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鄉

宦鄉

宦鄉字鑫毅,筆名范慧、范承祥,遵義老城人。祖父宦愚庸,清代遵義詩文家。父宦應清,貢生,長期供職武漢海關。宦鄉幼年就讀於武漢、上海,民國21年(1932年)於上海交通大學肄業。

基本介紹

  • 本名:宦鄉
  • 字號:字鑫毅,筆名范慧、范承祥
  • 出生地:遵義老城
  • 出生時間:1909
  • 去世時間:1989
人物履歷,人物生平,基本信息,抗戰工作,反內戰工作,解放初期,1975年,人物評價,

人物履歷

姓名:宦鄉
生卒:[1909一1989]:祖父宦懋庸

人物生平

基本信息

一度赴英國留學,攻政治經濟學,回國後,考入宜昌海關。 宦鄉工文,善言談交際,辦事精明幹練,富正義感。

抗戰工作

抗戰軍興,赴江西第三戰區政治部工作。 次年入《前線日報》社工作,以其廣博學識和對時局的精闢見解,得到民官顧祝同信賴,不久升為副社長兼總編輯,報紙面目一新,發行量很快由7000份猛增至2萬餘份。宦鄉堅持抗日、團結、進步的主張,寫有大量宣傳抗日和分析國內外軍事、政治、經濟形勢的社論和專論。皖南事變後,多方努力從上饒集中營中救出一批共產黨人進步人士,並安排部分人士至報社擔任要職。同時採取多種辦法,增闢欄目,刊登進步作家作品,針砭時政,宣傳抗日救亡主張。《前線日報》因此著稱於世。國民黨特務欲取而代之,終因其學識淵博、精通英語、善於外交而無法下手。盟軍官員至戰區聯絡、視察,司令長官顧祝同均諸其隨行翻譯。

反內戰工作

抗戰勝利後,因反對內戰,主張和平、民主建國受到國民黨特務監視,在即將發生危險的情況下,機智前往上海。後應聘任上海《文匯報》副主筆,同時為《文萃》、《周報》、《中192設》、《國訊》等進步刊物,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呼籲和平與民生。在其與報社同仁的的努力下,《文匯報》成為國民黨統治區反映人民呼聲的重要喉舌,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仇視。因此,《文匯報》於民國36年5月被上海警備司令部勒令停刊,宦鄉也受到威脅和利誘。國民黨當局願給一筆關金讓其出國,宦鄉憤然拒絕,仍作自由撰稿人,繼續戰鬥。通過兩年多的鬥爭實踐,加深對國民黨本質的認識,看清美國以調處為掩護,支持國民黨打內戰的真面目,宦鄉遂由一名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並於民國3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 38年2月,取道香港,與郭沫若、李濟探、梅蘭芳等56人去東北解放區。天津解放後,《大公報》改組為《進步日報》,宦鄉一度任主筆。不久,前往北平參與全國政協大會籌備工作,任籌備會副秘書長,參與起草共同綱領,任首屆政協委員、副秘書長。

解放初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宦鄉任外交部歐非司司長,1954年出任中國駐英代辦,1963年回國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隨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出席第一、二次日內瓦會議,並參加中國和義大利建交淡判。宦鄉根據國際形勢變化,不失時機地提出研究報告。60年代初,提出執行獨立自主、反對霸權主義的外交原則,得到周恩來總理首肯推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

1975年

經周恩來總理提名復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出任中國駐歐洲共同體兼比利時盧森堡大使。兩年後回國,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後易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總幹事、法學會會長、《世界經濟導報》名譽社長等職。在其倡議下,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世界經濟研究所和世界政治研究所合併為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並陸續組建美國研究所、日本研究所、西歐研究所和亞歐研究所。宦鄉還為《中國國際法年刊》寫發刊詞,不斷為《世界經濟導報》提出建議。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進入第二階段期間,與錢俊瑞、于光遠、張磐、古念良、許滌新等經濟學專家赴港考察,廣泛與港工商、經濟、學術界人士接觸。

人物評價

1983年被摩洛哥王家學院聘為外國院士,1986年4月被國際關係協會舉為著名研究員,6月獲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次年被選為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榮譽院士。 宦鄉畢生從事國際政治和經濟研究,以思想敏捷、見解獨到著稱,被譽為我國資深外交家、傑出的國際問題專家和社會科學家。解放前,著有《蘇聯東方政策》和《中日戰爭》等專著問世;解放後,其研究成果除散見於中外重要報刊外,已刊行的著作有《縱橫世界》、《縱橫世界續集》、《宦鄉文集》。宦鄉對我國外交政策、改革開放和四化建設均有精闢見解。其中,80年代提出當今國際社會處於“競爭一摩擦一協調,再摩擦一再協調”的時代,具有“一個世界,兩種制度,政治多極,競爭共處”特點的見解,被世界有識之士稱為中國近年有關國際格局的精闢概括。 宦鄉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六屆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全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聯合國發展規劃委員會委員和各國議會聯盟執行委員。
1989年2月28日,因患肝癌於上海辭世,時年8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