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譙周於東漢末年漢獻帝
劉協建安五年(公元201年)出生於著名的書香人家。幼年喪父,受父親薰陶,自幼勤奮好學,飽讀經書,知曉天文。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諸葛亮於
五丈原病逝,譙周當時在家,聽聞這個訊息,隨即前往奔喪,時有後主詔書禁止大臣前往奔喪,但因為譙周行動迅速,得以到達。同年,
蔣琬領益州
刺史,譙周轉任典學從事,為益州學者之首。
上疏直諫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後主
劉禪立
劉璿為太子。譙周被調到太子府為仆他後轉為家令。時劉禪經常外出遊玩,沉醉於聲色之中,譙周
上疏給劉禪,援引古義,勸諫劉禪應該尊奉先帝
劉備遺德,減少樂宮、後宮的增造。譙周因此被轉任為中散大夫,仍然侍奉太子。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譙周因為看到蜀漢經常對魏國用兵,百姓因此凋瘁,譙周因此與
尚書令陳祗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退朝以後,譙周書寫《
仇國論》。
保全國家
後譙周升任為光祿大夫,位亞九列。雖然不參與朝政,但是卻仍以儒行見禮,後生學者們有疑問都喜歡去問譙周,而譙周也能引經據典來解答。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
鄧艾攻克江油。而劉禪因為聽從
黃皓之言,認為敵兵不會來,所以不作城守調度。及鄧艾入陰平,百姓受到驚擾,逃進山野,無法禁止。鄧艾長趨直入,逼近成都。劉禪於是召群臣商議對策,譙周力排眾議,勸劉禪投降。
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
司馬昭被拜為相國,封晉王,認為譙周有保全國家之功,封譙周為陽城亭侯。又下書召譙周前往洛陽任職,譙周行至漢中,因為患病而停滯不前。
因病辭世
鹹熙二年(公元265年)夏,巴郡文立從洛陽回蜀,見譙周,譙周因為病重所以說話說不清楚,於是寫到“典午忽兮,月酉沒兮。”意思是司馬到八月就沒了,而後司馬昭果然於八月死亡。
司馬炎稱帝後,多次下詔書催促譙周,譙周帶病前往洛陽,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譙周病重臥床不起,被拜為騎都尉,譙周認為自己無功,請求回到封地,但是司馬炎不允許。
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秋,譙周被封為散騎常侍,因為病重無法參拜,至冬病死。
個人作品
譙周生前撰寫學術著作多種,計百餘篇。之後,這些著作陸續散失,到唐初作《
隋書·經籍志》時,時人所見的書目只有《
論語注》(十卷),《三巴記》(一卷),《譙子法訓》(八卷),《
古史考》(二十五卷),和《五經然否論》(五卷)五種。《論語注》和《三巴記》兩書,今不存。能夠見到的其他三種,且都是後人的輯本。《譙子法訓》,原書亡佚。明人
陶宗儀、清人
嚴可均各錄有輯本,但均搜括不足,除《齊交篇》有篇名外,余者皆為散條。此書以有關道德修養、男婚女嫁、治學自力等方面的內容為主,屬格言性質的書籍。
軼事典故
蜀漢滅亡後,一部分蜀漢大臣被招往洛陽任職,譙周也在其中之列,但是譙周因為病重到了漢中就無法前行了,蜀郡文立從洛陽回蜀時路過漢中,於是就去看望譙周,但是譙周已經因為病重有些語言障礙了,於是就用筆寫出了“典午忽兮,月酉沒兮”,典午是指司馬,月酉是指八月,就說司馬到八月就沒了,到了八月,晉文王司馬昭果然去世。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陳壽任本郡(
巴西郡)中正,辭官還鄉前去和譙周告別,譙周告訴他:“孔子七十二,劉向、揚雄七十一去世,我已經年過七十,也命不久矣,今後恐怕不會再見到了。”陳壽懷疑譙周以方術得知自己的壽命,所以假借孔子等人的壽命只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
歷史評價
陳壽:“身長八尺,體貌素樸,性推誠不飾,無造次辯論之才,然潛識內敏。”“譙周詞理淵通,為世碩儒,有董、揚之規。”
李通:“抑抑譙侯,好古述儒,寶道懷真,鑒世盈虛,雅名美跡,終始是書。我後欽賢,無言不譽,攀諸前哲,丹青是圖。嗟爾來葉,鑒茲顯模。”
孫綽:“譙周說後主降魏,可乎?曰:自為天子而乞降請命,何恥之深乎!夫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先君正魏之篡,不與同天矣。推過於其父,俛首而事讎,可謂苟存,豈大居正之道哉!”
孫盛:“周謂
萬乘之君偷生苟免,亡禮希利,要冀微榮,惑矣。且以事勢言之,理有未盡。禪既闇主,周實駑臣,方之申包、
田單、
范蠡、大夫種,不亦遠乎!”
王夫之:“人知
馮道之惡,而不知譙周之為尤惡也。……國尚可存,君尚立乎其位,為異說以解散人心,而後終之以降,處心積慮,唯恐劉宗之不滅,憯矣哉!讀周仇國論而不恨焉者,非人臣也。周塞目箝口,未聞一讜言之獻,徒過責姜維,以餌愚民、媚閹宦,為
司馬昭先驅以下蜀,國亡主辱,己乃全其利祿;非取悅於民也,取悅於魏也,周之罪通於天矣。服上刑者唯周,而馮道末減矣。”
袁枚:“將軍被刺方豪日,丞相身寒未暮年。惟有譙周老難死,白頭抽筆寫降箋。”
家族成員
父:譙岍,字榮始,尚書學者,精通河圖緯書。
後世紀念
在四川
南充西山萬卷樓景區內,建有
譙公祠和
譙周墓。譙公祠為漢魏建築,祠後就是譙周墓。譙周曾在
安漢(
南充市)居住過,故宅在今順慶城區
五里店譙賢鋪,其子譙熙遵父囑言,將靈柩運回原籍安葬。
明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徙墓於城西十里,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仍迎歸葬於縣署後,萬曆初移葬縣署西北隅(今南充市工人文化宮大門內)。“文化大革命”中,譙周墓被損毀,1988年,原
南充市人民政府拔款修復,墓地移入工人文化宮後院大花園中。譙公祠是2006年實施
玉屏公園改造時,在景區內原五虎殿位置新建的,由山門、廊軒、正殿組成,整個建築大氣而不失古樸莊重,有著濃厚的歷史氛圍,形象地展示了譙周的高尚人格、學術成就和歷史功績。
譙公祠陳展內容包括“譙周生平”、“蜀中孔子”、“全國之功”幾個部分,展示了譙周的高尚人品、學術成就和歷史功績。正殿中央有譙公巨幅畫像,四周牆壁繪有展示其生平事跡的14幅大型工筆重彩壁畫。
譙周墓是2007年4月移葬到譙公祠後山的。如今的譙周墓,為條石所砌圓形墓。正中立有石碑,上書“蜀漢光祿大夫譙周”之墓,其左右仿漢魏之式立有約一米高的石俑二個。
史籍記載
《三國志-卷四十二·蜀書十二·杜杜尹李譙郤傳》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在三國演義中,譙周多以星相家和反戰者的角色出現。
譙周本是
益州牧劉璋手下,
劉備圍成都,譙周論天命,力勸劉璋投降,投降後被劉備任用。
曹丕廢
獻帝自立,譙周與
諸葛亮、
許靖等商議,譙周言天象祥瑞,乃與群臣共同推戴
漢中王劉備為帝。
諸葛亮北伐,譙周言天象,以為不宜北伐。諸葛亮以譙周為太史,與蜀中眾臣同領後方事務。諸葛亮
六出祁山,譙周上書言天象吉凶,勸
孔明不要出兵。
姜維第五次北伐,譙周作《仇國論》,以為不宜興兵。姜維第八次北伐,譙周上書言天象,勸阻出兵。
鄧艾進圍成都,譙周力勸後主投降。
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
三國演義》:
劉傑(六出祁山)、王鳳文(三分歸晉)飾演譙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