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遠古時期,遵義一帶即有人類棲息繁衍。在
桐梓縣岩灰洞
舊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發現的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測定,為距今20.6~24萬年。桐梓縣馬鞍山
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中,也發掘出大量石器骨器,還有豐富的用火遺蹟,年代距今為1.8萬年。在
赤水河流域的
赤水市和
習水縣境內,也先後發現許多石斧、石錛、石網墜等古人類工具。
公元前8至5世紀前後的
春秋時期,遵義市所轄地域,先後或分別屬於
牂柯、巴、蜀、鱉、鰼等邦國。遷盼微
戰國時期,今遵義一帶屬於“大
夜郎國”範圍。
西漢元光五年(前130年),置
犍為郡,郡治
鱉縣,即在今遵義市中心城區附近。
元鼎六年(前111年),於夜郎地置
牂柯郡,作為邦國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國”之名從此消失。
夜郎縣之名到五代時期廢除,
北宋時期復置,
宣和二年(1120年)又廢,計先後存廢達480年。此後中國歷史上再沒有出現“夜郎”郡縣之名。作為二級政區的州、郡名稱,歷代屢有變更。
唐貞觀十三年(639年),將
隋代的
郎州改名為播州,領轄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歷經五代、宋、元到
明朝末葉,存在了962年。所以人們常習慣用“播州”來代稱古代的遵義。
唐貞觀十六年(642年),將播州所領的羅蒙縣改名遵義縣。這是“遵義”名稱最早的出現。遵義之名沿用現今已有1364年。除縣名外,歷史上曾有過遵義砦、
遵義軍、遵義軍民府、
遵義府、
遵義專區、遵義行政公署、遵義市等建制名稱。播州從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間,為楊氏土司所世襲統治。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後,取消
土司制度,實行“
改土歸流”,於次年分播州為遵義、平越兩個“軍民府”,分別隸屬四川、貴州兩省。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改置遵義軍民府,並徙治宣慰司西白田壩。
![遵義 遵義](/img/5/3a7/wY2UWZiFzMiJTM5MzN3kTYwY2N3gjM2YGM5EGNxATOiJDOhhzNxYW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清康熙年間取消“軍民”二字,直稱遵義府。今遵義市大部分地域屬於這兩府,還有部分地域屬於
石阡府、
思南府。清
雍正五年(1727年),遵義府由四川省劃歸貴州省管轄。
民國初年,廢除“府”的建制。民國24年(1935年),貴州省設11個
行政督察區,黔北十餘縣為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遵義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遵義專區,後稱遵義地區,再恥為省政府派出機構,並以原遵義縣城區為基礎新建遵義市。
遵義市中心丁字口片區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1年-1961年,遵義市和遵義縣多次分治和整合。
1955年,貴州省桐梓縣17個鄉劃歸
重慶市。1956年,重慶市
綦江縣2個村劃歸貴州省鰼水縣。1979年,重慶市綦江縣5個鄉生產隊劃歸貴州省
習水縣,貴州省習水縣3個生產隊劃歸重慶市綦江縣。
至1989年,船朽霸想遵義地區共轄一市十三縣,即遵義市(縣級,地區行政中心)、遵義縣、習水縣、赤水縣、仁懷縣、桐梓縣、湄潭縣、鳳岡縣、餘慶縣、綏陽縣、道真縣、正安縣、務川縣。
1990年,國務院批准,撤消赤水縣,設縣級
赤水市,仍屬遵義地區管轄。
1994年,國務院批准,撤消仁懷縣,設縣級
仁懷市,仍屬遵義地區管轄。
1997年,國務院批准,撤消遵義地區,設地級遵義市。撤消縣級遵義市,設
紅花崗區。赤水市、仁懷市改為省轄市。地級遵義市共轄一區十縣,市政府駐紅花崗區。
1998年,貴州省政府決定將赤水市、仁懷市交由遵義漿淋道市代管。
2004年,國務院批准,由紅花崗區上海路以北城區和遵義縣北區部分鄉鎮,組成
匯川區。至此,遵義市共轄兩區兩市十縣。
2013年7月1日,仁懷市開始進行
省直管縣試點,但行政區劃建制、機構規格和司法、人大、政協管理體制維持不變,經濟社會發展數據的統計、考核納入遵義市。
2016年3月,國務院同意撤銷遵義市遵義縣,設遵義市
播州區。以原遵義縣(不含
山盆鎮、
芝麻鎮、
沙灣鎮、
毛石鎮、
松林鎮、新舟鎮、
蝦子鎮、
三渡鎮、
永樂鎮、
喇叭鎮)的行政區域為播州區的行政區域。並同意將原遵義縣的山盆鎮、芝麻鎮酷狼悼、沙灣鎮、毛石鎮、松林鎮劃歸遵義市匯川區管轄。同意將原遵義縣的新舟鎮、蝦子鎮、三渡鎮、永樂鎮、喇叭鎮和遵義市匯川區的北京路街道劃歸遵義市紅花崗區管轄。
截至2016年3月底,遵義市共轄三區九縣,代管赤水市,代管仁懷市部分權利。
2016年1月4日,遵義市成立南部新區,位於貴州省遵義試戒漏臘市紅花崗區與播州區交界處。
2019年7月1日起,仁懷市由省直管調整為由遵義市管理。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遵義市共有鎮181個,鄉21個(其中民族鄉8個),街道辦事處50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遵義市位於貴州省的北部。地處國家規劃長江中上游綜合開發和黔中經濟區綜合開發重要區域,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線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介於東經106°17′22″—107°26′25″,北緯27°13′15″—28°04′09″之。市域東西綿延247.5千米,南北相距232.5千米。遵義市東與
銅仁市(貴州省)、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貴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相鄰,南與
貴陽市(貴州省)、
畢節市(貴州省)接壤,西與
瀘州市(四川省)相連,北與
重慶市臨界。中心城區南到省會貴陽市144千米、北達重慶市239千米。遵義市幅員面積30780.73k㎡,占比貴州省幅員面積17.46%。
地貌
遵義市處於
雲貴高原向湖南丘陵和
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形起伏大,地貌類型複雜。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300米,在全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上。遵義市平壩及河谷盆地面積占6.57%,丘陵占28.35%,山地占65.08%。
大婁山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橫亘其間,成為天然屏障,是市內南北水系的分水嶺,在地貌上明顯地把遵義市劃分為兩大片:山南是貴州高原的主體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寬谷盆地為主,一般耕地比較集中連片,土地利用率較高,是糧食、油料作物的主要產地。
![遵義 遵義](/img/9/204/AMlJGM5gTY3Q2Y2UWYmVzMjhDO1IjY0MGOxIWY0ITOwYTMwQmN2MT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從烏江谷緣到大婁山脈,明顯可見三級台地:最低一級海拔高度1000~1200米,中間一級1300~1350米,最高一級1500~1600米。山北以中山峽谷為主,山高谷深,山地垂直差異明顯,耕地比較分散。南片占遵義市總面積的37.6%,北片占62.4%。遵義市地貌類型,根據成因,可分成三大類:熔蝕地貌區、熔蝕構造地貌區和侵蝕地貌區。其中以溶蝕和熔蝕構造地貌(
岩溶地貌)分布最廣,約占遵義市土地面積的75%。遵義市海拔最低處在赤水市境內與四川省合江縣交界的
習水河與
赤水河匯合口,海拔221米;最高處在桐梓縣的柏枝壩箐壩自然保護區牛角寨,海拔2227米,是大婁山山脈的最高峰。
大婁山山脈構成市內地形的主要骨架。此山脈西起
畢節市,東北延伸至四川省境,既是
烏江水系與赤水河的分水嶺,又是貴州高原與四川盆地的界山。其橫亘本市中部的一段,呈現向南東突出的弧狀,海拔在1500~2000米之間,相對高差多在500米以上。著名的
婁山關,處於大婁山主脈的脊樑上,東西兩側為小尖山聳峙,氣勢磅礴,古人稱此關為“萬峰插天,中通一線”,十分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隘口海拔1226米,南北高差為400米的峽谷,川黔國道蜿蜒穿過關口,
川黔鐵路和
崇遵高速公路則從婁山腹內穿隧道而過。
水文
遵義市河流以大婁山山脈為分水嶺,把遵義市河流分為
烏江、
赤水河和
綦江三大水系,均屬
長江流域。遵義市有水流的河長共9148.5千米,河網密度0.3千米/ 平方千米,河長大於10千米或集雨面積大於2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416條。其中幹流2條(烏江、赤水河),均有航行之利,內河航程441千米,直通長江。一級支流60條,二級支流168條,三級支流149條,四級支流33條,五級支流4條。地表(河川)徑流量178.80億立方米,約為貴州全省的17%,每平方千米產水58萬立方米,為全國平均值的2倍左右。
遵義市長10千米以上的河流共463條,均屬長江流域,以大婁山山脈為分水嶺,南北分屬烏江區和長江上游幹流區兩大水系,
長江上游幹流區包括赤水河幹流及主要支流如牛渡水、
桐梓河、習水河等,烏江區包括
偏岩河、湘江河、
餘慶河、
芙蓉江等,遵義市年平均河川徑流量為178.80億立方米,地下水徑流量為42.25億立方米,可開發水能資源年發電量205億千瓦時,人均占有量為全國的1.85倍。
氣候
遵義市受季風影響特別顯著。冬春季節多受北半球移來的
寒潮或冷空氣影響,冬季風一般多為東北風或偏東風。遵義受偏
東北季風影響時,雲層濃密低厚,一到夜間雲頂輻射冷卻,常常產生夜雨。如果這時再遇上偏南氣流北上在川黔間與偏北氣流匯合,往往在3300米高空形成一長江切變線,或在近地層形成一
雲貴準靜止鋒,陰雨綿綿的天氣就更長。4月中旬
西南季風北上,陰雲密布天氣減少,晴間多雲日數增多,溫度顯著上升。由於遵義所處緯度低,日光照射強烈,連晴三天溫度就可能升至30℃以上。
海龍水庫由於夏季風(西南氣流)北上,從
孟加拉灣和
印度洋席捲而來的水汽大量增加,4月16日前後遵義進入雨季,中到大雨天氣常常出現。當夏季風5~6月移到長江流域與偏北氣流相會時,便形成長江流域的
梅雨天氣。遵義市地處長江上游,也同樣會產生降雨量大、降雨次數多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繼續增強,西南氣流繼續北推,遵義市處於純粹的西南季風控制下,梅雨天氣便開始結束,進入連晴高溫少雨的乾旱天氣。9月中旬夏季風逐漸減弱南退,冬季風逐漸增強南下,持續的秋雨天氣便開始在遵義出現。以後冬季風基本控制遵義時,又轉入雲低陰沉的多小雨天氣。
遵義市地處低緯,從
西伯利亞南下的冷空氣到達遵義已大大減弱變性,所以在冬季1月最冷時期極端最低氣溫只有-7.1℃(1977年1月30日),比同一緯度的芷江高0.2度。而在夏季又常受西南季風影響,歷年最熱時期極端最高氣溫也只有38.7℃ (1953年8月18日),比鄰近的重慶市40.4℃低1.7℃。遵義市年平均氣溫15.1℃,比昆明市高0.6℃。因此遵義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氣候宜人。
春季(3~5月):春暖風和而時有倒春寒;季平均氣溫15.3℃左右,總降水量接近300mm。春季氣溫回暖較早,晴天日數增多,一般在4月初穩定通過≥10℃初日,但氣候極不穩定,3月下旬到4月上旬常常有倒春寒出現。由於冷暖空氣交匯頻繁,4、5月份時有冰雹發生,個別年份還會帶來較重災害。雨季開始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
夏季(6~8月):初夏多雨,盛夏多旱,但熱而不酷;季平均氣溫24.1℃左右,總降水量400~500mm。極端最高氣溫出現7月下旬,達37.4℃,但每年≥35℃的高溫天氣僅1~5天。夏季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節,特別是初夏6月為一年中雨量最多的月份,多強降水天氣過程發生,某些年份有較重洪澇災害發生。盛夏7~8月常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常有伏旱出現。
秋季(9~11月):秋溫陡降,時有秋風、綿雨;季平均氣溫16.1℃左右,總降水量240~280mm。秋季由於夏季風急劇南退,冬季風南下,降雨量明顯減少,氣溫顯著下降,陰雨天數逐漸增多。9月上旬時有秋風出現,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有一半以上的年份有綿雨天氣出現,綿雨較重年份還影響“三秋”生產。雨季結束期一般在10月中、下旬。
冬季(12~2月):冬無嚴寒,陰雨寡照且時有凝凍。
季平均溫度5.5℃左右,總降水量60~70mm。極端最低氣溫出現1月下旬,達-7.1℃。冬季由於冷空氣活動頻繁,常形成滇黔靜止鋒,造成我市多陰雨寡照,是全年各季中輻射最少的季節。最冷時段往往出現隆冬1月,並常伴有凝凍發生。
遵義市老城全景自然資源
水資源
遵義市地下徑流量為43.89億立方米,占地表(河川)徑流量的24.4%,人均占有水量約700立方米。據水文地質計算資料,遵義市天然水資源共有1054萬噸/日,約合38億噸/年。
桫欏王國遵義市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325.06萬千瓦,可開發的水能資源為606.82萬千瓦,已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143.66萬千瓦。遵義市每平方千米水能儲藏量達103千瓦,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9%。在烏江幹流的遵義段,建成的烏江渡電站和正在建設的構皮灘電站,水電裝機容量425萬千瓦(其中烏江渡電站125萬千瓦,構皮灘電站300萬千瓦);遵義市正在形成大中小為一體的水電群,赤水河、芙蓉江、洪渡河、桐梓河以及湘江、綦江水系,都在進行中小水電開發。
礦產資源
市內已探明的礦產有60多種。煤、鋁土礦、鈦、錳、鎂、鉬、鋇、燒鹼等在國內省內占有重要地位,已形成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鈦、錳、燒鹼、高性能鋼絲繩等原材料生產基地。其中煤炭資源總儲存量在全省僅次於六盤水市和畢節市。遵義市在1500米深度以上的煤炭資源總儲存量在260億噸以上,已探明儲量50.4億噸。
![遵義 遵義](/img/d/422/gZiVzMhZGNzcDM0QmYycTO4gDO2Y2YzEjNxADZ2YjM1QmZ2ImYkhz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生物資源
市內有野生和常見的高等植物2009種,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典型,具有植物區系南北過渡性和起源古老性的特點。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占全省稀有動植物資源總數的93.3%。其中銀杉、桫欏、珙桐、金花茶、黑葉猴、白冠長尾雉、大靈貓等83種被列為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植物。
![遵義 遵義](/img/3/153/2UGMygzM4IGM3Y2YzMTYidTZhRDZhF2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截至2012年,市內有森林面積807906公頃,森林覆蓋率37.8%。有畜牧用地面積1100萬畝,約占土地面積的24%。其中,成片草山草坡占41.1%,萬畝及萬畝以上草地有96片,主要分布於道真、務川兩自治縣和
正安、習水等縣。
遵義市已建成自然保護區23個,其中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風景名勝區5個,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4個。建成森林公園5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遵義市森林面積已達149.37萬公頃,森林總蓄積量5598.1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8.56% 。
人口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常住人口630.2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13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4.14萬人,比上年增長4.7%,其中,失業人口再就業2.21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9萬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2.8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96%。
政治
職務 | 名稱 |
---|
| |
| |
| |
| |
| |
| |
| 李忠興、侯衛偉、穆葉久、李蓮娜、彭容江、胡洪成、姚軼、姜靈春、方東、劉承東、黃偉 |
| |
|
經濟
概況
2019年,遵義市地區生產總值3483.32億元,比上年增長9.7%。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431.87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1593.12億元,增長12.3%;第三產業增加值1458.33億元,增長8.0%。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4%,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5.7%,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1.9%,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5411元,比上年增加4779元。
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84.66億元,增長6.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8.41億元,增長6.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64.15億元,增長7.3%;金融業增加值171.78億元,增長6.3%;房地產業增加值89.19億元,下降0.6%。
2019年,遵義市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5.5%;第二產業增長22.8%;第三產業投資下降0.6%。
按重點領域分,工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2.8%,其中製造業比上年增長18.7%;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下降16.6%;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22.5 %。三大領域投資占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為14.6%、31.5%和26.6%,分別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下降7.0個百分點和提高4.5個百分點。
2019年,遵義市財政總收入798.96億元,比上年增長11.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4.45億元,增長0.9%,其中稅收收入208.22億元,增長3.2%。
2019年,遵義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43.40億元,增長9.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3.52億元,增長33.2%;教育事業支出155.20億元,增長10.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7.14億元,增長6.2%;衛生健康支出95.86億元,增長16.1%;節能環保支出26.31億元,增長48.3%。
第一產業
2019年,遵義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57.03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種植業增加值304.11億元,增長7.0%;林業增加值25.02億元,增長2.6%;畜牧業增加值92.96億元,下降3.6%;漁業增加值9.79億元,下降9.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25.15億元,增長11.0%。
2019年,遵義市糧食播種面積60.37萬公頃。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7.52萬公頃,秋糧播種面積42.85萬公頃。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0.55萬公頃,烤菸種植面積3.25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31.01萬公頃,其中辣椒種植面積10.80萬公頃。中藥材種植面積3.79萬公頃,花卉種植面積0.29萬公頃,茶園採摘面積9.65萬公頃,園林水果種植面積6.88萬公頃。
2019年,遵義市糧食總產量225.74萬噸。其中,夏糧產量49.85萬噸,秋糧產量175.89萬噸。油料作物21.74萬噸,烤菸產量5.73萬噸,蔬菜產量590.42萬噸,其中辣椒產量150.43萬噸。中藥材產量10.24萬噸,茶葉產量9.15萬噸,園林水果產量48.68萬噸。
第二產業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19戶,比上年末減少168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5%。其中,輕、重工業增加值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81.3%和18.7%;非公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7.2%,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8.1%。
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菸草製品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等四大傳統行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3.0%。其中,酒的製造業增加值占比為71.9%;捲菸製造業增加值占比為4.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占比為4.1%。新興產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1.0%、0.2%和0.2%。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2%。
從產品種類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生產工業產品149種,比上年減少8種工業產品,產品覆蓋率24.4%,比上年下降1.7個百分點。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資質以上建築業總承包企業和專業承包企業257戶,比上年末增加63戶。其中,特、一級資質企業14戶;二級資質企業110戶;三級資質企業133戶。全年全市建築業增加值175.64億元,比上年增長11.3%。
第三產業
2019年,遵義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3.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6%。按消費類型統計,批發業下降6.6%、零售業增長0.2%、住宿業增長17.3%、餐飲業增長49.6%。
全市進出口總額完成5.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6%。其中,出口4.05億美元,增長19.1%;進口1.18億美元,增長69.0%。
2019年,遵義市接待遊客1.93億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 2106.3 億元,分別增長24.5%和35.3%。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5012.9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1%。其中,住戶存款2310.02億元,占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的比重為46.1%;非金融企業存款2012.11億元,比重為40.1%;廣義政府存款578.40億元,比重為11.5%。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3904.0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0%。其中,住戶貸款1490.15億元,占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比重為38.2%;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413.86億元,比重為61.8%。
2019年,遵義市保險業務收入95.32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財產保險收入41.54億元,增長4.0%;人身保險收入53.78億元,增長11.5%。保險賠款支出35.79億元,比上年增長0.8%。其中,財產保險賠款23.71億元,增長10.3%;人身保險賠款12.07億元,下降13.8%。
交通運輸
綜述
2019年,遵義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94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19公里,一級公路180 公里,二級公路2002公里,三級公路1066 公里,四級及以下公路34920公里。茅台機場通航城市31個,新舟機場通航城市46個。
公路
國家高速公路網中G75蘭海高速與G56杭瑞高速在遵義市交匯,G75蘭海高速全線、G56
杭瑞高速遵畢段、
遵赤高速公路遵仁段、
綏遵高速公路;G56杭瑞高速思遵段、遵赤高速公路仁赤段、
遵義繞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截止2013年,遵義市已建成高速公路611千米,在建1000千米,約占了貴州省總量的五分之一。
遵赤高速公路圖片 遵義市城區有遵義汽車客運總站、忠莊客運站、茅草鋪客運站、高鐵客運站、南白客運站、高橋客運站和馬家灣客運站共7個客運中心。
鐵路
1965年7月8日通車的
川黔鐵路縱貫遵義全境,1991年12月28日川黔鐵路全線電氣化。川黔鐵路每天通過的列車超過75列,是西南鐵路網中運輸極其繁忙的單線鐵路。每天通過渝黔川黔鐵路旅行的旅客有4萬多人,經過川黔鐵路運輸的貨物有8萬噸。 川黔鐵路通過能力的利用率已超過了100%,運力嚴重不足。
2012年11月1日,連線直轄市重慶和省會貴陽的
渝黔鐵路已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10月31日通車。屆時動車從重慶開出,到達新建
遵義東站的車程時間將為1小時左右,遵義與重慶、貴陽之間的貿易往來和交流將大大縮短時間與空間,加速遵義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
航空
遵義新舟機場(Zunyi Xinzhou Airport),位於中國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新舟鎮,距離遵義市主城區東部35千米,為4C級軍民合用機場, 是貴州省第二大機場,也是貴州省最大的支線機場。
遵義新舟機場於2012年8月28日正式建成通航 ;前身為空軍遵義機場。
2018年,遵義新舟機場旅客吞吐量203.35萬人次,同比增長30.3%;貨郵吞吐量0.23萬噸,同比增長43.1%;起降架次1.89萬架次,同比增長23.5%;分別位居中國第64、第86、第90位。2019年,遵義新舟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25.72萬人次,同比增長11%,完成貨郵吞吐量3612噸,同比增長56%。
遵義茅台機場(Zunyi Maotai Airport),位於中國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台鎮,距仁懷市區16千米、距遵義市區54千米,為4C級民用運輸機場。
遵義茅台機場於2013年1月獲得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15年3月開工建設;2017年10月31日正式通航。
2018年,遵義茅台機場旅客吞吐量100.55萬人次,同比增長890%;貨郵吞吐量309.1噸;起降架次1.05萬架次,同比增長782.1%;分別位居中國第95位、第157位、第117位。2019年,遵義茅台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65.21萬人次,同比增長64%,完成貨郵吞吐量1004噸,同比增長225%。
航運
遵義市西北部的
赤水港是貴州第一大港,碼頭年貨物吞吐能力72萬噸,“黃金水道”
赤水河繞城而過,僅60千米匯入長江。客貨船可達重慶至上海等沿海各大港口、碼頭,年貨運吞吐量100多萬噸。
針對烏江的航運與旅遊優勢,遵義市正在境內的烏江段興建烏江渡、楠木渡、沿江渡、構皮灘、大烏江、河閃渡六個港口,碼頭40餘個,以水上運輸帶動烏江沿岸的旅遊業發展。
遵義市於2013年開工建設赤水河航運擴能工程及烏江構皮灘翻壩運輸系統項目,建成赤水河水陸綜合運輸樞紐項目,力爭在2015年底實現烏江、赤水河貨運量達500萬噸和1000萬噸。
市內交通
遵義市中心城區共有公交線路46條,總里程達498.5千米,同時設有高峰快線、夜間線路以及城郊線路,以滿足城市擴容和發展之後更多市民的出行需求以及便捷、均等的公交服務。據了解,公共運輸占遵義城市交通總出行量的比重已達到30%。公交線路大部分為無人售票公交,普通公交單程通票1元/人,空調公交、夜間公交單程通票2元/人。可以使用公交IC卡或銀聯IC卡電子現金刷卡乘車。
遵義軌道交通的制式初步構想是
輕軌和
有軌電車相結合,將引資修建。
遵義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由8條線路組成,1號線由中心城區至遵義縣南白鎮,2號線由中心城區至新蒲新區,3號線由高橋至禮儀,4號線由南宮山至龍坑,5號線由忠莊客運站至龍坪工業園,6號線由新蒲高新技術工業園至深溪公路客運站,7號線由南白公路客運站至龍坪工業園,8號線由新蒲新區至遵義機場,線路總長約178千米,完全能夠滿足遵義市民的出行需求。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有各級各類學校3395所(含高等院校7所),專任教師 9.12萬人,比上年增加2.21%。在校學生145.68 萬人,比上年增長0.7%。全市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3.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4%。
科學技術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0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試驗室9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科技孵化器12 個。專利申請759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624件;授權專利4172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515件。
文化事業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有文化藝術服務單位344個。其中,藝術表演團體22個,民眾藝術館、文化館15個,公共圖書館14個,博物館、紀念館21個,藝術表演場所1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53個。全年雜誌出版量萬份,報紙公開發行萬份。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4.06%,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6.68%。
體育事業
2019年,遵義市運動員在國內重大體育比賽中獲得11枚金牌,10枚銀牌,4枚銅牌。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有衛生機構4419個,比上年末減少0.1%。其中,醫院、衛生院421個,比上年末增長1.7%;婦幼保健院(所、站)16個。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51979張,比上年末增長6.6%,其中醫院、衛生院實有床位數49452張,增長6.6%。衛生技術人員50428人,比上年末增長7.7%,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501人,增長11.0%;註冊護士22956人,增長9.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616.36萬人,參合率 98.5%,比上年提高 0.28個百分點。
城市建設
歷史文化
民風民俗
踩山節: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時間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第一天上午,要舉行立竿儀式,是在山坡中央豎起一根繫著松柏枝條和鮮花彩旗的花桿,作為採花山的標誌。花桿豎好後,年長者向人們敬酒祝福,同時鑼鼓聲聲、鞭炮齊鳴、蘆笙悠揚,男女老少跳起蹬腳舞,耍獅燈,一片歡騰。晚上,篝火雄雄,人們圍坐在篝火旁飲酒對歌,通宵達旦。苗族同胞吹蘆笙、跳舞、對歌、盡情歡笑,聚親會友,共慶新春。
![遵義 遵義](/img/7/ae4/QzM4U2MkhTYlFjNhJGO1kjMiRWZxYDNwU2MjJGOklTMhBDM4EDOjZjZiR2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砍火星節:苗族傳統節日,節日內容主要是規定鄉規。根據不同姓氏,節日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大致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戶,輪流值年,值年負責召集大家商討鄉規和有關大事,然後值年家要備酒殺雞,請大家喝“合心酒”,並把雞頭敬給下一屆值年。循環輪流輪到誰家值年,就在誰家舉行聚議和飲"會心酒"。
祭山節:農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歸來,萬物復甦,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時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為單位各自組織。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長房世襲主持;多姓雜處的寨子,則輪流主持,每年由數戶共同當值,用拈鬮方式確定當值者,主持人面對神樹,恭恭敬敬地獻祭,呼請名山神來享受祭物,並祈禱山神保佑全寨清潔平安、五穀豐收、六畜興旺、男子會犁牛打耙、女子會紡紗織布、多生子女。
神樹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視為神聖之地,備受愛護,人們不得放牛馬去踐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樹木,也不能隨意進山砍柴割草,客觀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吃新節:
孟秋季節,繁忙的農田管理基本結束,作物初熟,豐收在望。仡佬族人認為,這是天地、祖宗保佑的結果,所以新糧一熟就懷著喜悅、感激之情,迎請天地與祖宗嘗新。這就是仡佬族 “吃新節”的由來。吃新的具體時間各地不一。多數在農曆七月初七,少數在七月第一個辰日,如遇閏月,則在八月的第一個巳日。
七月初一,即發麥芽、豆芽、
谷芽,掛堂屋中柱前迎接祖先回家,一直供至七月十三。吃新節當天摘取新谷穗、包穀、豆莢等一齊獻祭,並把紙做的金山
銀山放桌上,點香燃紙念請祖宗享用,將仡佬族傳統的吃新節與漢族的七月半祭鬼活動聯繫起來。
文保單位
風景名勝
遵義旅遊區是大西南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川渝黔金三角旅遊區的重點景區,也是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熱點中生態旅遊的理想之地。初步統計,遵義市共有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和社會資源3個大類、40個品種、100多個景區(點),其中,有國家級資源17處、省級資源75處。遵義山川秀麗,風光獨特,尤以山、水、林、洞為主要特色。
![遵義 遵義](/img/c/9e0/QZ5IGOxEzMiJjZiZ2M0EWN0YjMwITYygTYyUzMwUTOldDOhNzMmJ2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 景點 | 圖片 |
---|
紅色之旅 | | |
---|
自然之旅 | | |
---|
名勝古蹟 | | |
---|
茶鄉之旅 | 茶海之心景區是中國西部茶海,茶林相間的茶海之心景區,茶海之心紫薇堂茶莊等自然風光。 湄潭位於於遵義東南側,距遵義70餘千米,是中國名茶之鄉,處雲貴高原,居大婁山脈南麓,烏江北岸。 | |
---|
地方特產
著名人物
榮譽稱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 | |
| | |
| | |
| | |
友好城市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後,取消
土司制度,實行“
改土歸流”,於次年分播州為遵義、平越兩個“軍民府”,分別隸屬四川、貴州兩省。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改置遵義軍民府,並徙治宣慰司西白田壩。
![遵義(貴州遵義) 遵義(貴州遵義)](/img/5/3a7/wY2UWZiFzMiJTM5MzN3kTYwY2N3gjM2YGM5EGNxATOiJDOhhzNxYW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清康熙年間取消“軍民”二字,直稱遵義府。今遵義市大部分地域屬於這兩府,還有部分地域屬於
石阡府、
思南府。清
雍正五年(1727年),遵義府由四川省劃歸貴州省管轄。
民國初年,廢除“府”的建制。民國24年(1935年),貴州省設11個
行政督察區,黔北十餘縣為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遵義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遵義專區,後稱遵義地區,為省政府派出機構,並以原遵義縣城區為基礎新建遵義市。
遵義市中心丁字口片區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1年-1961年,遵義市和遵義縣多次分治和整合。
1955年,貴州省桐梓縣17個鄉劃歸
重慶市。1956年,重慶市
綦江縣2個村劃歸貴州省鰼水縣。1979年,重慶市綦江縣5個鄉生產隊劃歸貴州省
習水縣,貴州省習水縣3個生產隊劃歸重慶市綦江縣。
至1989年,遵義地區共轄一市十三縣,即遵義市(縣級,地區行政中心)、遵義縣、習水縣、赤水縣、仁懷縣、桐梓縣、湄潭縣、鳳岡縣、餘慶縣、綏陽縣、道真縣、正安縣、務川縣。
1990年,國務院批准,撤消赤水縣,設縣級
赤水市,仍屬遵義地區管轄。
1994年,國務院批准,撤消仁懷縣,設縣級
仁懷市,仍屬遵義地區管轄。
1997年,國務院批准,撤消遵義地區,設地級遵義市。撤消縣級遵義市,設
紅花崗區。赤水市、仁懷市改為省轄市。地級遵義市共轄一區十縣,市政府駐紅花崗區。
1998年,貴州省政府決定將赤水市、仁懷市交由遵義市代管。
2004年,國務院批准,由紅花崗區上海路以北城區和遵義縣北區部分鄉鎮,組成
匯川區。至此,遵義市共轄兩區兩市十縣。
2013年7月1日,仁懷市開始進行
省直管縣試點,但行政區劃建制、機構規格和司法、人大、政協管理體制維持不變,經濟社會發展數據的統計、考核納入遵義市。
2016年3月,國務院同意撤銷遵義市遵義縣,設遵義市
播州區。以原遵義縣(不含
山盆鎮、
芝麻鎮、
沙灣鎮、
毛石鎮、
松林鎮、新舟鎮、
蝦子鎮、
三渡鎮、
永樂鎮、
喇叭鎮)的行政區域為播州區的行政區域。並同意將原遵義縣的山盆鎮、芝麻鎮、沙灣鎮、毛石鎮、松林鎮劃歸遵義市匯川區管轄。同意將原遵義縣的新舟鎮、蝦子鎮、三渡鎮、永樂鎮、喇叭鎮和遵義市匯川區的北京路街道劃歸遵義市紅花崗區管轄。
截至2016年3月底,遵義市共轄三區九縣,代管赤水市,代管仁懷市部分權利。
2016年1月4日,遵義市成立南部新區,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與播州區交界處。
2019年7月1日起,仁懷市由省直管調整為由遵義市管理。
區劃詳情
遵義市長10千米以上的河流共463條,均屬長江流域,以大婁山山脈為分水嶺,南北分屬烏江區和長江上游幹流區兩大水系,
長江上游幹流區包括赤水河幹流及主要支流如牛渡水、
桐梓河、習水河等,烏江區包括
偏岩河、湘江河、
餘慶河、
芙蓉江等,遵義市年平均河川徑流量為178.80億立方米,地下水徑流量為42.25億立方米,可開發水能資源年發電量205億千瓦時,人均占有量為全國的1.85倍。
氣候
遵義市受季風影響特別顯著。冬春季節多受北半球移來的
寒潮或冷空氣影響,冬季風一般多為東北風或偏東風。遵義受偏
東北季風影響時,雲層濃密低厚,一到夜間雲頂輻射冷卻,常常產生夜雨。如果這時再遇上偏南氣流北上在川黔間與偏北氣流匯合,往往在3300米高空形成一長江切變線,或在近地層形成一
雲貴準靜止鋒,陰雨綿綿的天氣就更長。4月中旬
西南季風北上,陰雲密布天氣減少,晴間多雲日數增多,溫度顯著上升。由於遵義所處緯度低,日光照射強烈,連晴三天溫度就可能升至30℃以上。
海龍水庫由於夏季風(西南氣流)北上,從
孟加拉灣和
印度洋席捲而來的水汽大量增加,4月16日前後遵義進入雨季,中到大雨天氣常常出現。當夏季風5~6月移到長江流域與偏北氣流相會時,便形成長江流域的
梅雨天氣。遵義市地處長江上游,也同樣會產生降雨量大、降雨次數多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繼續增強,西南氣流繼續北推,遵義市處於純粹的西南季風控制下,梅雨天氣便開始結束,進入連晴高溫少雨的乾旱天氣。9月中旬夏季風逐漸減弱南退,冬季風逐漸增強南下,持續的秋雨天氣便開始在遵義出現。以後冬季風基本控制遵義時,又轉入雲低陰沉的多小雨天氣。
遵義市地處低緯,從
西伯利亞南下的冷空氣到達遵義已大大減弱變性,所以在冬季1月最冷時期極端最低氣溫只有-7.1℃(1977年1月30日),比同一緯度的芷江高0.2度。而在夏季又常受西南季風影響,歷年最熱時期極端最高氣溫也只有38.7℃ (1953年8月18日),比鄰近的重慶市40.4℃低1.7℃。遵義市年平均氣溫15.1℃,比昆明市高0.6℃。因此遵義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氣候宜人。
春季(3~5月):春暖風和而時有倒春寒;季平均氣溫15.3℃左右,總降水量接近300mm。春季氣溫回暖較早,晴天日數增多,一般在4月初穩定通過≥10℃初日,但氣候極不穩定,3月下旬到4月上旬常常有倒春寒出現。由於冷暖空氣交匯頻繁,4、5月份時有冰雹發生,個別年份還會帶來較重災害。雨季開始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
夏季(6~8月):初夏多雨,盛夏多旱,但熱而不酷;季平均氣溫24.1℃左右,總降水量400~500mm。極端最高氣溫出現7月下旬,達37.4℃,但每年≥35℃的高溫天氣僅1~5天。夏季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節,特別是初夏6月為一年中雨量最多的月份,多強降水天氣過程發生,某些年份有較重洪澇災害發生。盛夏7~8月常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常有伏旱出現。
秋季(9~11月):秋溫陡降,時有秋風、綿雨;季平均氣溫16.1℃左右,總降水量240~280mm。秋季由於夏季風急劇南退,冬季風南下,降雨量明顯減少,氣溫顯著下降,陰雨天數逐漸增多。9月上旬時有秋風出現,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有一半以上的年份有綿雨天氣出現,綿雨較重年份還影響“三秋”生產。雨季結束期一般在10月中、下旬。
冬季(12~2月):冬無嚴寒,陰雨寡照且時有凝凍。
季平均溫度5.5℃左右,總降水量60~70mm。極端最低氣溫出現1月下旬,達-7.1℃。冬季由於冷空氣活動頻繁,常形成滇黔靜止鋒,造成我市多陰雨寡照,是全年各季中輻射最少的季節。最冷時段往往出現隆冬1月,並常伴有凝凍發生。
遵義市老城全景
經濟
概況
2019年,遵義市地區生產總值3483.32億元,比上年增長9.7%。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431.87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1593.12億元,增長12.3%;第三產業增加值1458.33億元,增長8.0%。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4%,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5.7%,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1.9%,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5411元,比上年增加4779元。
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84.66億元,增長6.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8.41億元,增長6.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64.15億元,增長7.3%;金融業增加值171.78億元,增長6.3%;房地產業增加值89.19億元,下降0.6%。
2019年,遵義市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5.5%;第二產業增長22.8%;第三產業投資下降0.6%。
按重點領域分,工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2.8%,其中製造業比上年增長18.7%;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下降16.6%;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22.5 %。三大領域投資占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為14.6%、31.5%和26.6%,分別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下降7.0個百分點和提高4.5個百分點。
2019年,遵義市財政總收入798.96億元,比上年增長11.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4.45億元,增長0.9%,其中稅收收入208.22億元,增長3.2%。
2019年,遵義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43.40億元,增長9.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3.52億元,增長33.2%;教育事業支出155.20億元,增長10.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7.14億元,增長6.2%;衛生健康支出95.86億元,增長16.1%;節能環保支出26.31億元,增長48.3%。
第一產業
2019年,遵義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57.03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種植業增加值304.11億元,增長7.0%;林業增加值25.02億元,增長2.6%;畜牧業增加值92.96億元,下降3.6%;漁業增加值9.79億元,下降9.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25.15億元,增長11.0%。
2019年,遵義市糧食播種面積60.37萬公頃。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7.52萬公頃,秋糧播種面積42.85萬公頃。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0.55萬公頃,烤菸種植面積3.25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31.01萬公頃,其中辣椒種植面積10.80萬公頃。中藥材種植面積3.79萬公頃,花卉種植面積0.29萬公頃,茶園採摘面積9.65萬公頃,園林水果種植面積6.88萬公頃。
2019年,遵義市糧食總產量225.74萬噸。其中,夏糧產量49.85萬噸,秋糧產量175.89萬噸。油料作物21.74萬噸,烤菸產量5.73萬噸,蔬菜產量590.42萬噸,其中辣椒產量150.43萬噸。中藥材產量10.24萬噸,茶葉產量9.15萬噸,園林水果產量48.68萬噸。
第二產業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19戶,比上年末減少168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5%。其中,輕、重工業增加值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81.3%和18.7%;非公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7.2%,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8.1%。
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菸草製品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等四大傳統行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3.0%。其中,酒的製造業增加值占比為71.9%;捲菸製造業增加值占比為4.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占比為4.1%。新興產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1.0%、0.2%和0.2%。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2%。
從產品種類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生產工業產品149種,比上年減少8種工業產品,產品覆蓋率24.4%,比上年下降1.7個百分點。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資質以上建築業總承包企業和專業承包企業257戶,比上年末增加63戶。其中,特、一級資質企業14戶;二級資質企業110戶;三級資質企業133戶。全年全市建築業增加值175.64億元,比上年增長11.3%。
第三產業
2019年,遵義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3.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6%。按消費類型統計,批發業下降6.6%、零售業增長0.2%、住宿業增長17.3%、餐飲業增長49.6%。
全市進出口總額完成5.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6%。其中,出口4.05億美元,增長19.1%;進口1.18億美元,增長69.0%。
2019年,遵義市接待遊客1.93億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 2106.3 億元,分別增長24.5%和35.3%。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5012.9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1%。其中,住戶存款2310.02億元,占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的比重為46.1%;非金融企業存款2012.11億元,比重為40.1%;廣義政府存款578.40億元,比重為11.5%。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3904.0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0%。其中,住戶貸款1490.15億元,占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比重為38.2%;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413.86億元,比重為61.8%。
2019年,遵義市保險業務收入95.32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財產保險收入41.54億元,增長4.0%;人身保險收入53.78億元,增長11.5%。保險賠款支出35.79億元,比上年增長0.8%。其中,財產保險賠款23.71億元,增長10.3%;人身保險賠款12.07億元,下降13.8%。
交通運輸
綜述
2019年,遵義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94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19公里,一級公路180 公里,二級公路2002公里,三級公路1066 公里,四級及以下公路34920公里。茅台機場通航城市31個,新舟機場通航城市46個。
公路
國家高速公路網中G75蘭海高速與G56杭瑞高速在遵義市交匯,G75蘭海高速全線、G56
杭瑞高速遵畢段、
遵赤高速公路遵仁段、
綏遵高速公路;G56杭瑞高速思遵段、遵赤高速公路仁赤段、
遵義繞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截止2013年,遵義市已建成高速公路611千米,在建1000千米,約占了貴州省總量的五分之一。
遵赤高速公路圖片 遵義市城區有遵義汽車客運總站、忠莊客運站、茅草鋪客運站、高鐵客運站、南白客運站、高橋客運站和馬家灣客運站共7個客運中心。
鐵路
1965年7月8日通車的
川黔鐵路縱貫遵義全境,1991年12月28日川黔鐵路全線電氣化。川黔鐵路每天通過的列車超過75列,是西南鐵路網中運輸極其繁忙的單線鐵路。每天通過渝黔川黔鐵路旅行的旅客有4萬多人,經過川黔鐵路運輸的貨物有8萬噸。 川黔鐵路通過能力的利用率已超過了100%,運力嚴重不足。
2012年11月1日,連線直轄市重慶和省會貴陽的
渝黔鐵路已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10月31日通車。屆時動車從重慶開出,到達新建
遵義東站的車程時間將為1小時左右,遵義與重慶、貴陽之間的貿易往來和交流將大大縮短時間與空間,加速遵義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
航空
遵義新舟機場(Zunyi Xinzhou Airport),位於中國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新舟鎮,距離遵義市主城區東部35千米,為4C級軍民合用機場, 是貴州省第二大機場,也是貴州省最大的支線機場。
遵義新舟機場於2012年8月28日正式建成通航 ;前身為空軍遵義機場。
2018年,遵義新舟機場旅客吞吐量203.35萬人次,同比增長30.3%;貨郵吞吐量0.23萬噸,同比增長43.1%;起降架次1.89萬架次,同比增長23.5%;分別位居中國第64、第86、第90位。2019年,遵義新舟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25.72萬人次,同比增長11%,完成貨郵吞吐量3612噸,同比增長56%。
遵義茅台機場(Zunyi Maotai Airport),位於中國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台鎮,距仁懷市區16千米、距遵義市區54千米,為4C級民用運輸機場。
遵義茅台機場於2013年1月獲得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15年3月開工建設;2017年10月31日正式通航。
2018年,遵義茅台機場旅客吞吐量100.55萬人次,同比增長890%;貨郵吞吐量309.1噸;起降架次1.05萬架次,同比增長782.1%;分別位居中國第95位、第157位、第117位。2019年,遵義茅台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65.21萬人次,同比增長64%,完成貨郵吞吐量1004噸,同比增長225%。
航運
遵義市西北部的
赤水港是貴州第一大港,碼頭年貨物吞吐能力72萬噸,“黃金水道”
赤水河繞城而過,僅60千米匯入長江。客貨船可達重慶至上海等沿海各大港口、碼頭,年貨運吞吐量100多萬噸。
文化事業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有文化藝術服務單位344個。其中,藝術表演團體22個,民眾藝術館、文化館15個,公共圖書館14個,博物館、紀念館21個,藝術表演場所1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53個。全年雜誌出版量萬份,報紙公開發行萬份。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4.06%,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6.68%。
體育事業
2019年,遵義市運動員在國內重大體育比賽中獲得11枚金牌,10枚銀牌,4枚銅牌。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末,遵義市有衛生機構4419個,比上年末減少0.1%。其中,醫院、衛生院421個,比上年末增長1.7%;婦幼保健院(所、站)16個。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51979張,比上年末增長6.6%,其中醫院、衛生院實有床位數49452張,增長6.6%。衛生技術人員50428人,比上年末增長7.7%,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501人,增長11.0%;註冊護士22956人,增長9.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616.36萬人,參合率 98.5%,比上年提高 0.28個百分點。
城市建設
歷史文化
民風民俗
踩山節: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時間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第一天上午,要舉行立竿儀式,是在山坡中央豎起一根繫著松柏枝條和鮮花彩旗的花桿,作為採花山的標誌。花桿豎好後,年長者向人們敬酒祝福,同時鑼鼓聲聲、鞭炮齊鳴、蘆笙悠揚,男女老少跳起蹬腳舞,耍獅燈,一片歡騰。晚上,篝火雄雄,人們圍坐在篝火旁飲酒對歌,通宵達旦。苗族同胞吹蘆笙、跳舞、對歌、盡情歡笑,聚親會友,共慶新春。
![遵義(貴州遵義) 遵義(貴州遵義)](/img/7/ae4/QzM4U2MkhTYlFjNhJGO1kjMiRWZxYDNwU2MjJGOklTMhBDM4EDOjZjZiR2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砍火星節:苗族傳統節日,節日內容主要是規定鄉規。根據不同姓氏,節日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大致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戶,輪流值年,值年負責召集大家商討鄉規和有關大事,然後值年家要備酒殺雞,請大家喝“合心酒”,並把雞頭敬給下一屆值年。循環輪流輪到誰家值年,就在誰家舉行聚議和飲"會心酒"。
祭山節:農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歸來,萬物復甦,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時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為單位各自組織。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長房世襲主持;多姓雜處的寨子,則輪流主持,每年由數戶共同當值,用拈鬮方式確定當值者,主持人面對神樹,恭恭敬敬地獻祭,呼請名山神來享受祭物,並祈禱山神保佑全寨清潔平安、五穀豐收、六畜興旺、男子會犁牛打耙、女子會紡紗織布、多生子女。
神樹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視為神聖之地,備受愛護,人們不得放牛馬去踐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樹木,也不能隨意進山砍柴割草,客觀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吃新節:
孟秋季節,繁忙的農田管理基本結束,作物初熟,豐收在望。仡佬族人認為,這是天地、祖宗保佑的結果,所以新糧一熟就懷著喜悅、感激之情,迎請天地與祖宗嘗新。這就是仡佬族 “吃新節”的由來。吃新的具體時間各地不一。多數在農曆七月初七,少數在七月第一個辰日,如遇閏月,則在八月的第一個巳日。
七月初一,即發麥芽、豆芽、
谷芽,掛堂屋中柱前迎接祖先回家,一直供至七月十三。吃新節當天摘取新谷穗、包穀、豆莢等一齊獻祭,並把紙做的金山
銀山放桌上,點香燃紙念請祖宗享用,將仡佬族傳統的吃新節與漢族的七月半祭鬼活動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