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導向學習

自我導向學習

自我導向學習是指學習者根據其自身社會角色、職業特點和個人需求,融合考量內部認知與外部管理兩個維度,自主設定學習目標,規劃學習過程,尋求學習資源,選擇學習策略並評估學習效果的學習活動過程。

1966年,塔夫(Tough)首次將自我導向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進行較為全面的論述,他認為自我導向學習是由學習者制訂計畫和引導學習活動而進行的自我學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導向學習
  • 外文名:Self-Directed Learning
提出,特點介紹,維度,

提出

自我導向學習的系統研究始於20 世紀 60 年代。
1961 年,美國學者霍爾( Houle) 對成人學習者區分了三種類型的學習動機,分別為: 目標導向型、活動導向型和學習導向型。“學習導向型”後來又被界定為“自我導向學習”,奠定了自我導向學習理論的研究基礎。
1966年,美國學者塔富( Tough) 首次提出了“自我導向學習”理論,塔富認為,自我導向學習是由學習者制訂計畫和引導學習活動進行的自我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更加強調了學習者的自主性,是與他人導向學習相對應的一種學習形態。塔夫強調自我導向學習一般要經歷13個步驟,這些步驟可以使學習者學習時能夠明晰學習什麼內容、在什麼地方學習以及如何學習等。
1975 年,美國成人教育之父諾爾斯( Knowles) 將自我導向學習定義為學習者根據自身學習需求,自行制訂學習計畫、形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尋求學習的人力和物質資源、實施學習並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
隨後許多研究者從不同視域對自我導向學習進行系統研究,加里森(Garrison)基於社會建構主義視角,提出自我導向學習模型,包括三個維度,分別是激勵(參與與任務)、自我監控(認知責任)以及自我管理(情境控制),如圖:加里森自我導向學習框架所示。激勵維度包含影響人們加入自我導向學習活動的因素,以及使他們持續參與自我導向學習的因素;自我管理維度包含了學習者對情境條件的控制和改造;自我監控包含了學習者監控自身認知和元認知過程的能力。加里森的自我導向學習模型為本研究訪談資料的收集提供了框架。
自我導向學習是一種自發的、有目的、有計畫、獨立進行的,以提高自身需求為目的的學習過程。

特點介紹

1. 自主性
自我導向性是人在行為中表現出獨立和自主的內部心理特性,是由學習者自發的,獨立進行的主動的學習。自我導向學習起始於學習者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只有有了明晰的學習動機,學習者才會自主地開展自我導向的學習,並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學習者的自我激勵意識,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
2. 靈活性
自我導向學習的這個特點表現在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例如學習興趣、學習時間與地點等,自如地掌控學習內容、學習進度。該過程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極具靈活性,可以滿足成人個性化學習的需要,能較好地解決成人學習過程中易出現的工學矛盾,實現工作、生活與學習的較好融合。
3. 普遍性
自我導向學習能為任何人所用,不受年齡、職業、階層的限制,只要有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意願,都可以參與到自我導向學習的過程中來,能為廣大的民眾所享用,體現了學習的普適性,為終身學習提供了可能。
4. 發展性
自我導向學習不是封閉式的,而是一個不斷循環反覆、持續發展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通過有計畫地實踐學習活動,獲取知識技能,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獨立和自主能力。這樣的發展過程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實
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5. 科學性
自我導向學習是一種根據學習者自身的情況,由學習者實事求是地做出決策的學習過程,而且在實施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和自我發展需要不斷地做出改進和調整。由此可見,這種學習是基於實際的,而不是脫離實際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知識:事實性、概念性、程式性、反省認識
事實性知識和概念性知識代表“What”類知識,程式性知識代表“How”類知識,而反省認識知識是“知行合一”類知識,敏捷個人就屬於反省認識知識域中的有效體系。
技能: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創造
態度:接受、反應、評價、組織、內化
成功永遠不只是方法的問題,還有意願的問題。當我們的意願強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能方法就自然出現了,當然這方法是需要你去尋找的,例如企業架構可以學習TOGAF、業務需求可以學習BABOK、產品復用可以學習軟體產品線、軟體開發可以學習Scrum,這些方法都是出自我自己的主動興趣去研究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