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區

華州區

華州區隸屬陝西省渭南市,古稱鄭縣鹹林、武鄉,1913年改名為華縣。位於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部、渭河南岸,西距省會古都西安70餘公里,東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華山29公里。東接華陰市,西距渭南市政府駐地臨渭區23公里,南依秦嶺洛南縣藍田縣交界,北臨渭河大荔縣相望。

華州區幅員面積1139.5平方千米,總人口37萬(2018年7月政府網信息),轄1個街道、9個鎮。2017年,華州區生產總值完成94.98億元,增長8.7%。南依秦嶺,北臨渭河,地勢南高北仰中間夾槽,其中可耕地面積41萬畝,境內山、塬、川、灘兼有,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稱。

華州區古稱鄭縣,境內泉護村遺址出土的玫瑰花圖案彩陶,據考證,中華的“華”就源於玫瑰花的“花”,因此,華州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自唐至清絕大部分時期為華州州治所在地,1913年改名為華縣,2016年10月,華縣撤縣設區。

華州區有堯帝陵“聖山”,毛氏遠祖地毛溝村,渭華起義革命遺址紀念館,建於清期時期的赤水橋上橋、漢朝遺存的橋峪古棧道等,“天下鄭姓”始祖——鄭桓公墓,距今2800年仍保存完好,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都有數千名鄭姓後裔來此祭祖。

華州區是“中國鉬業之都”、“中國無公害蔬菜基地”、“中國少華山”、“中國皮影之鄉”。華州自古就是京畿之地,素有“八省通衢”、“通化門外第一州”之稱。也是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

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華州區
  • 外文名稱:Huazhou District
  • 別名:鉬城、鄭縣、華縣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陝西省·渭南市
  • 下轄地區:1個街道、9個鎮
  • 政府駐地:華州街道
  • 電話區號:0913
  • 郵政區碼:714100
  • 地理位置:關中平原南部、渭河南岸
  • 面積:1139.5平方千米
  • 人口:37萬(2018年7月政府網信息)
  • 方言:中原官話-關中片-東府小片(秦語)華州方言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半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渭華起義紀念館
  • 機場:華山支線機場(在建)
  • 火車站渭南站渭南北站(高鐵)
  • 車牌代碼:陝E
  • 行政區劃代碼:610503
  • 地區生產總值:94.98億元(2017年) 
  • 人均生產總值:33077元人民幣(2015年)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況,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質特徵,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力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狀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科學技術,醫療衛生,民生事業,社會保障,交通,歷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俚語,名優特產,風景名勝,綜述,主要景點,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據考古發掘,在新石器時代,今柳枝鎮元君廟、泉護村、杏林鎮老官台等地,就已經出現氏族村落。
西周時,境內屬於畿內,稱為“鄭”。西周初年,彤國分封在今縣境內西南。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鄭桓公)於鄭地,即鄭國。鄭桓公居棫林(又稱鹹林),後遷至拾(棫林與拾在今縣境東北)。周幽王九年(前773年),鄭桓公徙其民於今河南省新鄭縣一帶,周平王二年(前769年),鄭國東遷。
春秋時的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因鄭邑為鄭國故都之故,秦國在此設鄭縣,這是華縣設縣之始。
戰國時,鄭縣仍屬秦國
秦朝時,鄭縣屬內史管轄,縣治在今縣境北。
西漢時,鄭縣屬京兆尹,縣治在今縣境北。同時,今縣境內還有兩個縣:一名瀋陽縣,縣治在今縣城東北十幾里處;一名武城縣,縣治在今縣城東十幾里處。瀋陽縣和武城縣屬左馮翊管轄。
王莽始建國改武城縣為桓城縣、瀋陽縣為制昌縣。
東漢初廢武城、瀋陽入鄭縣,鄭縣屬京兆尹。
三國曹魏和西晉時,鄭縣都隸於雍州京兆郡。
十六國時期,鄭縣先後屬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等國。
南北朝的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年)於鄭縣設華山郡,上屬泰州(治所在蒲坂縣,即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舊永濟)。太和十一年(487年)鄭縣屬華州(治所在今大荔縣北)華山郡。孝昌二年(526年)北魏又在鄭縣設東雍州,鄭縣改隸東雍州華山郡,州、郡治所都在鄭縣。華山郡領鄭縣、華陰、敷西(治所在今華陰縣夫水鎮)、夏陽(治所在今韓城縣西)、郃陽(今合陽)5縣,鄭縣治所在今城區西。
西魏時,於廢帝三年(554年)改東雍州為華州,華州領華山郡、白水郡,華山郡領鄭縣、敷西2縣。
北周時郡治移今拾村,四年縣治又移今郭村;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州廢,屬京兆郡。
隋朝時,於開皇三年(583年)廢華山郡,大業三年(607年)廢華州,鄭縣屬京兆郡管轄,縣治遷至今縣西。義寧元年(617年)割京兆郡之鄭縣、華陰,復置華山郡。
唐朝時,於武德元年(618年)改華山郡為華州,割雍州渭南縣來屬,武德五年(622年)渭南復隸雍州。垂拱元年(685年)割同州下邽(今渭南市北部)來屬,華州轄鄭縣、華陰(包括潼關)、下邽3縣、州治在鄭縣。垂拱二年(686年)改華州為太州,神龍元年(705年)復華州舊名,天寶元年(742年)華州改為華陰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華州,上元二年(761年)再次更名為太州,寶應元年(762年)復華州舊稱,乾寧四年(897年)華州升為興德府,天祐三年(906年)又改為華州。鄭縣治所在今縣城西,華州治所於永泰元年(765年)後在今縣城。
五代時,華州轄鄭縣、華陰、下邽。後周顯德三年(956年),渭南改隸華州。
北宋時,鄭縣屬永興軍路華州,華州州治仍設在鄭縣,下轄鄭縣、下邽、華陰、蒲城、渭南。
金朝時,鄭縣屬京兆府路華州,華州所轄縣與北宋同。
元朝時,省鄭縣入華州,鄭縣建制撤消,其境屬華州直轄。華州上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奉元路(治所在今西安市),下轄蒲城、華陰、渭南(包括下邽)3縣,州治在今縣城。至元十二年(1275年)復置鄭縣,後又廢入華州。
明朝,華州隸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明初,轄華陰、蒲城、渭南,洪武七年(1374年)雒南、商縣來屬。成化十三年(1477年)改西安府商州(治所在今商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改渭南直隸西安府。華州州治在今縣城。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前,華州屬陝西西安府。雍正三年後,華州升為直隸州,轄蒲城、華陰、潼關3縣。乾隆元年(1736年)以後,華州不再領縣,屬陝西潼商道同州府(治所在今大荔縣)管轄。
中華民國時,民國二年(1913年)2月,改華州為華縣,隸陝西省關中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關中道,直隸陝西省。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陝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在今大荔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6月,於華縣設立陝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華縣、華陰、潼關、渭南、臨潼、藍田。
1949年5月華縣解放以後,屬陝甘寧邊區政府渭南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5月,隸陝西省渭南分區專員公署。1956年10月,專員公署撤銷,華縣直隸陝西省。1959年1月,華縣與渭南、華陰、潼關合併,稱渭南縣,原華縣分設華州、高塘、金堆三個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復華縣建制,屬復設的渭南專員公署。1968年,隸渭南地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屬渭南地區行政公署。1994年起屬渭南市。
渭南市華州區正式揭牌儀式渭南市華州區正式揭牌儀式
2015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華縣,設立渭南市華州區,以原華縣的行政區域為華州區的行政區域。
2016年1月22日,華州區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28年,爆發震驚全國的渭華革命起義。1949年5月23日中共和平解放華縣。全縣設l3區93鄉。後縮編為8區1市45鄉290個行政村。
華州區
1950年5月調整為7區51鄉。l953年7月又調整為8區53鄉。l956年農業合作化中,全縣設3區17鄉。l957年4月撤區,將鄉調整為20個。
1958年9月實行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制,全縣設19個公社。ll月全縣併入渭南縣。境內設華州、高塘、金堆3個人民公社,轄24個管區189個大隊1208個生產隊。
1961年8月恢復華縣,全縣復設公社、大隊、生產隊。至l982年,縣內設1鎮l8個人民公社243個生產大隊1343個生產隊。
1984年政社分設,全縣設8個鎮(城關、金堆、瓜坡、蓮花寺、赤水、柳枝、高塘、杏林)11個鄉(大明、辛莊、少華、下廟、東趙、東陽、侯坊、聖山、畢家、華州、金惠)26個居民委員會243個行政村。
2001年,並鄉建鎮,全縣由19個鄉鎮合併成14個鄉鎮,撤銷了5個鄉(華州鄉、少華鄉、聖山鄉、東趙鄉、侯坊鄉),將華州鄉、城關鎮合併成華州鎮,少華鄉、蓮花寺鎮合併成蓮花寺鎮,聖山鄉、高塘鎮合併成高塘鎮,東趙鄉、瓜坡鎮合併成瓜坡鎮,侯坊鄉、辛莊鄉合併成辛莊鄉。
2011年,並鄉建鎮後全縣有建制鎮10個(華州鎮、杏林鎮、赤水鎮、高塘鎮、大明鎮、瓜坡鎮、蓮花寺鎮、柳枝鎮、下廟鎮、金堆鎮),撤銷了東陽鄉,併入高塘鎮。撤消了辛莊鄉,併入赤水鎮。撤消了金惠鄉,併入大明鎮。撤消了畢家鄉,併入柳枝鎮。轄242個村委會,1368個村民小組,15個城市社區居委會,229個居民小組。
2015年,鎮村綜合改革後,轄9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華州街道辦事處、杏林鎮、高塘鎮、大明鎮、赤水鎮、瓜坡鎮、下廟鎮、蓮花寺鎮、柳枝鎮、金堆鎮)。撤消了華州鎮,建立了華州街道。村級組織撤銷了107個村,現轄121個村,14個新型農村社區,1368個村民小組,14個城市社區,229個居民小組。

區劃現況

2015年,華州區轄1個街道、9個鎮;分別為:華州街道,杏林鎮赤水鎮高塘鎮大明鎮瓜坡鎮蓮花寺鎮柳枝鎮下廟鎮金堆鎮9個鎮;轄121個村,14個新型農村社區,1368個村民小組,14個城市社區,229個居民小組。區政府駐地華州街道。
行政區劃一覽表
區劃區劃代碼村(社區)
華州街道
610503001
轄5個城市社區(西關、大街、吳家、電力、紅嶺)、8個(鐵馬、西關、城內、吳家、團結、吝王、王什字、先農)
610503101
轄2個城市社區(新城、復肥),2個農村社區(李莊、朝陽),7個村(杏林、三溪、梓里、磨村、龍山、城南、李坡)
610503102
轄1個城市社區(赤水)、2個農村社區(赤水、小漲),18個村(麥王、蔣家、遇仙、田梯、郭村、大漲、會東方、江村、沙彌、位三莊、辛莊、李馬、薛史、侯坊、賈家、王里渡、朱村、南侯坊)
610503103
轄24個村(北村、朱張、鐵里、同家、南堡、柿村、腰村、澗峪、聖山、老年、寺前、薛底、南麥、堡里、澗峪口、拆頭、留馬、小村、胡磊、東陽、韓良、江村、南候、北候)
610503104
轄2個農村社區(大明、毛溝)16個村(呂塬、里峪口、高樓、漁池、趙家、水渠、杜灣、孫堡、白泉、方寨、唐安、李岩村、寺王村、興國村、下李村、薛馬村)。
610503105
轄1個城市社區(陝化)、3個農村社區(良候、瓜底、黃家),9個村(三留、灣惠、姚郝、南沙、東趙、君沙、閆岩、孔村、廟前)
610503106
轄1個城市社區(蓮花寺)、14個村(長壽坡、白家河、高家河、楠新、忠義、少華、南寨、白石、龍潭、西寨、何巷、東羅、莊頭、時堡)
610503107
轄1個城市社區(柳枝)、2個農村社區(畢家、新拾),11個村(東新莊、泉護、南關、孫家莊、張橋、櫻桃溝、新園、彭村、畢家、孟村、鐘張)
610503108
轄2個農村社區(下廟、新下),10個村(南解、秦家灘、濱壩、王巷、胡村、曙光、周村、甘村、康甘、田村)
610503109
轄3個城市社區(寺坪、金堆、石可),1個農村社區(金新),4個村(寺坪、東西坪、任家灘、鐵爐)
(2015年4月1日更新)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華州區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東經109°36′00″——110°2′48″、北緯34°12′27″——34°36′27″之間。南依秦嶺洛南縣交界,北臨渭河與大荔縣臨渭區隔水相望,東與華陰市毗鄰,西與臨渭區接壤,西南一隅與藍田縣相連。南北長41.1千米,東西寬27.7千米,總面積1139.5平方千米。

地質特徵

華州區在中國大地構造位置上,正處穩定性的華北地台南緣,南接活動性的地槽,與揚子地台相望。它既有穩定的一面,又有活動的一面,在地質條件上,顯示出雙重性和過渡性特徵。區境縱貫華北地台的兩個二級構造單元(汾渭斷陷和豫西斷隆),三個三級構造單元(渭河斷凹、太華台拱和金堆城台凹)。太古界太華群至元古界薊縣系地層層序清楚,且比較齊全。有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地層發育和褶皺、斷裂結構發育。岩漿活動頻繁,岩漿岩占有相當比例。華縣這一多樣性、複雜性的地質條件,造成了區境內階梯狀多層次地貌,形成了豐富的礦藏資源,並成為地震危險區。公元1556年1月23日午夜,汾渭谷地發生了一次極其強烈的大地震,83萬人喪生,史稱“華州大地震”。
柏抱槐柏抱槐

地形地貌

華州區地勢南高北低,落差較大,海拔高度2646米—334米。地貌分區明顯,類型多樣,南部為秦嶺華山山地,層巒疊嶂,連綿起伏;西南為黃土台塬,溝壑交織,土層深厚;北部為沖積平原,沃野平闊,阡陌縱橫。山、塬、川、灘,自南而北呈階梯式遞降,地貌差異明顯,各具特色。

氣候

華州區屬大陸性季風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適量。2017年平均氣溫14.8度,較歷年平均值13.4度偏高1.4度;年總降水量577.2毫米,較歷年平均值581.2毫米偏少4.0毫米;年總日照時數1821.9小時,較歷年平均值1876.9小時偏少55.0小時。年極端最高氣溫42.2度,出現在7月24日;年極端最低氣溫-8.1度,出現在1月23日。

水文

華州區境內河流屬黃河流域的渭河及南洛河兩個水系。渭河從赤水鎮三漲村西入境東流,至縣東北端方山河入渭口出境,全長47.25公里。嶺北的赤水、遇仙、石堤、羅紋、構峪、方山6條支流,由南而北匯入渭河;發源於華陰市方山峪的方山河,從老西潼公路北0.5公里處入境北流,經柳枝鎮北拾村穿過渭河大堤,向東北注入渭河,境內流經4.6公里。嶺南的文峪、蒿平川、大栗西、栗峪4條支流,由北而南匯入南洛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華州區地質條件獨特,礦產資源豐富。共探明的金屬礦產12種,非金屬礦產16種,有、鉬、、鉛、、錳、鐵、稀土、鎂、滑石、水晶、白雲岩、花崗岩大理石、矽石、含鉀岩石、黏石、蛭石、片麻岩、閃長岩等。已開發利用的有鉬、、鋅、、大理石、片麻岩粘土等。其中鉬的儲量和生產能力均居世界前列。華州區已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鉬業之都"。秦嶺北麓的花崗岩儲量達6.7億立方米,年生產規模約80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華州區土地總面積113137.3公頃,其中山地面積70200.28公頃,占總面積的62%;台塬面積13512.14公頃,占總面積的12%;平原面積29424.88公頃,占總面積的26%。全區耕地面積43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37.5萬畝,人均耕地1.2畝。

水力資源

2014年,華州區完成水利建設投資2.7億元。有效(農田)灌溉面積達到12.74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4.15千公頃,旱澇保收面積7.36千公頃,水土流失治理面積42平方千米,堤防長度74.89千米。已建成水庫12座,總庫容2434.16萬立方米。已建成萬畝以上灌區3處,有效灌溉面積3.8萬畝,當年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口2.49萬人。
水利供水工程總供水量達到6848萬立方米,其中向農業供水3556萬立方米,工業供水1732萬立方米,城鄉居民生活供水871萬立方米,城鎮公共供水104萬立方米,生態環境4萬立方米,林牧魚畜581萬立方米。

水資源

華州區年產地表水22498萬立方米,地下水埋藏量24864.83萬立方米,扣除地下水資源重複計算的14014.05萬立方米,華州區水資源總量為33348.48萬立方米,為渭南市地下水富水區之一。地熱水資源在平川地帶也有分布。

生物資源

華州區境內有野生動物73科近300種,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林麝、白肩雕,二類保護動物有黑熊、鴛鴦、鳶、赤腹鷹白尾鷂、紅腳隼、血雉、大鯢等。林木樹種81科398種,其中華山松、油松、白皮松側柏、櫟類、樺類、楊、、槐、、銀杏等分布較廣。青竹也有片狀分布。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華州區常住人口32.66萬人,出生率10.25‰,死亡率6.51‰,人口自然增長率3.74‰。
據2018年7月政府網發布的信息顯示,人口37萬。

民族

華州區有民族有漢族回族、滿族、壯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朝鮮族、布依族、白族維吾爾族、藏族、納西族、撒拉族、黎族、彝族、傣族錫伯族等1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9.84%,其他17個少數民族509人,散居於華州區城區及金堆、瓜坡、杏林、蓮花寺、柳枝等地。

經濟狀況

綜述

2014年,華州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5.745億元,較2013年增長9.2%。分三次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9.397億元,比2013年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86.698億元,比2013年增長9.8%,其中工業增加值85.46億元,比2013年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19.650億元,比2013年增長7.7%。在三次產業中,第一產業貢獻率為3.6%,拉動GDP增長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貢獻率為84.1%,拉動GDP增長7.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貢獻率為12.3%,拉動GDP增長1.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為8.1:74.9:17.0。人均生產總值35543元,增長8.9%。
2017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94.98億元,增長8.7%;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36億元,增長9.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2.6億元,增長18.4%;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84.7億元,增長50.8%;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5.58億元,增長13.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完成2.9萬元和9885元,均增長8.8%。

第一產業

華州區境內有人工飼養動物50餘種,以、雞、、羊、兔為主。果樹主要有桃、、蘋果、核桃櫻桃、杏、柿、棗、葡萄獼猴桃、枳椇等。農作物共8類50多種,以小麥、玉米、蔬菜、豆類、薯類、油菜、棉花等為主,蔬菜生產尤為發達,華州區被命名為"全國無公害蔬菜基地縣"、"全國果菜標準化建設十強縣"。2014年,蔬菜種植面積已達30萬畝,其中設施大棚蔬菜面積11萬畝,地方名特蔬菜華州山藥、畢家蘆筍、赤水大蔥、東趙白菜及蓮花白、辛莊早熟土豆、柳枝紅油香椿、瓜坡聖女果等。
2014年,華州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66851萬元(現價),剔除價格因素,比2013年增長5.4%。其中:農業產值完成135349萬元,比2013年增長6.2%(其中糧食產值28351萬元、蔬菜產值72504萬元、水果產值22454萬元,分別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7.0%、43.5%、13.5%);林業產值完成3436萬元,下降2%;牧業產值完成23970萬元,增長3.3%;漁業產值完成640萬元,增長4.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完成3456萬元,增長2.0%。農業、林業、牧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分別占總產值的比重為81.1%、2.0%、14.4%、0.4%、2.1%。
2014年,華州區農作物播種面積749785畝,比2013年增長0.4%。全年糧食總產量達110102噸,比2013年下降0.2%。其中:夏糧播種面積229100畝,比2013年下降0.4%,單產240公斤,總產54991噸,較上年分別增長9.1%和8.8%;秋糧播種面積185431畝,下降0.05%,單產297.3公斤,總產55111噸,較上年分別下降10.7%和10.8%。
2014年,華州區蔬菜面積285580畝,產量557826噸,分別比2013年增長0.2%和0.1%。水果面積60462畝,產量93733噸,分別比2013年增長3.5%和1.2%,其中:園林水果面積34835畝,產量25930噸,分別比2013年增長7.1%和4.4%;瓜果類面積25627畝,下降1.0%,產量67803噸,增長0.1%。設施農業加快發展,設施蔬菜面積72456畝,占蔬菜總面積的25.4%;設施瓜類面積11210畝,占瓜類總面積43.7%。
2014年,華州區完成造林37000畝,較2013年下降1.9%,育苗2800畝,比2013年增長12%,四旁(零星)植樹150萬株,與上年持平。全年核桃產量1150噸,增長23%;板栗產量320噸,比2013年增長6.7%;花椒產量486噸,增長8%。
2017年,華州區糧食總產12萬餘噸,全年新增設施菜果4154畝,發展華州蔬菜直銷店130家,新擴建規模養殖場16個,新增市級龍頭企業1家、家庭農場30家、農民合作社52家,黃金蜜桃、徐香獼猴桃、普羅旺斯西紅柿等農產品進入市場,瓜坡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華州區入選全國首批、全省首家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區。

第二產業

2014年,華州區工業增加值完成85.46億元,比2013年增長9.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3.40億元,增長9.8%。
2014年,華州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33.01億元,比2013年增長4.5%,銷售產值完成228.67億元,增長4.6%。產銷率達到98.1%。按輕重工業劃分,輕工業完成產值0.86億元,下降13.5%,重工業完成產值232.15億元,增長4.6%。
2014年,華州區在八大支柱產業中,有色冶金工業完成工業產值188.81億元,比2013年增長2.9%;化工工業完成工業產值39.66億元,增長14.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完成工業產值1.39億元,比2013年增長28.6%;能源工業完成工業產值0.47億元,比2013年下降2.5%;紡織服裝工業完成工業產值0.49億元,比2013年下降10.3%;食品工業完成工業產值0.23億元,下降8.4%;裝備製造業完成工業產值1.37億元,下降17.8%;醫藥製造業完成工業產值0.14億元,下降28.4%。
2014年,華州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230.86億元,比2013年增長8.0%,實現利稅3.87億元,比2013年增長105.9%,其中利潤總額-0.45億元,減虧77.2%。虧損企業個數2戶,比2013年減少4戶,虧損額1.61億元,減少46.2%。
2014年,華州區規上工業能耗為1378813噸標準煤,比2013年增長316%;工業用電量為126637萬千瓦時,比2013年增長67.0%。資質以上建築業累計總產值2.20億元,比2013年增長16.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0.61億元,增長19.6%。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共簽訂契約額3.13億元,增長156.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34萬平方米,下降364.7%。
2017年,華州區新增規上企業8家,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84.7億元,增長50.8%。金鉬接續尾礦庫、派爾森電解液生產線、華光黃藥、省煤研院粉煤灰熱解等項目竣工投產,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渭南高新區東區揭牌成立。

第三產業

2014年,華州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758.4萬元,比2013年增長12.7%。分地域看,城鎮實現零售額103360.5萬元,增長13.5%;鄉村實現零售額60397.9萬元,比2013年增長11.1%。2014年,外貿出口創匯7276萬美元,增長12.9%。2014年,共引進項目42個,總投資15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7億元。其中新建項目19個,到位資金18.29億元;續建項目23個,到位資金28.71億元。2014年,共接待遊客292萬人次,增長51.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54億元,增長113.6%。
2014年末,華州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6.79億元,較年初增加5.83億元,比2013年增長5.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74.78億元,比2013年增長12.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8.29億元,較年初增加6.18億元,比2013年增長19.3%。其中短期貸款8.22億元,比2013年增長50.8%;中長期貸款17.22億元,增長19.0%;票據融資12.85億元,增長5.4%。
2014年,華州區各項保費收入21807.12萬元,比2013年增長18.5%。其中財險保費收入4879.56萬元,增長23.1%;壽險保費收入16927.56萬元,比2013年增長17.3%。全年支付各類賠款4823.35萬元,下降22.1%。其中:財險賠款2308.67萬元,比2013年下降3.1%;壽險賠款2514.68萬元,下降34.0%。
2014年,華州區公路客運量502.2萬人,比2013年增長0.4%,客運周轉量15066萬人千米,比2013年增長0.4%;公路貨運量95萬噸,增長2.2%,貨運周轉量6872.2萬噸千米,增長10.9%。
2014年,華州區郵政業務總收入完成2058.53萬元,比2013年增長3.3%,全年郵政業務總量完成1955.55萬元,下降0.01%,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8.3萬件,包裹業務0.77萬件,快遞業務5.29萬件。電信業務總收入完成14336.38萬元,比2013年增長8.2%。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9049線。固定電話用戶現有9.88萬戶,較上年增加0.54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5.55萬戶,鄉村電話用戶4.33萬戶。2014年末行動電話通話用戶達23.24萬戶,較上年增加0.83萬戶。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年末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達4.51萬戶,較2013年增加0.66萬戶。
2017,華州區編制了全域旅遊規劃,華州皮影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少華山景區完成經營體制改革,渭華起義紀念園升級改造列入國家項目,李坡農家樂、毛溝紅色游等鄉村遊興起,全年接待遊客74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5.3億元。全年新增電商企業13家、商貿限上企業8家,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5.58億元,增長13.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4年末,全區普通中學16所,招生3671人,在校學生11588人;國小88所,招生2535人,在校學生13650人;幼稚園55所,入園人數5320人,在園幼兒10457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4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9%,國中畢業生升學率67.9%。高考本科上線人數1345人,其中文史類428人,理工類917人。其中:一本上線人數為289人,其中文史類31人,理工類258人;二本上線人數為352人,其中文史類112人,理工類240人;三本上線人數為704人,其中文史類285人,理工類419人。大專、高職上線人數為590人,其中文史類320人、理工類270人。藝文50人,其中本科30人;藝理6人,其中本科3人;體育14人。
華州區
2017年,華州區用320萬元獎勵優秀教育工作者,投入1.1億元用於“雙高雙普”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創建,投資近9億元建設華州教育園。

文體事業

2014年,全區文化館1個,基層文化站10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2.6萬冊,文獻流通8.5萬冊,讀者8萬人次。農家書屋242個,藏書36.3萬冊;文化中心戶50個,藏書1.5萬冊。縣級無線廣播電台2座,廣播節目2套,無線電視節目2套,有線電視節目2套;全縣有線電視入戶率42%,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覆蓋率100%。
2014年,舉辦了華州區首屆“全民健身周”桌球賽、迎“五一”幹部職工籃球邀請賽、華縣鎮村幹部民眾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組隊參加渭南市文廣系統運動會,獲優秀組織獎,組隊參加渭南市第十二屆運動會,獲得金牌13枚,榮獲青少年組團體總分第三名和體育道德風尚獎。
2017年,華州區舉辦了陝西省第一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少華山登山賽。微電影《不息》獲全國三等獎,開展“四進”零距、新創劇目展演等各類文化活動254場次,惠及民眾10萬餘人。

科學技術

2014年,全區申報省級科技計畫項目2項,立項1項,落實經費10萬元。申報市級科技計畫項目9項,立項4項,落實經費33.5萬元。專利申請總計99件,其中已授權39件。授權專利中,發明專利3件,實用新型專利25件,外觀設計專利11件。

醫療衛生

2014年,全區擁有衛生機構266個,其中醫院5個、衛生院13家。醫院、衛生院共有床位912張,其中醫院床位589張,衛生院病床323張。全縣有衛生人員172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91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304人,註冊護師、護士435人。今年母嬰保健服務不斷規範,婦幼衛生管理得到加強,住院分娩率100%;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6.5%;兒童保健管理率94%;嬰兒死亡率0.2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0.3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面推進,全縣參合農民258236人,參合率達98.5%,參合住院補償達42252人次,共補償金額9880.73萬元。
2017年,華州區的渭南第三醫院科技綜合樓、區中醫醫院整體遷建和區婦幼保健院建設均在進行,鎮級衛生計生機構完成合併,公立醫院實現“一站式”即時結算,華州區被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民生事業

2014年,華州區民生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2.2億元,較2013年增加2.4億元,增長20%。在民生政策落實上,共發放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庫區移民後期扶持等強農惠農資金7400餘萬元,發放城鄉低保、居民養老金、高齡補貼等資金6900餘萬元,共為5.2萬名住院民眾報銷醫療費1.8億元,報銷總額較上年增加3000餘萬元。2014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6412個,農村勞動力轉移9萬人,農村居民進城落戶1.14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274人。著力解決困難民眾的住房問題,全年新建保障房1110套,改造農村危房400戶,秦嶺北麓330戶民眾即將告別大山、遷入新居。
2017年,華州區退出13個貧困村,2920戶10031人實現穩定脫貧。累計發放扶貧貼息貸款5320萬元,實施產業項目277個;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305個,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754人;易地搬遷貧困民眾700戶2572人,改造農村危房767戶;1000餘名醫生深入基層包聯因病致貧家庭,全年為貧困戶報銷醫療費用3550萬元。

社會保障

2014年,華州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348元,比2013年增加2599元,增長10.5%。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27507元,其中:工資性收入20722元,增長9.7%;經營淨收入802元,增長10.6%;財產性收入289元,增長12.9%;轉移性收入5694元,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438元,比2013年增加951元,增長12.7%。其中:工資性收入3218元,增長23%;經營淨收入4298元,增長12.3%;財產性收入259元,增長4.6%;轉移性收入663元,增長4.8%。城鄉收入比為3.24:1。
2014年,華州區城鎮職工已參加養老保險人數為27496人,比2013年增加1159人。農村已納入養老保險人數為140635人,比2013年增加2558人。城鎮已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25169人,比2013年增加180人;城鎮已參加醫療保險人數為89164人,比2013年增加42人;城鎮已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25832人,比2013年增加14721人;城鎮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639人,農村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5103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412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27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61%。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達90765人。

交通

華州區交通便利,四通八達。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三條52.97,其中:西潼高速公路境內27千米,渭玉高速公路境內13.97千米,渭蒲高速公路境內12千米;國道:G310國道境內27千米;省道:S202(9.3千米);縣鄉村道路:縣道5條92.358千米;鄉道19條,137.659千米;專用公路兩條16.3366千米;村道763.8千米。
華州區交通圖華州區交通圖
華州區西距西安80公里,距渭南主城區25公里,位於“西安一小時經濟圈”,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輻射區和關中城市群“次核心”區域。華山機場選址華州,關中城際鐵路網在華州規劃兩個站點,隴海鐵路、鄭西高鐵、連霍高速、310國道、老西潼公路橫貫東西,華洛公路、渭蒲高速和渭玉高速溝通南北,境內有高速出口3個,鐵路專用線3條,公路密度居全市第一,是關中東部最大的交通樞紐。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華州社火,指民間節日遊藝活動的高蹺、芯子、蹦鼓、旱船走馬焰火等。高蹺是以數尺結實而輕便的木桿做拐子,上端尺許有腳踏板。演員腳踏木拐,以布條扎膝下,演員多扮演傳統劇目角色。表演時一字縱排,邊走邊舞,技藝高超者能“雙足停立”、“單腿連套”等,丑角表演者前後穿梭戲鬧,增添歡樂氣氛;芯子又叫鐵芯,分支岔立,高約數丈,表演者多為少年或兒童,扮演傳統戲劇人物形象,佇立鐵芯頂端,一幅芯桿及表演者為一台。芯子有背芯子和抬芯子之分,背芯子,芯桿由一壯漢背負;抬芯子,芯桿由若干彪漢抬起行走,表演者在行進中作動作,具有靜中有動的驚險特色。
華州區社火華州區社火
華州皮影,又稱燈影,在燈下以獸皮刻制的影人演戲而得名,是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戲劇之一。其特點是:刀工精細、線條明暢,設色艷麗,所雕帝王宮殿、佳人鄉閣、才子書房、軍營帥帳、桌椅門窗、花木怪石,無不逼真;文臣武將、才子佳人、工農兵商子、男女老少形象生動。2006年5月20日被國家公布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華州區皮影
華州秧歌,流行於赤水郭村、南會、蔣家,以及東陽、高塘一帶,約在一百多年前由渭南傳入。由於渭南、華縣秧歌有一定的血緣關係,故一般慣稱“渭華秧歌”,也稱“華州秧歌”。秧歌曲調委婉悠揚,最擅長表現喜劇性內容。紀錄整理的秧歌曲調有40多首。華縣秧歌還吸收迷胡、花鼓音樂的某些旋律。秧歌最初是一種地攤子式的就地演唱,演唱比較簡單,只有鑼鼓、鑔間奏,沒有弦樂。
華州區秧歌華州區秧歌
禮饃:又稱“花花饃”、“面花”,華縣農村婦女中很多人都掌握此技藝,世代相傳,相延至今,它不僅有嚴肅莊重的禮儀性,同時又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禮饃為在各種節日、婚喪、壽誕時親朋往來的禮儀用品。製作時選用上等麵粉,製作過程中或捏成龍、虎、鳥、魚、兔、豬等及一般花果的形狀,或剪、或壓,形成各種花紋。蒸製而成。
華州區禮饃

竹藝:華州區竹編歷史悠久,明《華州志》已有“民常習竹器之藝”的記載。早期建立竹業生產合作社(後改為華縣竹藝廠),集合民間竹器藝人,繼承和發揚傳統技藝,並學習外地先進工藝,使竹藝水平不斷提高。竹器品種類已由原來的粗性家具,發展到精細雅致的工藝家具、工藝編織等40餘類,300多個品種。主要產品有沙發、書架、屏風、茶几、座椅、帘子等。
華州竹藝華州竹藝

方言俚語

華州區地方言多而雜。其意義可以說:深、精、準、諧。下面舉例來說此地若干方言,供大家玩味。
1、饗食人。就是把自己認為所特有的東西在眾人面前炫耀,以引起他人的羨慕。饗〈書〉用酒食款待人,泛指請人享受。雖然把本意由褒變為貶,但文雅、受用。例如:別把那東西饗食人,我還不稀罕。
2、麥(men)怕。其實指“麥罷”即麥收結束,通常女兒回娘家探望父母的一個時令節日。但“麥怕”較“麥罷”更顯示出歷史上人們對生存狀態的擔憂和出嫁女子回娘家的艱辛。也是一個挺文雅的詞。例如:你看麥怕回來啦!
3、瓷瓷磨磨。表示“慢”的意思,但較“慢”可以顯出他人對你的不耐煩和對你智力的蔑視。
4、咳里嗎嚓。表示“快”的意思,但較“快”語氣、語速更為急迫,節奏感更強,含有“刻不容緩”之“快”。雖然字數較多,但“快”感立出。據傳來自於女真語。例如:你咳里嗎嚓把東西一拿就走,別瓷瓷磨磨的!
5、匹司。就是“滾”的意思。其諧音為“鄙視”、“屁屎”。不表示命令或權威意義上“滾”,而更重厭惡、不屑、輕蔑,是地位、年齡高的人對他人的用語,也可以是地位、年齡相當的人之間的玩笑用語。例1:要錢、要錢,你沒看我忙著嗎?匹司!(對小兒女說) 例2:你現在沒事了,還不匹司?(對同事的玩笑話)
6、長頭沒也。也:指“尾巴”,和“頭”相對。指細而長且無序的事物。例如:這線長頭沒也的,我不綰一下,咋放呢?
7、 我(wo)子各也,也說成“我也”。指計畫中的事已經準備妥當,更重心理輕鬆和胸有成竹,而令他人羨慕。大有萬事具備,只待時日來臨之意。例如:你年貨盤的我子各也,就差貼鬥神了。
8、胡球嗎噠。指馬馬虎虎、稀里糊塗地辦事,更有“敷衍、應付”地完成任務而交差之意。 例如:我胡球嗎噠地一看說好,就到你這裡來啦。
9、吱里哇啦。指小孩放聲大哭或人嘈雜的地方聽不清他人說什麼。例1:把孩子打的吱里哇啦的,能解決問題嗎? 例2:你聽房間裡吱里哇啦的,我不進去。
10、炕瘸起。即“炕角地”的諧音。特指屋內火炕之外的其它地方。例如:你到炕瘸起給我把鞋拿來。
11、灶火。不是灶內的火,而指鍋灶前放置柴草及人坐在這兒給灶內填柴草的地方。 例如:你的筆我可能遺在灶火里了,我去找一下。
12、窯窩。指在牆上預留(或以後淘土)一個窟窿後面沏上一塊磚(比較薄的),可以放置東西的窟窿。 例如:炕上的窯窩裡有一根蠟,你拿來點上。還有更多的方言如:二球(二皮子);瞎(讀ha )熊(讀song );爛憨(讀gan);乃噠、乃個、乃東西;出溜;腦里(腦頭)等等。

名優特產

華州區有華州山藥、華州大接杏、華州面花、華州大接杏、赤水大蔥、華州九孔、柳枝香、南沙聖女、華州大白、黃家洋芋(馬鈴薯)、華州黑陶等特產。

風景名勝

綜述

華州區的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是陝西東部最大的集山水觀光、生態休閒、登山健身為一體的山嶽谷地型森林公園。渭華起義紀念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陝西東部唯一的紅色旅遊風景區。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柳枝泉護村、元君廟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鄭桓公墓、李元諒碑、赤水橋上橋以及眾多的自然人文旅遊觀光點老觀台文化遺址,鄭桓公陵園文化廣場,郭子儀故里風物,潛龍寺,永慶寺,寧山寺,禪修寺,蘊空山寺塔,文廟,赤水胡家古宅,太平峪山莊,橋峪水庫,華縣剪紙、面花、黑陶以及蹦鼓、老腔、芯子等民間藝術展演,"中國皮影之鄉","中國鉬業之都"等。

主要景點

華州區主要景點
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關中平原東部,是國家AAAA級景區,地處華州城區東南7千米,坐落於秦嶺北麓,因道教名山少華山得名。公園由少華峰、潛龍寺、紅崖湖、石門峽、密林谷五大景區組成,總面積6300公頃。少華山森林公園匯聚名山秀水,兼融道、佛兩教,是以避暑度假和休閒娛樂為主題,集高山攬勝、森林遊憩、幽谷尋奇、科學考察、宗教活動等為一體的省級山嶽型森林公園。少華山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以其險絕高峻與華山並稱"二華"。少華山自古有名,從戰國時期的《山海經》一直到現代的《中國名勝大辭典》,古代文人如東漢的張衡,唐代的張喬、杜牧等,寫過許多吟頌少華山的寺詞和文章。名著《水滸傳》中九紋龍史進的許多故事就發生在少華山。歷代封建帝王曾在山上興土木。
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泉護村遺址中國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柳枝鎮附近,地處華山腳下,渭河南岸。1958~1959年黃河水庫考古隊陝西隊華縣分隊兩次進行發掘。泉護村遺址以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為主要內容,是該類型一處頗具代表性的遺址;泉護村廟底溝類型(即泉護村一期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徵,包含繪有兩種花卉圖案、一種鳥形圖案的彩陶盆(缽),並有重唇小口尖底瓶、葫蘆小口平底瓶和砂陶罐。5種陶器特徵鮮明,從早到晚發展的連續性清楚,階段性明顯,可分為3個階段,經過了“成熟、轉折、退化”的全過程。在該類型遺存中,發現有半地穴式方形房基,帶斜坡或台階、坑底有燒灶的“居穴”,兩、三座一組的橫穴式陶窯群等主要遺蹟。
泉護村遺址
蘊空禪院,位於華州區大明鎮政府西南3千米的蘊空山北麓。相傳,始建於東漢,舊名“雲寂寺”。禪院有大殿3間,內供釋迦主尊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大殿右前側有廊房6間供僧侶食宿之用。禪院南端有一仿木樓閣式宋塔,再南又有普乾和尚寶塔相伴。
蘊空禪院
李元諒碑現存於華州區人民政府院內。高4.45米,寬1.57米,厚0.41米。碑頭為六螭首,雕刻雄健,碑側雕飾蔓草花紋。碑文共32行,每行65字,李彝篆額,張哲撰文,韓秀弼書。篆額書日:“大唐鎮國軍陝西節度使右僕射李公懋功昭德頌”。該碑在明萬曆六年(公元l578年),知州石元麟自廢署草莽中移置現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元諒碑李元諒碑
渭華起義紀念館坐落在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高塘塬上,這裡地勢挺拔,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南接秦嶺,北臨渭水,川塬起伏,溝壑縱橫,糧豐林茂,人傑地靈。它與雄偉高大的渭華起義紀念塔相映生輝,是陝西省委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廣大人民民眾緬懷先烈,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場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一年後,由省、市、縣人民政府先後撥巨款對舊址進行了維修。一九八五年八月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同意,陝西省委批准在渭華起義舊址建館修塔。一九八八年五月在渭華起義六十周年紀念活動之際,塔館建成並對外開放。
渭華起義紀念館
以上旅遊資源僅列部分:

著名人物

華州區著名人物
西周時鄭國的建立者,周宣王之弟。公元前806年分封於鄭(今陝西華州),安撫周民,深得百姓愛戴。周幽王時任王室司徒。今有其墓位於華縣城內。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不畏權貴,剛直不阿,力主抗遼,建樹頗多。被封為萊國公。著有《寇萊公集》傳世。
唐德宗時任華州刺史兼鎮國軍節度使。祖籍安息。在平定“朱泚之亂”時屢立戰功。現有功德碑《李元諒碑》存世。
唐代著名軍事家。華州鄭縣(今陝西華州)人。“安史之亂”時任朔方節度使,擊敗史思明,因功升中書令,人稱“郭令公”。後又晉封汾陽郡王。身擔國家安危二十多年,有“功蓋天下,再造唐室”之功。
唐朝華州鄭縣人。其父王海賓,豐安軍使,以驍勇著稱,後與吐蕃作戰犧牲。王忠嗣時年9歲,唐玄宗以其父死於國事,而將他收養宮中,並賜名“忠嗣”。
華州棗園村人。渭華起義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曾任寧夏省委、省政領導、陝西省委書記等職,出任駐朝鮮、印度、尼泊爾、蘇聯等國特命全權大使。為中共八屆候補中央委員。
華州龍潭堡人,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傑出的古生物學家,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曾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
華州程高村人。參與組織渭華起義,任西北工農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主任。曾率軍抗美援朝。後任中共西北局常務書記、山西省委書記、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人民法院副院長、人大常委會主任委員。
華州會同坊北會村人。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黃埔軍校四期畢業生。曾任蔣介石嫡系部隊第十八軍軍長,第十二兵團副司令。1949年去台灣後,擔任過金門防衛軍司令、陸軍副總司令及“總統府”戰略顧問,並晉升為一級陸軍上將。
(1913-2001),陝西華州人。1927年入中國共產黨。後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晉綏軍區政幹部學校政治部主任、西北軍區軍政大學副校長。建國後,歷任四川省文教委員會主任,北京體育學院黨委第一書記,北京體育學院院長、名譽院長,全國體總主席,中國奧委會主席。是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1914-2005),數學家。陝西華州人。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建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數學力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化學部委員。
以上著名人物僅列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