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中藥)

蛤蜊(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蛤蜊
  • 別名:蛤梨、蛤刺、吹潮、沙蛤、沙蜊、白蜆子、白蚶子、布鴿頭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雙殼綱
  • :簾蛤目
  • :蛤蜊科
  • :蛤蜊屬
  • :四角蛤蜊
  • 分布區域:我國沿海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量:50-100g
  • 毒性:無毒
  •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肉。

性味

味鹹,性寒。

歸經

歸胃、肝、膀胱經。

功效

滋陰,利水,化痰,軟堅。

主治

用於消渴,水腫,痰積,癖塊,癭瘤,崩漏,痔瘡。

相關配伍

1、治黃疸,甲狀腺腺瘤:蛤蜊肉煮熟。常食有效。(《海味營養與藥用指南》)
2、治糖尿病:蛤蜊肉常燉常食。(《海味營養與藥用指南》)
3、治肺結核、陰虛內熱:蛤蜊肉同韭菜煮食;或蛤蜊肉、百合、玉竹、山藥共煮湯服食。(《海味營養與藥用指南》)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50-100g。

禁忌

不宜多食。

採集加工

四季均可采捕,捕得後,用沸水燙過,剖殼取肉,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貝殼略呈四角形,質堅,殼長36-48毫米,殼高34-46毫米,殼寬28-37毫米,殼頂突出,略向前屈,並向內卷,位於背緣中央略靠前方。小月面及楯面心形。殼面中部膨脹,並向前後及近腹緣急遽收縮,,致前、後緣於兩端略成肋狀。殼表具灰白色或棕黃色殼皮,殼頂白色,幼小個體通常淡紫色,近腹緣為黃褐色,腹面邊緣常有一條狹窄黑邊。生長線略粗,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環紋。殼內面白色,略具光澤。外韌帶小,淡黃色膜狀;內韌帶發達,呈三角形,黃褐色。鉸合部狹長,左殼具1枚分叉主齒,右殼有2枚主齒排列成八字形。兩殼前後側齒均呈片狀,左殼單片,右殼為雙片。前閉殼肌痕略小,卵圓形;後閉殼肌痕稍大,近圓形。外套竇不甚深,末端鈍圓。外套膜邊緣雙層,內緣有分枝的小觸手。水管黃白色,末端具觸手。足部發達,呈斧狀。

生長環境

生於潮間帶中、下區及淺海泥沙灘中。棲埋深度50-100毫米,喜棲息於近河口沿海。北方生殖季節在4-6月。分布於我國沿海等地。

性狀鑑別

貝殼略呈四角形,兩殼極膨脹,寬度與高度幾相等。外表面有灰白色或污黃色殼皮,頂部白色,生長線粗大,呈凹凸不平的同心環紋。內表面灰白色。鉸合部狹長。前閉殼肌痕稍小,卵圓形;後閉殼肌痕稍大,近圓形。質堅,不厚。氣微,味鹹。

相關論述

《本草經疏》:蛤蜊其性滋潤而助津液,故能潤五臟,止消渴,開胃也。鹹能入血軟堅,故主婦人血塊及老癖為寒熱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