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區,屬淄博市轄區,地處魯中丘陵與魯北平原交接地帶,位於淄博市東北部,介於北緯36°37′51″~37°00′30″,東經118°06′27″~118°29′30″之間,東臨青州市,西接張店區與桓台縣,南與淄川區、青州市相鄰,北與廣饒縣、博興縣接壤,全區總面積663.7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11.2%。
臨淄區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淄河自南而北貫穿於境內東部,自境內中部黃山之陰發源的烏河,流經境內西北部。臨淄區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氣溫13.2℃,年平均降水量650~800毫米。境內臨淄墓群、桐林田旺遺址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截至2014年底,臨淄區轄7個鎮, 5個街道。2014年,全區總人口為614976人。2016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867.2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209元。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古代,近現代,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人口,民族,自然條件,位置境域,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城市建設,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科技,社會保障,交通運輸,地方文化,打鐵花,蹴鞠,地方戲劇,特色飲食,特色產品,風景名勝,綜述,主要景點,政治體制,知名人物,城市榮譽,
建制沿革
古代
在8000年以前,臨淄後李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創造了後李文化;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臨淄淄河、烏河兩岸人煙稠密、生產發達,已發現齊陵薛家等12處大汶口文化遺址;距今4000多年的山東龍山文化時期,臨淄開始出現規整的城邑,有了成體系的禮制,創造了發達的早期文明,臨淄有桐林-田旺、董楮、於家莊等20處龍山文化遺址。
夏代,臨淄為季萴氏族部落居住地。季,兄弟間排行最小;萴,意思是烏鴉嘴。由此可知,季萴氏是以烏鴉為圖騰的部族。
商代初年,臨淄為逢國屬地。逢國的創始人是逢伯陵,為炎帝的裔孫,姓姜,名陵或伯陵,是殷商時代東夷、齊地姜姓氏族的首領,因建立逢國又稱之為逢伯陵。商代末年,臨淄為薄姑國屬地。薄姑國為嬴姓,都治在博興,地域在今博興、桓台、臨淄北部一帶,商末打敗逢國,在淄水流域建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公元前1045年,封太公姜尚(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1015年在位) 於齊地,建立周代齊國,都治營丘(今臨淄)。傳齊丁公姜伋(公元前1014年—前1010年)、齊乙公姜得(公元前1010年—前?年)、齊癸公姜慈母,至齊哀公姜不辰(公元前?年—前867年)。齊獻公即位後,復都營丘。為防備紀國入侵,他加固擴建了營丘城。因為擴建後的營丘城東城牆瀕臨淄水,沿河而建,所以齊獻公就順理成章將營丘城改名為臨淄。
東漢時期,臨淄還是青州州治、臨淄縣治所在地。區境分屬臨淄縣、東安平縣(屬北海國)、西安縣。
西晉時期,臨淄為西晉齊國王都、青州州治(311年後遷廣固,今青州堯王山東南)、齊郡郡治、臨淄縣治(311年後遷廣固)所在地。區境分屬臨淄縣、東安平縣、西安縣。
東晉、十六國時期,臨淄為齊郡郡治所在地。其中311年-323年屬前趙;323年-350年屬後趙;350年-55年屬東晉(齊公段龕);355年-370年屬前燕;370年—383年屬前秦;383年-399年屬東晉。以上各朝青州州治、臨淄縣治均在廣固。399年-410年,臨淄為南燕國燕都尹所轄附郭首邑。410年-420年。臨淄屬東晉,仍為齊郡治所,青州州治、臨淄縣治在東陽(今青州市北關)。
南北朝時期,臨淄為齊郡郡治所在地。其中420年-469年屬南朝宋;區境分屬臨淄縣(縣治在青州市北關)、高陽縣(屬僑置冀州高陽郡,縣治在今南高陽)、廣川縣(屬僑置冀州廣川郡,縣域在今臨淄東南部)、重合縣(屬僑置冀州渤海郡,縣域在今臨淄北部)、鄃縣(屬僑置冀州清河郡,縣域在今臨淄西南部大武、金嶺一帶)、安次縣(屬僑置冀州清河郡,縣域在今臨淄西部,今稷下街道安次村一帶)。469年-534年屬北魏;534年-550年屬東魏;550年-556年屬北齊。556年,北齊撤臨淄縣,至577年,臨淄區境分屬北齊青州齊郡益都縣(縣治東陽)、高陽縣和貝丘縣(縣治在今淄川)。577年-581年,屬北周,區境仍分屬上述三縣。
隋朝時期,581年-596年,區境屬隋青州益都縣、高陽縣和貝丘縣。596年,重設臨淄縣,至607年,區境分屬隋青州臨淄縣、高陽縣、時水縣和淄州淄川縣。607年,高陽縣、時水縣併入臨淄縣,屬北海郡。淄川縣屬齊郡。
唐朝時期,臨淄為唐河南道青州北海郡臨淄縣縣治所在地。區境分屬臨淄縣、時水縣(618年置,625年併入臨淄)、安平縣(618年置,625年併入博昌)、博昌縣、淄川縣(屬淄州淄川郡)。
五代時期,臨淄為青州北海郡臨淄縣縣治所在地。區境分屬臨淄縣、博昌縣、淄川縣。
北宋時期,臨淄為青州北海郡臨淄縣縣治所在地。區境分屬臨淄縣、淄川縣。
金朝時期,臨淄為山東東路益都府臨淄縣縣治所在地。區境分屬臨淄縣、淄川縣。
明朝時期,臨淄為明山東省布政司青州府臨淄縣縣治所在地,區境分屬臨淄縣、益都縣。
近現代
民國時期,臨淄縣1911年-1927年屬山東省膠東道;1927年-1937年直屬山東省管轄。
1939年7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臨淄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清河專區。
抗日戰爭時期,區臨淄區曾存在過黨領導的長(山)、桓(台)、臨(淄)、益(都)四邊縣(1938年10月-1941年3月)和益(都)、壽(光)、臨(淄)、廣(饒)四邊縣(1939年10月-1940年4月;1942年-1945年8月)。
1948年3月,臨淄縣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屬淄博專區。
1953年,屬昌濰專區。
1958年,併入益都縣,屬昌濰專區。
1961年10月,復臨淄縣,屬昌濰專區。
1969年12月,屬淄博市,改縣稱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底,臨淄區轄7個鎮, 5個街道,414個行政村,67個社區(含16個企業社區)。政府駐人民路1號臨淄區行政辦公中心。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臨淄區總戶數為202158戶,總人口為614976人。其中,男306044人,女308932人,戶均人數3.04人。非農業人口313392人,占全區總人口的50.96%。年內出生落戶6776人,男3591人,女3185人,出生率為11.02‰,男女比例為112.74:100,出生率比2013年上升1.8‰。年內死亡註銷3346人,死亡率5.44‰,比前兩年有明顯下降。其中,2014年當年死亡3103人,243人系往年死亡2014年註銷戶口,數據基本穩定。年內60歲以上老人增至125662人,占總人口的20.43%,百歲以上老人有42人。
2016年,臨淄區出生人口8755人,死亡人口3836人。人口出生率14.2‰,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8.0‰。
民族
2014年,臨淄區有30個民族。其中,漢族602898人,占全區總人口的98.04%;回族9391人,占1.53%;蒙古族1278人,占0.21%;滿族1070人,占0.17%。其他民族有朝鮮族62人,彝族56人,苗族36人,土家族28人,白族24人,黎族21人,傈僳族21人,壯族19人,錫伯族14人,傣族10人,布依族8人,景頗族8人,侗族6人,達斡爾族4人,瑤族3人,布朗族3人,維吾爾族2人,普米族2人,畲族2人,俄羅斯族2人,怒族2人,納西族2人,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德昂族各1人。金嶺回族鎮是全省4個民族鎮之一,淄博市惟一的民族鎮。全區4個民族村(社區)。其中,3個回族村(社區),1個蒙古族村。分別為金嶺鎮的金南社區、金嶺一村、金嶺四村,齊陵街道的劉營村(全省惟一的蒙古族村)。
自然條件
位置境域
臨淄區地處魯中丘陵與魯北平原交接地帶,位於淄博市東北部,北緯36°37′51″~37°00′30″,東經118°06′27″~118°29′30″之間,東臨青州市,西接張店區與桓台縣,南與淄川區、青州市相鄰,北與廣饒縣、博興縣接壤,全區總面積663.7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11.2%。
地質
臨淄區地處魯西隆起的北部邊緣,茌平至淄博凹陷帶的東端,全區經歷了前震旦紀的地槽階段,古生代的地台階段,中生代的活化階段和新生代的新構造階段,為金嶺背斜和湖田向斜構造。特徵是在古老的結晶基地之上有較新的沉積岩覆蓋,為雙層結構型,褶皺構造不甚發育,以斷裂構造為主。岩漿岩石分布面廣,並具有多期活動的特點,主要有金嶺雜岩體及火山岩。
臨淄區南部位於華北陸塊(Ⅰ)、魯西隆起(Ⅱ)、魯中隆起區(Ⅲ)、泰山-沂山斷隆(Ⅳ)、鄒平-周村凹陷(Ⅴ)博山凸起(Ⅴ)內,北部位於華北陸塊(Ⅰ)、華北凹陷(Ⅱ)、濟陽凹陷區(Ⅲ)、東營潛斷陷(Ⅳ)、博興凹陷(潛)(Ⅴ)、壽光凸起(潛)(Ⅴ)、昌樂凹陷(Ⅴ)。全區總體上是一個以古生代地層為主的北傾單斜構造。區內地質構造總的特徵是斷裂比較發育,褶皺發育弱。大的斷裂是淄河斷裂帶。
按走向規模較大的斷裂可分為北西向、北東向、東西向斷裂;這些斷層均隱伏於新生代地層之下。該區位於淄博向斜東翼北端,地層總的分布趨勢為由南向北由老變新。出露地表的主要是下古生界中奧陶系海相碳酸鹽岩地層,上古生界石炭二迭系陸相碎屑岩類地層隱伏於新生界上第三系碎屑岩地層及第四紀鬆散岩類堆積物之下。
地形地貌
臨淄區處於魯中山地北緣與華北平原相接的過渡地帶,地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南高北低。南部為低山、丘陵、山間平原地形,北部為山前傾斜平原、微傾斜低平原,兩者所占面積之比,大致1:3。南部最高海拔509米(天堂寨),北部最低海拔高度為16米(寧王東村)左右。臨淄區地貌依其形態類型,主要是丘陵、山間平原及山前傾斜平原。若按形態成因類型劃分,主要有剝蝕溶蝕地形、剝蝕堆積地形和堆積地形。
剝蝕溶蝕地形主要分布於大武及齊陵鎮以南淄河河谷兩側及路家山一帶。主要地貌形態為低山丘陵,該區以構造剝蝕、溶蝕作用為主,侵蝕作用次之。海拔標高160~320米,地形坡度在5°-35°。
剝蝕堆積地形主要分布於辛店以南的低山丘陵前緣及路家山周圍,地面標高60-100m,地形較平緩,地形坡度多在10°~3°。在剝蝕丘陵區的坡角與外緣普遍分布著由殘積、坡積、洪積物形成的傾斜平原,屬山麓河谷堆積,一般由黃土狀亞粘土、亞粘土、粘土夾碎石、砂礫石組成,沖溝比較發育,切割深度多在10~15米。
堆積地形主要分布在敬仲、朱台、齊都、皇城、齊陵以北的山前傾斜平原區。地勢平緩,地形開闊,自南向北傾斜,組成物質主要由亞粘土、粘土夾砂組成,為淄河早期搬運堆積形成的沖洪積扇。沖洪積扇的首部王朱一帶海拔標高為90米左右。地形坡降在1.7-3‰。
氣候
2014年,全區年平均氣溫14.6℃,較常年偏高1.3℃。年極端最高氣溫39.9℃,出現在5月30日,年極端最低氣溫-12℃,出現在2月10日。全年降水量366.6毫米,較常年偏少243.6毫米。全年日降水量≥0.1毫米的日數有68天。沒有出現暴雨日。全年日最大降水量44毫米,出現在6月20日。全年日照時數2128.2小時,較常年偏少261.6小時。年內無明顯的連陰雨天氣。全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3%,最小相對濕度為8%,出現在5月26日和27日。全年無霜期為220天。初霜日為10月14日,終霜日為3月7日。
2015年,全年平均降雨572.2毫米,比歷年減少7.2%。其中汛期平均降雨量331.9毫米,比歷年同期減少25%。另外,11月份有3次大的降雨過程,全區平均降雨量108.2毫米,是歷年同期降雨量的4.6倍。
水文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4年,臨淄區土地總面積663.68平方公里。其中,農業用地4.50億平方米,建設用地1.76億平方米,未利用土地3723.02萬平方米。在農業用地中,耕地面積3.56億平方米,林地面積 3746.83萬平方米,園地面積1849.76萬平方米,其他農用地3901.57萬平方米。人均土地面積1100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積580平方米。
礦產資源
截至2014年,臨淄區已發現礦產11種,已查明8種,主要有石灰石、河沙、鐵、銅、鈷、鋁土、黏土、煤、高嶺土、礦泉水等,已開發利用4種。在已查明儲量的礦產中,主要有煤、鐵、銅、鈷、鋁土礦等礦藏和稀有金屬。一些礦種儲量大、分布廣、品位高,在全市占有重要位置,煤、鐵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市第一位。其中,煤炭保有資源儲量占全市的81.27%,鐵保有儲量占全市的62.26%,水泥用灰岩、高嶺土保有儲量分別占全市的24.38%和75.63%。
水資源
截至2014年,臨淄區境內水資源以地下水為主,尚有少量地表水及引用部分黃河水。大氣降水是水資源的主要補給源。是年,全區平均降水量348.6毫米,折合降水總量為2.31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補給量0.87億立方米。當年實際開採地下水量2.04億立方米,引用黃河水0.37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截至2014年,臨淄區境內生物資源446科1996種。其中,植物139科1001種,動物307科1037種。在生物資源中,極具價值的種類有農作物品種266種,食用菌16種,木本植物155種,藥材植物270種,飼草植物(人工栽培)10種,水生植物92種,畜禽84種,野生動物151種。另外,害蟲及天敵資源672種。
經濟
綜述
2016年,臨淄區實現生產總值(GDP)86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5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1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538.6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289.5億元,增長7.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209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9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88元。
第一產業
2016年,臨淄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15年增長5.3%。其中,農業產值51.4億元,增長5.2%;林業產值0.3億元,增長6.5%;牧業產值12.9億元,增長5.4%;漁業產值95萬元,增長4.5%。
2016年,臨淄區糧食總產量39.1萬噸,比2015年下降2.6%。其中,夏糧產量17.6萬噸,下降1.6%;秋糧產量21.5萬噸,下降3.4%。
2016年,臨淄區蔬菜產量92.3萬噸,增長0.5%,建成集中連片20個大棚以上的新基地20處以上,新建設施內面積達2400畝。
2016年,臨淄區肉類總產量5.0萬噸,比2015年增長11.7%;奶類總產量1.6萬噸,增長7.9%;禽蛋總產量1.1萬噸,下降3.2%;大牲畜年末存欄7460頭,下降6.1%。
2016年,臨淄區新增省級示範社2家、市級示範社3家,有國家級示範社2家、省級示範社17家、市級示範社37家、區級示範社103家。
第二產業
2016年,臨淄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15年增長8.2%;實現工業總產值2479.7億元,增長6.0%;主營業務收入2467.5億元,增長7.7%;利稅343.5億元,增長14.5%;利潤153.3億元,增長21.3%。
2016年,臨淄區有資質的建築企業97家,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99.4億元,比2015年增長8.4%。本年新簽契約額為94.9億元,增長3.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04.3萬平方米,增長10.4%,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412.8萬平方米,增長3.5%。
第三產業
2016年,臨淄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7.9億元,比2015年增長11.5%。限額以上貿易業平穩增長,其中批發業實現銷售額145.1億元,增長16.7%;零售業實現銷售額55.9億元,增長13.5%;住宿業實現營業額0.9億元,增長14.4%;餐飲業實現營業額5.2億元,增長11.4%。
2016年,臨淄區郵電通信業完成業務總量5.0億元,其中,郵政業務量0.5億元,電信業務量4.5億元。固定電話用戶5.7萬戶,行動電話用戶72.2萬戶,網際網路用戶16.5萬戶。
2016年,臨淄區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659.0億元,比年初增加28.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435.6億元,比年初增加34.3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153.5億元,比年初減少14.7億元。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516.5億元,比年初增加1.6億元。
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
2016年,臨淄區城建工程計畫總投資1.21億元,年內累計完成投資6000萬元。年末建成區面積47.73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375公里,城市排水管道總長度463公里,比2015年增加11.7公里,城區路燈16066盞。年末共有污水處理廠3家,污水處理率達到98.03%。城市道路保潔面積660萬平方米,全年生活垃圾清運量11.25萬噸。集中供熱面積1339萬平方米,自來水普及率100 %。園林綠地面積3397公頃,比2015年增加80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661公頃,比2015年增加35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3352公頃,比2015年增長2.4%,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02%。
教育
2016年,臨淄區有幼稚園125所,在園幼兒數1.5萬人,專任教師師生比為1:13;義務教育階段國小招生5052人,專任教師師生比為1:12;國中招生6794人,專任教師師生比為1:11;普通高中招生4342人,專任教師師生比為1:14;特殊教育招生9人,專任教師師生比為1:2。
2016年,臨淄區完成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三年共新建、改擴建幼稚園25處,87所幼稚園被認定為普惠性幼稚園,60所幼稚園通過了省市示範園驗收,新建改擴建中國小5處,組織培訓校乾教師18500餘人次,淄博工業學校首批入選“山東省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工程建設項目,3個專業被確定為山東省品牌專業,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奪得2金7銀,總成績位居全市第一。
衛生
2016年,臨淄區全區擁有各類衛生機構578個,其中區屬醫療衛生單位6家,鎮衛生院8家,社區醫療服務機構23家,村衛生室361家,個體民營醫療機構及企事業衛生所180家。擁有病床床位3518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372人。
文化
2016年,臨淄區有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7個,館藏文物10000餘件;檔案館1個,館藏總量15萬餘卷(件)。有廣播電台和電視台各1座,數位電視節目206套,數位電視用戶達10.6萬戶,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100%。
2016年,臨淄區完成文化惠民公益演出1000場次;組織了首屆“趕牛山”廣場舞大賽、慶祝建黨95周年合唱演出、第22屆“臨淄之夏”廣場文化活動等近20場演出;培訓書法、繪畫等各類文藝骨幹和文藝愛好者3萬人次;區內文藝團體積極創作了《臘梅》、《婆媳緣》等11個節目,榮獲全市新創作小戲優秀劇目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啟動2016“臨淄閱讀季”系列全民閱讀活動,評選出書香家庭33個,我區被表彰為“山東省首屆全民閱讀示範區”。
體育
2016年,臨淄區建成瑞泉陽光社區四片五人制籠式足球場,建成區國民體質檢測中心,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190人。全民健身運動會、海峽兩岸既港澳地區青少年足球夏令營暨第二屆中國臨淄蹴鞠推廣大賽、“起源地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錦標賽、首屆世界足球文化高峰論壇等大型活動成功舉辦。
2016年,臨淄區參加市級比賽12項,省級比賽1項,獲淄博市全民健身運動會毽球、三人制籃球、門球、女子氣排球、太極拳比賽第一名。參加市錦標賽23個項目的比賽,取得金牌第三,總分第二的好成績。完成普及游泳試點工作,總計培訓中小學生1200餘名。選拔招收優秀體育特長生85名入校,3名女足1名男足隊員直接入選國家少年集訓隊。
科技
2016年,臨淄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857.2億元,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4.6%,比2015年提高1.3個百分點。組織山東大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申報各類科技發展計畫項目80餘項,獲得扶持資金1000餘萬元。年末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1家,市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示範聯盟10家,院士工作站9家。完成發明專利申請320件,授權131件,有效發明623件,萬人擁有量超過10件,PCT國際申請41件。
社會保障
2016年,臨淄區新增城鎮就業1189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772人,失業人員再就業達到7282人,完成全年計畫的101.14%。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45%。
2016年,臨淄區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不含齊魯石化等省屬以上企業)分別達到40.32萬、50.86萬、8.44萬、9.08萬、6.09萬,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總額達到21.83億元。城鎮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450元提高至500元,保障人數412人。農民最低生活年保障標準由3135元提高至3560元,保障人數2681人。全年共發放城鄉低保金、電價補貼及高齡補助986.7萬元,為1327名醫療救助對象發放救助金380.8萬元。
交通運輸
2016年,臨淄區公路客運量(公交客車運輸)322萬人,比2015年下降1%;公路客運周轉量(公交客車運輸)6453萬人公里,下降1%;公路貨運量10093萬噸,增長2%,貨運周轉量119億噸公里,增長6%。年末公路通車裡程達到610.7公里。
截止2016年4月底,臨淄區有營業性客貨車輛總計11171輛。全區營業性貨車9569輛,總計244809.07噸;其中危險品車輛4246輛,總計125706.25噸;普貨5323輛,總計119102.82噸;全區共有營運性客車1602輛,其中出租客運車1119 輛。
地方文化
打鐵花
打鐵花是淄博獨特而古樸的民間娛樂,產生於元朝。那時冶鐵業昌盛,鐵水熔化之後,金星四濺,這觸發了人們的創作靈感,於是一項民間活動-打鐵花便產生出來了。
蹴鞠
地方戲劇
臨淄境內流行的主要劇種有京劇、呂劇、八仙戲、鷓鴣戲等。其中八仙戲、鷓鴣戲是當地獨有的中國民間稀有劇種。
- 八仙戲
八仙戲,明末清初傳入境內皇城一帶。內容多為《西遊記》中的故事。最初傳入時只有7出,經續編和移植,到1930年達19出,分《東遊》《西遊》兩大部,多已失傳。今保存最早的劇本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的重抄本,也殘缺不全。該戲傳入臨淄後,流傳於五路口村和鄭家辛莊一帶。
- 鷓鴣戲
鷓鴣戲,亦稱東路肘鼓子或周姑子,臨淄獨有的古稀劇種。民國年間,知名藝人高桂芳第一個來到臨淄上河村教授東路肘鼓子。該劇在上河村百年傳承中,受到當地民間音樂的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腔韻,融入了鷓鴣鳥叫的婉轉與圓潤,聲腔綿延而有節律,當地民眾便為其取新名曰“鷓鴣戲”。
特色飲食
- 歡喜糰子
大型廟會(如梧台廟會)和年關大集上,有一種美觀美味又有美好寓意的小吃,名叫歡喜糰子,歡喜糰子製作方法十分簡單:將糯米蒸熟,涼後弄散,炒至膨鬆,蘸取糖稀,製成大小不同的球狀。按照單串、雙穗、小掛角、大掛角等形式穿掛起來。
- 趙氏燒雞
趙氏燒雞是臨淄的一種地方名吃,顏色金黃、香味撲鼻、肥而不膩,在1998年在全市魯菜精品大展中獲特等獎。
金嶺清真醬牛肉 | 馬榮醬牛肉 | 丁輝醬牛肉 | 金嶺清真蜜食 |
資料來源: |
特色產品
- 臨淄花邊
花邊亦名抽紗,系臨淄傳統手工藝品。它歷史悠久,工藝精巧,為中國同類工藝品之冠,素有“抽紗之王”的美稱。
- 泥塑
泥塑俗稱“彩塑”、“泥玩”。臨淄區的泥塑玩具分為用嘴吹的和把玩的兩系列,表面大多彩繪。製作泥塑玩具的主要原料是泥土、水膠、糨糊、顏料、秫桔等。各種泥塑玩具的製作方法大同小異,主要步驟是:選土、和泥、捶打、扎制、粘合、塗色。
風景名勝
綜述
類別 | 名稱 | ||
---|---|---|---|
城台 | |||
營丘城 | 臨淄城 | ||
冠冢 | |||
窩托西漢齊王墓 | |||
齊風 | 寧戚飯牛處 | 巧奪天工之排水道口 | |
--- | --- | ||
資料來源: |
主要景點
- 東周殉馬坑
東周殉馬坑是一處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主和大貴族墓地。東西各長70米,北面長75米,寬5米,三面自然連線,成為一體,全長215米。
- 天齊淵
天齊淵又名溫泉,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陵鎮牛山北麓。2008年區政府對天齊淵遺址重修保護。
- 金嶺清真寺
- 姜太公祠
- 石佛堂
政治體制
知名人物
城市榮譽
2017,榮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稱號。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區。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當選2018年中國百強區。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