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將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落到實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國辦發〔2019〕24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貴州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的通知》(黔府辦發〔2019〕18號)、《中共貴陽市委關於大力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等有關檔案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19年12月9日
  • 實施時間:2019年12月9日
  • 發布單位:貴陽市人民政府
全文,印發的通知,解讀,

全文

一、工作目標
2019年至2021年,爭取全市共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萬人次以上。發揮好從失業保險基金滾存臘辣葛結餘中提取的資金作用,全面實施針對企業職工、就業重點群體和貧困勞動力等人群的技能培訓,使我市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逐年提高,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逐步提高。推動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中高端製造業發展,助力“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
二、工作任務
(一)支持企業大力開展職工技能提升培訓。
對企業以合理配置技能資源、全方位提升職工技能、促進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的,廣泛組織開展的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崗位練兵、技能競賽等活動給予支持。充分發揮企業的用人主體作用,鼓勵企業以就業為導向,圍繞就業需求和崗位需求開展職業培訓,強化對技能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1.崗前培訓。企業對入職12個月內的新錄用人員開展基本技能、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企業規章制度、勞動維權保障、禁毒戒毒知識等崗前培訓,培訓學時不低於30課時,培訓後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或培訓合格證、安全證、其他相應證書),按照100元/人·天(總額不高於5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補貼。
2.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企業組織職工放蜜拜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安全技能培訓、轉崗轉業培訓,累計培訓學時30—120課時,培訓後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或培訓合格證、安全證、其他相應證書)的,以1天不低於6個課時折算(四捨五入),按照100元/人·天的標準給予企業補貼;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通過培訓於2019年1月1日以後新取得國家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初級工1000元、中級工1500元、高級工2000元、技師4000元、高級技師60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對個人和企業組織於2019年1月1日以後新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給予每證600元/人培訓補貼。
3.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鼓勵企業自主開展“企業導師帶徒”的學徒培訓工作,企業組織職工參詢膠詢加為期一至兩年的以“校企雙師帶徒”“工學交替乃匪棄碑培養”等模式的新型學徒制培訓,企業按有關規定提取和使用的職工教育經費,可用於企業“師帶徒”津貼補助,按4000元/人·年的標準並根據培訓支出成本據實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
4.以工代訓補貼。對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扶貧車間等生產經營主體吸納建檔立卡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業,以及參保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的,可根據用工主體發放工資的30%給予補貼,原則上不高於500元/人·月,最長不超過6個月。
(二)持續開展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培訓。
圍繞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以下稱“兩後生”)等青年、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針對性地開展好各類職業培訓。結合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產業革命”“百場千店萬鋪”行動及“家庭服務業”等產業發展需求,持續實施“農民全員培訓計畫邀炒炒”,全面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培訓,創新開展退役軍人崗前技能培訓,開展殘疾人就業技能培訓,符合條件的均可享受職業培訓補貼。開展創業培訓後取得(產生你的企業想法、培訓時間為3天)、(創辦你的企業、培訓時間為10天)、網路創業培訓(培訓時間為7天)合格證書分別給予每人300元、1200元、1400元補貼(含網路創業培訓教學平台使用費)。按500元/人標準給予SYB培訓和網路創業培訓後續一次性跟蹤服務費。項目制技能培訓一般按照100元/人·天執行。具體撥付比例和要求按有關規定執行。
(三)繼續加大力度推進貧困勞動力扶貧技能培訓。
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和輸出到驗料省內外就業的農村勞動力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聚焦深度貧困縣、極貧鄉鎮和極貧村,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體訂墓擔充分發揮省會城市的引領作用和培訓的資源優勢,在全省脫貧攻堅行動中“走前列、作表率”。通過項目制購買培訓服務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培訓期間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給予40元/人·天的生活補助。對接受職業教育的貧困家庭學生,按規定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免學費、精準資助等政策。
三、主要措施
(一)充分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
支持企業與職業院校建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公共實訓基地,支持高危企業建設安全生產和技能實訓基地大力開展培訓,按規定對企業、院校、培訓機構的實訓設施設備升級改造、開展崗位練兵及技能大賽給予支持。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的職業院校,按照中級工班畢業生(全日制,下同)1000元/人(取得中級工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1500元/人)、高級技工班畢業生1500元/人(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2000元/人)、預備技師班畢業生2500元/人給予支持,對完成技師、高級技師培養並取得相應等級證書的,按照技師4000元、高級技師6000元給予補貼。鼓勵企業設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對獲得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的按規定通過就業補助資金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獲得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二)推動職業院校擴大培訓規模。
鼓勵政府舉辦的職業院校加大培訓力度。職業院校要認真落實學歷教育與培訓並舉的法定職責,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廣泛開展職業培訓。可按規定將一定比例的培訓收入納入學校公用經費,內部分配時統籌考慮培訓工作量與教學工作量,向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一線教師傾斜,保障其合理待遇。
(三)支持社會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工作。
民辦職業培訓和評價機構在政府購買服務、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與同類公辦機構享受同等待遇。根據工作需求並按政府採購有關規定按階段及時組織開展公開招標定點培訓機構工作。在此基礎上,對主要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實施的,可促進其居家就業、就近就業或輸出就業的培訓項目,以及符合本區域產業發展特殊需求或臨時需求的培訓項目,可採取由市、縣級人社部門公開遴選方式擇優確定培訓機構。
四、完善培訓補貼政策
(一)細化補貼措施。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就業地參加培訓後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等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原則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但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複享受。將確有培訓需求、不具有按月領取養老金資格的人員納入職業技能培訓範圍。對企業開展或培訓機構開展項目制培訓的,可先行撥付30%的培訓補貼資金。對納入急需緊缺目錄工種開展項目制培訓的提高30%補貼標準。對我市符合條件的重點群體人員自主參加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給予定額培訓補貼,相關工種及標準另行規定。對定點培訓機構實施“培訓包”培訓的,由培訓審批部門據實審核確定培訓天數,給予定額培訓補貼,其中建檔立卡和易地扶貧搬遷人員提高30%補貼標準。
(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將在失業保險基金滾存結餘中提取的3.63億元,分3年重點用於支持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培訓、貧困勞動力扶貧技能培訓,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加大資金投入和籌集整合力度,將就業補助資金、地方人才經費和其他部門可用於開展職業培訓的資金統籌使用,到縣的扶貧資金、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資金按規定對農村建檔立卡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的技能培訓給予傾斜支持。用地方人才經費支持培訓機構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企業職工和職業院校師生積極參加技能競賽活動、以及對企業使用的優秀高技能人才進行獎勵。
(三)加強過程指導監管。指導支持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和以工代訓等各類適合於企業的培訓類型,企業作為培訓補貼申報主體,也可以自主選擇由培訓機構代為申請補貼。企業根據生產實際需求,一是可以選擇自主培訓、與培訓機構合作培訓、選派參加培訓機構培訓等多種方式;二是培訓機構的選擇以企業需求為準,不限於我市的定點培訓機構;三是每個培訓班人數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不超過60人;四是可組織脫產培訓,也可以利用工休時間組織培訓。監管部門對不實施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鑑定或其他行政部門組織考核的培訓,要對培訓方案進行審查,並對“訓前、訓中、考核”三個重點環節全程監管。對2019年1月1日至本文下發之前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特種作業證書納入補貼範圍。
五、加強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貴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在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小組統籌、市區實施、行業主責、機構參與、財政專賬的工作機制。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跨部門、跨層級的統籌協調,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年度工作計畫,分解工作任務,抓好任務落實。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市、縣)要把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結合實際,加大力度實施企業職工和重點群體培訓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明確本系統、本領域的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重點,著力牽頭組織好培訓工作。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行業協會,以及社會培訓和評價機構要共同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資金的監管,做到專款專用、分賬核算,確保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到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強化綜合協調,會同各行業主管部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落實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工作落實。
(二)嚴格資金監管。嚴格按規定在補助範圍內使用資金。依法加強資金監管,定期向社會公開資金使用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和專項審計工作,強化廉政風險防控,保障資金安全和效益。要加強培訓監管和信息比對,避免多頭、重複申領培訓補貼,對以虛假培訓等套取、騙取資金的依法依紀嚴懲。對培訓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和問題要區分不同情況對待,保護基層幹部在工作落實層面幹事擔當的積極性。
附屬檔案:貴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性培訓工作職責分解表附屬檔案(略)
抄送:市總工會,市殘聯,市婦聯。
貴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19年12月9日印發

印發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貴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綜合保稅區、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市各直屬事業單位,市管企業:
《貴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已經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2019年11月29日

解讀

一、概況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50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並出台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5月23日,國務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全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8月31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台《貴州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從我省失業保險金結餘提取20%,用於2019至2021年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貴陽市相應制定了實施措施。
二、服務對象
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服務對象:機構和個人。
機構: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民辦培訓機構等。
個人:企業職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失業人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高校畢業生等。
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包括:
(一)城鎮女40至55周歲,男50至60周歲內人員(簡稱“4050”人員);(二)已領取《殘疾證》或經勞動能力鑑定機構鑑定為五至十級傷殘人員;(三)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期間的勞動適齡失業人員;(四)登記失業一年以上的人員;(五)因土地被徵用,失去土地的人員;(六)零就業家庭中的勞動適齡成員;(七)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高校畢業生:1.城鎮零就業家庭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畢業生;2.在校期間申請並獲得了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3.父母雙方(單方)持《殘疾證》,全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或本人持《殘疾證》的高校畢業生;4.學生在校期間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災難,經民政部門認定屬社會扶助對象的高校畢業生;5.畢業年度內未就業並登記失業的高校畢業生;
三、政策措施
(一)機構享受的政策措施
1.企業對新錄用人員開展基本技能、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企業規章制度、勞動維權保障、禁毒戒毒知識等崗前培訓,培訓學時不低於30課時,培訓後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或培訓合格證書、安全證書),按照每人不高於500元給予企業補貼。
2.企業組織職工參加新型學徒制培訓的,給予企業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的職業培訓補貼。
3.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扶貧車間等生產經營主體開展以工代訓的,可根據用工主體發放工資的30%給予補貼,原則上每人每月不高於500元,最長不超過6個月。
4.企業開展轉崗轉業培訓的,按項目制培訓據實給予補貼。
5.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院校的,各級可按照中級工班畢業生每人1000元(取得中級工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每人1500元)、高級技工班畢業生每人1500元(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每人2000元)、預備技師班畢業生每人2500元給予支持,對完成技師、高級技師培養並取得相應等級證書的,按照技師4000元、高級技師 6000元給予補貼。
6.企業、院校、培訓機構的實訓設施設備升級改造,可在技能提升行動資金中安排每年不超過5000萬元。
7.企業開展培訓或培訓機構開展項目制培訓的,可先行撥付30%的培訓補貼資金。
8.培訓機構開展創業培訓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SYB培訓和網路創業培訓後續一次性跟蹤服務費。
(二)個人享受的政策措施
1.貧困家庭子女、貧困勞動力、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
2.高校畢業生和企業職工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3.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就業地參加培訓後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等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原則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但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複享受。
4.培訓期間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給予每人每天40元的生活補助。
5.技工教育的貧困家庭學生,享受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免學費、精準資助等政策。
6.培訓後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的給予技能鑑定補貼。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開展培訓後取得國家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初級工1000元、中級工1500元、高級工2000元、技師4000元、高級技師6000 元給予企業培訓補貼。對個人或企業組織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書 的,給予每人不超過600元培訓補貼。
(二)持續開展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培訓。
圍繞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以下稱“兩後生”)等青年、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針對性地開展好各類職業培訓。結合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產業革命”“百場千店萬鋪”行動及“家庭服務業”等產業發展需求,持續實施“農民全員培訓計畫”,全面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培訓,創新開展退役軍人崗前技能培訓,開展殘疾人就業技能培訓,符合條件的均可享受職業培訓補貼。開展創業培訓後取得(產生你的企業想法、培訓時間為3天)、(創辦你的企業、培訓時間為10天)、網路創業培訓(培訓時間為7天)合格證書分別給予每人300元、1200元、1400元補貼(含網路創業培訓教學平台使用費)。按500元/人標準給予SYB培訓和網路創業培訓後續一次性跟蹤服務費。項目制技能培訓一般按照100元/人·天執行。具體撥付比例和要求按有關規定執行。
(三)繼續加大力度推進貧困勞動力扶貧技能培訓。
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和輸出到省內外就業的農村勞動力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聚焦深度貧困縣、極貧鄉鎮和極貧村,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充分發揮省會城市的引領作用和培訓的資源優勢,在全省脫貧攻堅行動中“走前列、作表率”。通過項目制購買培訓服務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培訓期間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給予40元/人·天的生活補助。對接受職業教育的貧困家庭學生,按規定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免學費、精準資助等政策。
三、主要措施
(一)充分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
支持企業與職業院校建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公共實訓基地,支持高危企業建設安全生產和技能實訓基地大力開展培訓,按規定對企業、院校、培訓機構的實訓設施設備升級改造、開展崗位練兵及技能大賽給予支持。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的職業院校,按照中級工班畢業生(全日制,下同)1000元/人(取得中級工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1500元/人)、高級技工班畢業生1500元/人(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2000元/人)、預備技師班畢業生2500元/人給予支持,對完成技師、高級技師培養並取得相應等級證書的,按照技師4000元、高級技師6000元給予補貼。鼓勵企業設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對獲得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的按規定通過就業補助資金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獲得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二)推動職業院校擴大培訓規模。
鼓勵政府舉辦的職業院校加大培訓力度。職業院校要認真落實學歷教育與培訓並舉的法定職責,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廣泛開展職業培訓。可按規定將一定比例的培訓收入納入學校公用經費,內部分配時統籌考慮培訓工作量與教學工作量,向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一線教師傾斜,保障其合理待遇。
(三)支持社會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工作。
民辦職業培訓和評價機構在政府購買服務、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與同類公辦機構享受同等待遇。根據工作需求並按政府採購有關規定按階段及時組織開展公開招標定點培訓機構工作。在此基礎上,對主要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實施的,可促進其居家就業、就近就業或輸出就業的培訓項目,以及符合本區域產業發展特殊需求或臨時需求的培訓項目,可採取由市、縣級人社部門公開遴選方式擇優確定培訓機構。
四、完善培訓補貼政策
(一)細化補貼措施。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就業地參加培訓後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等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原則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但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複享受。將確有培訓需求、不具有按月領取養老金資格的人員納入職業技能培訓範圍。對企業開展或培訓機構開展項目制培訓的,可先行撥付30%的培訓補貼資金。對納入急需緊缺目錄工種開展項目制培訓的提高30%補貼標準。對我市符合條件的重點群體人員自主參加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給予定額培訓補貼,相關工種及標準另行規定。對定點培訓機構實施“培訓包”培訓的,由培訓審批部門據實審核確定培訓天數,給予定額培訓補貼,其中建檔立卡和易地扶貧搬遷人員提高30%補貼標準。
(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將在失業保險基金滾存結餘中提取的3.63億元,分3年重點用於支持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培訓、貧困勞動力扶貧技能培訓,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加大資金投入和籌集整合力度,將就業補助資金、地方人才經費和其他部門可用於開展職業培訓的資金統籌使用,到縣的扶貧資金、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資金按規定對農村建檔立卡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的技能培訓給予傾斜支持。用地方人才經費支持培訓機構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企業職工和職業院校師生積極參加技能競賽活動、以及對企業使用的優秀高技能人才進行獎勵。
(三)加強過程指導監管。指導支持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和以工代訓等各類適合於企業的培訓類型,企業作為培訓補貼申報主體,也可以自主選擇由培訓機構代為申請補貼。企業根據生產實際需求,一是可以選擇自主培訓、與培訓機構合作培訓、選派參加培訓機構培訓等多種方式;二是培訓機構的選擇以企業需求為準,不限於我市的定點培訓機構;三是每個培訓班人數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不超過60人;四是可組織脫產培訓,也可以利用工休時間組織培訓。監管部門對不實施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鑑定或其他行政部門組織考核的培訓,要對培訓方案進行審查,並對“訓前、訓中、考核”三個重點環節全程監管。對2019年1月1日至本文下發之前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特種作業證書納入補貼範圍。
五、加強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貴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在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小組統籌、市區實施、行業主責、機構參與、財政專賬的工作機制。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跨部門、跨層級的統籌協調,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年度工作計畫,分解工作任務,抓好任務落實。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市、縣)要把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結合實際,加大力度實施企業職工和重點群體培訓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明確本系統、本領域的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重點,著力牽頭組織好培訓工作。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行業協會,以及社會培訓和評價機構要共同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資金的監管,做到專款專用、分賬核算,確保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到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強化綜合協調,會同各行業主管部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落實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工作落實。
(二)嚴格資金監管。嚴格按規定在補助範圍內使用資金。依法加強資金監管,定期向社會公開資金使用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和專項審計工作,強化廉政風險防控,保障資金安全和效益。要加強培訓監管和信息比對,避免多頭、重複申領培訓補貼,對以虛假培訓等套取、騙取資金的依法依紀嚴懲。對培訓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和問題要區分不同情況對待,保護基層幹部在工作落實層面幹事擔當的積極性。
附屬檔案:貴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性培訓工作職責分解表附屬檔案(略)
抄送:市總工會,市殘聯,市婦聯。
貴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19年12月9日印發

印發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貴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綜合保稅區、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市各直屬事業單位,市管企業:
《貴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已經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2019年11月29日

解讀

一、概況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50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並出台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5月23日,國務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全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8月31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台《貴州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從我省失業保險金結餘提取20%,用於2019至2021年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貴陽市相應制定了實施措施。
二、服務對象
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服務對象:機構和個人。
機構: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民辦培訓機構等。
個人:企業職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失業人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高校畢業生等。
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包括:
(一)城鎮女40至55周歲,男50至60周歲內人員(簡稱“4050”人員);(二)已領取《殘疾證》或經勞動能力鑑定機構鑑定為五至十級傷殘人員;(三)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期間的勞動適齡失業人員;(四)登記失業一年以上的人員;(五)因土地被徵用,失去土地的人員;(六)零就業家庭中的勞動適齡成員;(七)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高校畢業生:1.城鎮零就業家庭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畢業生;2.在校期間申請並獲得了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3.父母雙方(單方)持《殘疾證》,全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或本人持《殘疾證》的高校畢業生;4.學生在校期間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災難,經民政部門認定屬社會扶助對象的高校畢業生;5.畢業年度內未就業並登記失業的高校畢業生;
三、政策措施
(一)機構享受的政策措施
1.企業對新錄用人員開展基本技能、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企業規章制度、勞動維權保障、禁毒戒毒知識等崗前培訓,培訓學時不低於30課時,培訓後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或培訓合格證書、安全證書),按照每人不高於500元給予企業補貼。
2.企業組織職工參加新型學徒制培訓的,給予企業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的職業培訓補貼。
3.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扶貧車間等生產經營主體開展以工代訓的,可根據用工主體發放工資的30%給予補貼,原則上每人每月不高於500元,最長不超過6個月。
4.企業開展轉崗轉業培訓的,按項目制培訓據實給予補貼。
5.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院校的,各級可按照中級工班畢業生每人1000元(取得中級工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每人1500元)、高級技工班畢業生每人1500元(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每人2000元)、預備技師班畢業生每人2500元給予支持,對完成技師、高級技師培養並取得相應等級證書的,按照技師4000元、高級技師 6000元給予補貼。
6.企業、院校、培訓機構的實訓設施設備升級改造,可在技能提升行動資金中安排每年不超過5000萬元。
7.企業開展培訓或培訓機構開展項目制培訓的,可先行撥付30%的培訓補貼資金。
8.培訓機構開展創業培訓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SYB培訓和網路創業培訓後續一次性跟蹤服務費。
(二)個人享受的政策措施
1.貧困家庭子女、貧困勞動力、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
2.高校畢業生和企業職工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3.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就業地參加培訓後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等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原則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但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複享受。
4.培訓期間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給予每人每天40元的生活補助。
5.技工教育的貧困家庭學生,享受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免學費、精準資助等政策。
6.培訓後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的給予技能鑑定補貼。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開展培訓後取得國家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初級工1000元、中級工1500元、高級工2000元、技師4000元、高級技師6000 元給予企業培訓補貼。對個人或企業組織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書 的,給予每人不超過600元培訓補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