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牂柯郡
- 屬性:郡名
- 出處:《管子》
-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附近
牂柯郡(牂,音臧),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開西南夷而置。治故且蘭縣(今貴州省貴陽市附近,一說在福泉市一帶)。西漢後期屬益州刺史部。南齊改為南牂柯...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開置牂牁郡(zāng kē),又名牂柯,今大致在貴州內。牂牁郡轄且蘭、鄨、平夷、毋斂、談指、出丹、夜郎、同並、談焒、漏江、毋...
元鼎六年(前 111)南夷且蘭反叛被平﹐設牂柯郡﹐又以邛都為越巂郡﹐都為沈黎郡﹐冉為文山郡﹐白馬為武都郡。元封二年(前109)﹐滇﹑昆明舉國降漢﹐設益州郡...
西漢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開“西南夷”,置犍為郡。初只領“南夷”之夜郎地兩縣,元鼎六年(前111)平南夷並設牂牁郡後領縣十二,即僰道、江陽、武陽、南安...
興古郡,古郡名。 三國蜀建興三年(225)析牂柯郡西南部、益州郡南部置,屬庲降都督。治所在宛溫縣(今雲南硯山縣西北四十六里維摩)。轄境約當今雲南東南部通海、...
牂柯江又叫做北盤江,主要指北盤江上游一帶,得名於貴州古代有名的牂柯國,位於貴州省六枝特區西部,距離六枝特區中心區67公里,距六盤水市中心50公里,沿水黃(水城到...
貴州布政使司,政區名。明永樂十一年(1413)改思州、思南、貴州宣慰司置。漢屬牂柯郡和武陵郡。元置八番、順元諸軍民宣慰使司。永樂十一年,以思州、思南兩宣慰...
進桑,一作進乘,古縣名,西漢武帝時設定。西漢武帝“平南夷為牂柯郡”,在西南夷實行郡國並治制度,牂柯郡設17縣,進桑縣為其中之一。東漢依西漢舊制,三國蜀漢...
古平夷,今貴州畢節。公元前111年置平夷縣,治所在今畢節七星關區,隸牂柯郡。晉建興元年(313)置平夷郡,平夷縣為郡治,東晉文帝時改為平蠻郡、平蠻縣。...
古郡名。三國蜀建興三年(225)拆牂柯郡西南部、益州郡南部置,屬庲降都督。治所在宛溫縣(今雲南硯山縣西北四十六里維摩)。轄境約當今雲南東南部通海、華寧、彌勒...
平夷,古縣名,西漢武帝時設定。西漢武帝“平南夷為牂柯郡”,在西南夷實行郡國並治制度,牂柯郡設17縣,平夷縣為其中之一。...
毋斂,古縣名,西漢武帝時設定,東漢西南名儒尹珍故里。西漢武帝“平南夷為牂柯郡”,在西南夷實行郡國並治制度,牂柯郡設17縣,毋斂縣為其中之一。東漢、三國時...
漏臥,古縣名,西漢武帝時設定。西漢武帝“平南夷為牂柯郡”,在西南夷實行郡國並治制度,牂柯郡設17縣,漏臥縣為其中之一。東漢依西漢舊制,三國蜀漢時改屬興古...
鄨縣(拼音:b 聲母:b 韻母ì ),古縣名,西漢武帝時設定。西漢武帝“平南夷為牂柯郡”,在西南夷實行郡國並治制度,牂柯郡設17縣,鄨縣為其中之一。東漢、三國...
西隨,古縣名,西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時設定,治所在今雲南金平縣境。西漢武帝“平南夷為牂柯郡”,在西南夷實行郡國並治制度,牂柯郡設17縣,西隨縣為其中之...
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王反,平定後建牂柯郡,領17縣,且蘭縣隸之,貴定在且蘭縣內。東漢仍稱牂柯郡,沿舊制。 晉成帝鹹康六年(公元340年),成(漢...
歷史沿革曹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漢,旋分蜀漢故地為益、梁二州,各領八郡。梁州刺史部初治沔陽(今勉縣舊州);晉太康中移治南鄭(今漢中市)。轄境相當...
賓化縣,古縣名。隋置,治今貴州省貴定縣西南平伐,屬牂柯郡。唐後廢。...... 賓化縣,古縣名。隋置,治今貴州省貴定縣西南平伐,屬牂柯郡。唐後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