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氣散(定氣散)

定氣散(定氣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狀。製備方法是上藥用酒浸紙裹,煨令香熟,焙乾,搗為散。每服2錢匕,醋湯調下。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定氣散
  • 是否處方藥:非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霍亂吐瀉
  •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
藥理作用,溫中止痛作用,對微循環的影響,各家論述,功能主治,相關選方,溫胃散寒,行氣止嘔,基本用途,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溫中止痛作用

高良姜水提物和醚提物能顯著對抗小鼠水浸應激型潰 瘍和大鹽酸損傷性潰瘍;水提物對小鼠胃腸道推進有明顯抑制,兩種提取物都能顯著對抗蓖麻油引起的腹瀉,其水提物還對番瀉葉引起的腹瀉有效。水提物有協同轉氨酶升高作用。兩種提取物對麻醉大鼠均有明顯利膽作用,醚提物作用較強。在熱極法和乙酸扭體試驗中,兩種提取物都有明顯鎮痛作用。

對微循環的影響

高良姜為芳香溫痛類中藥,對心絞痛具有快速止痛作用,對輕度使腎上腺素引起的微動脈血流停止或減慢有推遲作用。對管徑收縮時間有推遲作用。在對給腎上腺素10分鐘後使管徑有恢復作用(對照組繼續收縮),還有對微動脈輕度收縮作用。

各家論述

1.楊士瀛:噫逆胃寒者,高良姜為要藥人參、茯苓佐之,為其溫胃,解散胃中風邪也。
2.《本草匯言》:高良姜,祛寒濕、溫脾胃之藥也。若老人脾腎虛寒,泄瀉自利,婦人心胃暴痛,因氣怒、因寒痰者,此藥辛熱純陽,除一切沉寒痼冷,功與桂、附同等。苟非客寒犯胃,胃冷嘔逆,及傷生冷飲食,致成霍亂吐瀉者,不可輕用。葉正華曰:古方治心脾疼,多用良姜。寒者,與木香肉桂砂仁同用至三錢。熱者,與黑山?川黃連、白芍藥同用五六分,於清火藥中,取其辛溫下氣、止痛。若治脾胃虛寒之證,須與參、耆、半、術同行尤善,單用多用,辛熱走散,必耗沖和之氣也。
3.《本草新編》:良姜,止心中之痛,然亦必與蒼朮同用為妙,否則有愈有不愈,以良姜不能去濕故耳。
4.《本經逢原》:良姜。寒疝小腹掣痛,須同茴香用之:產後下焦虛寒,瘀血不行,小腹結痛者加用之。
5.《本草求真》:良姜,同姜、附則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則能除寒祛郁。若傷暑泄瀉,實熱腹痛切忌。此雖與乾薑性同,但乾薑經炮經制,則能以去內寒,此則辛散之極,故能以辟外寒之氣也。
高良姜高良姜
6.《本草正義》:良姜大辛大溫,潔古謂辛熱純陽,故專主中宮真寒重症;《別錄》獨以治胃冷氣逆,霍亂腹痛者,正以霍亂皆中氣大寒,忽然暴仆,俄頃之間,胸腹絞痛,上吐下瀉,即四肢冰冷,面唇舌色淡自如紙,脈伏不見,冷汗如油,大肉陡削。良囪盛暑之時,乘涼欽冷,淚沒真陽,致中氣暴絕,見症如是之劇,甚者一、二時即已告斃, 此非大劑溫熱;萬不能挽回垂絕之元陽。姜、附、吳藐、良姜、革菱之屬,均為此症必須要藥。惟近賢王孟英、陸九芝兩家,所論霍亂,皆主濕熱而言,且謂膠冷脈伏,即是熱深顧深之候,萬萬不可用四逆法者,此則當時見症之不同,蓋亦天時人事之變遷,固自有不可一概論者。此當以舌苔之既自與黃膩辨之,而所瀉所吐之物,一則清澈如水,一則穢氣惡濁,亦必確乎有憑,固不患臨症時之無所適從看也。pH藏器言止痢者,當以虛寒滑利言之,必非濕熱積滯之腸僻可知。甄權謂治腹內久冷氣痛,大明謂治轉筋、瀉痢,則即真寒之霍亂轉筋也。又謂治反胃,則胃中無火,食入反出之朝食葛吐,完谷清澈者也。蘇頌謂含塊咽津,治忽然噁心嘔清水,亦胃寒之症。瀕湖謂健脾胃、寬噎膈、破冷痹、除瘴瘧,皆以陰霾填塞者言。而胃燥津桔之噎膈,濕熱穢濁之瘴瘧,非可一概論矣。
7.《別錄》: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亂腹痛。
8.《藥性論》:治腹內久冷,胃氣逆、嘔吐。治風,破氣,腹冷氣痛;去風冷痹弱,療下氣冷逆衝心,腹痛、吐瀉。
9.《本草拾遺》:下氣,益聲。煮作飲服之,止痢及霍亂
10.《日華子本草》:治轉筋瀉痢,反胃嘔食,消宿食。
11.《本草圖經》:治忽心中惡,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塊, 含之咽津,逡巡即瘥;若(口中)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為末,煎湯常飲之佳。
高良姜高良姜
12.《珍珠囊》:溫通脾胃。
13.《滇南本草》:治胃氣疼,肚腹疼痛。
14.《綱目》:健脾胃,寬噎膈,破冷癖,除瘴瘧。
15.姚可成《食物本草》:去白睛翳膜,補肺氣,益脾胃,元氣。
16.《本草求原》:治腳氣欲吐,目卒赤,痛,風冷痹痛。
17.《廣東中藥》:治寒疝濕痹。

功能主治

1、霍亂吐瀉。用高良姜(炙令焦香)五兩,加一升,煮三、四沸,一次服完。
2、腳氣欲吐(患腳氣病的人,容易發吐。日常生活,注意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不食,或喝一點豉粥。有發吐感覺時,立即服藥)。用高良姜一兩,加水三 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如急切間找不到高良姜,可以母姜一兩代替,清水煎服。療效較差,然亦有效。
甘草甘草
3、心脾冷痛(按:即胃痛)。用高良姜四兩,切片,分成四份:一兩以陳米半合炒黃,去米;一兩以陳壁土半兩炒黃,去土;一兩以巴豆三十四個炒黃,去豆;一兩以斑蝥三十四個炒黃,去蝥。另取吳茱萸一兩,酒浸一夜後,同高良姜一起再炒,共研為末,以浸吳茱萸的酒調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薑湯送下。此方名“高良姜丸”。又方:高良姜三錢,五靈脂六錢,共研為末。每服三錢,醋湯調下。
4、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寬胸下氣。用高良姜、乾薑等分,炮過,研細,加麵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飯後服,桔皮湯送下。妊婦忌服。
5、脾虛寒瘧(寒多熱少,不思飲食)。用高良姜(麻油炒)、 乾薑(炮)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五錢,以豬膽汁調成膏子,臨發病前,熱酒調服。又方:上方所制的藥末,加膽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又方:高良姜、乾薑,半生半炮各半兩,穿山四三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腎煮酒送下。
6、雙目突然紅痛。用小管吹高良薑末入鼻。使打噴嚏,紅痛即消。
7、風牙痛腫。用高良姜二寸、全(焙)一枚,共研為末,擦痛處,吐出涎水,以鹽湯漱口。
附方:紅豆蔻,是高良姜的種子,辛、溫、無毒辣。功能溫中散寒、醒脾解酒,但脾、肺素有伏火的人,不宜用本品。

相關選方

①治卒心腹絞痛如刺,兩脅支滿,煩悶不可忍高良姜五兩,厚 朴二兩,當歸、桂心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須服,若強人為二服,劣人分三服。(《千金方》高良薑湯)
甘草甘草
②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病,寬胸下氣,進美飲食,療一切冷物所傷:良姜(去聲)、乾薑(炮)等分。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一丸,食後皮湯下。妊娠婦人 忌服。(《局方》二姜丸)
③治心脾痛:高良姜、檳榔等分,各炒。上為細末,米調下。(《百一選方》)
④治心口一點痛,乃胃脘有滯或有蟲,多因惱怒及受寒起,遂致終身不瘥: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洗七次,焙,研)。上二味,須要各焙、各研、各貯。如病因而得者,用高良姜二錢,香附末一錢;如病因怒而得者,用良姜一錢,香附末二錢,如因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一錢分,香附末一錢五分,以米飲湯加入薑汁一匙,鹽一撮,為服之。(《良方集腋》良附丸)
⑤治霍亂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每用五兩,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頓服。(《備急方》)
⑥治霍亂嘔吐不止:高良姜(生銼)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棗一枚(去核),煎至五分,去滓,用水沉冷,頓服。(《聖濟總錄》冰壺湯) ⑦治諸寒瘧疾:良姜、白姜各等分。二味火上煅,留性,為末。每服三錢,雄豬膽一個,水一盞,溫和膽汁調下。(《續本事方》)
草豆蔻草豆蔻
⑧治風牙疼痛,不拘新久,亦治腮頰腫痛:良姜一塊(約二寸),全蠍一枚(瓦上焙乾)。上為末。以手指點藥,如齒藥用,須擦令熱徹,須臾吐出少涎,以鹽湯漱口。(《百一選方》逡巡散)

溫胃散寒

定氣散成分高良姜,其別名風姜、小良姜本品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乾燥根莖。夏末秋初採挖,除去鬚根及殘留的鱗片,洗淨,切段,曬乾。歸辛,熱。歸脾、胃經。主治溫胃散寒,消食止痛。用於脘腹冷痛,寒嘔吐,噯氣吞酸。氣味(根)辛、大溫、無毒。

行氣止嘔

定氣散成分草豆蔻,別名草蔻仁、偶子、草蔻。本品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iHayata的乾燥近成熟種子。夏、秋二季採收,曬至九成乾,或用水略燙,曬至半乾,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團,曬乾。歸辛,溫。歸脾、胃經。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用於寒濕內阻,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
草豆蔻是一種傳統中藥,可以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用於寒濕內阻、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草豆蔻還可與花椒、八角和肉桂等藥材配合使用作為食品調味劑,可去除、肉等食品的異味。此外,草豆蔻莖桿韌性大、通透性能好,是上等編織材料,編織的坐墊冬暖夏涼,具有預防和治療坐瘡的功能。
宜忌陰虛血少,津液不足,無寒濕者忌服。
用於濕阻脾胃之脘腹脹滿,尤以寒濕偏盛者為宜,常與川、仆砂仁、陳皮等配合套用。用治寒濕郁滯嘔吐,常與半夏、生薑等配伍套用。若是寒濕腳氣兼有嘔吐者可配吳茱萸、檳榔等同用。
出自《雷公炮炙論》。
1.《唐本草》:豆蔻,苗似山姜,花黃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
2.《海藥本草》:豆蔻,其根似益智,皮殼小厚,核如石榴,辛且香,蒳草樹也。葉如芄蘭而小,三月采其葉,細破陰乾之,味近苦而有甘。
3.《蜀本草》:《圖經》雲,豆蔻苗似杜若;春花在穗端,如芙蓉,四房生於莖下,白色,花開即黃;根似高良姜;實若龍眼而無鱗甲,中如石榴子;莖、葉、子皆味辛而香。十月收。
4.《本草圖經》:豆蔻即草豆蔻也,生南海,今嶺南皆有之。苗似蘆,葉似山姜、杜若輩,根似高良姜,花作穗,嫩葉卷之而生,初如芙蓉,穗頭深紅色, 葉漸展,花漸出,而色漸淡,亦有黃白色者,南人多采以當果實。尤貴其嫩者,並穗入鹽同淹治,疊疊作朵不散落。又以朱槿花同浸,欲其色紅耳。其作實者,若龍眼子而銳,皮無鱗甲,中子若石榴瓣,候熟,采之暴乾,根苗微作樟木氣。
5.《綱目》:草豆蔻、草果雖是一物,然微有不同。今建寧所產豆蔻,大如龍眼而形微長,其皮黃白,薄而棱峭,其仁大如縮砂仁而辛香氣和。滇、廣所產草果,長大如訶子,其皮黑厚而棱密,其子粗而辛臭,正如斑蝥之氣,彼人皆用筆茶及作食料恆用之物。南人復用一種火楊梅偽充草豆蔻,其形圓而粗,氣味辛猛而不和,人亦多用之,或雲即山姜實也,不可不辨。
緩急止痛
定氣散成分甘草,其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國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補益藥(亦稱補虛藥)中的補氣藥
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基本用途

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臨床套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1.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後者,常與黨參白朮等同用,如四君子湯理中丸等。
2.用於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可單用,內服或外敷,或配伍套用。癰疽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如桔梗湯。若農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
3.用於氣喘咳嗽。可單用,亦可配伍其他藥物套用。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乾薑湯等。另風熱咳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套用。
4.用於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常與芍藥同用,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如芍藥甘草湯。
5.用於調和某些藥物的烈性。如調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另外,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和諸藥。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別錄》記載:“溫中下氣,傷髒咳嗽,溫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日華子本草》記載:“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解冷熱。”
鎮咳、祛痰
甘草浸膏片口內含化後能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上,緩和炎症對它的刺激,達到鎮咳作用。甘草還能通過促進咽喉和支氣管黏膜的分泌,使痰易於咳出,呈現祛痰鎮咳作用。甘草次酸、甘草黃酮、 甘草流浸膏灌胃給藥,對氨水和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均有鎮咳作用,並均有祛痰作用。甘草次酸膽鹼鹽皮下注射,對豚鼠吸入氨水和電刺激貓喉上神經引起的咳嗽,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
甘草粉、甘草浸膏、甘草次酸、甘草素、甘草苷、異甘草苷和地FM100對動物多種實驗性潰瘍模型均有抑制作用,能促進潰瘍癒合。生胃酮(即甘草次酸的琥珀酸半酯二鈉鹽)能加速胃潰瘍面癒合、改善胃黏膜抵抗力。FM100灌服給藥,能完全抑制結紮幽門引起的大鼠胃潰瘍形成,對乙醯膽鹼和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
解毒
甘草對誤食毒物(毒蕈),藥物中毒(敵敵畏、喜樹鹼、順鉑、咖啡因、巴比妥)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緩解中毒症狀,降低中毒動物的死亡率。甘草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為甘草甜素。甘草解毒作用的機制為:
①吸附毒物,甘草甜素水解後釋放出的葡萄糖醛酸可與含羧基、羥基的毒物結合,減少毒物的吸收;
②通過物理、化學沉澱毒物以減少吸收,如甘草可沉澱生物鹼;
③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並改善垂體-腎上腺系統的調節作用,提高機體對毒物的耐受能力;
④提高小鼠肝細胞色素P-450的含量,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
各家論述
1.李杲:甘草,陽不足者補之以甘,甘溫能除大熱,故生用則氣平,補脾胃不足,而大瀉心火;炙之則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除邪熱,去咽痛,緩正氣,養陰血。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縮者,宜倍用之。其性能緩急,而又協和諸藥,使之不爭,故熱藥得之緩其熱,寒藥得之緩其寒,寒熱相雜者,用之得其平。
2.《湯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藥用之非和也,皆緩也。小柴胡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其中用甘草者,則有調和之意。中不滿而用甘為之補,中滿者用甘為之泄,此升降浮沉也。髓丹之甘,緩腎急而生元氣,亦甘補之意也。《經》雲,以甘補之,以甘瀉之,以甘緩之。所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於此可見調和之意。夫五味之用,苦直行而泄,辛橫行而散,酸束而收斂,鹹止而軟堅,甘上行而發。如何《本草》言下氣?蓋甘之味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內可外,有和有緩,有補有泄,居中之道盡矣。
3.《本草衍義補遺》:甘草味甘,大緩諸火。下焦藥少用,恐大緩不能直達。
4.《本草匯言》:甘草,和中益氣,補虛解毒之藥也。健脾胃,固中氣之虛羸,協陰陽,和不調之營衛。故治勞損內傷,脾氣虛弱,元陽不足,肺氣衰虛,其甘溫平補,效與參、芪並也。又如咽喉腫痛,佐枳實、鼠粘,可以清肺開咽;痰涎咳嗽,共蘇子、二陳,可以消痰順氣。佐黃芪、防風,能運毒走表,為痘疹氣血兩虛者,首尾必資之劑。得黃芩、白芍藥,止下痢腹痛;得金銀花、紫花地丁,消一切疔毒;得川黃連,解胎毒於有生之初;得連翹,散懸癰於垂成之際。凡用純熱純寒之藥,必用甘草以緩其勢,寒熱相雜之藥,必用甘草以和其性。高元鼎雲,實滿忌甘草固矣,若中虛五陽不布,以致氣逆不下,滯而為滿,服甘草七劑即通。
5.《本草通玄》:甘草,甘平之品,獨入脾胃,李時珍曰能通入十二經者,非也。稼穡作甘,土之正味,故甘草為中宮補劑。《別錄》雲,下氣治滿,甄權雲,除腹脹滿,蓋脾得補則善於健運也。若脾土太過者,誤服則轉加脹滿,故曰脾病人毋多食甘,甘能滿中,此為土實者言也。世俗不辨虛實,每見脹滿,便禁甘草,何不思之甚耶?
6.《本草正》: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剛藥得之和其性,表藥得之助其外,下藥得之緩其速。助參、芪成氣虛之功,人所知也,助熟地療陰虛之危,誰其曉焉。祛邪熱,堅筋骨,健脾胃,長肌肉。隨氣藥入氣,隨血藥入血,無往不可,故稱國老。惟中滿者勿加,恐其作脹;速下者勿入,恐其緩功,不可不知也。
7.《藥品化義》:甘草,生用涼而瀉火,主散表邪,消癰腫,利咽痛,解百藥毒,除胃積熱,去尿管痛,此甘涼除熱之力也。炙用溫而補中,主脾虛滑瀉,胃虛口渴,寒熱咳嗽,氣短睏倦,勞役虛損,此甘溫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補藥中不宜多用,恐戀膈不思食也。
8.《本草備要》:甘草,胡洽治痰癖,十棗湯加甘草;東垣治結核,與海藻同用;丹溪治癆瘵,蓮心飲與芫花同行;仲景有甘草湯、甘草芍藥湯、甘草茯苓湯、炙甘草湯,以及桂枝、麻黃、葛根、青龍、理中、四逆、調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湯,無不重用甘草,贊助成功。即如後人益氣、補中、瀉火、解毒諸劑,皆倚甘草為君,必須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奈何時師每用甘草不過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習成風,牢不可破,附記於此,以正其失。
9.《本經疏證》:《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中,凡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當病情也。凡藥之散者,外而不內(如麻黃、桂枝、青龍、柴胡、葛根等湯);攻者,下而不上(如調胃承氣、桃仁承氣、大黃甘草等湯);溫者,燥而不濡(四逆、吳茱萸等湯);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葉石膏等湯);雜者,眾而不群(諸瀉心湯、烏梅圓等);毒者,暴而無制(烏梅湯、大黃gu蟲丸等),若無甘草調劑其間,遂其往而不返,以為行險僥倖之計,不異於破釜沉舟,可勝而不可不勝,詎誠決勝之道耶?金創之為病,既傷,則患其血出不止,既合,則患其腫壅為膿。今曰金創腫,則金創之腫而未膿,且非不合者也。《千金方》治金創多系血出不止,箭鏃不出,故所用多雄黃石灰草灰等物,不重甘草。惟《金匱要略》王不留行散,王不留行、蒴藋細葉、桑東南根,皆用十分,甘草獨用十八分,余皆更少,則其取意,正與《本經》脗合矣。甘草所以宜於金創者,蓋暴病則心火急疾赴之,當其未合,則迫血妄行。及其既合,則壅結無所泄,於是自腫而膿,自膿而潰,不異於癰疽,其火勢鬱結,反有甚於癰疽者。故方中雖已有桑皮之續絕合創,王不留行之貫通血絡者,率他藥以行經脈、貫營衛,又必君之以甘草 之甘緩解毒,瀉火和中。淺視之,則曰急者制之以緩,其實泄火之功,為不少矣。甘草之用生、用炙,確有不同,大率除邪氣、治金創、解毒,皆宜生用。緩中補虛、止渴,宜炙用,訊息意會之可矣。
10.《本草正義》:甘草大甘,其功止在補土,《本經》所敘皆是也。又甘能緩急,故麻黃之開泄,必得甘草以監之,附子之燥烈,必得甘草以制之,走竄者得之而少斂其鋒,攻下者得之而不傷於峻,皆緩之作用也。然若病勢已亟,利在猛進直追,如承氣急下之劑,則又不可加入甘草,以縛賁育之手足,而驅之戰陣,庶乎所向克捷,無投不利也。又曰,中滿者忌甘,嘔家忌甘,酒家亦忌甘,此諸證之不宜甘草,夫人而知之矣;然外感未清,以及濕熱痰飲諸證,皆不能進甘膩,誤得甘草,便成滿悶,甚且入咽即嘔,惟其濁膩太甚故耳。又按甘草治瘡瘍,王海藏始有此說,李氏《綱目》亦曰甘草頭主癰腫,張路玉等諸家,皆言甘草節治癰疽腫毒。蓋即從解毒一義而申言之。然癰瘍之發,多由於濕熱內熾,即陰寒之證,亦必寒濕凝滯為患,甘草甘膩皆在所忌。若泥古而投之,多致中滿不食,則又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
《聖濟總錄》又名《政和聖劑總錄》,200卷。是宋徽宗仿宋太宗詔編《太平聖惠方》之意的產物,但《聖濟總錄》在編排上已較《太平聖惠方》有明顯進步。如疾病分為66門,每門之下再分若干病證,就較《太平聖惠方》分1000餘門清晰明了,許多疾病的歸類也比較合理。其所錄方劑中,丸、散、膏、丹、酒劑等明顯增加,充分反映了宋代重視成藥的特點。北宋末年政府主持醫家編纂,以宋徽宗名義頒行。政和年間(1111~1118),徽宗趙佶詔令徵集當時民間及醫家所獻大量醫方,又將內府所藏的秘方合在一起,由聖濟殿御醫整理彙編而成。全書包括內、外、婦、兒、五官、針灸、養生、雜治等,共66門,而把運氣內容列於全書之首,這與宋徽宗崇信五運六氣學說有關。“運氣”之下還有“敘例”、
“治法”等篇,相當於全書的總論部分,自“諸風”起至“神仙服餌”各門,相當於全書的各論部分。每門之中部有論說,詞簡義賅,總括本門,其下又分若干病證。凡病因病機、方藥、炮製、服法、禁忌等均有說明。全書共收載藥方約2萬首,既有理論,又有經驗,內容極為豐富。在理論方面,除引據《內經》、《傷寒論》等經典醫籍,亦注意結合當時的各家論說,並加以進一步闡述,在方藥方面,以選自民間經驗良方及醫家秘方為主,療效比較可靠。本書較全面地反映了北宋時期醫學發展的水平、學術思想傾向和成就。
此書鏤板後未及刊印即被金兵掠運北方,南宋反未見次書。較早的刊本有金大定年間(1161~1189)和元大德四年(1300)刊本。
宋版《政和聖濟總錄》早已泯沒無存。此大德重校本為存世最早版本,惜現存各本皆殘。日本文化十三年(1814)東都醫學活字印本,即依此本排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