貒骨(貒骨)

貒骨(貒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貒骨,中藥名。為鼬科豬獾屬動物豬獾Arctonyx collaris F.Cuvier的骨骼。動物豬獾,分布於我國河北、山西、遼寧、江蘇、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西藏、陝西、甘肅等地。具有祛風濕,止咳之功效。主治風濕筋骨疼痛,皮膚瘙癢,咳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貒骨
  • 別稱:土豬骨(《四川中藥志》)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動物綱
  • :食肉目
  • :鼬科
  • :豬獾屬
  • :豬獾
  • 採收時間:冬季
  • 毒性:無毒(《四川中藥志》)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藥材性狀,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動物豬獾的骨骼。

性味

味辛、酸,性溫。

歸經

入肝、脾經。

功效

祛風濕,止咳。

主治

風濕筋骨疼痛,皮膚瘙癢,咳嗽。

相關配伍

治風濕筋骨疼痛,貒骨50g,水煎服,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0~50g;或浸酒;或炙黃研末。

採集加工

冬季捕捉後殺死,去皮及肉,剔取骨骼,晾乾。

藥材性狀

貒骨多為四肢骨,短小,前後掌均帶有皮毛,爪長而彎曲,銳利,表面淡黃色;毛棕黑色,粗而長。前肢骨由兩節組成,長各約11厘米,直徑1.2厘米。後肢股骨長約12厘米,直徑約1.3厘米,脛骨直徑約1.2厘米,微彎曲,腓骨細小。骨表面黃白色,質堅硬,不甚沉重,斷面骨髓腔疏鬆占1\2以上。

形態特徵

豬獾,體粗壯,身長60~70厘米,尾長14~17厘米,體重約10公斤。形似狗獾,額部寬。鼻吻較長,鼻墊與上唇之間無毛,眼小,耳短圓可見。四肢粗壯有力;腳底趾間具毛,腳掌裸露,趾墊5個。後腳掌裸露部位不達腳跟處。爪長而彎曲,前腳爪強大銳利。前後肢均具淡黃色的利爪。全身黑棕色而雜以白色。吻淺褐色。頰部到耳後有一條褐色條紋。從前額到額頂中央有一條短寬的白色條紋。背毛基部白色,中段黑棕色,毛尖白色。頭部自鼻尖到頸部有一白色縱紋,兩頰從口角到頭後各有一污白色條紋。下額及喉部白色。針毛粗長挺拔,背部毛尖棕黑。耳緣白色,喉、頸部白色或黃白色。四肢棕黑。尾白色或黃白色。體毛變化,因地區、年齡等有差異。

生長環境

棲於岩洞或挖洞而居,從平原延伸至海拔3000米的高山均可尋到其蹤跡。分布於我國河北、山西、遼寧、江蘇、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西藏、陝西、甘肅等地。

相關論述

1、《食療本草》:“主上氣咳嗽,炙末酒和三合服之,日二。其嗽必瘥。”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風濕筋骨疼痛及皮膚濕熱發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