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蛻丹

蛇蛻丹

蛇蛻丹是一種藥品,主要由蛇蛻皮5寸(燒灰),麝香1錢,牛黃(細研)1錢,膩粉(細研)1錢,天竺黃(細研)1錢,鉤藤(取未)1錢,虎睛1對,蜣螂3枚(去翅足,微炒,取末)等成分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普濟方》卷三七八。主治驚癇涎盛。製備方法為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黍粟大。每服7-10丸,麥門冬(去心)煎湯送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蛇蛻丹
  • 出處:《瘍醫大全》卷三十五
  • 主治:疥瘡
  •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陳蠟燭油為丸
藥物組成,用法用量,祛風定驚,鎮心安神,成分,藥理作用,名家論述,息風解毒,簡介,選方,處方來源,相關詞條,

藥物組成

水銀1錢5分,檳榔1錢5分,潮腦5分,枯礬5分,蛇蛻(煅)5分,雄黃5分,油核桃5分,花椒(焙)5分,杏仁21枚,大楓肉21枚。

用法用量

每早五更時,手搓鼻嗅。

祛風定驚

蛇蛻丹主要成分蛇蛻皮(《本經》),其異名龍子衣、蛇符、龍子單衣、弓皮(《本經》),龍皮、龍單衣、蛇筋道洪趨肯、蛇附(《吳普本草》),蛇皮(《雷公炮炙論》),龍子皮(《別錄》),蛇蛻皮(《藥性論》),蛇殼、蛇退(《綱目》),龍衣(《分類草藥性》),青龍衣(《浙江中藥手冊》),長蟲皮(《河南中藥手冊》),白龍衣(《山西中藥志》)。為游蛇科動物黑眉錦蛇、錦蛇、烏梢蛇、赤鏈蛇等多種蛇蛻下的皮膜。功用主治祛風,定驚,退翳,消腫,殺蟲。治小兒驚癇,喉風口瘡,木重舌,目翳內障,疔瘡,癰腫,瘰癧,腮腺炎,痔漏,疥癬。
蛇蛻蛇蛻
①《本經》:火熬之良。
②《雷公炮炙論》:凡欲使,先於屋下以地掘一坑可深一尺二寸,安蛇皮於中一宿,至卯時出,用浸一時,於火上炙乾用之。
蛇蛻蛇蛻
③《綱目》:今人用蛇蛻,先以皂莢水洗淨,纏竹上,或、或醋、或浸,炙黃用。或燒存性,或鹽泥固煅,各隨方法。
甘鹹,平,有毒。
①《本經》:味威,平。
②《別錄》:甘,無毒。
③《藥性論》:有毒。
①《本草經疏》:入肝。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
①《本經》:主小兒驚癇瘈瘲,癲疾,寒熱,腸痔,蟲毒蛇癇。
②《別錄》:主弄舌搖頭,大人五邪言語僻越,惡瘡,嘔
咳,明目。
蛇蛻蛇蛻
③《藥性論》:治喉痹。
④《日華子本草》:止嘔逆。治小兒驚悸客忤,催生,癧瘍,白癜風
⑤《用藥心法》:去翳膜。
⑥《綱目》:祛風,殺蟲。燒末服,治婦人吹奶,大人喉風,退目翳,消木舌,敷小兒重舌,重齶,唇緊,解顱,面瘡,月蝕,天泡瘡,大人疔腫,漏瘡腫毒,煮湯洗諸惡蟲傷。
⑦《醫林纂要》:緩肝保心,去毒熱,除風濕
⑧《分類草藥性》乎雄應:治眼脹頭風,煅研塗瘡,湯火傷,收濕瘡乾水,
治瘡疾。
麝香麝香
①《藥對》:畏慈石。
②《綱目》:孕婦忌用。
③《本草經疏》:小兒驚癇癲疾,非外邪客忤而由心虛者不效。 選方
①治小兒風癇驚熱:蛇蛻皮三寸(炙白臘海),細辛(去苗葉,銼)、鉤藤(銼)、黃芪(銼)、甘草(炙)各半兩,大黃(蒸三度,銼,焙)一兩,蚱蟬四枚(炙,去翅、頭、足)。上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八分,煎至四分,去渣,入牛黃少許攪勻,食後溫服。(《聖濟總錄》蛇蛻湯)
②治纏喉風,咽中如束,氣不通:蛇蛻(炙黃)、當歸等分。為末,溫酒調一錢匕,得吐愈。(《醫準》)
③治小兒喉痹腫痛:蛇蛻燒末,乳汁服一錢匕。(《食醫心鏡》)
④治小兒吐血並重舌:燒蛇蛻皮末,以乳服之。(《千金方》)
⑤治小兒重齶重斷腫痛,口中涎出:蛇蛻皮燒灰,研令細,以少許傅之。(《聖惠方》)
⑥治小兒口瘡:蛇蛻,水漬令濕軟,拭口內瘡。(《聖濟總錄》)
⑦治白內障:蛇蛻一簽嚷境個,冰片二分,銀硃一分。先將蛇蛻燒存性,後和其他
藥物共研細末。每日三次,每次放眼內少許。(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麝香麝香
⑧治痘毒目翳:蛇蛻二錢(為末),瓜蔞仁五錢(研爛)。上用羊肝一片批開,入藥末二錢,線紮緊,用米泔煮熟,頻與兒食。(《小兒痘疹方論》蛇蛻散)
⑨治斑疹入眼,翳膜侵睛成珠子:馬勃一兩,皂莢子二七個,蛇退皮(全者)一條。上入小罐子內,封泥燒,不得出煙,存性,研為末。溫水調下一錢,食後。(《小兒斑疹備急方論》蛇蛻散)
⑩治癰疽結鞕未成膿:蛇蛻燒灰細研,以醋調塗腫上,乾即易。亦可只以蛇皮貼之。(《聖濟總錄》)
蛇蛻
《本草經疏》:蛇蛻,入肝而辟惡,小兒驚癇,瘈瘲,頹疾寒熱,蛇癇弄舌搖頭,大人五邪,言語僻越,皆肝經為病,蛇蛻能引諸藥入肝散邪,故主如上等證。善能殺,故主腸痔蟲毒惡瘡。邪去木平,故止嘔咳明目。

鎮心安神

成分

麝香其別名遺香、臍香、心結香、當門子、生香、麝臍香、四味臭、元寸香、臭子、臘子、香臍子,歸經為心;肝;經,開竅醒神;活血散結;止痛消腫,出自《神農本草經》。
麝香麝香
主治熱病宰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血瘀經閉;症瘕積聚;心腹急痛;跌打損傷;痹痛麻木;癰疽惡瘡;喉痹;口瘡;牙疳;膿耳。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1.1麝香或麝香酮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報導不完全一致,海希作用尚不清楚。麝香水劑、混懸劑靜脈注射50mg/kg或側腦室注海凳朽射2.5mg/kg,可使安靜清醒兔皮質腦電圖(EEG)短宙虹遷講時間去同步,部分動物拌有行為躁動,處於清醒警戒狀態,表明能興奮大腦皮質增強皮質電活動;麝香水劑對戊巴比妥鈉麻醉兔有明顯喚醒作用,側腦室注射比靜脈注射更有效,說明麝香可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1.2麝香混懸液200mg/kg或麝香酮5mg/kg灌胃2天(4次),可非常顯著地縮短戊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但對水和氯醛及苯巴比妥鈉引起的睡眠時間無顯著影響;實驗測得,注射戊巴比妥鈉後麝香組大鼠腦組織、肝勻漿內及血中戊巴比妥鈉濃度顯著低於對照組;但對預給硫代乙醯胺大鼠的戊巴比妥鈉血濃度無明顯影響,證明麝香及麝香酮對戊巴比妥鈉的影響是通過刺激肝臟微粒體藥物轉化酶所致。麝香灌胃0.018-0.03mg/只,能對抗菸鹼所致的小鼠驚厥,並降低急性毒性,但卻增加莽草、士的寧等的急性毒性;天然麝香酮0.01-0.05mg/kg灌,使多數大鼠的陽性條件反射潛伏期延長或反應消失。說明香澱粉懸液有對抗小鼠菸鹼急性毒性和增士的寧毒性作用。
1.3香酮亦有與天然麝香相似的對抗菸鹼毒性,使小鼠死亡數降低2倍多;增加士的寧毒性,使動物死亡數增加2-7倍。小鼠腹腔注麝香25-100mg/kg;合成麝香酮或天然麝香酮0.02-0.5mg/kg或天然麝香2mg/kg均可縮短環己巴比妥鈉100mg/kg或戊巴比妥鈉引起的睡眠時間。麝香和麝香酮抗催眠藥的作用機制還不完全清楚。大鼠多次灌胃麝香混懸液200mg/kg或麝香酮5mg/kg均能明顯地縮短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這並非是直接興奮中樞,而是由於它們激活肝微粒體藥物轉化酶作用,加速肝內戊巴比妥鈉代謝失活的結果。天然麝香1g/kg或合成麝香酮與天然麝香酮100-500mg/kg可使戊巴比妥鈉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延長。故認為麝香小劑量興奮中樞,大劑量抑制。麝香對小鼠自發活動未見明顯影響,故對中樞無明顯興奮或抑制作用。
麝香麝香
1.4能明顯延長小鼠在常壓環境下的缺存活時間;麝香200mg/kg腹腔注射,能明顯延長小鼠在常壓環境下的缺氧存活時間,而不減少小鼠的自發活動,大鼠心電圖和腦電圖同步記錄證明,此作用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狀態的耐受能 力提高所致。大鼠EEG和心電圖同步記錄證明,麝香能顯著延長急性呼吸停止後EEG的存在時間,而對心電圖存在時間,缺氧心電圖出現時間等無顯著影響,說明麝香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耐缺氧能力可能是其芳香開竅的理論根據。
1.5腹腔注射60-200mg/kg對常壓缺氧有明顯對抗作用,可顯著延長小鼠存活時間。另套用大鼠頸上神經節體外培養方法,發現麝香具有促進雪旺細胞分裂和生長作用,提示麝香具有神經膠質成熟因子樣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2.1麝香1mg/kg給予麻醉貓,能使心率加快、血壓下降、呼吸頻率及深度也有增加;10-4g/ml濃度能使異丙腎上腺素對貓心臟乳頭狀肌的收縮作用增加3.8倍,使腎上腺素的作用增加1.5倍,麝香乙醚提取物、天然麝香酮對蟾蜍在體心臟有強心作用。麝香乙醚提取物150μg/kg或300μg/kg靜脈注射,均能引起麻醉狗血壓下降和輕度減慢心率,但對心臟動、靜脈血氧分壓差和冠狀靜脈竇流量無明顯影響,大劑量的作用更明顯,並能對抗異丙腎上腺素興奮心臟的作用。實驗還表明,麝香對外周血管中的β-受體並無阻斷作用。麝香0.2mg/ml濃度對培養心肌細胞的自律性有抑制作用,使搏動頻率減慢,表現為對心肌α-β-受體不完全競爭性抑制作用,對氯化鈣引起的搏動頻率加快無影響。
麝香麝香
2.2天然麝香0.5-2mg/ml可使離體蟾蜍心臟收縮振幅加大,收縮力加強及心輸出量增加,而麝香酮0.04-1mg/ml則表現心臟抑制作用,不具有天然麝香的強心作用。最早也有實驗表明,合成及天然麝香酮對在體蟾蜍心臟均呈現興奮作用。因此,麝香具有明顯的強心作用,而麝香酮對心臟作用尚未獲得一致結果。麝香水混懸液對離體兔冠脈流量以及麝香注射液對狗冠脈流量均無明顯變化。麝香水混懸液或水提取物可使離體豚鼠冠脈流量增加1倍,麝香酮對冠脈循環作用亦未取得一致結果,各種麝香酮乳劑均未見增加離體豚鼠冠脈流量。用麝香酮3mg/kg靜脈注射);可使狗冠脈流量增加34.8-56.1%,作用持續30分之久。用86Rb測定小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可觀察到麝香酮能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上述不同的結果,可能與不同動物,製劑或實驗條件有關,有待進一步驗證。急性動物血壓實驗表明,麝香製劑靜脈注射對麻醉家兔,貓及結紮和未結紮左前降支的麻醉狗均有明顯的降壓作用。麝香酮對血壓的影響,因不同的實驗動物而異。可使貓血壓升高;使狗血壓下降或未見影響。

名家論述

1.《本經》:主辟惡氣,溫瘧,癇痙,去三蟲。
2.《別錄》:療中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風毒,婦人破產,墮胎,去面黔,目中膚翳。
3.陶弘景:療蛇毒。
中醫中醫
4.《藥性論》:除心痛,小兒驚癇、容許,鎮心安神,以蘭門了一粒,細研,熱水灌下,止小便利。能蝕一切州滄膿。
5.《日華子本草》:殺臟腑蟲,制蛇、蠶咬,沙虱、溪、瘴毒,吐風痰。納子宮暖水髒,止冷帶疾。
6.《仁齋直指方》:能化陽通胰理。能引藥透達。
7.王好古:療鼻室不聞香臭。
8.《綱目》:通諸竅,開經絡,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積。治中風,中氣,中惡,痰厥,積聚症瘕。
9.《本草正》:除一切惡瘡痔漏腫痛,膿水腐肉,面墨斑疹。凡氣滯為病者,俱宜用之。若鼠咬、蟲咬成瘡,以麝香封之。
10.《本草備要》:治耳聾,目翳,陰冷。 選方
①治卒中風:青州白丸子,入麝香同研碎為未,生薑自然汁調灌之,如牙緊,、可自鼻中灌入。(《魏氏家藏方》)
②治中風不醒:麝香二錢。研未,入清油二兩,和勻灌之。(《濟生方》)
③治痰迷心竅:麝香一分,月石、牙皂。明礬、雄精各一錢。上共研勻,密貯,每服五分。(《瘍科遺編》)
④治中惡客忤垂死:空青一兩(細研),麝香一分(細研),
麝香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研)。上藥相和,研令勻,每服以一合、湯一台柏和,調散半錢,不計時候服之,須臾即吐為效,(《聖惠方》)
⑤治小兒諸癇潮發,不省,困重:白僵蠶(湯洗,焙黃為未)半兩,天竺黃一分(細研),真牛黃一錢(別研),麝香(研)、龍腦(研)各半錢。上拌研勻細,每服半錢,生薑自然汁調灌服,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白金散)
⑥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頻發不止:麝香半兩(細研),阿魏半兩(面裹偎,面熟為度),乾蠍三分(微炒),桃仁五十枚(鼓炒微黃)。上藥搗羅為未,煉蜜和九,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聖惠方》庸香丸)
⑦治厥心痛:麝香(別研,每湯成旋下),木香一兩(挫),桃仁(麩炒)三十五枚,吳茱萸(水浸一宿,炒乾)一兩,檳榔(煨)三枚。上五味,除麝香、桃仁外,粗搗篩,入桃仁,再同和研勻。每服三錢匕,水半盞,童子小便半盞,同煎至六分,去滓,入麝香未半錢匕,攪勻溫服,日二服。(《聖濟總錄》麝香湯)
⑧治跌打氣閉:牙皂、北細辛、南星、冰片、麝香等分,為未,吹鼻。(《醫鈔類編》吹藥方)
⑨治癰疽發背及諸惡瘡,去惡肉:麝香、雄黃、礬石、簡茹(一作‘真朱’)備一兩。上四味治下篩,以豬膏調如泥塗之,惡肉盡,止,卻敷生肉膏。(《千金方》麝香膏)
⑩治鼠瘺:麝香(研)、雌黃(研)。上二味等分,並為散,取蝦蟆背白汁和塗瘡孔中,日一度。(《古今錄驗方》)

息風解毒

簡介

蛇蛻丹成分牛黃,本品為牛科動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乾燥的膽結石。宰牛時,如發現有牛黃,即濾去膽汁,將牛黃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陰乾。甘,涼。歸心、肝經。主治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
1.用於溫熱病及小兒驚風之壯熱神昏,驚厥抽搐等症。牛黃清心、涼肝,有患風止痙、定驚安神之效。常與硃砂、全蠍、鉤藤等配伍,如牛黃散。
2.用於溫熱病熱入心包,中風,驚風,瘋痛等痰熱豪蔽心竅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鳴等症。本品既能清心熱,又能化痰、 開竅醒神。單用本品為未,淡竹瀝化服即效,如《外台秘要》治嬰兒口噤方,或與麝香、梔子、黃連等配伍,共秦清熱化痰、開竅醒神之功,如安宮牛黃丸。
3.用於咽喉腫痛,潰爛及癰疽療毒等熱毒壅滯鬱結之證。本品清熱解毒力強。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常與黃芩、雄黃、大黃等同用,如牛黃解毒丸;若咽喉腫痛、潰爛,可與珍珠為末吹喉,如珠黃散;用治癰疽、療毒、乳岩、瘰癧等,又與麝香、乳香、沒藥等合用,以清熱解毒、活血散結,如犀黃丸。
【用法與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選方

牛黃
①治溫病邪入心包,神昏譫語,兼治卒厥,五癇,中惡,大人小兒痙厥之因於熱者:牛黃一兩,鬱金一兩,犀角一兩,黃連一兩,硃砂一兩,梅片二錢五分,麝香二錢五分,真珠五錢,山梔一兩,雄黃一兩,黃芩一兩。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金箔為衣,蠟護。脈虛者,人參湯下;脈實者,銀花、薄荷湯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溫病條辨》安宮牛黃丸)
②治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牛黃二錢半,硃砂三錢,腦子一錢,鬱金三錢,甘草一錢,牡丹皮三錢。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索問病機保命集》牛黃膏)
③治中風痰厥、不省人事,小兒急慢驚風:牛黃一分,辰砂半分,白牽牛(頭末)二分。共研為末,作一服,小兒減半。痰厥溫香油下;急慢驚風,黃酒入蜜少許送下。(《魯府禁方》牛黃散)
④治小兒驚熱,發歇不定:牛黃一分(細研),川大黃半兩,蟬殼一分(微炒),子芩半兩,龍齒半兩(細研)。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煎金、銀、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聖惠方》牛黃丸)
⑤治小兒心肺煩熱,黃瘦,毛焦,睡臥多驚,狂語:硃砂半兩,牛黃一分。上藥,同研如面。每服,以水磨犀角,調下一字。(《聖惠方》)
⑥治初生胎熱或身體黃者:真牛黃一豆大。入蜜調膏,乳汁化開,時時滴兒口中,形色不實者,勿多服。(《小兒藥證直訣》)
⑦治小兒胎風熱、撮口發噤:牛黃(研)一分,淡竹瀝半合。每服牛黃一字匕,用淡竹瀝調下,一、二歲兒服之;三、四歲兒每服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聖濟總錄》牛黃竹瀝散)
⑧治乳岩(乳癌),橫痃,瘰癧,痰核,流注,肺癰,小腸癰:
牛黃
犀黃三分,麝香一錢半,乳香、沒藥(各去油)各一兩。各研極細末,黃米飯一兩,搗爛為丸,忌火烘,曬乾。陳酒送下三錢,患生上部,臨臥服,下部空心服。(《外科全生集》犀黃丸)
⑨治胎毒瘡癤及一切瘡瘍:牛黃三錢,甘草、金銀花各一兩,草紫河車五錢。上為末,煉蜜丸,量兒服。(《保嬰撮要》牛黃解毒丸)
⑩治傷寒咽喉痛,心中煩躁,上生瘡:牛黃(研)、朴硝(研)、甘草(炙,銼)各一兩,升麻、山梔子(去皮)、芍藥各半兩。搗研為細散,再同研令勻。每服一錢匕,食後煎姜、蜜湯,放冷調下。(《聖濟總錄》牛黃散)

處方來源

《普濟方》原作168卷,後來《四庫全書》將它改為426卷,分成217;類,共788法。全書載圖239幅。該書總的方子數為61739首。全書的內容包括總論、臟腑身形、傷寒雜病、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書中記載了許多疾病的治法,如湯藥、按摩、針灸等。《四庫全書提要總月》認為:“是書一證之下,各列諸方,使學者依類推求,於異同出入之間,得以窺見古人之用意,因而折衷參伍,不至為成法所拘。”《普濟方》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方書。它在所列的每一病證之下,列了一些方子,學者或醫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個方子之間選擇一下即可。而這本書也是十分寶貴的醫學文獻資料,它為我們保留了許多我們想看又因佚失而看不到的材料。
雖然,《四庫全書》保存了《普濟方》的全部內容,但是也有不少抄錯、記錯的地方。人民衛生出版社在1959年以《四庫全書》中所載《普濟方》為主,
中醫
並參考以前的一些殘卷殘本,一一進行校勘、重印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普濟方》共分10冊。第一份為方脈運氣臟腑,第二冊為身形,第三冊到第六冊為諸疾,第七冊為諳瘡腫,第八冊為婦人,第九冊為嬰孩,第十冊為針灸。這樣使原書426卷亢繁的卷跌變得簡明有章。國家花了一定力量重印這部我國最大的方書,使這部古書重放異彩。
《普濟方》是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主持,教授滕碩、長史劉醇等人執筆彙編而成,刊於1406年,初刻本已散佚。幾百年來除少數藏書家藏有一些殘卷,如永樂刻本存19卷,明抄本存35卷等外,惟《四庫全書》收有全文。原作168卷。
本書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方書。全書大致分為12部分,卷1~5為方脈,卷6~12為運氣,卷13~43為臟腑,卷44~86為五官,卷87~250為內科雜病,卷251~267為雜治,卷268~272為雜錄和符禁,卷271~315為外傷科,卷316~357為婦科,卷358~408為兒科,卷409~424為針灸,卷425~426為本草。編次條理清晰,內容十分豐富。自古經方,本書最為完備。資料除取之歷代方書外,還兼收史傳、雜說、道藏、佛典中的有關內容。
《普濟方》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方劑書籍,它載方競達61739首。
公元1406年定稿出書,為中國歷史上的明朝皇帝朱棣收集編寫。《普濟方》,收集了大量資料。除了收錄明以前各家方書以外,還收集其他方面的材料,如傳記、雜誌等,所以內容十分豐富,編得也很詳細。由於出版的數量比較少,而該書又比較實用,所以不少人輾轉傳抄。物以稀為貴,《普濟方》一書在當時是十分珍貴的。後來經過一些年代,《普濟方》原來的刻本已經散失。
《普濟方》原作168卷,後來改為426卷,分成217類,共788法。全書有圖239幅。內容包括總論、臟腑身形、傷寒雜病、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書中記載了許多疾病的治法,如湯藥、按摩、針灸等。《普濟方》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方書。它在所列的每一病證之下,列了一些方子,學者或醫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個方子之間選擇一下即可。而這本書也是十分寶貴的醫學文獻資料。
中國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年以《普濟方》為主,並參考以前的一些殘卷殘本,一一進行校勘、重印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普濟方》共分10冊。第一份為方脈運氣臟腑,第二冊為身形,第三冊到第六冊為諸疾,第七冊為諸瘡腫,第八冊為婦人,第九冊為嬰孩,第十冊為針灸。這樣使原書變得簡明有章。
醫方著作。一百六十八卷。明·朱棣(周定王)、滕碩、劉醇等編。刊於15世紀初。系明初編修的一部大型醫學方書。書中廣泛輯集明以前的醫籍和其他有關著作分類整理而成。原書今僅存殘本,清初編《四庫全書》時將本書改編四百二十六卷。其中有方脈總論、運氣、臟腑(包括髒象及臟腑諸病候)、身形(包括頭、面、耳等部位所屬及身形諸病)、諸疾(包括傷寒、雜病、瘡瘍、外科、骨科以及各種治法)、婦人(包括婦、產科)、嬰兒、針灸、本草等共100餘門。據《四庫提要》記載:“凡一千九百六十論,二千一百七十五類,七百七十八法,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圖。”對於所述病證均有論有方,資料非常宏富。所涉範圍廣泛,敘述系統完善。現存永樂等明刻本及1949年後排印本。
普濟方四百二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明周定王橚撰。橚有《救荒本草》,已著錄。是書取古今方劑,彙輯成編,橚自訂定。又命教授滕碩、長史劉醇等同考論之。李時珍《本草綱目》所附方,采於是書者至多。然時珍稱為周憲王,則以為橚子有燉所作,誤矣。元本一百六十八卷,《明史·藝文志》作六十八卷,蓋脫一百二十字也。凡一千九百六十論,二千一百七十五類,七百七十八法,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圖,採摭繁富,編次詳析,自古經片,無更賅備於是者。其書蒐羅務廣,頗不免重複牴牾。醫家病其雜糅,罕能卒業。叉卷帙浩博,久無刊板,好事家轉相傳寫,舛謬滋多,故行於世者頗罕,善本尤稀。然宋、元以來名醫著述,今散佚十之七八,橚當明之初造,舊籍多存,今以《永樂大典》所載諸秘方勘驗是書,往往多相出入。是古之專門秘術,實藉此以有傳。後人能參考其異同,而推求其正變,博收約取,套用不窮。是亦仰山而鑄銅,煮海而為鹽矣,又烏可以繁蕪病哉!
太祖高皇帝第五子朱橚,生於公元1361年(元至正二十一年,韓林兒龍鳳七年)。就在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被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王,他誕生的時候,父親朱元璋的實力越來越雄厚,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創。但是至於周王的生母,歷史上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因為朱棣和朱橚是同母兄弟,這一點明史上很明確地記載,問題是,如果是馬皇后所生,為什麼不說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成祖朱棣,和周王朱橚都是同母所生,而單獨強調成祖和周王是同母兄弟?這的確是質疑的聲音之一,很多著名的歷史學家的考證,實際上並非像明史上所寫的那樣為馬皇后。不過我覺得,明史上的原話是“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我覺得當時因太子,秦王,晉王都已經去世,強調他們和成祖的關係也沒有什麼意義。
好多明史專家都說,根據《南京太常寺志》對孝陵(即太祖朱元璋的陵寢)神位的記載如下: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明人沈玄華在《敬禮南都奉先殿紀事十四韻》中有,“高后配在天,御幄神所棲。眾妃位東序,一妃獨在西。成祖重所生,嬪德莫敢齊。”因此,包括當代的歷史學家吳含先生在內,都深信朱棣的生母為“碽妃”李氏。碽妃,為高麗(現在的朝鮮)選送給朱元璋的女子。據說,李氏生朱棣時尚未到預產期,為一個早產兒。但朱元璋懷疑她私通,給自己戴了綠帽子,龍顏大怒,賜碩妃“鐵裙”之刑。所謂“鐵裙”之刑,就是用鐵片做成裙子給人穿上,然後把人放在火上烘烤。這樣,碽妃給活活折磨死了。
中醫
據說,朱棣知道自己的生身之事,在皇袍加身後,於永樂十年,即公元1412年在南京重建大報恩寺塔,以報答生母碽妃,朱棣也來了一個障眼法,用的名義“以報答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養育之恩”。在當時,大報恩寺塔常年大門緊閉的,屬“禁地”,可能也是為了保守這個驚天秘密。有人悄悄進去過,發現裡面供奉的真是碽妃像。但這些記載都是後人所寫,真實性無人能保證。朱橚於洪武三年被封為吳王,封國在錢塘(今天的杭州)。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到封國開封任職,以北宋的故宮為王府。
朱橚本人對中國偉大的中醫藥學很有興趣,自己對各類藥品,藥方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並且在封國開封府,組織了大批的學者和大夫,編寫了一部名為《保生余錄》方書兩卷,洪武二十二年,朱橚不知道什麼原因,在沒有得到旨意的情況下,私自來到鳳陽,明太祖得知以後,非常憤怒,把他流放到雲南,作為懲罰,在流放期間,朱橚仍然沒有停止對中草藥的研究,朱橚看到民間的疾苦,加深了對平民生活的了解,明代時,雲南是蠻荒之地,朱橚看到當地居民生活環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醫少藥的情況非常嚴重,很多疾病往往得不到很好的醫治,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當地的醫療水平,朱橚組織本府的良醫李佰等編寫了方便實用、“家傳應效”的《袖珍方》一書。《袖珍方》全書四卷,共3000多方。其中有些藥方還是周府自製的。這部著作編著嚴謹,“因疾授方,對方以授藥”。
總結歷代醫家用方經驗,“條方類別,詳切明備,便於套用。《袖珍方》這部書僅在明代就被翻刻了十餘次,可見受醫家重視的程度。此書的發行和流傳,對我國雲南貴州一帶的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永樂四年,朱橚領導編纂的方劑學巨著《普劑方》終於成書。《普劑方》此書是我國古代中醫藥歷史上最大的中醫方劑專著,是朱橚對中醫藥學的一大重要貢獻。據有關資料記載和統計,此書共168卷,分為1600論,收載藥方61738首。該書集明朝以前方書之大成,由朱橚、滕碩、劉醇等共同完成。在編撰形式上採取每論下即有疾病的論述,又有相應的方劑和治法,達到了“是書於一證之下,備列諸方,使學者依類推求,於異同出入之間,得以窺見古人之用意,因而折衷參伍,不至為成法所拘”的目的。更難得可貴的是,《普濟方》搜羅廣泛,保存了明朝以前的大量醫學文獻,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如李時珍在編著《本草綱目》時雖然瀏覽文獻達八百餘種,但不少失傳醫籍他無法看到,幸得《普濟方》中摘引,《本草綱目》中所附藥方源於《普濟方》中的比例相當大。《普濟方》和《保生余錄》這兩部書記錄了大量的中醫藥藥劑方,為中國的中醫藥學,和中醫藥歷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永樂十八年十月,有人告朱橚謀反,皇帝經過查驗後,認為證據確鑿,於是永樂十九年二月把周王召到北京,出示給他看所有的控告奏章。朱橚頓首謝死罪。可以想像身穿明親王宮服、手持玉圭,已經年滿六十的周王朱橚,惶恐地跪倒在自己唯一在世的哥哥,當時的皇上明成祖朱棣的跟前。不住地叩頭、叫著“臣弟罪大惡極,只求一死”之類的詞兒。而朱棣跟前的案上,放著那些密探與地方宮員蒐集的周王朱橚意圖謀反的證據。於是,皇帝還是看在手足情份,不再追究。朱橚歸國以後,馬上向朝廷請求解散自己的護衛軍。後來明仁宗即位,把周王的歲祿加至二萬石。朱橚好學,能詞賦,還作《元宮詞》百章。
中醫
朱橚初就藩於開封時,因為大明朝國土夷曠,庶草蕃廡,而且明朝初年中原地區連年災荒,民眾食不果腹,無奈以野菜充飢,誤食中毒者屢見不鮮。看到這種情況,朱橚盡生平之所學,刻意研究野生植物,還親自帶人跑遍封國境內的“山野平地”,“咨訪野老田夫”,採集實物標本,考核篩選出其中可用來充飢的植物四百餘種,還為了進一步觀察這些植物的生長情況,他又專門在開封周王府內辟設園圃,引種野生植物,每日觀察、研究、記錄它們的生長情況。為辨別某一植物是否有毒,口感是否合適,他都要親自嘗一嘗後才加工成食品。最後朱橚把可供災荒時食用的414種植物的資料編輯成冊他還特地請畫師把植物的葉、花、果、枝幹繪成圖,附在每種植物介紹後面。在此書中僅以往其他中藥書籍沒有收載的植物就達276種,最終出版刊行,書名叫做《救荒本草》。《救荒本草》此書詳細地記載了每種植物的名稱、出產環境、形態、性味、加工烹調方法。為了達到使人們可以“接圖而求之”的目的。

相關詞條

④治小兒吐血並重舌:燒蛇蛻皮末,以乳服之。(《千金方》)
⑤治小兒重齶重斷腫痛,口中涎出:蛇蛻皮燒灰,研令細,以少許傅之。(《聖惠方》)
⑥治小兒口瘡:蛇蛻,水漬令濕軟,拭口內瘡。(《聖濟總錄》)
⑦治白內障:蛇蛻一個,冰片二分,銀硃一分。先將蛇蛻燒存性,後和其他
藥物共研細末。每日三次,每次放眼內少許。(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麝香麝香
⑧治痘毒目翳:蛇蛻二錢(為末),瓜蔞仁五錢(研爛)。上用羊肝一片批開,入藥末二錢,線紮緊,用米泔煮熟,頻與兒食。(《小兒痘疹方論》蛇蛻散)
⑨治斑疹入眼,翳膜侵睛成珠子:馬勃一兩,皂莢子二七個,蛇退皮(全者)一條。上入小罐子內,封泥燒,不得出煙,存性,研為末。溫水調下一錢,食後。(《小兒斑疹備急方論》蛇蛻散)
⑩治癰疽結鞕未成膿:蛇蛻燒灰細研,以醋調塗腫上,乾即易。亦可只以蛇皮貼之。(《聖濟總錄》)
蛇蛻
《本草經疏》:蛇蛻,入肝而辟惡,小兒驚癇,瘈瘲,頹疾寒熱,蛇癇弄舌搖頭,大人五邪,言語僻越,皆肝經為病,蛇蛻能引諸藥入肝散邪,故主如上等證。善能殺,故主腸痔蟲毒惡瘡。邪去木平,故止嘔咳明目。

鎮心安神

成分

麝香其別名遺香、臍香、心結香、當門子、生香、麝臍香、四味臭、元寸香、臭子、臘子、香臍子,歸經為心;肝;經,開竅醒神;活血散結;止痛消腫,出自《神農本草經》。
麝香麝香
主治熱病宰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血瘀經閉;症瘕積聚;心腹急痛;跌打損傷;痹痛麻木;癰疽惡瘡;喉痹;口瘡;牙疳;膿耳。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1.1麝香或麝香酮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報導不完全一致,作用尚不清楚。麝香水劑、混懸劑靜脈注射50mg/kg或側腦室注射2.5mg/kg,可使安靜清醒兔皮質腦電圖(EEG)短時間去同步,部分動物拌有行為躁動,處於清醒警戒狀態,表明能興奮大腦皮質增強皮質電活動;麝香水劑對戊巴比妥鈉麻醉兔有明顯喚醒作用,側腦室注射比靜脈注射更有效,說明麝香可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1.2麝香混懸液200mg/kg或麝香酮5mg/kg灌胃2天(4次),可非常顯著地縮短戊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但對水和氯醛及苯巴比妥鈉引起的睡眠時間無顯著影響;實驗測得,注射戊巴比妥鈉後麝香組大鼠腦組織、肝勻漿內及血中戊巴比妥鈉濃度顯著低於對照組;但對預給硫代乙醯胺大鼠的戊巴比妥鈉血濃度無明顯影響,證明麝香及麝香酮對戊巴比妥鈉的影響是通過刺激肝臟微粒體藥物轉化酶所致。麝香灌胃0.018-0.03mg/只,能對抗菸鹼所致的小鼠驚厥,並降低急性毒性,但卻增加莽草、士的寧等的急性毒性;天然麝香酮0.01-0.05mg/kg灌,使多數大鼠的陽性條件反射潛伏期延長或反應消失。說明香澱粉懸液有對抗小鼠菸鹼急性毒性和增士的寧毒性作用。
1.3香酮亦有與天然麝香相似的對抗菸鹼毒性,使小鼠死亡數降低2倍多;增加士的寧毒性,使動物死亡數增加2-7倍。小鼠腹腔注麝香25-100mg/kg;合成麝香酮或天然麝香酮0.02-0.5mg/kg或天然麝香2mg/kg均可縮短環己巴比妥鈉100mg/kg或戊巴比妥鈉引起的睡眠時間。麝香和麝香酮抗催眠藥的作用機制還不完全清楚。大鼠多次灌胃麝香混懸液200mg/kg或麝香酮5mg/kg均能明顯地縮短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這並非是直接興奮中樞,而是由於它們激活肝微粒體藥物轉化酶作用,加速肝內戊巴比妥鈉代謝失活的結果。天然麝香1g/kg或合成麝香酮與天然麝香酮100-500mg/kg可使戊巴比妥鈉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延長。故認為麝香小劑量興奮中樞,大劑量抑制。麝香對小鼠自發活動未見明顯影響,故對中樞無明顯興奮或抑制作用。
麝香麝香
1.4能明顯延長小鼠在常壓環境下的缺存活時間;麝香200mg/kg腹腔注射,能明顯延長小鼠在常壓環境下的缺氧存活時間,而不減少小鼠的自發活動,大鼠心電圖和腦電圖同步記錄證明,此作用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狀態的耐受能 力提高所致。大鼠EEG和心電圖同步記錄證明,麝香能顯著延長急性呼吸停止後EEG的存在時間,而對心電圖存在時間,缺氧心電圖出現時間等無顯著影響,說明麝香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耐缺氧能力可能是其芳香開竅的理論根據。
1.5腹腔注射60-200mg/kg對常壓缺氧有明顯對抗作用,可顯著延長小鼠存活時間。另套用大鼠頸上神經節體外培養方法,發現麝香具有促進雪旺細胞分裂和生長作用,提示麝香具有神經膠質成熟因子樣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2.1麝香1mg/kg給予麻醉貓,能使心率加快、血壓下降、呼吸頻率及深度也有增加;10-4g/ml濃度能使異丙腎上腺素對貓心臟乳頭狀肌的收縮作用增加3.8倍,使腎上腺素的作用增加1.5倍,麝香乙醚提取物、天然麝香酮對蟾蜍在體心臟有強心作用。麝香乙醚提取物150μg/kg或300μg/kg靜脈注射,均能引起麻醉狗血壓下降和輕度減慢心率,但對心臟動、靜脈血氧分壓差和冠狀靜脈竇流量無明顯影響,大劑量的作用更明顯,並能對抗異丙腎上腺素興奮心臟的作用。實驗還表明,麝香對外周血管中的β-受體並無阻斷作用。麝香0.2mg/ml濃度對培養心肌細胞的自律性有抑制作用,使搏動頻率減慢,表現為對心肌α-β-受體不完全競爭性抑制作用,對氯化鈣引起的搏動頻率加快無影響。
麝香麝香
2.2天然麝香0.5-2mg/ml可使離體蟾蜍心臟收縮振幅加大,收縮力加強及心輸出量增加,而麝香酮0.04-1mg/ml則表現心臟抑制作用,不具有天然麝香的強心作用。最早也有實驗表明,合成及天然麝香酮對在體蟾蜍心臟均呈現興奮作用。因此,麝香具有明顯的強心作用,而麝香酮對心臟作用尚未獲得一致結果。麝香水混懸液對離體兔冠脈流量以及麝香注射液對狗冠脈流量均無明顯變化。麝香水混懸液或水提取物可使離體豚鼠冠脈流量增加1倍,麝香酮對冠脈循環作用亦未取得一致結果,各種麝香酮乳劑均未見增加離體豚鼠冠脈流量。用麝香酮3mg/kg靜脈注射);可使狗冠脈流量增加34.8-56.1%,作用持續30分之久。用86Rb測定小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可觀察到麝香酮能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上述不同的結果,可能與不同動物,製劑或實驗條件有關,有待進一步驗證。急性動物血壓實驗表明,麝香製劑靜脈注射對麻醉家兔,貓及結紮和未結紮左前降支的麻醉狗均有明顯的降壓作用。麝香酮對血壓的影響,因不同的實驗動物而異。可使貓血壓升高;使狗血壓下降或未見影響。

名家論述

1.《本經》:主辟惡氣,溫瘧,癇痙,去三蟲。
2.《別錄》:療中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風毒,婦人破產,墮胎,去面黔,目中膚翳。
3.陶弘景:療蛇毒。
中醫中醫
4.《藥性論》:除心痛,小兒驚癇、容許,鎮心安神,以蘭門了一粒,細研,熱水灌下,止小便利。能蝕一切州滄膿。
5.《日華子本草》:殺臟腑蟲,制蛇、蠶咬,沙虱、溪、瘴毒,吐風痰。納子宮暖水髒,止冷帶疾。
6.《仁齋直指方》:能化陽通胰理。能引藥透達。
7.王好古:療鼻室不聞香臭。
8.《綱目》:通諸竅,開經絡,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積。治中風,中氣,中惡,痰厥,積聚症瘕。
9.《本草正》:除一切惡瘡痔漏腫痛,膿水腐肉,面墨斑疹。凡氣滯為病者,俱宜用之。若鼠咬、蟲咬成瘡,以麝香封之。
10.《本草備要》:治耳聾,目翳,陰冷。 選方
①治卒中風:青州白丸子,入麝香同研碎為未,生薑自然汁調灌之,如牙緊,、可自鼻中灌入。(《魏氏家藏方》)
②治中風不醒:麝香二錢。研未,入清油二兩,和勻灌之。(《濟生方》)
③治痰迷心竅:麝香一分,月石、牙皂。明礬、雄精各一錢。上共研勻,密貯,每服五分。(《瘍科遺編》)
④治中惡客忤垂死:空青一兩(細研),麝香一分(細研),
麝香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研)。上藥相和,研令勻,每服以一合、湯一台柏和,調散半錢,不計時候服之,須臾即吐為效,(《聖惠方》)
⑤治小兒諸癇潮發,不省,困重:白僵蠶(湯洗,焙黃為未)半兩,天竺黃一分(細研),真牛黃一錢(別研),麝香(研)、龍腦(研)各半錢。上拌研勻細,每服半錢,生薑自然汁調灌服,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白金散)
⑥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頻發不止:麝香半兩(細研),阿魏半兩(面裹偎,面熟為度),乾蠍三分(微炒),桃仁五十枚(鼓炒微黃)。上藥搗羅為未,煉蜜和九,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聖惠方》庸香丸)
⑦治厥心痛:麝香(別研,每湯成旋下),木香一兩(挫),桃仁(麩炒)三十五枚,吳茱萸(水浸一宿,炒乾)一兩,檳榔(煨)三枚。上五味,除麝香、桃仁外,粗搗篩,入桃仁,再同和研勻。每服三錢匕,水半盞,童子小便半盞,同煎至六分,去滓,入麝香未半錢匕,攪勻溫服,日二服。(《聖濟總錄》麝香湯)
⑧治跌打氣閉:牙皂、北細辛、南星、冰片、麝香等分,為未,吹鼻。(《醫鈔類編》吹藥方)
⑨治癰疽發背及諸惡瘡,去惡肉:麝香、雄黃、礬石、簡茹(一作‘真朱’)備一兩。上四味治下篩,以豬膏調如泥塗之,惡肉盡,止,卻敷生肉膏。(《千金方》麝香膏)
⑩治鼠瘺:麝香(研)、雌黃(研)。上二味等分,並為散,取蝦蟆背白汁和塗瘡孔中,日一度。(《古今錄驗方》)

息風解毒

簡介

蛇蛻丹成分牛黃,本品為牛科動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乾燥的膽結石。宰牛時,如發現有牛黃,即濾去膽汁,將牛黃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陰乾。甘,涼。歸心、肝經。主治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
1.用於溫熱病及小兒驚風之壯熱神昏,驚厥抽搐等症。牛黃清心、涼肝,有患風止痙、定驚安神之效。常與硃砂、全蠍、鉤藤等配伍,如牛黃散。
2.用於溫熱病熱入心包,中風,驚風,瘋痛等痰熱豪蔽心竅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鳴等症。本品既能清心熱,又能化痰、 開竅醒神。單用本品為未,淡竹瀝化服即效,如《外台秘要》治嬰兒口噤方,或與麝香、梔子、黃連等配伍,共秦清熱化痰、開竅醒神之功,如安宮牛黃丸。
3.用於咽喉腫痛,潰爛及癰疽療毒等熱毒壅滯鬱結之證。本品清熱解毒力強。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常與黃芩、雄黃、大黃等同用,如牛黃解毒丸;若咽喉腫痛、潰爛,可與珍珠為末吹喉,如珠黃散;用治癰疽、療毒、乳岩、瘰癧等,又與麝香、乳香、沒藥等合用,以清熱解毒、活血散結,如犀黃丸。
【用法與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選方

牛黃
①治溫病邪入心包,神昏譫語,兼治卒厥,五癇,中惡,大人小兒痙厥之因於熱者:牛黃一兩,鬱金一兩,犀角一兩,黃連一兩,硃砂一兩,梅片二錢五分,麝香二錢五分,真珠五錢,山梔一兩,雄黃一兩,黃芩一兩。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金箔為衣,蠟護。脈虛者,人參湯下;脈實者,銀花、薄荷湯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溫病條辨》安宮牛黃丸)
②治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牛黃二錢半,硃砂三錢,腦子一錢,鬱金三錢,甘草一錢,牡丹皮三錢。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索問病機保命集》牛黃膏)
③治中風痰厥、不省人事,小兒急慢驚風:牛黃一分,辰砂半分,白牽牛(頭末)二分。共研為末,作一服,小兒減半。痰厥溫香油下;急慢驚風,黃酒入蜜少許送下。(《魯府禁方》牛黃散)
④治小兒驚熱,發歇不定:牛黃一分(細研),川大黃半兩,蟬殼一分(微炒),子芩半兩,龍齒半兩(細研)。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煎金、銀、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聖惠方》牛黃丸)
⑤治小兒心肺煩熱,黃瘦,毛焦,睡臥多驚,狂語:硃砂半兩,牛黃一分。上藥,同研如面。每服,以水磨犀角,調下一字。(《聖惠方》)
⑥治初生胎熱或身體黃者:真牛黃一豆大。入蜜調膏,乳汁化開,時時滴兒口中,形色不實者,勿多服。(《小兒藥證直訣》)
⑦治小兒胎風熱、撮口發噤:牛黃(研)一分,淡竹瀝半合。每服牛黃一字匕,用淡竹瀝調下,一、二歲兒服之;三、四歲兒每服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聖濟總錄》牛黃竹瀝散)
⑧治乳岩(乳癌),橫痃,瘰癧,痰核,流注,肺癰,小腸癰:
牛黃
犀黃三分,麝香一錢半,乳香、沒藥(各去油)各一兩。各研極細末,黃米飯一兩,搗爛為丸,忌火烘,曬乾。陳酒送下三錢,患生上部,臨臥服,下部空心服。(《外科全生集》犀黃丸)
⑨治胎毒瘡癤及一切瘡瘍:牛黃三錢,甘草、金銀花各一兩,草紫河車五錢。上為末,煉蜜丸,量兒服。(《保嬰撮要》牛黃解毒丸)
⑩治傷寒咽喉痛,心中煩躁,上生瘡:牛黃(研)、朴硝(研)、甘草(炙,銼)各一兩,升麻、山梔子(去皮)、芍藥各半兩。搗研為細散,再同研令勻。每服一錢匕,食後煎姜、蜜湯,放冷調下。(《聖濟總錄》牛黃散)

處方來源

《普濟方》原作168卷,後來《四庫全書》將它改為426卷,分成217;類,共788法。全書載圖239幅。該書總的方子數為61739首。全書的內容包括總論、臟腑身形、傷寒雜病、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書中記載了許多疾病的治法,如湯藥、按摩、針灸等。《四庫全書提要總月》認為:“是書一證之下,各列諸方,使學者依類推求,於異同出入之間,得以窺見古人之用意,因而折衷參伍,不至為成法所拘。”《普濟方》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方書。它在所列的每一病證之下,列了一些方子,學者或醫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個方子之間選擇一下即可。而這本書也是十分寶貴的醫學文獻資料,它為我們保留了許多我們想看又因佚失而看不到的材料。
雖然,《四庫全書》保存了《普濟方》的全部內容,但是也有不少抄錯、記錯的地方。人民衛生出版社在1959年以《四庫全書》中所載《普濟方》為主,
中醫
並參考以前的一些殘卷殘本,一一進行校勘、重印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普濟方》共分10冊。第一份為方脈運氣臟腑,第二冊為身形,第三冊到第六冊為諸疾,第七冊為諳瘡腫,第八冊為婦人,第九冊為嬰孩,第十冊為針灸。這樣使原書426卷亢繁的卷跌變得簡明有章。國家花了一定力量重印這部我國最大的方書,使這部古書重放異彩。
《普濟方》是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主持,教授滕碩、長史劉醇等人執筆彙編而成,刊於1406年,初刻本已散佚。幾百年來除少數藏書家藏有一些殘卷,如永樂刻本存19卷,明抄本存35卷等外,惟《四庫全書》收有全文。原作168卷。
本書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方書。全書大致分為12部分,卷1~5為方脈,卷6~12為運氣,卷13~43為臟腑,卷44~86為五官,卷87~250為內科雜病,卷251~267為雜治,卷268~272為雜錄和符禁,卷271~315為外傷科,卷316~357為婦科,卷358~408為兒科,卷409~424為針灸,卷425~426為本草。編次條理清晰,內容十分豐富。自古經方,本書最為完備。資料除取之歷代方書外,還兼收史傳、雜說、道藏、佛典中的有關內容。
《普濟方》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方劑書籍,它載方競達61739首。
公元1406年定稿出書,為中國歷史上的明朝皇帝朱棣收集編寫。《普濟方》,收集了大量資料。除了收錄明以前各家方書以外,還收集其他方面的材料,如傳記、雜誌等,所以內容十分豐富,編得也很詳細。由於出版的數量比較少,而該書又比較實用,所以不少人輾轉傳抄。物以稀為貴,《普濟方》一書在當時是十分珍貴的。後來經過一些年代,《普濟方》原來的刻本已經散失。
《普濟方》原作168卷,後來改為426卷,分成217類,共788法。全書有圖239幅。內容包括總論、臟腑身形、傷寒雜病、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書中記載了許多疾病的治法,如湯藥、按摩、針灸等。《普濟方》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方書。它在所列的每一病證之下,列了一些方子,學者或醫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個方子之間選擇一下即可。而這本書也是十分寶貴的醫學文獻資料。
中國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年以《普濟方》為主,並參考以前的一些殘卷殘本,一一進行校勘、重印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普濟方》共分10冊。第一份為方脈運氣臟腑,第二冊為身形,第三冊到第六冊為諸疾,第七冊為諸瘡腫,第八冊為婦人,第九冊為嬰孩,第十冊為針灸。這樣使原書變得簡明有章。
醫方著作。一百六十八卷。明·朱棣(周定王)、滕碩、劉醇等編。刊於15世紀初。系明初編修的一部大型醫學方書。書中廣泛輯集明以前的醫籍和其他有關著作分類整理而成。原書今僅存殘本,清初編《四庫全書》時將本書改編四百二十六卷。其中有方脈總論、運氣、臟腑(包括髒象及臟腑諸病候)、身形(包括頭、面、耳等部位所屬及身形諸病)、諸疾(包括傷寒、雜病、瘡瘍、外科、骨科以及各種治法)、婦人(包括婦、產科)、嬰兒、針灸、本草等共100餘門。據《四庫提要》記載:“凡一千九百六十論,二千一百七十五類,七百七十八法,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圖。”對於所述病證均有論有方,資料非常宏富。所涉範圍廣泛,敘述系統完善。現存永樂等明刻本及1949年後排印本。
普濟方四百二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明周定王橚撰。橚有《救荒本草》,已著錄。是書取古今方劑,彙輯成編,橚自訂定。又命教授滕碩、長史劉醇等同考論之。李時珍《本草綱目》所附方,采於是書者至多。然時珍稱為周憲王,則以為橚子有燉所作,誤矣。元本一百六十八卷,《明史·藝文志》作六十八卷,蓋脫一百二十字也。凡一千九百六十論,二千一百七十五類,七百七十八法,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圖,採摭繁富,編次詳析,自古經片,無更賅備於是者。其書蒐羅務廣,頗不免重複牴牾。醫家病其雜糅,罕能卒業。叉卷帙浩博,久無刊板,好事家轉相傳寫,舛謬滋多,故行於世者頗罕,善本尤稀。然宋、元以來名醫著述,今散佚十之七八,橚當明之初造,舊籍多存,今以《永樂大典》所載諸秘方勘驗是書,往往多相出入。是古之專門秘術,實藉此以有傳。後人能參考其異同,而推求其正變,博收約取,套用不窮。是亦仰山而鑄銅,煮海而為鹽矣,又烏可以繁蕪病哉!
太祖高皇帝第五子朱橚,生於公元1361年(元至正二十一年,韓林兒龍鳳七年)。就在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被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王,他誕生的時候,父親朱元璋的實力越來越雄厚,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創。但是至於周王的生母,歷史上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因為朱棣和朱橚是同母兄弟,這一點明史上很明確地記載,問題是,如果是馬皇后所生,為什麼不說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成祖朱棣,和周王朱橚都是同母所生,而單獨強調成祖和周王是同母兄弟?這的確是質疑的聲音之一,很多著名的歷史學家的考證,實際上並非像明史上所寫的那樣為馬皇后。不過我覺得,明史上的原話是“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我覺得當時因太子,秦王,晉王都已經去世,強調他們和成祖的關係也沒有什麼意義。
好多明史專家都說,根據《南京太常寺志》對孝陵(即太祖朱元璋的陵寢)神位的記載如下: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明人沈玄華在《敬禮南都奉先殿紀事十四韻》中有,“高后配在天,御幄神所棲。眾妃位東序,一妃獨在西。成祖重所生,嬪德莫敢齊。”因此,包括當代的歷史學家吳含先生在內,都深信朱棣的生母為“碽妃”李氏。碽妃,為高麗(現在的朝鮮)選送給朱元璋的女子。據說,李氏生朱棣時尚未到預產期,為一個早產兒。但朱元璋懷疑她私通,給自己戴了綠帽子,龍顏大怒,賜碩妃“鐵裙”之刑。所謂“鐵裙”之刑,就是用鐵片做成裙子給人穿上,然後把人放在火上烘烤。這樣,碽妃給活活折磨死了。
中醫
據說,朱棣知道自己的生身之事,在皇袍加身後,於永樂十年,即公元1412年在南京重建大報恩寺塔,以報答生母碽妃,朱棣也來了一個障眼法,用的名義“以報答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養育之恩”。在當時,大報恩寺塔常年大門緊閉的,屬“禁地”,可能也是為了保守這個驚天秘密。有人悄悄進去過,發現裡面供奉的真是碽妃像。但這些記載都是後人所寫,真實性無人能保證。朱橚於洪武三年被封為吳王,封國在錢塘(今天的杭州)。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到封國開封任職,以北宋的故宮為王府。
朱橚本人對中國偉大的中醫藥學很有興趣,自己對各類藥品,藥方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並且在封國開封府,組織了大批的學者和大夫,編寫了一部名為《保生余錄》方書兩卷,洪武二十二年,朱橚不知道什麼原因,在沒有得到旨意的情況下,私自來到鳳陽,明太祖得知以後,非常憤怒,把他流放到雲南,作為懲罰,在流放期間,朱橚仍然沒有停止對中草藥的研究,朱橚看到民間的疾苦,加深了對平民生活的了解,明代時,雲南是蠻荒之地,朱橚看到當地居民生活環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醫少藥的情況非常嚴重,很多疾病往往得不到很好的醫治,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當地的醫療水平,朱橚組織本府的良醫李佰等編寫了方便實用、“家傳應效”的《袖珍方》一書。《袖珍方》全書四卷,共3000多方。其中有些藥方還是周府自製的。這部著作編著嚴謹,“因疾授方,對方以授藥”。
總結歷代醫家用方經驗,“條方類別,詳切明備,便於套用。《袖珍方》這部書僅在明代就被翻刻了十餘次,可見受醫家重視的程度。此書的發行和流傳,對我國雲南貴州一帶的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永樂四年,朱橚領導編纂的方劑學巨著《普劑方》終於成書。《普劑方》此書是我國古代中醫藥歷史上最大的中醫方劑專著,是朱橚對中醫藥學的一大重要貢獻。據有關資料記載和統計,此書共168卷,分為1600論,收載藥方61738首。該書集明朝以前方書之大成,由朱橚、滕碩、劉醇等共同完成。在編撰形式上採取每論下即有疾病的論述,又有相應的方劑和治法,達到了“是書於一證之下,備列諸方,使學者依類推求,於異同出入之間,得以窺見古人之用意,因而折衷參伍,不至為成法所拘”的目的。更難得可貴的是,《普濟方》搜羅廣泛,保存了明朝以前的大量醫學文獻,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如李時珍在編著《本草綱目》時雖然瀏覽文獻達八百餘種,但不少失傳醫籍他無法看到,幸得《普濟方》中摘引,《本草綱目》中所附藥方源於《普濟方》中的比例相當大。《普濟方》和《保生余錄》這兩部書記錄了大量的中醫藥藥劑方,為中國的中醫藥學,和中醫藥歷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永樂十八年十月,有人告朱橚謀反,皇帝經過查驗後,認為證據確鑿,於是永樂十九年二月把周王召到北京,出示給他看所有的控告奏章。朱橚頓首謝死罪。可以想像身穿明親王宮服、手持玉圭,已經年滿六十的周王朱橚,惶恐地跪倒在自己唯一在世的哥哥,當時的皇上明成祖朱棣的跟前。不住地叩頭、叫著“臣弟罪大惡極,只求一死”之類的詞兒。而朱棣跟前的案上,放著那些密探與地方宮員蒐集的周王朱橚意圖謀反的證據。於是,皇帝還是看在手足情份,不再追究。朱橚歸國以後,馬上向朝廷請求解散自己的護衛軍。後來明仁宗即位,把周王的歲祿加至二萬石。朱橚好學,能詞賦,還作《元宮詞》百章。
中醫
朱橚初就藩於開封時,因為大明朝國土夷曠,庶草蕃廡,而且明朝初年中原地區連年災荒,民眾食不果腹,無奈以野菜充飢,誤食中毒者屢見不鮮。看到這種情況,朱橚盡生平之所學,刻意研究野生植物,還親自帶人跑遍封國境內的“山野平地”,“咨訪野老田夫”,採集實物標本,考核篩選出其中可用來充飢的植物四百餘種,還為了進一步觀察這些植物的生長情況,他又專門在開封周王府內辟設園圃,引種野生植物,每日觀察、研究、記錄它們的生長情況。為辨別某一植物是否有毒,口感是否合適,他都要親自嘗一嘗後才加工成食品。最後朱橚把可供災荒時食用的414種植物的資料編輯成冊他還特地請畫師把植物的葉、花、果、枝幹繪成圖,附在每種植物介紹後面。在此書中僅以往其他中藥書籍沒有收載的植物就達276種,最終出版刊行,書名叫做《救荒本草》。《救荒本草》此書詳細地記載了每種植物的名稱、出產環境、形態、性味、加工烹調方法。為了達到使人們可以“接圖而求之”的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