“質量強國”這一熱點話題,許多代表委員的建言,...
《全民質量教育系列·質量強國大系:藍領質量素質提升》是2014年中國質檢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小路、劉剛、劉放鳴。內容簡介 《全民質量教育系列·質量強國大系:藍領質量素質提升》源於質量管理實踐,源於多年從事質量管理的專家對現場質量管理的體驗和總結。《全民質量教育系列·質量強國大系:藍領質量素質提升》...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是為了全面提高質量,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而制定的法規,2017年9月5日,由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自2017年9月5日起實施。政策全文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 (2017年9月5日)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
陝西省關於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全方位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結合我省實際,現制定如下實施意見。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質量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質量強...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17年,中國共產...
質量強國大系質量素質提升系列質量送我上青雲 《質量強國大系質量素質提升系列質量送我上青雲》是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正權,中國質量俱樂部組
一、質量發展的基礎與環境 質量發展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質量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也是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既是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勞動者素質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環境、文化教育、誠信建設等方面的綜合反映。質量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關係可持續發展,關係人民民眾切...
(九)打造區域質量發展新優勢。實施區域質量發展示範工程,加強質量政策引導,爭創質量強國建設標桿城市,創建質量品牌提升示範區。支持珠三角核心區大力推動高精尖製造業發展,打造國際先進制造業發展基地。支持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做大做強綠色石化、新能源、輕工紡織等戰略性產業,積極發展產業鏈條長、產業帶動性強的先進...
.. 148第7章 積極營造建設質量強國的社會環境 一、質量與消費 ... 175二、質量與經濟 ... 177三、質量與誠信 ...
聚焦膠東經濟圈特色海洋資源,全面增強海洋產業競爭力,打造全國科技與新產業引領區、世界領先的現代海洋和裝備製造產業聚集區。支持魯西、魯南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促進支柱產業質量升級,鑄就質量發展比較優勢。持續開展質量強縣(市、區)創建活動,深化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建設,爭創質量強國標桿城市,推動更多城市...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提質增效升級,加快建設質量強國,2014年全國“質量月”啟動儀式於9月1日在北京舉行。 2023年9月1日,第五屆中國質量大會於成都召開。會議背景 縱觀世界經濟大勢,全球市場各領域的競爭都越來越...
《質量這些事質量提升·質量強國集結號》是2011年中國質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質量這些事:質量提升?質量強國集結號》主要內容簡介:質量這些事,離我們很近,與每個人的關係都密切。我們絕不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由謝柱軍編著的《質量這些事:質量提升?質量強國集結號》力圖對...
到2025年,質量整體水平穩步提升,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產品質量供給和需求更加適配,工程和服務質量全面提升,質量基礎設施更加現代高效,質量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用更加突出。到2035年,質量強省建設基礎更加牢固,先進質量文化蔚然成風,產品、工程、服務質量大幅躍升,質量和...
到2035年,質量強省建設進入全國前列,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先進質量文化蔚然成風,建成一批質量強國標桿城市。二、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 (三)夯實科技創新質量基石。圍繞“三高地、兩基地”建設,加快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湖北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進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技創新...
圍繞我州打造滇中崛起增長極、現代農業示範區、綠色能源與綠色製造融合發展示範區要求,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聚焦現代農業、新材料、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質量難點,提升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著力推進我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十四五”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江蘇經濟發展已進入創新引領加速、質量全面提升的新階段,深入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必須堅持...
——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取得新突破。經濟結構持續最佳化,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創新能力實現新躍升,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產業質量優勢塑造取得新突破。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安全水平大幅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穩步提升,製造業智慧型化、綠色化水平得到新躍升,製造業質量競爭...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強化法治、落實責任、加強教育、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入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突出重點,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全面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推動建設質量強國,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工作方針 以人為本,安全...
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提升高品質、高水平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全面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標準引領,品牌帶動。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建設高水平的浙江標準體系,推動浙江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努力提升浙江標準話語權。大力培育企業自主品牌、產業集群品牌、區域公共...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強化法治、落實責任、加強教育、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入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突出重點,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全面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推動建設質量強國,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二)...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全面提升我省質量總體水平,加快推進質量強省建設,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等18部委《進一步提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及《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雲南省“十四五”質量發展規劃》...
依託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平台,積極打造技術、質量、管理創新策源地,培育形成一批國內領先的質量卓越產業集群。11.打造區域質量發展標桿。深化質量強市、縣(區)和質量強園建設,積極開展質量強國標桿城市、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全國質量品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突出強調要堅持以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大力實施質量強國戰略。2017年中國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是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目的 分析國際質量發展趨勢,交流全面質量管理經驗,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過提高質量不...
——質量治理體系更趨成熟。質量主體責任有效落實,政策引導、質量考核、技術法規、基礎支撐體系基本建立。質量安全監管科學廉潔高效,質量安全風險整體可控,重點消費品質量安全狀況持續改善,進出口商品質量穩步提升,重、特大質量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範。到2035年,質量強省建設基礎更加穩固,質量和品牌競爭力顯著提升,質量對經濟...
這是質量宣言,向世界表明了我國政府和全國人民著力實現質量強國戰略目標的決心和信心;這是質量號令,動員全社會成員迅速行動,積極投身於提高質量總體水平、促進社會質量共治行動中,為我國經濟社會提質增效升級勤勉工作,奮發作為。概念評論 陳全生表示,提升供給質量,走進質量時代,首先要樹立新的質量觀,新的質量意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牢牢把握人民至上價值追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在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鄉村振興、質量強國建設、國際化經營、綠色低碳轉型、抗疫救災、重大任務保障等方面的社會貢獻力度持續加大,積極履行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
加強建材質量監管,開展重點領域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專項治理,督促落實建材生產和供應單位終身責任及建材使用單位質量責任。(責任單位:州工信科技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市場監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二)助力“開放興邊”園區工業支柱 6.提高產業基礎質量保障水平。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建鏈延鏈補鏈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