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國(夜郎(古國名))

夜郎國(古國名)

夜郎(古國名)一般指本詞條

夜郎囯,是中國在西南地區由少數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夏商時屬百濮地,《國語·鄭語》云:“楚鼢冒始啟濮”,又《史記正義》載: "濮在楚西南"。夜郎成名問世,大約是在戰國時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將軍莊躍溯沉水,出且蘭(今貴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蘭既克,夜郎又降”。 這時,人們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國。

夜郎國被中原政權記述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夜郎王興同脅迫周邊22邑反叛漢王朝,被漢使陳立所殺,夜郎也隨之被滅,前後約30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夜郎國
  • 建立時代:秦漢時期
  • 地區百濮(西南地區)
  • 民族組成:少數民族
  • 存在時間:300年
  • 相關俗語:夜郎自大
歷史,文獻記載,彝族傳說,由來,爭議,

歷史

文獻記載

夜郎是中國在西南地區由少數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個國家。西漢以前,夜郎國名無文獻可考。夜郎之名第一次問世,大約是在戰國時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將軍莊躍溯沉水,出且蘭(今貴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蘭既克,夜郎又降”。(常瓊《華陽國志·南中志》) 這時,人們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國。
夜郎國
夜郎國被中原政權記述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夜郎王興同脅迫周邊22邑反叛漢王朝,被漢使陳立所殺,夜郎也隨之被滅,前後約300年。之後古夜郎國神秘消失,其中一部分夜郎人被流放到貴州鎮寧一帶。這個古老的文明在中原史籍記載中留下了一團迷霧。

彝族傳說

根據彝族的傳說可知,夜郎興起於夏朝時期,歷經武米夜郎、洛舉夜郎、撒罵夜郎、金竹夜郎4個朝代,於後漢時在王朝終結,歷時大概有兩千餘年。武米歷史時期又分為夜郎、采默、多同、興和蘇阿納4個歷史階段。夜郎時期,夜郎國只是一個較強大的奴隸制君長國。從國王采默即位開始,以夜郎為首,四周的小國建立起了聯盟,並與周朝建立了聯繫。采默夜郎統治的聯盟有5個成員國;多同夜郎統治的聯盟有6個成員國;興夜郎統治的聯盟有10個成員國,其中有7個歸其直接統治;蘇阿納夜郎統治的聯盟有9個成員國;蘇阿納之後,夜郎盟長轉移到佐洛舉部落,是為洛舉夜郎。洛舉夜郎曾經統治了10個方國。但這一代夜郎王朝在首領佐洛舉死後就斷了香火,來自於武部分支的撒罵繼任盟主,建立撒罵夜郎。撒罵夜郎曾經非常強大,但頻繁的戰爭消耗了這個王朝的實力,它統治下的句町部的幕帕汝舍磨部逐漸強大起來,首領金竹於是掌握了夜郎的軍政大權,成為夜郎盟主,建立金竹夜郎。
《成語 夜郎自大》王建峰 繪製《成語 夜郎自大》王建峰 繪製
金竹夜郎統治時期是夜郎國有史以來最強盛的時期,也可能是夜郎國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可惜的是,金竹夜郎的最後一代國王不明智地惹怒了漢王朝,引來了國破家亡的大禍。夜郎國大致存在於世300多年,遭滅國於西漢末期。夜郎奴隸制聯盟有濃厚的軍事性。為了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各聯盟國在夜郎國的指揮下作戰;戰事結束或夜郎國實力衰減時,一些盟國就可能脫離出去,各自為政。當時那裡的戰爭非常頻繁,其中有關夜郎的戰爭最多。夜郎的最高統治集團由君、臣、師和匠組成。師有些像祭司,又有些像史官,負責講解道理、規矩,記載歷史事件和君的言行,君則按照規矩發號施令,臣和匠按君的命令行事。臣主要管理行政和領兵征戰,匠則專管理經濟事務,領導生產、建設。由此可見,夜郎有一整套嚴密的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制度。

由來

夜郎自大”這句成語典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說的是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曾遣使者到達今雲南的滇國。期間,滇王問漢使:“漢與我誰大?”後來漢使途經夜郎,夜郎國君也提出同樣問題。因而世人便以此喻指狂妄無知、自負自大的人。 出現“夜郎自大”的原因:
其一,古夜郎地廣數千里。《史記·西南夷列傳》稱:“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這表明夜郎確實是當年中國西南最大的國家。大約在戰國時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個少數民族君長國。“夜郎”的本名可能是“耶朗”(林河中國巫儺史》),“耶朗”即唱誦,是在祭祀活動中以半朗誦半詠唱的形式,宣讀氏族盟誓。因而“耶朗”是一種口頭立法。凡是參加“耶朗”的氏族都是“耶朗”大團體的成員,相當於今天的歐盟成員國。“夜郎國”實行的這種“耶朗制”,形成了一個以經濟與文化為紐帶的龐大社會組織,整個“夜郎國”就是由大大小小的“耶朗”組成。由於翻譯的原因,漢人讓“大耶朗”變成了“大夜郎”。古夜郎文化波及範圍甚廣,《後漢書·南蠻傳》說“永初初年,九真徼外夜蠻夷,舉土內屬,開境千八百四十里。”當時夜郎的核心在今貴州黔西南一帶。
其二,“夜郎國”國富兵強。《史記·西南夷列傳》有載:“竊聞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餘萬”。夜郎能擁有精兵十餘萬,可見其國力之強盛。長年養十餘萬精兵,給養、武器裝備便是一筆巨額開支。《史記》上還提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枸醬是當年蜀地出產的馳名商品,蜀人不顧禁令,偷偷走私到夜郎高價銷售。由此可見夜郎人很有錢,消費水平很高。有史書說在夜郎“居其官者,皆富其十世。”一人做官,居然能保其十代子孫的富裕。
其三,“夜郎國”是外貿大國。《史記·西南夷列傳》有載:“元狩元年,博望侯張騫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今印度),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大夏”即古代的波斯帝國,這四川的商品是通過夜郎國轉口印度,再由海上商船運抵西亞波斯等國的。據考古證實,中國古代有兩條“絲綢之路”,其中的海上“絲綢之路”便是從夜郎國轉運到東南亞、印度等地,再轉往地中海沿岸各國。夜郎國與南越國並無臣屬關係,但當年兩國間的商品交易卻十分頻繁。歷史上,夜郎王的一句“漢孰與我大?”讓世人貽笑千年。“夜郎自大”作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典故。 一段時間以來,湖南、雲南、貴州、四川等地都在搶“夜郎”。夜郎國究竟在哪裡?

爭議

從史料記載來看,夜郎並不是一個彈丸小國,在夜郎故地中,古夜郎國的“首邑”即該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說法,大體有三種。
貴州長順縣廣順鎮說
據《後漢書》記載“有竹王者興於遁水,有一女子浣於水溪,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長夷狄,以竹為氏。”這是來自民間的傳說,生動地反映了夜郎的建國經過。夜郎在西漢後期逐漸建立政權。而“竹崇拜”則成為夜郎的一種標誌。“貴州長順縣廣順鎮” 為古夜郎文明中心的說法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廣順鎮,坐落在天馬山下,左有美女山,右有郎山、夜合山。當地人代代相傳說,夜郎國時的金竹夜郎王府就坐落在這裡。當地老百姓稱那裡的古城池為夜郎王府、竹王府等。“竹”字與“夜郎”的同時存在,也證明了夜郎國“竹崇拜”的猜測。在那裡仍可看到殘牆斷壁舊址。古城池面積為2平方公里,有4個出口,內有兩道城牆,用土石築成。近代,人們在郎山西側山下墾荒時,還曾挖出金劍、方印、青銅匙等多種文物,也挖出過多處古夜郎的墳墓。
遁水聖母遁水聖母
湖南沅陵說
2000年5月,考古學家在湖南懷化沅陵發現了一個龐大的巨型墓葬群,其年代在戰國至漢代之間,大部分墓葬規模超過了長沙馬王堆漢墓和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沅陵虎溪山1號漢墓。專家推斷,墓主可能就是夜郎王。而沅陵有很長一段時間為夜郎古國文明中心。 他們提出了自己的依據,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於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被貶為朗州(今常德),期間作《楚望賦》云:“武陵(西漢初年幼黔中郡改名)故郢(楚都,代指楚國)之裔邑,夜郎諸夷雜居。”指的是古黔中境內為夜郎各族雜居之地。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聞王昌齡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裡的夜郎指的是今日沅陵。這首詩被收入明代萬曆年間的《辰州府志》和《沅陵縣志》。《唐人七絕詩釋》一書為這首詩註解時特別說明:“此夜郎在今湖南省沅陵縣。”因沅陵戰國時為夜郎都城(中心),故梁天監十年(公元511年)“辟沅陵縣置夜郎縣”(《沅陵縣誌》)。
貴州畢節赫章可樂說
在最近發現、整理、翻譯、出版的《夜郎史傳》等彝文文獻中,古夜郎的中心被指為可樂。建國後,考古學家還在可樂發現了大量的戰國、西漢、東漢文物。可樂,彝文古籍稱為“柯洛倮姆”,意為“中央大城”,史志記做“柯樂”。據彝文古文獻記載,兩漢時期,與貴州可樂齊名、能稱“倮姆”的.可樂地區的建制沿革,前人缺乏考訂,但將歷史的發掘與文獻對照研究推斷,在戰國至秦漢時期,很可能是屬於夜郎國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也說明可樂在貴州古代歷史上曾經占有重要地位。
關於“可樂”,揭開千古之謎一角
夜郎國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前後約300年。之後古夜郎國神秘消失。這個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記載中留下了一團迷霧。赫章可樂“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發掘,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開了輝煌的一角。 中華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複合體。當漢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時,邊疆也出現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在司馬遷的《史記·西南夷志》中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西南夷在歷史上泛指雲貴高原與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
據負責可樂墓葬考古發掘的貴州省博物館研究員梁太鶴介紹,自1958年在赫章縣可樂民族鄉發現第一批出土文物以來,考古部門先後進行了9次發掘,但再次引起國家和考古界關注的還是2000年的考古發掘。此次發掘及歷年調查有幾方面值得重視,一是可樂墓葬分布面大,涉及範圍達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範圍內,發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時期的墓葬疊壓在一起,為省內考古罕見;三是延續的時代長。戰國、西漢、東漢時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現;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蘊豐厚。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獨特的夜郎民族文化,以及秦漢時期的漢文化與夜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點。 “可樂”以其獨特而豐富的地域文化屬性,榮獲200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可樂遺址·古墓群,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以史書記載及考古成果資料進行綜合研究後,夜郎國在貴州已成為不爭的史實,但夜郎國的都邑究竟在哪裡?梁太鶴說,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可樂“西南夷””墓群的發掘,對探究古夜郎族屬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神秘的柯洛倮姆
可樂,彝文古籍稱為“柯洛倮姆”,意為“中央大城”,史志記作“柯樂”。當地人說,彝族最先進入可樂,他們將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莕人墳”或“莕人洞”。 一直生活在“柯洛倮姆”的百姓們,哪裡想到他們撿回家去砌豬圈、蓋茅廁的磚瓦,竟是秦磚漢瓦;那些從“莕人洞(墳)”挖出來,認為帶有邪氣而隨手扔掉的罈罈罐罐,竟然是價值連城的國寶。今天,人們無不驚喜慨嘆,貴州這片一直被視為蠻夷之地的土地上,竟然沉澱著厚重的古老文明。
據彝文古文獻記載,當時與貴州可樂齊名、能稱“倮姆”的。貴州考古專家宋世坤研究員分析,將歷史的發掘與文獻對照研究推斷,在戰國至秦漢時期,可樂地區很可能是屬於夜郎國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宋世坤說,可樂地處滇、黔邊界,交通發達。據文獻記載,這裡曾是進入貴州的彝族默部(黔西北彝族水西始祖)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貴州何處是夜郎
夜郎國的疆域究竟有多大?夜郎王為了擴展地域,先後在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區多處建立城池,由於夜郎王在這些城池都有過短時間居住,便成了後人爭夜郎古國的理由。
梁太鶴說,從可樂“西南夷”墓群看,只能說明可樂當時的繁榮,夜郎的都邑究竟在何處,疆域有多大,發掘才剛剛開始。除了可樂遺址外,在周邊地區發掘的遺址中,還陸續出土一批夜郎時期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物。
梁太鶴感慨地說,夜郎文化與周邊發掘、研究成熟的巴蜀、滇、楚和南越文化相比,有著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由於經費、人才緊缺等問題,使古夜郎文化的發掘、研究進展遲緩。 貴州考古和歷史文化研究學家們因此殷切呼籲,希望各級政府進一步重視對夜郎歷史文化發掘的力度,這不僅對貴州文化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更為重要的是為填補中華民族文化的完整。
夜郎國的皇宮在遵義縣高坪鎮的一個山上,此山奇特只有四周是懸崖深水環繞,只有一條路可以通往山上,山上很平,而且有相傳夜郎皇帝修造的水牢,懲治犯人的滑山刑場,皇宮,被中原發兵攻打時攻破的半面圍牆,(養馬,養雞鴨等家禽的大場圍牆有部分還在,是籬笆牆,)繡花樓,等遺址,所有遺址的原貌除了木頭建築沒了,其他都很完整。我小時候聽奶奶和老輩們講故事提起過夜郎國,長大了終於親眼見識了夜郎皇宮的宏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