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散(中藥方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箔散主要由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鐵粉2兩(細研),人參1兩(去蘆頭),龍齒1兩半,琥珀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半,酸棗仁1兩(微炒),防風3分(去蘆頭),葳蕤3分,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玄參3分,露蜂房3分(炙微黃),牛黃半兩(細研)等藥材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聖惠》卷二十。方劑主治風驚,手足顫掉,精神錯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箔散
  • 處方來源:《袖珍小兒》
  • 方劑主治:聤耳膿水
  • 用法用量:每用半字,摻在耳內,1日3次
簡介,金箔散《袖珍小兒》卷七,金箔散《聖惠》卷二十,金箔散《古今醫鑒》卷十六引劉文庵方,金箔散《雞峰》卷二十一,鎮心,性味,歸經,功用主治,宜忌,選方,名家論述,安神,性味,歸經,功用主治,選方,名家論述,祛風解表,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名家論述,選方,用藥禁忌,處方來源,

簡介

金箔散《袖珍小兒》卷七

【處方】白礬半兩,胭脂半兩,金箔7片。 【製法】上為細末。
金箔散金箔散

金箔散《聖惠》卷二十

【處方】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鐵粉2兩(細研),人參1兩(去蘆頭),龍齒1兩半,琥珀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半,酸棗仁1兩(微炒),防風3分(去蘆頭),葳蕤3分,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玄參3分,露蜂房3分(炙微黃),牛黃半兩(細研)。【製法】上為細散。入牛黃、金箔、銀箔,更研令勻。
【功能主治】風驚,手足顫掉,精神錯亂。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薄荷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二十

金箔散《古今醫鑒》卷十六引劉文庵方

【處方】白蠟1兩(生,研),乳香3錢,沒藥3錢,金箔20帖,銀箔20帖。【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杖打極重,痛不可忍,昏悶欲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酒調服。
【摘錄】《古今醫鑒》卷十六引劉文庵方

金箔散《雞峰》卷二十一

【處方】第一爐:密陀僧1兩,黃丹1兩,水銀3銖,金箔2葉上藥先以鹽泥固濟爐子,著金箔1葉子於爐下,細研上藥令極細,著在爐中,以金箔1葉蓋上,以大火一煅,通赤為度,鈐出良久,放冷。煅用炭3斤以來。
第二爐:代赭半兩,白礬3銖,硇砂3銖,消石1兩半(明淨者),蛇蛻3銖(著在爐底)上件藥依前法以大火一煅,通赤為度,鈐出良久,放冷。
【製法】上兩爐煅者藥,於乳缽內滾研令勻。
【功能主治】喉閉、纏喉風,諸梗物,及一切喉痛。
【用法用量】以筆筒盛少許吹在咽喉處,時餉再吹,瀝涎梗物自出。

鎮心

金箔散成分金箔(《本草蒙筌》),其異名金薄(《藥性論》)。為用黃金 錘成的紙狀薄片。自然金,又名:生金(陶弘景)。等軸晶系。晶體呈八面體,但很少見,常見的為顆粒狀或桐枝狀的集合體。顏色金黃。條痕為光亮的金黃色,具極強的金屬光澤
金箔金箔
不透明。鋸齒狀斷口。硬度2.5~3。比重15.6~18.3(純金為19.3)。富延展性。有高度的傳熱及導電性。不溶於酸,能溶於王水。在空氣中極穩定。自然金通常分為脈金(山金)和砂金兩種雅影尋,脈金產於石英脈中,砂金產於沖積層中。鎮心,安神,解毒。治驚癇,癲狂,心悸,瘡毒。

性味

辛苦,平。
①《本草匯言》:味辛,氣寒,有毒。
②《本經逢原》:無閥連夜戒毒。
③《本草求真》:辛,平。

歸經

入心、肝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二經。
②《本草匯言》:入手翻殼疊拳少陰、足厥陰經。

功用主治

鎮心,安神,解毒。治驚癇,癲狂,悸,瘡毒。
①《藥性論》:主小兒驚傷,五藏風癇,失志,鎮心,安魂魄。
②《海藥本草》:主癲癇風熱,上氣咳嗽,傷寒肺損吐血,骨蒸勞極作渴.主利五藏邪氣,補心,頌端剃併入薄於丸、散服。
③《本草蒙筌》:除邪防毒,卻熱驅煩,安魂魄,養精神,堅骨髓,和血脈
,禁癲狂疾走,止驚悸風癇。幼科藥作錠丸,必資此以為衣飾。
金箔金箔
④《本草經疏》:磨細屑,挑開疔瘡頭上,沒入,能拔疔根。
⑤《本草再新》:舒肝氣,定心智,安魂魄,滋腎水,行經絡,利關節,破積消疽,治小兒驚癇、痘瘡諸毒。

宜忌

陽虛氣陷、下利清冷者忌服。

選方

①治心臟風邪,恍惚狂言,意志不定:金箔二百片,膩粉半兩。用新小鐺子,中先布金箔,逐重用粉隔之,然後下牛犁糠乳一小盞,用文火煎至乳盡,金箔如泥,即於火上焙乾,研為末,蒸餅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食後新汲水下。(《證治準繩》金箔丸)
②治風邪發狂:金箔一百片,丹砂(研)、龍腦(研)、牛黃(研)、珍珠末、琥珀末、犀角末各半兩。上七味,將六味同再研勻。以鼎子一個,鋪一重金箔了,摻一重藥末,次第鋪蓋了,用牛乳三升,於鼎上澆之,以慢火煨令乳汁盡成膏為度。每服取皂角子大項乘謎,薄荷湯化服之。(《聖濟總錄》金箔煎)
③治癲癇驚悸,怔忡氣鬱,一切痰火之疾: 西珀、天竺黃、硃砂各五錢,膽星一兩,牛黃、雄黃、珍珠各二錢,麝香五分 。蜜丸,每兩作三十丸,金箔為衣,薄荷湯下一丸。(《沈氏尊生書》金箔鎮心丸)
茯神茯神
④治小兒食癇,墜痰涎:金箔五片(細研),膩粉三錢,甘遂一分(煨微黃,搗為末)。上藥相和研令勻,以棗瓤和作劑子,以五片金箔裹上,更著濕紙裹,煻灰火煨勻熱,候冷,取研,丸如綠豆大。每服以人參湯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聖惠方》金箔丸)
⑤治聤耳膿水:白礬胭脂各半兩,金箔七片。上同研細,日三度摻在耳內,每用半字。(《補要袖珍小兒方論》金箔散)。

名家論述

①《本草經疏》:《太清法》雲,金性本剛,服之傷肌損骨。惟作箔入藥,可為鎮心安神之用。如或止因心氣虛以致神魂不安簽櫃戰,並無驚邪外入者,當以補心安神為急,而非金箔所能定矣。
②《本經逢原》:可療驚癇風熱膽之病,然須為箔,庶無重墜傷中之患。紫雪方用赤金葉子煎水,取制肝降痰逆也。若成塊錠金及首飾之類,非特無味,且有油膩,良非所宜。
③《會約醫鏡》:金箔,能鎮心辟邪。治癲狂驚悸,安魂魄,定風癇,墜痰涎,降邪火。凡邪盛於上,宜清宜降者,皆所當用。若陽虛氣陷,滑泄清寒者,俱當避之。生金有毒,即箔亦不可多服。

安神

金箔散成分茯神(《別錄》),其異名伏神(《本草經集注》)。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間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寧心,安神,利水。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
鎮靜作用。實驗動物用茯神10~20克/公斤灌後,進入安靜欲睡狀態,但無睡眠現象;對於苯甲酸鈉咖啡因興奮之小鼠,以茯神煎劑5克/公斤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鎮靜,鎮靜率為90%,鎮靜指數3.11;若改用20克/公斤灌胃,則鎮靜率為85.7%,鎮靜指效1.64。

性味

甘淡,平。
①《別錄》:平。
茯神茯神
②《藥性論》:味甘,無毒。
③《藥品化義》:味甘淡,性微溫。

歸經

入心、脾經。
①《藥品化義》:入心、脾二經。
②《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足大陰脾經。
③《要藥分劑》:入心經,兼入肝經。

功用主治

寧心,安神,利水。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
①《別錄》:療風眩,風虛,五勞,口乾。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養精神。
②《藥性論》:主驚癇,安神定志,補勞乏;主心下急痛堅滿,小腸不利。
③《本草再新》:治心虛氣短,健脾利溫。

選方

①治心神不定,恍惚不樂:茯神二兩(去皮),沉香半兩。並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人參湯下。(《百一選方》朱雀丸)
②治心虛血少,神不守舍,多驚恍惚,睡臥不寧:人參(去蘆頭)、茯神(去木)、黃耆(蜜炙)、熟乾地黃(洗,焙)、當歸(洗,焙)、酸棗仁(去皮,炒)、硃砂(別研,一半入藥,一半為衣)。上件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參湯下。(《楊氏家藏方》茯神丸)
③ 治虛勞煩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參各一兩,酸棗仁(炒,去皮,別研)五兩。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日二夜一。(《聖濟總錄》茯神湯)

名家論述

①《綱目》:《神農本草》止言茯苓,《名醫別錄》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後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潔古張氏謂風眩心虛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嘗不治心病也。
②《本草經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別於茯苓。《別錄》謂茯神平,總之,其氣味與性應是茯苓一體,茯苓入脾腎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③《藥品化義》:茯神,其體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溫補,補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熱,虛則寒。如心氣虛怯,神不守舍,驚悸怔忡,魂魄恍惚,勞怯健忘,俱宜溫養心神,非此不能也。

祛風解表

金箔散成分防風,其別名銅芸、回雲、回草、百枝、百種、屏風、風肉,歸膀胱;肺;脾;肝經。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主治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
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
防風防風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1.《別錄》:防風、生沙苑川澤及邯鄲、琅琊、上蔡。二月、十月采根,暴乾。
2.陶弘景:郡縣無名沙苑。今(防風)第一出彭城蘭陵,即近琅琊者,郁州互市亦得之。次出襄陽、義陽縣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惟實而脂潤,頭節堅如蚯蚓頭者為好。
3.《唐本草》:防風今出齊州,龍山最善,淄州、兗州、青州者亦佳。葉似牡蒿、附子苗等。《別錄》雲,叉頭者令人發狂,叉尾者發痼疾,子似胡荽而大,調食用之香,而療風更優也。沙苑在同州南,亦出防風,輕虛不如東道者,陶雲無沙苑,誤矣。襄陽、義陽、上蔡元無防風,陶乃妄注爾。
4.《蜀本草》:《圖經》云:防風葉似牡蒿,白花。八月、九月采根。
5.《本草圖經》:防風,今京東、淮、浙州郡皆有之。根土黃色,與蜀葵根相類;莖葉俱青綠色,莖深而葉淡,似青蒿而短小,初時嫩紫,作菜茹極爽口。五月開細白花,中心攢聚作大房,似蒔蘿花,實似胡荽而大,二月、十 月采根暴乾。關中生者,三月、六月采,然輕虛不及齊州者良。又有石防風,出河中府,根如蒿根而黃,葉青花白,五月開花,六月采根暴乾,亦療頭風眩痛。又宋、毫間及江東出一種防風,其苗初春便生,嫩時紅紫色,彼人以作菜茹,味甚佳,然雲動風氣。《本經》云:葉主中風熱汗出,與此相反,恐別是一種耳。

名家論述

1.《本經》: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煩滿。
2.《本草經集注》:殺附子毒。
3.《別錄》: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字乳金瘡內痙。
4.《日華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風,男子一切勞劣,補中益神,風赤眼,止淚及癱緩,通利五臟關脈,五勞七傷,羸損盜汗,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
5.《珍珠囊》:身:去上風,梢:去下風。
6.《藥類法象》:治風通用。瀉肺實,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邪。
7.王好古:搜肝氣。
8.《長沙藥解》:行經絡,逐濕淫,通關節,止疼痛,舒筋脈,伸急孿,活肢節,起癱瘓,斂自汗、盜汗,斷漏下、崩中。
9.《本草求原》:解烏頭、芫花、野菌諸熱藥毒。
10.《藥對》:(防風)得蔥白能行周身,得澤瀉、藁本療風,得當歸 、芍藥、陽起石、禹餘糧療婦人子藏風。
防風防風
11.李杲:防風,治一身盡痛,隨所引而至,乃風藥中潤劑也。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凡脊痛項強,不可回顧。腰似折,項似拔者,乃手足太陽證,正當用防風。凡瘡在胸膈以上,雖無手足太陽證亦當用之,為能散結去上部風。病人身體拘倦者風也,諸瘡見此證,亦須用之。錢仲陽瀉黃散中倍用防風者,乃於土中瀉木也。防風能制黃芪,黃芪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12.《本草經疏》:防風治風通用,升發而能散,故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周身骨節疼痹,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下乳,金瘡因傷於風內痙。其雲主目無所見者,因中風邪,故不見也。煩滿者,因風邪客於胸中,故煩滿也。風、寒、濕三者合而成痹,祛風燥濕,故主痹也。發散之藥,焉可久服 防風
,其曰輕身,亦濕去耳。《別錄》雲,叉頭者令人發狂,叉尾者發痼疾,子似胡荽而大,調食用之香而療風更優也。
13.《本草匯言》:防風,散風寒濕痹之藥也,故主諸風周身不遂,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痿躄癎痙等證。又傷寒初病太陽經,頭痛發熱,身痛無汗,或傷風咳嗽,鼻塞咽乾,或痘?將出,根點未透,用防風辛溫輕散,潤澤不燥,能發邪從毛竅出,故外科癰瘡腫毒、瘡痍風癩諸證,亦必需也。為卒伍之職,隨引而效,如無引經之藥,亦不能獨奏其功。故與芎、芷上行,治頭目之風;與羌、獨下行,治腰膝之風;與當歸治血風;與白朮治脾風;與蘇、麻治寒風;與芥、連治熱風;與荊、柏治腸風;與乳、桂治痛風,及大人中風、小兒驚風,防風盡能去之。若入大風厲風藥中,須加殺蟲活血藥乃可。
14.《本草正》:防風,用此者用其氣平散風,雖膀胱脾胃經藥,然隨諸經之藥,各經皆至。氣味俱輕,故散風邪治一身之痛。
15.《本草正義》:防風,通治一切風邪,故《本經》以主大風三字為提綱。頭痛惡風,及風邪而目盲無所見,其外感風邪之盛可知,風行周身,而骨節為之痛痹,亦風邪之深且重者,而防風皆治之,誠風藥中之首屈一指者矣。《別錄》主煩滿脅痛,亦風淫於外而遏抑其清陽之氣,不得宣布也。脅風二字,太不經見,而下文接以頭面去來一句,則所謂風者,蓋即指頭面去來之風邪,脅字蓋誤,瀕湖《綱目》引此無脅字,亦疑而刪之也。四肢攣急,即《本經》風行周身、骨節疼痹之證。字乳者,產育乳子之時。金瘡則破傷也。內痙二字,直接字乳金瘡作一句讀,即新產之中風及破傷風二證,皆有發痙一候,是血虛而內風煽動,非外來之風邪,故曰內痙,而防風亦能通治,頗似合外風內風而一以貫之。然古人以中風一證,無不從外來風邪治療,是以產後發痙,角弓反張,《千金》、《外台》均用豆淋酒等方,純以發表祛風為主。究竟產後痙厥、 金創破傷二者,雖有猝為寒風所乘,宜於解表之一證,要知二者皆在血脫之後,陰不涵陽,肝風內煽,發為痙瘈,尤其多數,此則宜於潛陽息風,鎮定為亟,萬不可再用風藥,助其暴戾。《別錄》內痙二字,必非防風之辛溫發散者所可妄試。防風為風病之主藥,《本經》所主,皆風門重證,故首以大風一句表揚其功用,則驅除外風,兼能通痹起廢,其效最弘,《本經》列於上品,正以其足當大任而推重之,非無故也。後人但以為感冒風寒,輕疏發散之用,未免視之太淺。防風為泄風之上劑,然以走竄宣散成功,必其人氣血充足,體質堅實,猝為外邪所乘,乃能任此辛溫宣洩,而無流弊。幾古人治風諸方,皆不能輕用於今時東南之人者,以質脆陰薄,不能勝此燥烈之性也。防風雖不至如烏、附、姜、辛之剛烈,然溫燥之氣,撲人眉字,確是溫辛一類,所以溫熱之風邪外受,凡柴、葛 、羌、防皆當審慎,而肝陽之動風,血虛之風痙,又必柔潤息風,方為正治,散風諸劑,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防風防風

選方

1.防風通聖散(《宣明論方》),疏風解表,瀉熱通便,主治風熱壅盛,表里俱實。
2.九味羌活湯(《此事難知》),發汗祛濕,兼清里熱,主治外感風寒濕邪。
3.玉屏風散(《丹溪心法》),益氣固表,主治表虛自汗,易感風邪。
4.消風散(《外科正宗》),疏風養血,清熱除濕,主治風疹濕疹
5.川芎茶調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疏風止痛,主治外感風邪頭痛。
6.玉真散(《外科正宗》),功效祛風化痰。

用藥禁忌

血虛痙急或頭痛不因風邪者 忌服。
1.《本草經集注》:惡乾薑、藜蘆、白蘞、芫花。
2.《唐本草》:畏萆薢。
3.《本草經疏》:諸病血虛痙急,頭痛不因於風寒,溏泄不因於寒濕,二便秘澀,小兒脾虛發搐,慢驚慢脾風,氣升作嘔,火升發嗽,陰虛盜汗,陽虛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4.《得配本草》:元氣虛,病不因風濕者禁用。

處方來源

《太平聖惠方》中國宋代官修方書,100卷。刊於淳化三年(992)。系北宋翰林醫官院王懷隱等人在廣泛收集民間效方的基礎上,吸收了北宋以前的各種方書的有關內容集體編寫而成。全書共1670門,方16834首。包括脈法、處方用藥、五臟病證、內、外、骨傷、金創、胎產、婦、兒、丹藥、食治、補益、針灸等,每一病證,冠以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有關論述。該書所蒐集的醫方,較能反映北宋前期的醫學水平,其中有關外科五善七惡之說,小兒急、慢驚風的分辨,眼科開內障 眼論所載白內障針撥手術之詳細過程,均為中國現存最早記錄。本書具有一定的臨床研究參考價值。但本書因卷帙較大,流傳較少。1949年後有排印本。
王懷隱,河南商丘人,初為道士,精醫藥,住京城建隆觀,太宗即位前,懷隱以湯劑治療之。太平興國(公元976)初,奉宋太宗詔還俗,充任尚藥奉御,為皇室醫藥保健服務,後晉升為翰林醫官使。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吳越王遣子錢惟浚入朝,生病,王懷隱奉昭治療而愈。同年,奉命與翰林醫官院副使王佑、鄭奇和醫官陳昭遇等,共同編纂《太平聖惠方》。
陳昭遇,字歸明,廣東南海縣人,出身醫學世家,精通醫學,醫術尤精驗。開寶初年,游於京城汴京(今河南封開)。時軍中士兵患病者甚多,昭遇日治百人,風、勞、氣、冷諸疾治療無不愈者,醫名日盛。不久,被推薦入太醫院,初為翰林醫官,任溫水主簿,後升光祿寺丞,皇帝賜以金帶、紫袍,世人稱之為神醫。他潛心研究醫術,重視臨床實踐,醫術造詣很高。治病多奇驗,長期受到朝廷的眷寵和民眾的信賴,譽滿京城。他曾對身邊的人說:今之醫者雖明方書,不會醫病,豈勝我哉“。開寶六年(973年),他參加翰林醫官院編修《開寶新詳定本草》的工作。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有參加編修《太平聖惠方》。《廣東通志》、《廣州府志》、《南海縣誌》、《歷代名醫蒙求》都有陳昭遇傳。
太宗即位前,就經常留意醫術,收藏名方千餘首,皆嘗有驗者。太平興國年間他詔翰林醫官院各具家傳經驗方以獻,又萬餘首。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尚藥奉御王懷隱與副使王佑、陳昭遇、鄭奇等奉宋太宗趙光義之命編修醫藥方書。王懷隱與同事們收集、檢驗並分門別類整理醫藥驗方,經過14年努力,於淳化三年(992年)2月成書。宋太宗親自寫序,題名為《太平聖惠方》(簡稱《聖惠方》)。是年5月,朝廷將該書刻印出版,頒發全國,下詔各州設醫博士掌管。太宗御製序,賜
名曰《太平聖惠方》,仍令鏤板頒行天下,諸州各置醫博士掌之。懷隱後數年卒。
中醫中醫
《太平聖惠方》全書共100卷,分1670門(類),每門之前都冠以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有關理論,次列方藥,以證統方,以論系證。全書之首還詳述診脈及辨陰陽虛實諸法,次列處方,用藥基本法則,理、法、方、藥俱全,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醫學發展的水平。由於各門按類分敘各科病證的病因、病理、證候以及方劑的宜忌、藥物的用量,方隨證設,藥隨方施,臨床套用頗為便利實用,全書收方16834首,內容涉及五臟病證、內、外、骨傷、金創、胎產、婦、兒、丹藥、食治、補益、針灸等。這部大型方書,編纂經歷了十四年時間,至淳化 三年(992)才告完成。本書最早刊本為淳化三年五月刊本,久已失傳,195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排印本系很據四種抄本校勘而成。因本書卷帙過大,不易流傳,北宋中期(公元1046年)福建何希彭,選其精要,輯成《聖惠選方》60卷,載方6096首,作為學習醫學的教材套用了數百年,足見其影響廣大和深遠了。該書今也已失傳。
《太平聖惠方》是宋王朝組織編纂的第一部大型方書,是一部理論聯繫實際,具有理、法、方、藥完整體系的醫方著作,很有臨床實用價值,影響極大。
這部醫學巨著廣泛收集宋代以前的醫藥方書及民間驗方,內容豐富。該書首先闡明診斷脈法,其次敘述用藥法則,然後按類分述各科病症的病因、病理、方藥,是一部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的醫書。《太平聖惠方》不僅對中國醫藥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而且傳至國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與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趙恆兩次將《太平聖惠方》贈給高麗,促進朝鮮醫藥的發展。《太平聖惠方》後來傳至日本,對日本醫藥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編的醫學名著《頓醫抄》50卷就是以《太平聖惠方》等中國醫書為宗編撰的。

功用主治

鎮心,安神,解毒。治驚癇,癲狂,悸,瘡毒。
①《藥性論》:主小兒驚傷,五藏風癇,失志,鎮心,安魂魄。
②《海藥本草》:主癲癇風熱,上氣咳嗽,傷寒肺損吐血,骨蒸勞極作渴.主利五藏邪氣,補心,併入薄於丸、散服。
③《本草蒙筌》:除邪防毒,卻熱驅煩,安魂魄,養精神,堅骨髓,和血脈
,禁癲狂疾走,止驚悸風癇。幼科藥作錠丸,必資此以為衣飾。
金箔金箔
④《本草經疏》:磨細屑,挑開疔瘡頭上,沒入,能拔疔根。
⑤《本草再新》:舒肝氣,定心智,安魂魄,滋腎水,行經絡,利關節,破積消疽,治小兒驚癇、痘瘡諸毒。

宜忌

陽虛氣陷、下利清冷者忌服。

選方

①治心臟風邪,恍惚狂言,意志不定:金箔二百片,膩粉半兩。用新小鐺子,中先布金箔,逐重用粉隔之,然後下牛乳一小盞,用文火煎至乳盡,金箔如泥,即於火上焙乾,研為末,蒸餅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食後新汲水下。(《證治準繩》金箔丸)
②治風邪發狂:金箔一百片,丹砂(研)、龍腦(研)、牛黃(研)、珍珠末、琥珀末、犀角末各半兩。上七味,將六味同再研勻。以鼎子一個,鋪一重金箔了,摻一重藥末,次第鋪蓋了,用牛乳三升,於鼎上澆之,以慢火煨令乳汁盡成膏為度。每服取皂角子大,薄荷湯化服之。(《聖濟總錄》金箔煎)
③治癲癇驚悸,怔忡氣鬱,一切痰火之疾: 西珀、天竺黃、硃砂各五錢,膽星一兩,牛黃、雄黃、珍珠各二錢,麝香五分 。蜜丸,每兩作三十丸,金箔為衣,薄荷湯下一丸。(《沈氏尊生書》金箔鎮心丸)
茯神茯神
④治小兒食癇,墜痰涎:金箔五片(細研),膩粉三錢,甘遂一分(煨微黃,搗為末)。上藥相和研令勻,以棗瓤和作劑子,以五片金箔裹上,更著濕紙裹,煻灰火煨勻熱,候冷,取研,丸如綠豆大。每服以人參湯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聖惠方》金箔丸)
⑤治聤耳膿水:白礬胭脂各半兩,金箔七片。上同研細,日三度摻在耳內,每用半字。(《補要袖珍小兒方論》金箔散)。

名家論述

①《本草經疏》:《太清法》雲,金性本剛,服之傷肌損骨。惟作箔入藥,可為鎮心安神之用。如或止因心氣虛以致神魂不安,並無驚邪外入者,當以補心安神為急,而非金箔所能定矣。
②《本經逢原》:可療驚癇風熱膽之病,然須為箔,庶無重墜傷中之患。紫雪方用赤金葉子煎水,取制肝降痰逆也。若成塊錠金及首飾之類,非特無味,且有油膩,良非所宜。
③《會約醫鏡》:金箔,能鎮心辟邪。治癲狂驚悸,安魂魄,定風癇,墜痰涎,降邪火。凡邪盛於上,宜清宜降者,皆所當用。若陽虛氣陷,滑泄清寒者,俱當避之。生金有毒,即箔亦不可多服。

安神

金箔散成分茯神(《別錄》),其異名伏神(《本草經集注》)。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間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寧心,安神,利水。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
鎮靜作用。實驗動物用茯神10~20克/公斤灌後,進入安靜欲睡狀態,但無睡眠現象;對於苯甲酸鈉咖啡因興奮之小鼠,以茯神煎劑5克/公斤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鎮靜,鎮靜率為90%,鎮靜指數3.11;若改用20克/公斤灌胃,則鎮靜率為85.7%,鎮靜指效1.64。

性味

甘淡,平。
①《別錄》:平。
茯神茯神
②《藥性論》:味甘,無毒。
③《藥品化義》:味甘淡,性微溫。

歸經

入心、脾經。
①《藥品化義》:入心、脾二經。
②《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足大陰脾經。
③《要藥分劑》:入心經,兼入肝經。

功用主治

寧心,安神,利水。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
①《別錄》:療風眩,風虛,五勞,口乾。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養精神。
②《藥性論》:主驚癇,安神定志,補勞乏;主心下急痛堅滿,小腸不利。
③《本草再新》:治心虛氣短,健脾利溫。

選方

①治心神不定,恍惚不樂:茯神二兩(去皮),沉香半兩。並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人參湯下。(《百一選方》朱雀丸)
②治心虛血少,神不守舍,多驚恍惚,睡臥不寧:人參(去蘆頭)、茯神(去木)、黃耆(蜜炙)、熟乾地黃(洗,焙)、當歸(洗,焙)、酸棗仁(去皮,炒)、硃砂(別研,一半入藥,一半為衣)。上件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參湯下。(《楊氏家藏方》茯神丸)
③ 治虛勞煩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參各一兩,酸棗仁(炒,去皮,別研)五兩。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日二夜一。(《聖濟總錄》茯神湯)

名家論述

①《綱目》:《神農本草》止言茯苓,《名醫別錄》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後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潔古張氏謂風眩心虛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嘗不治心病也。
②《本草經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別於茯苓。《別錄》謂茯神平,總之,其氣味與性應是茯苓一體,茯苓入脾腎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③《藥品化義》:茯神,其體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溫補,補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熱,虛則寒。如心氣虛怯,神不守舍,驚悸怔忡,魂魄恍惚,勞怯健忘,俱宜溫養心神,非此不能也。

祛風解表

金箔散成分防風,其別名銅芸、回雲、回草、百枝、百種、屏風、風肉,歸膀胱;肺;脾;肝經。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主治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
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
防風防風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1.《別錄》:防風、生沙苑川澤及邯鄲、琅琊、上蔡。二月、十月采根,暴乾。
2.陶弘景:郡縣無名沙苑。今(防風)第一出彭城蘭陵,即近琅琊者,郁州互市亦得之。次出襄陽、義陽縣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惟實而脂潤,頭節堅如蚯蚓頭者為好。
3.《唐本草》:防風今出齊州,龍山最善,淄州、兗州、青州者亦佳。葉似牡蒿、附子苗等。《別錄》雲,叉頭者令人發狂,叉尾者發痼疾,子似胡荽而大,調食用之香,而療風更優也。沙苑在同州南,亦出防風,輕虛不如東道者,陶雲無沙苑,誤矣。襄陽、義陽、上蔡元無防風,陶乃妄注爾。
4.《蜀本草》:《圖經》云:防風葉似牡蒿,白花。八月、九月采根。
5.《本草圖經》:防風,今京東、淮、浙州郡皆有之。根土黃色,與蜀葵根相類;莖葉俱青綠色,莖深而葉淡,似青蒿而短小,初時嫩紫,作菜茹極爽口。五月開細白花,中心攢聚作大房,似蒔蘿花,實似胡荽而大,二月、十 月采根暴乾。關中生者,三月、六月采,然輕虛不及齊州者良。又有石防風,出河中府,根如蒿根而黃,葉青花白,五月開花,六月采根暴乾,亦療頭風眩痛。又宋、毫間及江東出一種防風,其苗初春便生,嫩時紅紫色,彼人以作菜茹,味甚佳,然雲動風氣。《本經》云:葉主中風熱汗出,與此相反,恐別是一種耳。

名家論述

1.《本經》: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煩滿。
2.《本草經集注》:殺附子毒。
3.《別錄》: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字乳金瘡內痙。
4.《日華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風,男子一切勞劣,補中益神,風赤眼,止淚及癱緩,通利五臟關脈,五勞七傷,羸損盜汗,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
5.《珍珠囊》:身:去上風,梢:去下風。
6.《藥類法象》:治風通用。瀉肺實,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邪。
7.王好古:搜肝氣。
8.《長沙藥解》:行經絡,逐濕淫,通關節,止疼痛,舒筋脈,伸急孿,活肢節,起癱瘓,斂自汗、盜汗,斷漏下、崩中。
9.《本草求原》:解烏頭、芫花、野菌諸熱藥毒。
10.《藥對》:(防風)得蔥白能行周身,得澤瀉、藁本療風,得當歸 、芍藥、陽起石、禹餘糧療婦人子藏風。
防風防風
11.李杲:防風,治一身盡痛,隨所引而至,乃風藥中潤劑也。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凡脊痛項強,不可回顧。腰似折,項似拔者,乃手足太陽證,正當用防風。凡瘡在胸膈以上,雖無手足太陽證亦當用之,為能散結去上部風。病人身體拘倦者風也,諸瘡見此證,亦須用之。錢仲陽瀉黃散中倍用防風者,乃於土中瀉木也。防風能制黃芪,黃芪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12.《本草經疏》:防風治風通用,升發而能散,故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周身骨節疼痹,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下乳,金瘡因傷於風內痙。其雲主目無所見者,因中風邪,故不見也。煩滿者,因風邪客於胸中,故煩滿也。風、寒、濕三者合而成痹,祛風燥濕,故主痹也。發散之藥,焉可久服 防風
,其曰輕身,亦濕去耳。《別錄》雲,叉頭者令人發狂,叉尾者發痼疾,子似胡荽而大,調食用之香而療風更優也。
13.《本草匯言》:防風,散風寒濕痹之藥也,故主諸風周身不遂,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痿躄癎痙等證。又傷寒初病太陽經,頭痛發熱,身痛無汗,或傷風咳嗽,鼻塞咽乾,或痘?將出,根點未透,用防風辛溫輕散,潤澤不燥,能發邪從毛竅出,故外科癰瘡腫毒、瘡痍風癩諸證,亦必需也。為卒伍之職,隨引而效,如無引經之藥,亦不能獨奏其功。故與芎、芷上行,治頭目之風;與羌、獨下行,治腰膝之風;與當歸治血風;與白朮治脾風;與蘇、麻治寒風;與芥、連治熱風;與荊、柏治腸風;與乳、桂治痛風,及大人中風、小兒驚風,防風盡能去之。若入大風厲風藥中,須加殺蟲活血藥乃可。
14.《本草正》:防風,用此者用其氣平散風,雖膀胱脾胃經藥,然隨諸經之藥,各經皆至。氣味俱輕,故散風邪治一身之痛。
15.《本草正義》:防風,通治一切風邪,故《本經》以主大風三字為提綱。頭痛惡風,及風邪而目盲無所見,其外感風邪之盛可知,風行周身,而骨節為之痛痹,亦風邪之深且重者,而防風皆治之,誠風藥中之首屈一指者矣。《別錄》主煩滿脅痛,亦風淫於外而遏抑其清陽之氣,不得宣布也。脅風二字,太不經見,而下文接以頭面去來一句,則所謂風者,蓋即指頭面去來之風邪,脅字蓋誤,瀕湖《綱目》引此無脅字,亦疑而刪之也。四肢攣急,即《本經》風行周身、骨節疼痹之證。字乳者,產育乳子之時。金瘡則破傷也。內痙二字,直接字乳金瘡作一句讀,即新產之中風及破傷風二證,皆有發痙一候,是血虛而內風煽動,非外來之風邪,故曰內痙,而防風亦能通治,頗似合外風內風而一以貫之。然古人以中風一證,無不從外來風邪治療,是以產後發痙,角弓反張,《千金》、《外台》均用豆淋酒等方,純以發表祛風為主。究竟產後痙厥、 金創破傷二者,雖有猝為寒風所乘,宜於解表之一證,要知二者皆在血脫之後,陰不涵陽,肝風內煽,發為痙瘈,尤其多數,此則宜於潛陽息風,鎮定為亟,萬不可再用風藥,助其暴戾。《別錄》內痙二字,必非防風之辛溫發散者所可妄試。防風為風病之主藥,《本經》所主,皆風門重證,故首以大風一句表揚其功用,則驅除外風,兼能通痹起廢,其效最弘,《本經》列於上品,正以其足當大任而推重之,非無故也。後人但以為感冒風寒,輕疏發散之用,未免視之太淺。防風為泄風之上劑,然以走竄宣散成功,必其人氣血充足,體質堅實,猝為外邪所乘,乃能任此辛溫宣洩,而無流弊。幾古人治風諸方,皆不能輕用於今時東南之人者,以質脆陰薄,不能勝此燥烈之性也。防風雖不至如烏、附、姜、辛之剛烈,然溫燥之氣,撲人眉字,確是溫辛一類,所以溫熱之風邪外受,凡柴、葛 、羌、防皆當審慎,而肝陽之動風,血虛之風痙,又必柔潤息風,方為正治,散風諸劑,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防風防風

選方

1.防風通聖散(《宣明論方》),疏風解表,瀉熱通便,主治風熱壅盛,表里俱實。
2.九味羌活湯(《此事難知》),發汗祛濕,兼清里熱,主治外感風寒濕邪。
3.玉屏風散(《丹溪心法》),益氣固表,主治表虛自汗,易感風邪。
4.消風散(《外科正宗》),疏風養血,清熱除濕,主治風疹濕疹
5.川芎茶調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疏風止痛,主治外感風邪頭痛。
6.玉真散(《外科正宗》),功效祛風化痰。

用藥禁忌

血虛痙急或頭痛不因風邪者 忌服。
1.《本草經集注》:惡乾薑、藜蘆、白蘞、芫花。
2.《唐本草》:畏萆薢。
3.《本草經疏》:諸病血虛痙急,頭痛不因於風寒,溏泄不因於寒濕,二便秘澀,小兒脾虛發搐,慢驚慢脾風,氣升作嘔,火升發嗽,陰虛盜汗,陽虛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4.《得配本草》:元氣虛,病不因風濕者禁用。

處方來源

《太平聖惠方》中國宋代官修方書,100卷。刊於淳化三年(992)。系北宋翰林醫官院王懷隱等人在廣泛收集民間效方的基礎上,吸收了北宋以前的各種方書的有關內容集體編寫而成。全書共1670門,方16834首。包括脈法、處方用藥、五臟病證、內、外、骨傷、金創、胎產、婦、兒、丹藥、食治、補益、針灸等,每一病證,冠以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有關論述。該書所蒐集的醫方,較能反映北宋前期的醫學水平,其中有關外科五善七惡之說,小兒急、慢驚風的分辨,眼科開內障 眼論所載白內障針撥手術之詳細過程,均為中國現存最早記錄。本書具有一定的臨床研究參考價值。但本書因卷帙較大,流傳較少。1949年後有排印本。
王懷隱,河南商丘人,初為道士,精醫藥,住京城建隆觀,太宗即位前,懷隱以湯劑治療之。太平興國(公元976)初,奉宋太宗詔還俗,充任尚藥奉御,為皇室醫藥保健服務,後晉升為翰林醫官使。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吳越王遣子錢惟浚入朝,生病,王懷隱奉昭治療而愈。同年,奉命與翰林醫官院副使王佑、鄭奇和醫官陳昭遇等,共同編纂《太平聖惠方》。
陳昭遇,字歸明,廣東南海縣人,出身醫學世家,精通醫學,醫術尤精驗。開寶初年,游於京城汴京(今河南封開)。時軍中士兵患病者甚多,昭遇日治百人,風、勞、氣、冷諸疾治療無不愈者,醫名日盛。不久,被推薦入太醫院,初為翰林醫官,任溫水主簿,後升光祿寺丞,皇帝賜以金帶、紫袍,世人稱之為神醫。他潛心研究醫術,重視臨床實踐,醫術造詣很高。治病多奇驗,長期受到朝廷的眷寵和民眾的信賴,譽滿京城。他曾對身邊的人說:今之醫者雖明方書,不會醫病,豈勝我哉“。開寶六年(973年),他參加翰林醫官院編修《開寶新詳定本草》的工作。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有參加編修《太平聖惠方》。《廣東通志》、《廣州府志》、《南海縣誌》、《歷代名醫蒙求》都有陳昭遇傳。
太宗即位前,就經常留意醫術,收藏名方千餘首,皆嘗有驗者。太平興國年間他詔翰林醫官院各具家傳經驗方以獻,又萬餘首。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尚藥奉御王懷隱與副使王佑、陳昭遇、鄭奇等奉宋太宗趙光義之命編修醫藥方書。王懷隱與同事們收集、檢驗並分門別類整理醫藥驗方,經過14年努力,於淳化三年(992年)2月成書。宋太宗親自寫序,題名為《太平聖惠方》(簡稱《聖惠方》)。是年5月,朝廷將該書刻印出版,頒發全國,下詔各州設醫博士掌管。太宗御製序,賜
名曰《太平聖惠方》,仍令鏤板頒行天下,諸州各置醫博士掌之。懷隱後數年卒。
中醫中醫
《太平聖惠方》全書共100卷,分1670門(類),每門之前都冠以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有關理論,次列方藥,以證統方,以論系證。全書之首還詳述診脈及辨陰陽虛實諸法,次列處方,用藥基本法則,理、法、方、藥俱全,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醫學發展的水平。由於各門按類分敘各科病證的病因、病理、證候以及方劑的宜忌、藥物的用量,方隨證設,藥隨方施,臨床套用頗為便利實用,全書收方16834首,內容涉及五臟病證、內、外、骨傷、金創、胎產、婦、兒、丹藥、食治、補益、針灸等。這部大型方書,編纂經歷了十四年時間,至淳化 三年(992)才告完成。本書最早刊本為淳化三年五月刊本,久已失傳,195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排印本系很據四種抄本校勘而成。因本書卷帙過大,不易流傳,北宋中期(公元1046年)福建何希彭,選其精要,輯成《聖惠選方》60卷,載方6096首,作為學習醫學的教材套用了數百年,足見其影響廣大和深遠了。該書今也已失傳。
《太平聖惠方》是宋王朝組織編纂的第一部大型方書,是一部理論聯繫實際,具有理、法、方、藥完整體系的醫方著作,很有臨床實用價值,影響極大。
這部醫學巨著廣泛收集宋代以前的醫藥方書及民間驗方,內容豐富。該書首先闡明診斷脈法,其次敘述用藥法則,然後按類分述各科病症的病因、病理、方藥,是一部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的醫書。《太平聖惠方》不僅對中國醫藥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而且傳至國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與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趙恆兩次將《太平聖惠方》贈給高麗,促進朝鮮醫藥的發展。《太平聖惠方》後來傳至日本,對日本醫藥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編的醫學名著《頓醫抄》50卷就是以《太平聖惠方》等中國醫書為宗編撰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