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露

調露

調露,唐高宗年號,679年至680年。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概述圖:唐高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調露
  • 啟用時間:679年6月
  • 停用時間:680年8月
  • 統治者唐高宗
  • 政權:唐
起止時間,歷史大事,帝王介紹,相關年號,

起止時間

啟用時間:儀鳳四年(六七九)六月三日,,裴行儉平定西突厥,重建安西四鎮,改元調露,大赦天下
停用時間:調露二年(六八0)八月二十三日,因立英王哲為皇太子,改元永隆,赦天下,大酺三日。

歷史大事

西突厥舉兵反唐
調露元年(六七九),西突厥部酋、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自號十姓可汗,與李遮匐煽動部落,聯合吐蕃,侵逼安西。
四月,朝議發兵討之,吏部侍郎裴行儉吐蕃侵擾,干戈未息,不可出兵,宜以計取。建議借波斯王卑路斯卒於長安,送其子泥洹師歸國之名,道過兩蕃而取之。唐命行儉冊立波斯王,為安撫大食使,肅州刺史王方翼為副使,檢校安西都護。行儉曾任西州長史,奉使至西州,召其豪傑子弟千餘人自隨,揚言天熱不可遠行,稍涼乃西上。都支信以為真,不為防備。行儉徐召四鎮豪酋,言昔日縱獵甚歡,欲再獵,諸鬍子弟爭請從獵,得遠近萬人。行儉佯為畋獵,率之西進,離都支部落十餘里,遣人問安,麻痹都支,然後再遣人促召相見。都支先與遮匐約秋中拒漢使,猝聞軍至,計無所出,帥子弟迎謁,遂被擒。行儉傳其契箭,悉召諸部酋長,執送碎葉城。然後簡精騎進擒遮匐。途中遇遮匐遣往都支處使者,使其諭遮匐降,遮匐遂降。行儉囚都支、遮匐歸朝,遣波斯王子自還其國。
重置安西四鎮
調露元年(六七九),裴行儉平定西突厥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及李遮訇後唐復置安西四鎮。四鎮幾經置罷,此乃第三次置之。此次以碎葉城(碎葉川旁,今蘇聯托克馬克)代焉耆,四鎮為碎葉、龜茲、于闐、疏勒。其時西突厥十姓部落在西域對唐威脅與吐蕃在河西走廊對唐威脅同,十姓部落中,五咄陸在碎葉之東,五弩失畢在碎葉之西,唐改鎮碎葉,其意即在鎮撫十姓部落。裴行儉阿史那都支等回朝,留副使王方翼築碎葉城,方翼於五十天內重修碎葉城,立四面十二門,皆屈曲作隱伏出沒之狀,城內則街廓回互,街巷通連,並築坊牆,以備軍鎮作戰之需。
東突厥二部反
調露元年(六七九)十月,單于大都護府東突厥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反,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都護府所轄二十四州酋長皆叛應,擁眾數十萬。漠南突厥,自永徽(650)以後近三十年,對唐無侵擾,唐利用其東征高麗,西征中亞,討叛奚,伐契丹,役使頻繁,遂起而叛唐。唐遣鴻臚卿單于大都護府長史蕭嗣業、右領軍衛將軍花大智、右千牛衛將軍李景嘉等率兵擊之。嗣業等初戰頻捷,防備漸懈,後遇大雪,兵士寒凍,列營不整,突厥夜襲其營,嗣業狼狽拔營走,眾大亂而敗,死者不勝數。大智、景嘉引步兵且行且戰,奔單于都護府。嗣業祖與皇室有舊,乃減死流桂州(今廣西)。大智、景嘉並免官。同月,突厥擾定州(今河北定縣),刺史霍王元軌開門偃旗,突厥疑有伏兵,不敢進而退。唐遣左金吾將軍曹懷舜往恆州守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右武衛將軍崔獻往絳州守龍門(今山西河津),以備突厥突厥又煽誘奚、契丹侵擾營州(今遼寧朝陽),州戶曹唐休璟率兵擊敗之。十一月,高宗以裴行儉文武兼資,特授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太僕少卿李思文、營州都督周道務等部兵十八萬,並西軍程務挺、東軍李文暕等,總兵三十餘萬討突厥。唐世出兵討伐突厥,軍威未有如此之盛者。
置六胡州
調露元年(六七九),於靈州(今寧夏靈武以南)南界置魯、麗、含、塞、依、契等六州,以安置突厥降戶。此舉一則以便於唐廷運送軍隊和給養鎮壓溫傅、奉職二部的反叛,二則加強對突厥降戶的統治,使之納稅服役。
太子賢被廢
調露二年(六八0)八月二十二日,廢太子李賢。賢上元二年(六七五)六月五日立為皇太子,不久監國,留心政要,處決明審,高宗曾手敕褒獎。時正議大夫明崇儼以厭勝符咒之術為武后信重,崇儼常密稱太子不堪繼承大位,英王(即中宗)貌類太宗,相王(即睿宗)相最貴,宮中又潛議賢是武后姊韓國夫人所生,賢疑懼漸生。武后命北門學士撰《少陽正范》、《孝子傳》賜太子,並數作書責斥太子,賢愈不自安。調露二年,明崇儼在東都被盜殺,武后疑賢所為,遣中書侍郎薛元超黃門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與法官推鞫其事,賢所親近戶奴趙道生誣稱太子使己殺崇儼;於東宮馬坊搜得皂甲數百領,武后以此為太子謀反證據,廢太子,幽於別所。高宗素愛太子,欲宥之,武后曰:懷逆之人不可赦,須得大義滅親。遭貶者十餘人。並於天津橋南焚所搜皂甲,以示士民。賢永淳二年(六八二)遷於巴州(今四川巴中)。文明元年(六八四),武后臨朝,令左金吾衛將軍丘神績衛賢宅,神績逼賢自殺,時年三十四。睿宗繼位後,追贈賢皇太子,謚曰章懷。
立英王哲為皇太子
調露二年(六八0)八月二十三日,立左衛大將軍雍州牧英王哲為皇太子。哲原名顯,高宗第七子,母武后,顯慶元年(六五六)十一月五日生於長安。二年(六五七)封為周王,授洛州牧。儀鳳二年(六七七)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

帝王介紹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中國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是嫡三子。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於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於弘道元年(683年)駕崩,年五十五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相關年號

唐中前期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9年
九年八月唐太宗即位沿用
23年
一作正觀。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
6年
650年新羅開始使用中國唐朝年號
6年
為避諱唐中宗李顯的名字
3年
2年
舊唐書
3年
668年—670年
3年
《舊唐書》
670年—674年
5年
674年—676年
3年
676年—679年
4年
679年—680年
2年
680年—681年
2年
因避諱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唐朝人多稱永崇
681年—682年
2年
682年—683年
2年
683年
1年
1年
684年
1年
則天皇后(在位:684年—690年)
684年
1年
4年
1年
689年—690年
2年
從元年起用子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