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漢字)

胃(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是食道的擴大部分,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本詞條主要介紹人體的胃。通過蠕動攪磨食物,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動物的胃,一般俗稱“肚子”,如:豬肚子、牛肚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胃
  • 外文名:stomach
  • 內含消化液:胃液
  • 作用: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
漢字解釋,漢字演變,基本簡介,胃的形態結構,注意事項,

漢字解釋

胃 wèi 會意。字從田從肉 (月實為肉古寫)。“田”指“承受五穀之土”。“肉”意為“肉身”、“肉質”。“田”與“肉”聯合起來表示“肉身中的承受五穀之土”。本義:人身體中的農田。說明:胃別名“肚”,意為“肉身中的田土”。又號“太倉(大倉、天倉)”。發明漢字的時候,中國已經以農立國,農田成為中國土地的核心部分、精華部分,是概念上的國土中心。若把古中國與人比附,那么人身體中五穀以本來面目存在的地方,只有胃,即胃是人身上的“國土中心”。

漢字演變

胃

基本簡介

拼音:wei 英文:Stomach 筆畫:9 五筆編碼:le

胃的形態結構

胃的形狀與動物體形有關:魚類、有尾兩棲類和蛇類,因其身體細長,胃呈紡錘形;哺乳類動物因身體粗短,胃則呈袋狀彎曲,橫臥於腹腔內。此外,胃的形態和結構還可因為貯存食物的需要、食物的性質、攝食的頻率而發生改變。在靈長類、大多數食肉類和許多食蟲目動物中,胃往往是單腔器官,其前端與食管連線的部位叫做賁門,後端與十二指腸連線的部位稱為幽門。
胃
胃近賁門的部分叫賁門部,近幽門的部分叫幽門部或幽門竇,這兩者的中間部分叫做胃體部。在反芻類(牛、山羊和綿羊)胃分成四室,分別叫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見反芻胃)。鳥類的食管在鎖骨水平膨大成嗉囊。嗉囊壁薄,內表面由復層鱗狀上皮覆蓋,囊記憶體在由食管和唾液腺分泌的消化酶,嗉囊有類似胃的功能,能貯存食物並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
鳥胃分成兩部分,前為腺胃,能分泌消化液;後為肌胃,也叫砂囊,砂囊可藉助吞食的砂粒來研碎食物。有些動物沒有胃,如鴨嘴獸,針鼴以及無胃魚等,其食管直接與十二指腸相連。脊索動物如文昌魚及圓口類等,也沒有真正的胃。
哺乳類的胃壁一般由 3層組織構成,內層是黏膜層,外層是漿膜層,中間是由平滑肌組成的肌層(圖1)。肌層因肌纖維走向不同而分為斜行、環行和縱行3層。胃黏膜的結構比較複雜,大部分胃黏膜都有胃腺,但也有不含胃腺的,例如,鼠類的胃分為前後兩部,前部叫前胃,不含胃腺,後部叫腺胃,含有胃腺。反芻類的復胃中,僅皺胃有胃腺,其餘3個胃都不含胃腺。不含胃腺的胃黏膜由復層鱗狀上皮覆蓋,含胃腺的黏膜則由單層柱狀上皮覆蓋。
胃
胃腺一般有3類:即賁門腺、幽門腺和泌酸腺。前兩者分別分布於賁門區和幽門區,均分泌粘液。泌酸腺主要存在於胃體和胃底的黏膜內,系直管腺,大約3~7個腺體的管腔排放到胃黏膜表面的一個小陷窩內,每一平方毫米的黏膜約有90~100個小陷窩。泌酸腺有3類細胞,即主細胞、壁細胞和粘液細胞,除均可分泌水和無機鹽外,每種細胞各有其特殊的分泌物: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細胞分泌鹽酸和內因子,粘液細胞分泌粘液。
胃接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支配。交感神經來自腹腔神經節,副交感神經為迷走神經,胃有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

注意事項

一、避免吃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縮咖啡、生蒜芥末等對胃黏膜有損傷的食物,同時避免吃過硬的、過酸的、過辣的、過冷的、過熱與過分粗糙的食物。可以選用容易消化食品並注意少用油炸、等烹調方法。食物應該清淡軟爛。
二、增加營養、注意選擇營養價值高的蛋白質食品和維生素豐富的軟食,例如牛奶、豆腐、胡蘿蔔與一些發酵的食品,食物要細嚼慢咽。
三、飲食要有規律,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尤其晚餐要吃少,晚餐後不立即上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輕胃部的負擔。三次正餐食量較少可於餐間定時加餐。注意食物搭配,最好有乾有稀,有蛋白質食品也要有少量主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